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ly 2012

  • 我們在教協討論會上的發言

    前言:
     
    對於國民教育的批評,我們可真是日以繼夜,夜以繼日...
     
     
    正文:
     
    最近一次,是兩日前在教協的研討會上。
     
    Kursk Sir 在教協國民教育研討會的發言(22:10 - 28:30)
    Tommy Sir 的發言則在 (39:19 - 41:38) 及 (1:17:44 - 1:19:49)

     

    延伸閱讀:

    三師會- 國民教育2012

    我們需要怎樣的國民教育?

    三師會:與屯官老師談國情

     

    Tommy sir

    國民教育的神話

    國民教育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場位置之戰

    余老師死因研究

    為何推行國民教育如此困難

    我們最好,也不過是沙石

     

    John

    國民教育的另一面就是肥腫

     

    Kursk

    寫在國民教育城市論壇之後

    國民教育諮詢-魔鬼在細節裡

    如此教材,如此國民教育

    謝太親身示範的國民教育

    國民教育就是意識形態教育 

    六四歷史沙石論:聆聽+通識題  

     

    電台訪問:

    笑死朕【德育及國民教育】

    三師上港台

     

    以下的是2011年我們在政府諮詢會上的發言: 

     

    三師會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 

  • 批判思考@Global Elites暑期培訓計劃

    今天於Global Elites暑期青少年培訓計劃擔任講者。題目是批判思考。

     

  • 關於FB上被tag或者被加入群組

    關於Facebook上被tag或者被加入群組,我想說的是:

     

    1. 基本上我不介意被tag相或者tag落note,畢竟我自命是開放型的facebook用戶。實際上,到目前為止tag了我的朋友都真的選中了我或許感興趣的課題來tag我。

     

    2. 被加入群組方面,過半我被加入的群組,我是沒有退出的。不過我大多會轉做沒有任何notification。

     

    3. 我大致上不抗拒被加入群組,除了一些我覺得是offensive或者spam的群組。那些我會直接message通知加我的網友以後不要再加我。

     

    4. 十分重要的一點:請不要把我set做admin,除非你十分肯定我願意承擔admin的責任。

     

    5. 這點最重要:我會定時清除tag,因為有時被tag會令我的facebook wall上找不到我自己post的東西。如你看到我remove了tag,請不要誤會我是不高興。因為我被tag在不認同或者不喜歡訊息,我會直接message通知tag我的人的。

  • 三師會 - 國民教育2012

     

    上半部份:從城市論壇說起/回顧過去數年的國民教育爭議/國民教育服務中心與「中國模式」教學手冊
    下半部份:反駁建制代表:性教育應加入AV元素?/為什麼應該撤回國民教育?/教協的缺席/莫欺少年窮/我們可以做什麼?

     

    延伸閱讀:

    余老師死因研究 (tommyjonk)

    寫在國民教育城市論壇之後 (kursk)

     

     

    三師會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  

     

  • 香港書展2012 Highlight

    昨天去了書展預覽導賞團。以下的是一些highlight。

     

    Part 1: 講座/活動Highlight

    我看過講座/研討會的目錄,Highlight了這幾個給大家參考。特別關注項目已加橙色底色:

     

    18/7(星期三)

    下午6時至下午7時
    黃耀明、陳淑莊、張鐵志
    分類 :   簽名會
    地點 :   君爵廳(簽名台1)
    備註 :   公司名稱:陽光衛視有限公司
    書籍名稱:愛上噪音

     19/7(星期四)

    下午1時至下午2時
    蕭若元
    分類 :   簽名會
    地點 :   博覽道入口大堂(簽名台4)
    備註 :   公司名稱:大眾書局有限公司
    書籍名稱:香港的命運(合訂本)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名作家講座系列 - 父親與民國
    分類 :   名作家講座系列
    地點 :   演講廳 1
    講者 :   白先勇
    嘉賓講者 :   對談:章詒和
    備註 :   此節額滿

     

