Month: December 2010

  • 2010大小事回顧

     

    政治:

    踏入2011,回顧2010年寫過的一些事件,節錄如下。當中社民連由元旦遊行到5.16公投到自我毀滅,都只是在半年之間發生的,現在回首一看,不免有點唏噓。要數2010年香港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就是高鐵事件和政改問題了。

    元旦中聯辦事件:2010元旦遊行後,我問自己...

    反高鐵運動:有關1.16反高鐵抗議的觀察 / 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被打敗 / 懇請你站在雞蛋這一邊 / 別讓孩子再向別人下跪 /

    麥兜:從此以後不再看麥兜

    八成強拍條例通過:強搶民產疑慮難息(信報社評) / 不如乾脆恢復帝制吧

    Google被逐出中國:自由中國 2.0

    世博抄歌事件:丟人現眼 - 上海世博抄歌醜聞

    5.16公投:曲終, 人未散.我們走著瞧 / 光明正大,自由意志 - 5.16公投 / 請信徒自行判斷 / 班會旅行與政改

    富士康十二連跳事件:蟹工船/富士康/自殺率

    民主女神像二十年來首次被充公:給中大朋友-在國殤之柱13年後 /

    政改騙局:陽關道與獨木橋的市場區隔 / 鬱悶的六月 / 普選聯, 戲已經做完了 / 余曾辯(政改辯論)之後 / 如此學校,如此教育 / 政府自己原地踏步,唔好賴人! / 政改不是恩情, 政府不是母親

    釣魚台事件:釣魚台備課雜記 / 三師會 - 釣魚台問題 

    置安心:置安心計劃照顧的是發達權 

    社民連崩壞:欲使社民連滅亡,先使之瘋狂

    昂山素姬:昂山素姬象徵了希望 / 緬甸與香港選舉的民主成分

    趙連海案:不如索性叫趙連海躲貓貓吧 / 趙連海案-法西斯大國崛起

    南北韓問題:第二次韓戰?

    直資問題:何不食肉糜?(再談直資制度)

    劉曉波:掌聲歸於劉曉波老師 / 孔子和平獎,是謂國恥

    任亮憲案:不是花生

     

     

    個人:

    今年Facebook的status轉了。感謝Miss、我們的家人、所有幫忙的親朋好友,還有來見證大日子的親友們。 

    終於可以到諾曼地的戰爭遺跡遊覽,真的好高興。當然最高興的是因為那是honeymoon喇。(不過因為工作關係,結婚三個幾月之後才能出發)

     

    2010年瀏覽量最多的原創文章如下,有些出現井噴的文章真的意想不到。

    首五位:

    關於名校... (傳統男校回憶) (這個真的意想不到,多得Facebook和那些什麼edu kingdom和baby kingdom)

    從此以後不再看麥兜 (出了MC Jin那個宣傳片出街之後,論令人反感的程度,麥兜那個已經是小兒科)

    那位名校女生教了我什麼? (我很少很少在blog上批評非公眾人物的,這位女生是那少數之一)

    政改不是恩情, 政府不是母親 (內有我製作的一條短片)

    潛行凶間才是最成功的Inception (8月的時候,基本上講Inception的blog都會有大量人流,全因為導演成功令大家都在討論和閱讀不同版本的分析)

     

    其他:

    通識角度看中女告白 (這個寫得不太好,不過標題食正關鍵字)

    通識課談中國國情潛規則 (這個有潛力寫一個系列)

    欲使社民連滅亡,先使之瘋狂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黨團三人、任、行委核心難辭其疚)

    余曾辯(政改辯論)之後 (事到如今,沒什麼好說了。曾先生自信過分爆棚,丟人現眼不是第一次了)

    若要人不知,唔好出便衣 (好像沒有人再跟進了)

    給中大朋友-在國殤之柱13年後 (純粹回憶)

     

  • 新年祝願:影帝預言成真

     

    我的新年願望仍然是他們能夠一家團聚。

    仍然是我們國家的人民都真正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今年多加一項願望:溫影帝說的「人民的願望是不可阻擋的,順者昌,逆者亡」早日應驗。

     

    祝大家新一年生活愉快,學業事業都進步。

     

    ***********

    新年祝願:一家團聚 (14/2/2010)

    年初一加情人節,祝大家生活愉快,身體健康!

