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uly 26, 2011

  • 溫州「奇蹟」四問

     

    一位特警抗命帶員跑進一列快要被拋到橋下的車卡再搜一次,發現這​個小女孩。根據7月26日晚的央視播出的訪問,他說當時車廂裡有很多屍體。

    問題(1):他抗命即是代表上級命令是停止搜救,然後拆車,這個女​孩執番條命,但也代表眾多車廂內仍有可能有生還者,那只是事發後​20小時而已,那些下令拆車不救人的上級不是草菅人命是什麼?

    ​問題(2):當時指揮部下令把車卡丟到橋下的時候,南廂內是佈滿​「屍體」的,但那些「屍體」是醫生certified嗎?如果不​是,會不會有人是在奄奄一息的時候和車廂一同被拋下橋和拆毀?

    問​題(3):遇難者遺體不是在萬噸瓦礫之下,而只是在車廂之內,為什​麼指揮部不把他們的遺體搬出車廂好好安置便丟車廂?為什麼不讓他們死得​有尊嚴?

    最後一條,問題(4):難道清場通車比人命和死者的尊嚴都重要嗎?

     

    **********************

    特警抗命致女孩奇蹟獲救 

    明報 26/7/2011

    溫州列車相撞意外,小女孩奇蹟獲救,是在溫州市特警支隊長邵曳戎抗拒上級命令,堅持原地搜救,才能創造這奇蹟。

    邵曳戎表示,他在當日下午接獲指令,要將撞毀車廂吊起來,並放到橋下來清理,他當時不同意,並堅持要在鐵軌上原地清理。

    他說:「對,你不知道裏面還有沒有生命,萬一有呢?你怎麽向人家交代?我這麽堅持,也有壓力的,因為這麽多天了,搜救這麽多次了,沒有活體,只有一具具遇難者的遺體抬出來,之前在16號車廂,我們找到了12個人,沒有一個是有呼吸的,你知道,那是種很難過的感覺。」

    他表示,由於他們的堅持,指揮部同意我們在原地清理。當時我們有2個中隊的特警在現場,一部分人在橋上一部分人在橋下。

    他在搜救時,發現一隻小手在動,立刻上前搜索,並發現2歲半女孩項煒伊,她已被埋了20個小時,成為最後獲救的生還者。

    項煒伊的雙親已不幸在車禍中身亡,冥冥中似乎真有天意,意外前一小時,媽媽發出了最後一條寫給伊伊的微博,「小寶貝,你什麽時候才能長大懂事啊」。(新華網)

     

    **********************

    延伸閱讀 (1):

    家屬怒吼﹕只顧通車不救人 4屍5命失至親 誓追究到底 (明報)

    楊峰說,他在出事當晚9點鐘聽到消息後,從紹興開車,到溫州事故現場是凌晨1點,當他衝過兩道特警的封鎖線,「過田、過河、爬山、過鐵路,終於被我進入了現場。」可是看到的,卻是消防官兵列隊等待領導人訓話,並沒有人救援。

    「我自己爬進損毁的車廂,看到車內有手有腳,可是沒有人幫忙救援。」楊峰說,消防員告訴他,沒有大型切割機器,也沒有生命迹象,救援已結束,清晨5點鐘清理現場,「16號車廂被吊車吊下來,另一個車廂甚至是被拖下來的,根本沒考慮裏面的遇難者」。

     

    延伸閱讀 (2):

    (圖片及評語來自《关注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事故(网友微博言论辑录)》

    左图是日本地震后,自卫队员从福岛县小学瓦砾中找到56个书包,一一清理后装入干净塑料袋等候家长认领。右图为废墟中找到的毕业证书,结婚照等遗物,被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宮城县閖上小学体育馆中。虽然不喜欢日本,但还是要钦佩。 

    @成德明:以前删贴,现在删车厢了。

     

    延伸閱讀(3) - Blogs: 

    意外之後的不是意外 (tommyjonk)

    黨的恩情比天山高 (kursk)

    中國本身就是溫州那輛高鐵 (kursk)

    這是一個奇蹟 (刁民公園)

     

  • 黨的恩情比天山高

     

    立此存照-一個政府能夠無恥到什麼程度。

     

    左上:2011年7月26日《蘋果日報》頭版

    左下:2011年7月26日《明報》頭版

    右: 2011年7月26日《人民日報》頭版

    圖片來源: Lam Kay@FB

     

  • 三師會之傳媒大亨(全2集)

    第1節:傳媒大亨的由來 / 為什麼要當傳媒大亨? / 梅鐸帝國與竊聽風雲


    ()

     

    第2節:續談各地傳媒大亨 / 高登崛起與新媒體革命 / 香港人網收購高登事件


    ()

     

    延伸閱讀:

    不要將蛋放在同一籃子 (tommyjonk)

    1+1<2:香港人網收購高登 (kursk)

    再談高登收購事件 (tommyjonk)

    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mobileradio.hk [link]
    4.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 

    同場加映:

    三師會@RoundtablePortal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