    下午4時30分至下午6時
    對照記@1963
    分類 :   閱讀與生活講座系列
    地點 :   會議室 S423-424
    講者 :   馬家輝, 胡洪俠, 楊照
    登記報名 :   登記

    20/7(星期五)

    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12時30分
    少數人的讀書會
    分類 :   智慧人生講座系列
    地點 :   會議室 S428
    主持 :   馬家輝
    備註 :   書目:陳冠中《香港三部曲》
    此節額滿
    上午11時至下午12時30分
    從閱讀發現,中國崛起的背後 - 村莊行者與文學大師的對話
    分類 :   世界視窗講座系列
    地點 :   演講廳 2
    講者 :   杜聰, 白先勇, 陳婉瑩
    登記報名 :   登記
    下午8時至下午9時
    黃洋達
    分類 :   簽名會
    地點 :   博覽道入口大堂(簽名台6)
    備註 :   公司名稱:天窗出版
    書籍名稱:《金錢師(五) 術數金權》

     

    21/7(星期六)

    下午4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
    喬靖夫
    分類 :   簽名會
    地點 :   君爵廳(簽名台1)
    備註 :   公司名稱:天窗出版
    書籍名稱:武道狂之詩
    下午5時至下午6時30分
    新禁忌:流行文化的殺手鐧
    分類 :   世界視窗講座系列
    地點 :   會議室 S222-223
    講者 :   黃向華, 小堀芳一
    主持 :   劉細良
    登記報名 :   登記

     

    22/7(星期日)

    上午11時至下午12時30分
    新社運:閱讀香港的身份政治
    分類 :   世界視窗講座系列
    地點 :   會議室 S222-223
    講者 :   龐一鳴
    主持 :   蔡東豪
    登記報名 :   登記

     

    下午2時至下午3時30分
    新主場:論政治與寫作
    分類 :   世界視窗講座系列
    地點 :   會議室 S222-223
    講者 :   劉細良
    登記報名 :   登記

     

    下午2時至下午4時
    《零距離接觸CY》新書發佈會
    分類 :   世界視窗講座系列
    地點 :   會議室 N201B 
    嘉賓講者 :   張震遠、紀文鳳、羅范椒芬、麥國華、劉炳章、雷賢達、鄧咏駿、伍婉婷、陳嘉敏、陳志輝等
    登記報名 :   登記

     

    Part 2: 有安排參觀的攤位和展覽highlight 

    第一站


    (第一站:天窗出版和天行者出版的攤位。印象中這是最多網上和網外知名度成正比的作者的地方--很多在網外有名的作者在網上是沒有蹤影的。)


    (攤位外觀)


    (喬靖夫的武道狂之詩)


    (吉宅明愛,注意唔係步。伍樂韻作品。)


    (反動小說金錢師。黃洋達。你唔識黃洋達?你過去半年冇睇過新聞?)


    (練乙錚系列,即使是舊書都要推介。)


    (江記的漫畫。大家在facebook和報紙肯定看過和爆笑過。)

     

    間場--路過的(沒有安排參觀的攤位)

     

    第二站


    (第二站:Kubrick出版的攤位)


    (Ali的作品)


    (Ali真的真身)


    (作者現場手繪)

     

    第三站


    (第三站:讀書好)


    (反動招牌)


    (改版打麻雀-打鵪鶉)

     

    間場--路過的


    (路過上出版的攤位,見到有悼李旺陽的書)

     

    第四站


    (第四站:正文社--以旅遊書和赤川次郎的《三色貓》聞名)


    (三色貓,我唸中學時很喜歡看的)

     

    第五站


    (第五站:未來閱讀體驗區--電子書場區)


    (講電子書,英文的一定是Kindle)


    (首尚文化)


    (Innopage - 有Ma屎熊!)