    也衷心希望他們能夠一家團聚。

    還有,我們國家的人民都真正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至於情人節,我想起這一節:

    劉霞在劉曉波被判刑後,與丈夫見面,沒有談論案情、沒有愁雲慘霧,劉霞,只想和丈夫抱一抱、關心丈夫是否瘦了:「我們在會議室裏,隔著大 桌子見面,最後我要求可否讓我抱抱他,我給了他一個深情的擁抱,感覺他瘦了很多。」對劉霞來說,最低的要求,只是抱一抱丈夫,因為,未 來11年,她不可以再如此親密接觸自己的愛人:「能抱抱他我已經很滿足,因為以後到監獄,就只能隔著玻璃,拿著話筒,可能11年都不能再 摸到了。」
     
    (節錄自《中共輸了給劉霞對劉曉波的愛》(Erynnyes))
     

    圖:上(譚作人夫婦),下左(劉曉波夫婦),下右(胡佳一家)


     

     

  • 舊文新注:約會的簡單原則

    這一篇原來頗受歡迎。不少朋友留意提供了意見,例如:

     

    (以下回應不代表本blog立場,敬請家庭觀眾留意)

     

    Ki_StarrySky:

    >>回應1. 不亢不卑:不要一出來便被人覺得你很著意要找到對象,這樣的感覺很突兀,一旦感覺突兀,什麼mood也沒有了。及  2. 話題選擇:約會的重要目的是互相認識。你說什麼話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你是個怎樣的人。

    要是起人家宅、問一大堆無法延伸討論的資料性問題. 一問一答會變成審犯, 就真的甚麼mood都沒了......

    最忌人家說喜歡看/做甚麼, 自己不喜歡都立即回應說自己都喜歡, 然後直接約下次一起去.  除非你的戲演得很好, 或者是真心喜歡那些活動, 不然不用一會兒便會露馬腳, 以為你充大頭. 就算真的想因為這位對象而「進修」, 也請不要那麼快讓對方知, 否則只會有反效果. 慢慢暗地裡先請教別人, 打一點底才跟你的對象請教, 印象分好一點呢~

    另外也不用急於稱讚對方靚/型, 遇上一聽到輕描一讚便樂上半天的, 可能是較注重外觀會忽略內心建立的人; 要麼可能會令別人以為你口花. 真的覺得人家好看想讚, 就讚得具體一點, 令人覺得你觀察入微呢~

    >>回應5. 擅用通訊科技:首次見面之後,如果兩星期內也沒有第二次約會,你玩Facebook玩得出神入化也沒有用

    兩星期只是參考吧, 真的遇上慢熱的人, 可能要等幾個月~ 或者要多幾次有「鄧腳」人士的活動幫補一下. 不過也請確保網絡世界的樣子與現實世界不會相差太遠. 除了確保在網絡世界不要假大空, 在MSN健談而去到約會時啞掉的話(電車狀況?), 同樣難有進一步發展空間.

     

    Bonbon0920回應Ki_StarrySky:

    同意你話"忌人家說喜歡看/做甚麼, 自己不喜歡都立即回應說自己都喜歡"

    例如女方話"我好中意睇戲ga", 男方問"我都中意喎, 你中意睇咩?", 女答"高達D戲" (高達refer to jean-luc godard), 男答"咦, 我都係喎, 估唔到你都中意睇卡通片"(高達refer to gundam), 咁就好弊喇.

    >>4. 男女之別:
    "嗱嗱嗱,我只是主觀地講,不同意不要打頭。聽說女性比男性慢熱,通常男性對女方有個好的first impression之後,便會急不及待進一步發展。而女性呢,通常要多一點時間,慢慢觀察對方,慢慢培養信任和幸福感覺。所以如果男人在一開始便太過進取的話,很可能會令女方卻步。當然啦,如果是吳彥祖的話,進取一點也無妨。"
    查實原來而家都好多男生好慢熱, "肉食女"要慢慢黎.

     

    Bigbrother1984回應Ki_StarrySky有關男女信仰觀不同的問題:

    男士的愛情觀甚至宗教信仰價值觀會根據著女方的身材外貌氣質作出適當的(潛意識)調整。

    通俗的說法就是: 愛情的力量。  

    我稱這為:杠桿作用 / Leverage

    當然女的也會被男的影響。 看誰能耐大。

    典型的歷史案例,參考英王亨利八世/英國圣公會/國教的建立  (電視劇The Tudors)

     

     

    ***************************

     

    2010年快成為過去,祝大家新的一年生活愉快,心靈富足。

     

    ***************************

    約會的簡單原則 (7/3/2010) 

    不少二十尾三十頭的朋友都曾經透過朋友介紹約會。約會的通常都是年紀和條件相若的,而且是單身的,雙方的共同朋友才會介紹。通常第一次見面都是在朋友安排的飯局、聚會、K局的,大家覺得可以的話,便會單獨出來吃餐飯,看場電影。跟一般的約會一樣,大家有意思的話便會繼續聯絡,其中一方沒意思的話,便會婉轉地暗示給對方知道。

    我從未試過這樣的約會,只做過聚會的「鄧腳」。進行這類的約會,有些原則,大概放諸四海皆準,即使是單對單的約會也適用(都是一些阿媽係女人,但不是人人會做的東西)。

    1. 不亢不卑:

    不要一出來便被人覺得你很著意要找到對象,這樣的感覺很突兀,一旦感覺突兀,除非你是吳彥祖或者Angelababy,否則什麼mood也沒有了。

    2. 話題選擇:

    約會的重要目的是互相認識。你說什麼話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你是個怎樣的人。可以講的話題,包括工作、興趣、見聞、家庭、校園生活、社會話題等。不要show off,也不要扮什麼人,而是要做回自己,在傾談的過程中可以讓對方知道大家的性格和價值觀是否配合,更重要的是讓對方感覺一下是否「0岩Feel」。

    3. 感覺的重要性:

    錢不是不重要,但太重視錢財消費會很可能會令整件事很掃興。其實大部份約會,營造氣氛是十分之重要的。如果男女其中一方把約會攪到好像大陸暴發戶徵婚一樣,什麼氣氛也沒有了(當然,如果雙方都是的話,可能一拍即合)。

    4. 男女之別:

    嗱嗱嗱,我只是主觀地講,不同意不要打頭。聽說女性比男性慢熱,通常男性對女方有個好的first impression之後,便會急不及待進一步發展。而女性呢,通常要多一點時間,慢慢觀察對方,慢慢培養信任和幸福感覺。所以如果男人在一開始便太過進取的話,很可能會令女方卻步。當然啦,如果是吳彥祖的話,進取一點也無妨。

    5. 善用通訊科技:

    這已經是web 2.0時代,比起未有internet的年代,溝通的可能性多了許多。最初的時候不可能是動不動便煲電話粥,可以用MSN、Facebook、email等渠道作一些不用太深入的先導溝通,建立了互信之後,才有更多深入的溝通。不過,網上溝通不能取代正式見面,首次見面之後,如果兩星期內也沒有第二次約會,你玩Facebook玩得出神入化也沒有用。

    6. 好來好去:

    朋友介紹的約會跟一般的約會沒有太大分別,都是順其自然,感覺良好的,便繼續約會。沒有感覺的,婉轉而禮貌的退後是必須的。一般來說,首次約會次後,男方有意思繼續發展的話,便應該主動邀約對方下一次約會,沒意思的,便應該有個交代,跟對方說「感謝你應約一起吃飯,很高興跟你做朋友」之類的禮貌說話;至於女方也是,「很高興認識你這個朋友」這句說話,相信各位女士們知道應如何講了。

    結語

    其實朋友介紹的約會,沒什麼特別的,都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動。人要找合適的伴侶是天經地義的事,人家新加坡政府還會用公帑安排年輕男女交往的。

    我要講的都講完了。這些只是求其講吓的閒話家常東西,不信的話不要打頭。

    補充:

    Siu Sir留言說「my two cents: don't try too hard to impress. seduce instead.」多謝Siu Sir補充了我的第1,2點,加上了這個我不方便寫的潛規則。如果Siu Sir可以留言再詳加闡述,相信大家一定支持。

     

    原文連結

     

  • 舊文新注:社民連-瘋狂與滅亡

    東主外遊,2011年才會見到大家,所以找來了幾篇冷飯翻炒。炒冷飯的基本原則是要用隔夜飯,所以翻炒的都是有一點意思的舊文。今次再貼《欲使社民連滅亡,先使之瘋狂》,是因為這篇十一月頭寫的文章所指的問題,竟在其後的一個多月變本加厲,很多涉及這淌混水的人真的殺紅了眼,不論是黨員或前黨員、不論是政治老手還是新人、不論是社運人還是學者,都一一陷入了瘋狂狀態,那是十分之失態的瘋狂狀態。

    社民連這個政黨則陷入無政府狀態,淪為比飄流教室更無政府的悲劇世界。任亮憲先生涉及的案件問題不可能以所謂的黨內公聽會解決,在無罪推定的原則下更不可能迫他退黨,由起草到聯署涉及的百幾人在攪什麼?這種事只反映了兩個不幸的事實:1. 社民連陷入了左翼團體常常出現的「蒼蠅王困局」--沒有適當管治加上欠缺化解矛盾的方法,陷入了自我毀滅的盲動、2. 一如長毛在記招所講,社民連當中有很多成員沒有參與政黨經驗,他們根本不知道一個政黨是怎樣運作的。長毛沒有說的是即使有很多人不知道政黨運作是什麼一回事,那麼知道政黨是什麼一回事的、仍有影響力的人在幹什麼?

    這篇舊文雖然不夠冷,但還是再貼一次吧。

    再看這篇舊文,看著社民連這支旗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崩潰,身為曾經的支持者,心裡真的不是味兒。

     

    **********************************

     

    欲使社民連滅亡,先使之瘋狂 (9/11/2010)

     

    Those whom the gods wish to destroy they first make mad.