    (Kobo - 一個類似Kindle的電子書牌子)


    (24Reader)

     
    (這是個「電子店長」系統,會用人面辨識系統推算推薦書目。我們不少人試過,結論是認真你就輸了)

    我比較電子書的介紹。這是未來的大趨勢,我自己已經開始習慣了用Kindle買英文書,在手機或平板上看了。中文的我就用國產的Moon+Reader,不過是簡體的。買繁體中文書的平台一直也找不到--因為在google找中文電子書,不是被強國的search result洗版,就是找著台灣以外買不到書的平台。這裡有擺攤位的正體字電子書商,應該是有誠意開拓香港市場的,值得去看一看。

     

    第六站


    (第六站:文藝廊展覽--書展年度作家也斯)


    (邊度都有平板)

     

    第七站


    (第七站:白先勇的「父親與民國」展覽)


    (展覽分為白崇禧在北伐、抗戰、內戰、台灣幾個時期的資料。容我多口一句,只恨當年中正剿匪不力。)

    不得不提,今次書展有白先勇的講座,大家密切留意時間。 

     

    參考資料

    書展內容及活動詳情以官網發佈為準:

    http://hkbookfair.hktdc.com

     

  • 國民小先鋒:軍操與政治服從

     

    上星期日城市論壇,余綺華老師一「拍」而紅。她的公職銜頭是「國民小先鋒」副主席和上屆教育界功能組別工聯會候選人。論壇播出之後,「國民小先鋒」這個團體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國民小先鋒」的主席趙善安及副主席余綺華,分別是工聯會屬下的教育工作人員總工會的副會長和會長,小先鋒的其中一個贊助來源是民建聯馬力國民教育基金。這個對象為小學生的制服團隊,其制服跟其他制服團隊不同之處是,其他團隊的制服設計即使有類似軍服的地方,但也會把軍事色彩盡量減低,而國民小先鋒的制服,則是完完全全是一套迷彩軍服。

    國民小先鋒除了軍服,還有另一個更有意識形態色彩的標準裝束--黃領巾。根據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信息網,「香港“国民小先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少年儿童组织。标志是佩戴黄色领巾,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类似于大陆学校的少先队(中國少年先鋒隊)组织。(連結)」

    中國大陸的少先隊配戴的是紅領巾,那是所有共產國家少先隊的通用標誌。香港的國民小先鋒不敢照辦煮碗,但他們的黃領巾跟紅領巾樣式是相同的,只是顏色不同而已。在某校的國民小先鋒成立典禮上,小先鋒學員更與來自深圳的少先隊員互換領巾。制服是意識形態的表現,在意識形態上,黃領巾跟紅領巾其實分別不大。當然,小學生是不會明白什麼意識形態問題,領巾戴了,加上政治思想培訓(根據網上資料,包括參觀國民教育中心、大陸考察團、聽極左人大譚惠珠的分享、參觀解放軍軍營、與大陸少先隊交流等),共產中國國民教育就是這樣入腦的。


    (黃領巾國民小先鋒跟紅領巾中國少年先鋒隊互換領巾)

    從網上資料可見,「國民小先鋒」接受的是軍刀和步槍步操訓練,那是從未在小學的其他制服團體出現過的。

    先不說「國民小先鋒」這個名稱,很容易令人聯想到「中國少年先鋒隊」(少先隊),其實讓小學生參與這種以「國民」之名進行的軍刀和步槍步操的準軍事化訓練,就連少先隊也沒有。至於他們平日的學習活動,似乎就是跟那個國民教育中心同一調子的,也就是最多人擔心國民教育會有的那種政治意識形態訓練。這種以國家之名對小學生進行結合政治和半軍事化的訓練,是軍國主義國家如戰前的日本和納粹德國才有的。

    一定有人說香港本身也有很多進行半軍事化訓練的制服團隊,例如童軍、海事青年團、航空青年團等,為什麼要針對「國民小先鋒」?