    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 (西諺)

    [* 這是指希臘神話中的諸神]

     

     

    事先聲明,我從來都不是社民連成員,現時沒有任何政治聯繫。我只是從一個普通選民的角度看社民連公開的內部矛盾。

     

    曾幾何時,不少人為了社民連的直接而果敢的抗爭精神和力度,精神一振。還記得上屆立法會選舉至今,毓民和長毛,振臂一呼,直接拆穿一眾高官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國王新衣,抗爭手法雖然出格,但多次真的成功帶來改變,這些好日子,令不少四十以下的選民心存希望,希望他們真的能夠形成一股政治力量,衝擊近乎絕望的政治死局。

     

    結果呢?

     

    結果就是這幾個月的亂局。

    首先是社民連好些要員,把大量本應是在政黨裡面打滾一段日子才聽得到的消息,在網上平台天天晒給全世界看。

    然後是黃毓民在網台myradio.com節目點名爆鬧個別行委,當時聽到這位已交出領導位置的創黨主席對自己的黨中央凶狠炮轟,立即想到「炮打司令部」的恐怖歷史。熟悉近代中國史的朋友會明白我在說什麼。

    接著是有如黃毓民契仔(這不是穿鑿附會,而是大半年來聽他們的節目和看有關新聞得出的印象)的任亮憲發動特別會員大會倒閣。

    黃毓民炮打司令部的時候,另一大老陳偉業則在和應。

    然後是秘書長季詩傑在沒有犯下重大錯誤的情況下被迫辭職。

    剛剛,倒閣行動失敗。

    前行委李偉儀在糾紛之中報警。

     

     

    身為外人,身為選民,身為曾經對這個政黨抱有一絲希望的外人和選民,我想說說我的觀感,我所說的可能以偏概全,如有什麼事實上的錯誤,請局內人指正指正。

     

    最近社民連的問題真的可以用瘋狂來形容。除了瘋狂,我想不到有什麼字來形容牽涉其中的幾位人士。這個政黨成立不過數年,有幾多底子和聲譽可以供這班大人和年輕人公開罵戰消耗掉?所有政黨都有派系之爭、路線之爭、位置之爭,問題是如何用一個有效的方法來處理。不同的黨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但能夠不顧形象,抓爛塊面公開罵戰、人身攻擊的,香港只此一家。這種做到出晒面的糾紛,大眾看在眼裡,只會記得他們爭吵不休時的樣子,在印象等於事實的政治環境,那等於自焚。坊間甚至有一個說法,是社民連本來好地地的,但某某加入之後,恃寵而驕,黨內就一直沒有平靜過,精神時間都花在內鬥。這個說法不只是在文匯大公出現的,甚至好些本來的支持者之間也流傳著這種說法。這樣下去,某某想選得到任何議席難過登天,慘在整個政黨也要攪住一齊死。

     

    老老實實,我支持社民連不是支持他們的黨內民主,也不是想選他們出來當執政黨,而是支持他們不同維度的抗爭,包括議會、街頭、司法抗爭、公民抗命等,還有他們相對地完整的政治論述。對於那些虛偽、犬儒、愚民、自高自大的當權者和與其勾結的集團來說,有人能以較高的政治智慧和技巧來撕破他們的面具,出來為民主公義出聲,是難能可貴的(至少我不會寄望民主黨可以做到)。要對付當權集團,需要像本來的社民連這樣高度機動型的政治組織,要高度機動、要果敢抗爭、要打硬仗的話,把決策和建黨工作過度開放的話,未必是好事。如果有元老覺得年輕人做得不好,就要公開炮打司令部,令黨的領導層難堪,甚至賠上黨的聲譽也在所不惜,那倒不如自己出馬做回領導者好過。一個小型政黨,由最有號召力的大老領導,根本沒有人會反對。

     

    在香港攪開放式政黨,還要面對兩個問題,一是共產黨滲透,二是會員成分問題。共產黨滲透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陰謀理論,而是歷史上屢見不鮮的,就算是社民連本身,開會的片段也被人放上網,再配合傳媒大舉抹黑。若果政黨內部的把關工作做得不好,滲透者上至領袖層,下至會員,有幾多人是真心攪局,有幾多人是匪諜,真的不得而知。另外,左翼組織無疑是很能吸引滿腔熱血的朋友加入,可是正正因為擁抱公社式的左翼價值,很容易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者只見森林不見樹木)的意識形態紛爭,結果還是很容易一哄而散。

     

    我支持民主,民主是龐大的社會解決矛盾和利益分配問題的理想制度,但未必適用於只有幾百會員的抗爭組織,幹革命攪抗爭不是民主實驗場。社民連的民主實驗做完了,而代價是他們整個黨的政治能量和聲譽。

     

  • 三師會 - 政治人物性醜聞

    (1/4)

    (2/4)

    (3/4)

    (4/4)

     

    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mobileradio.hk [link]

     

    同場加映:

    1. Facebook Page

     

    2. 三師會@Roundtable Portal [link]

     

  • 三師會2010世界及中國大事回顧

    2010年到了尾聲,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一年世界和中國發生過什麼大事吧。

     

    (1/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bYtjbIYcoM

    (2/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XG-pdFgT7Q

    (3/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sSjUnB3EA

    (4/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VuwcChYf54

    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mobileradio.hk [link]

     

    同場加映:

    1. Facebook Page

     

    2. 三師會@Roundtable Portal [link]

     

     

     

  • 攝影好去處 - 油麻地果欄

     

    油麻地果欄是個好地方,裡面值得拍攝的東西多的是,而且拍照時沒有人會干涉。

    這個早於1913年已經存在的批發市場,亂中有序,舊而不殘,裡面的每一幢建築物都是一個驚喜。

     

    如何前往?

    參考:油麻地果欄- 维基百科

     

  • 再看"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有感

     

    [放心:這部份沒有spoiler]

     

    看完《創戰紀》(Tron: Legacy),想重溫舊夢,跑去HMV和二手DVD店找1982年版Tron(電子世界爭霸戰),但都沒有貨了。HMV店員說片太舊,沒有存貨。

    回家看到Jim兄在FB留下了一條link,原來是足本播放的1982年版Tron。連結不放在這裡了,有興趣的朋友去56.com找「仪器1」就有了。

     

    當年的很多細節已忘記了,現在再看一次,再一次拍案叫絕,卻令2010年版的Tron: Legacy相形見拙。不得不驚嘆導演和編劇的想像力,竟能預見到今天的世界,當中有幾點是值得一提的:

     

    片中的高層用的電腦,一切都在桌面的touch screen攪掂,根本就是羅傑承最近投資的那智能K房Red MR,或者是新聞報導的桌上版四十幾吋iPad或者Nexus S的原型!


    1982年: Tron


    2010年: Red MR KTV系統

     

    另外,80年代其實已經有modem,政府和大企業已經有LAN和WAN等專屬網絡,片中的MCP (Master Control Programme)進化出自己的思想,然後企圖hack五角大廈的系統,這些網絡元素,當年還是很迷人的科幻片元素,但今時今日已經是天天發生的事了。反而2010的Tron: Legacy退化回到單機的世界,幾乎完全沒有提及任何網絡的事,感覺比1982年版的Tron更落後...

    1982年的Tron的電子世界是在Encom這跨國I.T.公司的mainframe內,它本身是一個network。可是2010年版的Tron的電子世界,只是一部被人遺忘了20年的mainframe裡面的資料(試想像一個沒有連上internet的server,裡面有一組Warcraft數據自己在run),run來run去原來只是塘水滾塘魚,那真的很可悲。

     

    此外,1982年版的Tron,對於那電子世界裡面user和program的關係,以及那形象化了的電腦世界運解釋得頗清楚,裡面的program當users是神,因為神創造了它們,也掌握了它們的生死(可以刪除它們),故事引人入勝的地方是那裡有一個把電腦運作形象化成為一個國度,裡面的program有自己的人形形象和性格,當中還有戰爭和情緒。這個概念在Matrix致敬得非常徹底。可是2010年版的Tron,連最基本的概念也解釋得不夠28年前清楚,要觀眾自己聯想。

     

    形象化了的program和data,由users控制來躲避或對抗Master Control Program的霸權,那其實跟今天hackers攻擊大企業的server(看最近阿桑奇的支持者攻擊信用卡公司)、國內網民使用VPN翻牆、大家用不同的方法(例如google documents和防和諧程式)躲避網管發放敏感字,其實都是如出一轍。

     

     

     

     

     

    2010年版的新概念有二:一是男主角這個身家豐厚的I.T.達人用來改變世界的流動設備是Nokia N8,可能是故事中的Encom想不到有人會用Nokia手機而不是iPhone或者Android機來入侵他們的大樓吧。置入式廣告萬歲!

    第二是在那電子世界裡面的自然進化出來的program,名為ISO。男主角的父親(即是1982年版的男主角)說它們是很善良而有能力的,但那在現實的電腦代表什麼呢?我看到那部份,除了覺得那只是Warcraft能夠自行生成NPC(Non-player characters),以及那女主角是漂亮的NPC之外,想不到那有什麼特別。

     

     

     

    [下有spoiler]

     

    其實Tron這個名字在1982年版是Allen(即是2010年只在開場和結尾出現的阿叔)使用的program,他算是幾好打,也在故事中起了重要作用。戲名也是由這個角色而來。可是在2010年版呢?Tron只是個沒有對白、沒有樣子的頭盔人。情何以堪啊...