    問題在於前者是沒有強調政治意識形態培訓的。國民小先鋒,美其名是加強國民身份認同,但在強調紀律和服從的團隊中,學員(還要是小學生)很自然會把所有政治培訓內容照單全收,因為那是命令和訓練的一部份,是不容質疑的。類似的例子是香港警察的政治「訓練」。

    政治灌輸、絕對服從和軍事制服三者結合,讀過法西斯主義歷史的人應該會感到一陣寒意。

     


    (穿迷彩軍服,持軍刀及仿真步槍步操的國民小先鋒)


    (德國少年團((Deutsches Jungvolk),成員年齡為10至14歲)


    (二戰時期的日本小學生)

     

  • 寫在國民教育城市論壇之後

    漂亮的一仗

    星期日有幸在現場見證這個在城市論壇上演的香港教育界經典一幕 (詳見附錄的影片Part 4/4 - 2:26至結尾)。

    吳美蘭老師的發言有理有節,她說出了很多同業的心底話。她在發言總結時的最後呼籲:「做教師要有良心」,希望所有同業都記住。「國民小先鋒*」副主席、工聯會教師代表余綺華面對王之鋒同學不亢不卑的質問,應對不了,竟然在鏡頭前動怒拍枱,應該會成為城市論壇的經典畫面。

    這場反對國民教育的運動去到今天,真的帶起了社會的討論,學民思潮的堅持應記一功。這漂亮的一仗,教協錯過了。是不是香港電台沒有請教協的代表?

    其實我從來未去過城市論壇現場,平日只會在電視或電腦上看。這一次我覺得無論如何也要去,就算沒有機會發言,也至少到場支持同路人。

     

    課程就是意識形態鬥獸場

    看著國民教育這頭巨獸君臨香港,正式由公民教育變種成國民教育,上年諮詢的時候,仔細研究課程文件字裡行間滲透的國家圖騰崇拜,以及中國特殊論的價值觀,還有文件附錄那些荒謬的教學建議,覺得非反對不可,因為在獨裁中共政權無處不在的影響下,這種國民教育只會成為西環、土共、投機份子入侵學校開路。

    唸碩士的時候涉獵很多關於課程設計的理論和案例,深切體會課程就是意識形態鬥獸場這個說法。誰掌握了課程設計、執行、評估的權力,誰就能夠進行社會意識形態工程。教育當局強推國民教育,已經教人難以放心,他們還要找中共背景的大陸學者編寫教材,那就更令人擔心。他們連讓香港的建制學者、土共教育團體和智庫做也不放心,為什麼?就是因為那是個由上而下的政治工程。

    設計作意識形態灌輸的教材去到學校手上,本身已經被統戰的學校當然是欣然採用,就算不是被統戰,我相信有好一部份對於這些課題敏感度不足的同行也會跟著官方材料照辦煮碗。結果就是下一代由小學開始學習那些「祖國是香港的母親」、「一定要支持國家隊」、「升國旗國歌不感動應該反思」的教條,這些教條是小學生不能,也不懂反對的。

     

    中國模式教學手冊:溫水煮蛙突然開猛火

    這一年來,公眾和教育界對於「國民教育」只是擔心而已,很多人還是覺得沒有大問題。直至最近,沒有經過公開招標輪選程序就得到每年資助千多萬、由親共的教聯班底主持的國民教育服務中心,找來極左浸大學者出版那本《中國模式:國情教育教學手冊》,內容不專業、偏離事實、立場嚴重偏頗、對獨裁政權歌功頌德,甚至還厚顏得照搬大陸的說法,說中共是「進步無私團結的執政集團」,又把所謂中國模式對基本人權(人身自由、言論自由、信仰自由)的侵害美化為「急速發展和相對穩定的代價」。這尤如在溫水煮蛙過程中突然開了猛火,令很多人醒覺究竟國民教育背後的利益集團是什麼貨色,他們究竟想向學生灌輸什麼東西。

    「進步無私團結的執政集團」為什麼會屠殺人民?為什麼會殺害李旺陽?這種經不起常識驗證的謊言,正在堂而皇之用公帑製作,送到每家學校!

    當我們的下一代以國家崇拜取代民主價值觀、以中國模式取代普世價值、把對人性尊嚴的侵犯當作發展成本、把劉曉波、陳光誠、譚作人、趙連海、李旺陽都當成阻礙發展的障礙時,香港就正式宣佈死亡。

     

    歪理連篇,侮辱專業

    論壇上的建制教師代表說,教師會作專業判斷。就算我相信所有教師都會,那又如何?把這種政治灌輸課程送到學校,本身已經是對教育專業的侮辱。況且,真的所有教師都會作這個專業判斷嗎?

    他們說坊間已經有太多負面資訊,所以要做多一點正面的教材,讓教師自行決定選材。那根本不是理由,每一份獨立的教材都不應該出現過份的偏頗是常識,如果出現與事實不符的地方更加應該加以駁斥,這一點教聯應該很清楚,否則他們不應該每當日本右翼出版教科書美化侵華罪行時都示威抗議。日本右翼也是見有太多關於大東亞共榮計劃的負面論述,所以出版正面的教科書,讓教師自行選材吧。

    不得不提的是,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總監黃志明在記者會上重覆上述的論點證明自己沒有錯,你們非議他們就是政治審查,他還教訓記者要多報導中國正面的東西,也應該多讀點書。那幅不可一世的咀臉,根本就不是對公眾交待,而是告訴大家,有公帑養著他們,你們的批評他們不放在眼內。

     

    還有一個半月開學,社會連討論的材料也未有

    論壇上的建制代表又說,不要只著眼於那一份中國模式教材。為什麼不應該著眼?那可是政府出錢的東西,那是正正式式送到全港學校,裡面還有教學流程建議。那份半官方的東西正正代表了操盤的那些人的想法,那不夠恐怖嗎?就算不只著眼於那份教材,全港小學暑假後便一定要開始推行國民教育,教材送到學校了嗎?教材有經過學界、業界、社會充分審視嗎?通通沒有。

    如果到了八月底,全港小學又收到那種貨色的教材,又或者是偏頗得比較聰明的「優化版」教材,前線教師還有空間和心力去作校本調適嗎?現在已經是七月中了,為什麼國民教育也要像高鐵一樣,變成一個要大幹快上的政治任務?現在什麼也未有,學界、業界和社會根本連討論教材內容是否合理也不能,那怎可能不令人擔心?

     

    能夠不擔心嗎?

    課程的設計和執行,對於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有莫大的影響,尤其是這種直接培養所謂「國民身份」的課程,其影響必然極為深遠。環顧不同國家的「國民」教育(很多國家根本不叫國民教育,而是社會教育或者公民教育)的時候,便會明白那是一項足以興邦,也足以喪邦的社會建構工程,例如戰後德國的去納粹化教育、南非結束種族隔離政策之後的多種族教育、歐美的人權和民主教育,這些都是足以令一個國家走上融和進步之路的教育。相反,在獨裁國家,國民教育就是當權者維護其統治的工具,二戰前德國和日本、冷戰時期的鐵幕國家的國民教育可能太遙遠,就以今時今日的中國大陸的「思想政治課」為例,那正正就是那本令大家感覺很不舒服的教學手冊的強化版,裡面大部份內容都是把中共獨裁統治美化和合理化的東西。如果大家覺得「進步無私團結的執政集團」的教材內容嘔心,那我告訴你,大陸的思想政治課比那更嘔心,而這種課程內容很有可能以國民教育之名一步一步滲透香港。

    如果你有下一代,你希望他們接受一個內容沒有經過社會充分討論的國民教育嗎?你擔心這個課程把他們教得像大陸的少先隊一樣嗎?你擔心他們會把六四屠殺、李旺陽被自殺看作平常事嗎?你會擔心有一天你的孩子回到家中,講一套你難以信服的歪理嗎?