     

     

    相關文章:

    男人的浪漫-創戰紀Tron: Legacy

     

  • 男人的浪漫-創戰紀Tron: Legacy

     

    〔此部份無spoiler〕

     

     

    《創戰紀》... 看得幾乎淚流滿面,因為我代入了那個80年代的小男孩角色。

    1982年的《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是一套不折不扣的經典,那是只有少數家庭有Apple II或者雅達利(Atari)電腦的年代。Tron的故事和CG在當時都是橫空出世的:

     

    先講故事:程式員被吸進電子世界,裡面是另一個世界。那時候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的概念還沒有出現,沒有人想像過虛擬世界是怎樣的,所以戲名叫「電子世界」,因為那是晶片電腦剛普及的年代。後來的虛擬世界故事,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Tron的。

    CG:在1982年,沒有人想到可以用電腦動畫加進電影的(那時家用電腦畫面只有4至16種顏色),所以導演找了好幾間studio也不肯接job,後來找到stuido肯接,但製作費是天價。另外,片中用的發光底片技術跟70年代星球大戰的光劍是一樣的,不過Tron的難度更過,因為裡面大部份的東西都有發光線條。Tron創了虛擬世界的美學觀,以及開創了CG電影的先河,這些都足以讓Tron在電影史上留下一席位。

     

    80年代,我還是個小男孩。也許很多那個時代看過Tron的男孩都跟我一樣,相信終有一天虛擬世界進入我們的生活。在Tron的故事裡,電子世界是個不存在的世界,沒有人會想過除了打食鬼或者太空侵略者的那個世界,會是跟現實世界平衡存在的另一個世界。Tron令我這樣的小朋友對未來有許多憧憬,我相信有一天我,有一個虛擬世界可以任我馳騁,在那裡可以認識世界各地的人,甚至有自己的社會秩序和文化。

    我還記得那時候Tron掀起詔一陣熱潮,有相關的玩具、電腦遊戲,甚至可口可樂的Tron飛碟贈品,都是很過癮的玩意。我家中好像還有一本給小學生看的英文故事書(每頁有畫多過字那種)連錄音帶,可惜我其實不太看得懂,不過裡面的插圖就看得入迷。

     

    就是這樣,Tron面世這28年來,不少電影都曾向它致敬:包括所有使用發光流線設計的科幻電影、大部份cyber punk電影,說得出名字的有攻殼機動隊、十三度凶間(The Thirdteenth Floor)、Matrix、Inception等。28年來,我們這些科幻片觀眾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游走、莊周夢蝶。28年過去了,我們有了Internet,有了Facebook、有了online games,各人都某程度上在虛擬世界有自己的second life--包括曾蔭權,不過在虛擬世界,他肯定是一個唔打得又唔睇得,冇著衫但以為自己好鬼型既國王,日日被恥笑還自我感覺良好。

     

    這28年來,我們一路走來。虛擬世界不再是打機或者平面vector圖案,而是真真正正與現實世界平衡的世界,這是網上世界可以號召市民包圍禮賓府和立法會的年代,這是伊朗政府被Twitter攪到焦頭爛額的年代、這是維基解密令各個大國頭痕的年代、這是千萬網民日夜跟中國的GFW和網管對著幹的年代。總而言之,這已經不是食鬼的年代!

     

    80年代的男孩,看著世界的改變,看著虛擬世界愈來愈真實,28年後入場看Tron: Legacy,難免心中一陣陣發熱。可惜的是,28年後,Tron的續集不再橫空出世,只是一套合格的娛樂3D科幻片,心裡沒有不滿,只是想起28年前的某天那興奮的心情,離開戲院,想起原來自己已經長大成人,而世界真的變得那麼快,無限感慨悠然而生。

     

    年輕一點的朋友,你們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所有東西都熟口熟面,那不是抄襲別人的,那在28年前的第一集已經有了。時代變了,所以可能對大家來說,Tron: Legacy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有關1982年版Tron,請參考《再看"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有感)

     

    給大家一個參考:這是1982年版的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的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efV2wqEjEY)

     

    這是2010年的創戰紀(Tron: Legacy)的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y-7-Mt6uYk&feature=related)

     

     

    〔此部份有spoiler,請注意〕

     

    補充:

    你可能會問--咁究竟套戲好唔好睇?

    我的答案是還可以,可是最後的部份就真的結束得太容易了。怎樣不用打便把大佬攪掂?開頭那兩段飛碟和電單車決戰明明拍得幾好睇,點解最後會乜都冇架?

    另外,3D效果做得幾流,尤其是當你剛剛看完《雷神》(Thor)的預告片之後,更會覺得導演浪費了3D這兩個字(其實是浪費了觀眾多付的票價)。

    誠如Tommy兄留言所講,「創作人失去了對未來世界的奇思妙想」,說中了要害。這28年來,internet普及了,流動通訊和電腦科技先進了很多,可是這些新的元素並沒有出現在新的Tron裡面,也沒法突破原有的框框,同類的電影橋段開到荼蘼,當大家向Tron致敬的時候,Tron的續集竟又向他們致敬,結果就好像翻炒一樣。今時今日有了internet,Tron的Grid系統其實只是單機的mainframe裡面的一個迷你世界,試想像背叛user的Cul連上internet,殺入Facebook、Microsoft和Google的世界,決戰Mark Zuckerberg、Steve Jobs和Bill Gates,會是一套多麼精彩的科幻片。

     

    咁有咩值得睇?