    如果你覺得擔心的話,請用盡一切方法,要求政府暫緩推行這個細節未有經過充分討論的課程。


    (網絡圖片:余綺華拍枱的動態GIF圖)


    (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總監黃志明,堅稱教材沒有問題)


    (後面的是中學「思想政治」課本。前面的是小學的讀本《歷史的選擇》,那是配合全國的演講比賽的讀本,內容主要是講中共領導中國的合理性) 

     


    (第一次去城市論壇,為的是在鏡頭前表達這個訊息。我本來有三點要說的,不過因為發言時間所限,只能說出首兩點。)

     

    延伸閱讀(過去寫過關於國民教育問題的文章):

    那不是教育,那是propaganda

    教師與妓女

    閱讀相對論﹕擦邊球國民教育 (明報)

     

    15-7-2012城市論壇 

     

     

    註*:

    國民小先鋒

    「國民小先鋒」的主席趙善安及副主席余綺華,分別是工聯會屬下的教育工作人員總工會的副會長和會長,小先鋒的其中一個贊助來源是民建聯馬力國民教育基金。這個對象為小學生的制服團隊,其制服跟其他制服團隊不同之處是,其他團隊的制服設計即使有類似軍服的地方,但也會把軍事色彩盡量減低,而國民小先鋒的制服,則是完完全全是一套迷彩軍服。

    就網上資料所見,「國民小先鋒」的活動包括軍刀和步槍步操,那是從未在小學的其他制服團體出現過的。學員平日的活動還包括參觀國民教育中心、聽極左的人大譚惠珠的分享、參觀解放軍軍營等。

    先不說「國民小先鋒」這個名稱,很容易令人聯想到「中國少年先鋒隊」(少先隊),其實讓小學生參與這種以「國民」之名進行的軍刀和步槍步操的準軍事化訓練,就連少先隊也沒有。至於他們平日的學習活動,似乎就是跟那個國民教育中心同一調子的,也就是最多人擔心國民教育會有的那種政治意識形態訓練。這種以國家之名對小學生進行結合政治和半軍事化的訓練,是軍國主義國家如戰前的日本和納粹德國才有的。

    一定有人說香港本身也有很多進行半軍事化訓練的制服團隊,例如童軍、海事青年團、航空青年團等,為什麼要針對「國民小先鋒」?

    問題在於前者是沒有強調政治意識形態培訓的。國民小先鋒,美其名是加強國民身份認同,但在強調紀律和服從的團隊中,學員(還要是小學生)很自然會把所有政治培訓內容照單全收,因為那是命令和訓練的一部份,是不容質疑的。類似的例子是香港警察的政治「訓練」。

    政治灌輸、絕對服從和軍事制服三者結合,讀過法西斯主義歷史的人應該會感到一陣寒意。

     


    (穿迷彩軍服,持軍刀及仿真步槍步操的國民小先鋒)


    (德國少年團((Deutsches Jungvolk),成員年齡為10至14歲)


    (二戰時期的日本小學生)

     

  • 十九站生活 - 中國模式

    很久沒做過十九站生活了。今次來一個一週大事回顧。這個星期,可以說是充分體現「中國模式」的一星期,也是梁振英「百日維新」敲響喪鐘的第一個星期。

     

    9-7-2012

    1. 呢D「自我提升/Life Dynamic」真係可以好大鑊。我都聽過好多好負面既故事。大家真係要好小心。
     
    hk.apple.nextmedia.com
    【本報訊】一名女子10年前參加自我提升課程,不久後患上精神病,吃藥八年,到現在仍要定期回青山醫院精神...