    有,女主角響戲裡面幾靚。

    另外,開頭既決鬥真係幾好睇。

    仲有,70後的朋友睇Tron,係睇情懷。 

    打開機的朋友睇,可能會幾有共嗚。(跟漂亮的女性NPC出生入死,是男人的浪漫)

     

    相關文章:

    再看"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有感

     

  • 點樣讀好+考好通識科? (2)

    上回提到要讀好通識,最重要的是識見和分析表達能力。上次講完識見,今次講分析表達能力。

     

    廣義的分析表達能力

     

    有什麼值得參考的?

    所謂的分析表達能力,是指你處理資訊,然後把你的觀點意見說寫出來的能力。廣義而言,這種能力不是通識科才需要,你讀任何科目、將來做任何工作,甚至跟你的男/女朋友講道理時都需要。

    這種能力是要培養的,而且是可以學的。著名評論家的文章是最好的示範──如何拆解高官政客的邏輯把戲、如何理解一些看似「有理說不清」的具爭議性事件,然後寫出容易理解而不失深度的評論。老實說,很多報紙的社評也未必做得到(包括明報!)。

    如果想培養分析表達能力,從這些他們的作品中學習是個好方法。上回有同學問看完文章記不到裡面的細節怎麼辦?其實細節是不須記的。你要做的是多看,看的同時嘗試去理解作者的邏輯、文章結構、立論的理據就可以。這種訓練做得多,自然可以增進你的分析力。

    讀到這裡,你一定會問有什麼值得看的?其實我的名單很長,這裡不能一一盡錄,只能記得幾多提幾多:梁文道練乙錚(信報)、安裕(明報星期日生活)、馬家輝(明報副刊)、Paul Krugman韓寒陳雲等。當中首三位是首選,論表達能力和識見,絕對值得通識科同學學習,而Paul Krugman,你可以不同意他的政治和經濟學觀點,但他寫文章的手法是一絕的。至於寒韓,他的文章的幽默,總令人拍案叫絕,他在極權中國擦邊球多年還未河蟹,還可迷倒萬千年輕少男少女,這是很難得的。

     

    分析力訓練

    除了學習文章大家的思維和筆法,其實分析表達能力是有些原則可以使用的。這些原則包括辨別觀點立場、分辨相關性和因果關係的分別、辨識邏輯謬誤(即是同學常常聽到的以偏概全、訴諸權威、滑陂邏輯等等)、解讀數據(例如超過九成被訪者會再飲清熱X)等等。這裡的每點也可以另寫一篇,例如單是常見的邏輯謬誤已經有四十項以上,同學們不妨到圖書館找相關的書或者Google一下相關文章,花些功能研讀一下。

    不要以為平日看到聽到的政府、政客、學者、報刊,甚至非牟利團體的邏輯一定對,往往他們正是同學鍛鍊上述技巧好材料,Level最低級的包括文匯報、大公報、民建聯和土共的言論,太容易找到問題,可作為入門級訓練;中級難度的是蘋果和明報報導和社論、政府高官的言論,還有政府的宣傳,這兩份報紙往往綿裡藏針,需要多些心機辨識當中潛台詞;最高級的難度這裡不方便講,簡單來說是日常生活中很多口裡說為你好,但實際上是騙人的,或者是為了一己目的而不惜以善意破壞民主法治人權精神的言論。

    上述的都是吸收的方法,要手表達得到,還是要多練習。怎樣練習?你可以找個地方把你所想到的寫低。寫低不一定要給人看,你可以寫在日記本,也可以寫在blog、Facebook Note、論壇。放在網上的公共領域有個好處,就是隨時要接受批評,你的邏輯或者論據隨時會被反駁,有切磋才有機會進步。對自己信心更大的話,可以嘗試投稿到報刊。

     

    狹義的分析表達能力(即考試作答能力)

    廣義的講完,輪到狹義的。所謂狹義,就是如何掌握考試的章法。考試的章法和上述的廣義分析表達能力完全沒有抵觸,你可以有強的分析表達能力,而懂得按特定的要求作答的技巧只是把前者發揮得更淋漓盡致罷了。

     

    資料題

    所謂通識考試,考的是閱讀理解和寫作(尤其是議論文),你中文和英文課堂所學的,完完全全可以用於通識考試。

    先講閱讀理解,通常通識考試的資料題有幾種:數據、統計圖表、新聞報導、評論、模擬故事或對白、漫畫等,每一種都有不同的解讀方法,日後有機會可逐個開一篇文章介紹。以漫畫為例,其實漫畫多數是反映或諷刺一些政治或者社會問題,通常漫畫要諷刺的目標是很單一的,要抓得住這個單一的目標真的需要一點聯想力和對該議題的認識。平日多看蘋果和明報的政治漫畫,會有幫助。