    2. 這種教材有如三聚氰胺牛奶,禍及下一代。

     

    10-7-2012

    聯想1: 之前外傭居港權案,建制派話外傭一旦有得申請永久居民身份,就會有三十萬人爭福利,香港會陸沈。你睇,一個本地知名演員的太太在香港住了廿二年也申請不到,證明入境處真係唔係係人都批。
    聯想2: 喬寶寶以前係懲教署公務員,而家係知名演員,佢老婆響香港住左廿幾年,唔批一定係涉及不可告人既機密,你地唔知就唔好隨便質疑政府,要絕對信任特區政府。
     

     

    11-7-2012

    1. 同學們,這就是「中國模式」。

    (【聲援馬達欽 陳日君今到中聯辦抗議】(蘋果日報訊)天主教上海教區輔理主教馬達欽在內地官方祝聖儀式上,公開拒絕官方任命,辭任中共的天主教愛國會職務,旋即被軟禁。陳日君樞機對馬達欽的勇氣表示欣慰,「好開心,卒之有番啲人係做主教,而唔係做官員」。梵蒂岡教廷發表聲明,批評中方再次非法祝聖,破壞中梵對話。)

    2. 好圖兩張 (來自https://www.facebook.com/MethodDesignLab)


    完全同意


    Well, 這應該是給男士們看的。

     

    3. 這些年來一直致力把所有東西都盡量做到無紙化--銀行文件、交所有費用、報稅、讀報、大大小小的文件。那樣便可以把我最討厭的那些繁瑣事務的時間成本減至最低。

    自從搬家之後,屋企附近沒有像樣的書店,結果連看書也轉了用手機上的Kindle app買或者用moon+ reader下載--因為這幾年慣了看smartphone畫面,所以用手機或者平板的Kindle app看書的感覺出奇地良好,閱讀速度比看實體書更快。

    最近開始把太太的那些文件和繳費無紙化,才發現原來這幾年我累積的自動化工序,要重新做一次真的不簡單。

     

    12-7-2012

    1.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2. 同學們,我再說一次,這就是「中國模式」。

    3. 各位土共教育家,可唔可以俾我地抖下?

    呢個記者會最精彩既地方其實係,呢個教育家黃志明教訓傳媒,叫佢地唔好淨係報導國家負面既野,同埋叫記者「睇多D書」。呢班人仲要係教育局撥款養架大佬。

     

    13-7-2012

    社區士紳化的影響: 搬家前最常光顧的茶餐廳變了高檔甜品cafe。我的星洲炒米一去不回來....

     

    14-7-2012

    1.早一個月我仲話「只怕菲律賓海軍唔夠強」, 點知而家真係.... 

    Sorry, 我見到呢單新聞真係笑咗。I'm so sorry.

    有網友留言話「「CCTVB話東莞號豆腐船係自己恃登閣淺,目的係警告菲律賓喎,我真係第一次聽到咁新奇刺激又過癮既事,如果要警告菲律賓,做咩唔整沉人地隻船而係整沉自已果隻呢??」

    特登擱淺? 我去打仗,去到戰場特登拗柴嚟恐嚇敵方? 真係強國,強到擱淺都可以震攝鄰國。

    同學,喪事當喜事辦,也算是「中國模式」。

     

    2. 可以到場支持愛國愛港教育界幹部,一定要早D到。(同場加映: 仲可以去反對不識好歹既舉牌教師吳美蘭同埋反動學生黃之鋒)

    論題:國情專題教學手冊 中國模式一說是否合格??
    日期:7月15日(星期日)
    時間:早上11時半
    地點:維多利亞公園涼亭
    嘉賓:
    余綺華 國民小先鋒副主席 立法會教育界落選人(工聯會)
    吳美蘭 中學老師 曾舉牌:「我要有權選特首」
    黃之鋒 學民思潮召集人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76977292369989/

     

  • 三師會 - 梁振英班子

    梁振英「百日維新」? / 落區的是與非 / 梁的民望 / 梁振英及其班子面對的問題 /
    麥齊光房津醜聞(錄音時發展局局長麥齊光仍未辭職和被捕)/ 孫德基任審計署處的爭議 /
    參考中國模式及新加玻模式強勢統治香港? / 應以什麼標準來量度政府施政水平?

     

    三師會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  

     

     

  • 三師會 - 7.1遊行現場2012

    2012年的7.1遊行所見所聞。

     

    三師會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