     

    論述題

    講到論述題,其實論述題真的是有作答技巧的。當我讀中學的時候,中英文考試只選議論文,因為議論文的格式很容易掌握,所以只要不離題而你對題目有基本認識的話,最容易寫得公整完滿。到了後來考IELTS和AO/EO招聘考試,發現寫議論文的原則還是好好用(雖然考出來的成績不是最好)。

    寫議論文的原則是什麼?就是知道題目在問什麼,知道該題問法的作答格式,每段只講一個論點、每段首一兩句要點出該段重點,每個論點要有理據、預計和反駁相反的意見、有引入有結論,那是最基本的要求。

    高層次一點的要求包括整篇文章的邏輯不能自相矛盾、內容的推進要有層次、文章整體表達要一氣呵成、用字要準確而不浮誇(教人背「白駒過隙」和浮誇寫作手法簡直是誤人子弟!)、說理的時候避免感情用事等、文字重質不重量(避免過分的修詞和寫過長的句子,用英文考試的朋友請不要寫連續三行沒有句點的句子)等等。

     

    例子:你是否同意香港申辨亞運是浪費公帑?

    舉個例子,如果我問你「是否同意香港申辨亞運是浪費公帑」,你會怎樣答?

    • 引入──一兩句簡介已經可以,然後說明你的立場是不同意。(如果是問在什麼程度上同意才說多大程度上同意)
      .
    • 說清楚什麼是浪費公帑?──浪費公帑有幾個含意:把公帑花在不適當的地方(政策目標本身有問題)/把公帑花在適當的地方但不能達到其政策目標/有好的公帑使用方法來達至同樣的政策目標
    • 指出申辦亞運為了什麼政策目標而做(通識考試應該會提供這些資料),然後說明為什麼這些政策目標沒有需要、或者這些政策目標為什麼可以用不申辦亞運省下的公帑去做
    • 提出支持申亞的觀點(即是曾德成說的那些),然後作出反駁
    • 總結──撮寫上述觀點,重申立場。
    • 〔當然,你本身對於這個議題要有基本認識,還有一些基本的政治學概念。這些就是上回提到的識見〕

     

    評分準則是什麼?

    接著你一定會問:「評分準則是什麼呢?」

    考評局的評分準則不是逐點計分的,而是按照一些準則來判定整篇答案的水平。資料題的準則多數是:

    • 「準確及詳細描述/指出/解釋xxx」
    • 「有邏輯及清昕地分析資料/解釋/說明xxx」
    • 「從不同角度解釋xxx」

    論述題的要求多一些,例如:

    • 「清楚表明立場」
    • 「能根據資料及其知識清楚及充分地解釋立場」
    • 「討論深入」
    • 「結構嚴謹」
    • 「表達清楚」

    這種評卷準則和中英文寫作和歷史科相似,這些準則看似含糊,但實際上評卷員經過充分的討論之後,對於大概一份答卷去到什麼水平大約會有個概念。文章高低總不能以點數多少決定,而是看整體佈局和邏輯。實際公開試評卷是由兩名評卷員評分,如二人分數相差太遠,便會有上級評卷員再評,所以文章高低的判定的一致性還是有的。

    要掌握答題技巧,操練是需要的,而且要多看好的作品(例如取得高分的考試卷和功課)。另外,坊間有愈來愈多的練習,有些可以參考的,可惜現在坊間的練習質素良莠不齊,有些不只建議答案質素一般,甚至連問題也設計得不好。選擇的時候要小心。

     

    沙盤推演

    最後,你一定會問,要不要「tip題目」?果你平日有留意時事、有閱讀報紙和評論家文章的習慣,基本上是不用「tip題目」的。不過,不用還不用,上面的評卷參考不是有提過「能根據資料及其知識」嗎?所謂的知識,就是你平日上課時所學的大量理論、背景知識、持分者意見等,那些你當是溫習去看,錯不到哪裡去。另外,你可以預先設想一些議題的可能問法,自己做一下「沙盤推演」,看看應該如何作答,這種推演做得多,就好像軍隊做演習一樣,做過之後在實戰遇到同樣情況的話,處理便得心應手。這算不算「tip題目」?

     

     

    聖誕佳節,可能部分同學正在準備校內試,中七同學正在準備A-level考試。祝大家各科日日進步。

    差點忘了,我的Facebook page是:http://www.facebook.com/hkliberalstudies,大家來交流一下有關通識科的心得吧。

     

    相關文章:

    點樣讀好+考好通識科? (1)

    tags : 教育 | 通識 |

     

    延伸閱讀:

    識上網,你也可以是通識達人

    看電影學通識(政治篇)

     

    同場加映: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mobileradio.hk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