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scape

  • 樓奴港

     

    曾幾何時,《時代雜誌》提出了「紐倫港」(Ny-lon-kong)這個說法,香港人覺得好威水。

    早陣子網上廣傳的一張圖,裡面有全球大城市的樓價與入息中位數比例的比較,這一次香港真的做到了世界第一。不過,吃驚之餘,覺得奇怪為什麼沒有中國和日本的大城市,本著求真精神和民間評論者的責任,去翻查一下出處,那圖表來自一個紐西蘭的研究報告[pdf連結],原來該報告的研究範圍只包括英國、美國、紐西蘭、澳洲、加拿大和香港。怪不得沒有強國和日本的數字。


    (圖片來源:Knowing HK Facebook Page)

     

    參考另一個全球性的研究,得出的結果很不同,不過相似的是,香港是已發展地區之中的樓價與收入差距第一位。「紐倫港」的紐約和倫敦分別排名134和59。即使是傳說中的樓價


    (截圖來源:http://www.numbeo.com/property-investment/rankings.jsp

     

    通常我們會用負擔能力來衡量一個地方的人住屋方面是否吃力。過去十年樓價升了約兩倍,租金升了一倍左右,可是入息中位數只升了10%。簡單來說,香港的樓價及租金,跟港人入息是完全脫節,用另一個說法,是住屋成本和負擔能力差距愈來愈大。

    政府堅持不肯主動推出地皮拍賣、公營房屋建屋量追不上需求、美元不斷貶值、香港變相不斷增加貨幣供應、大陸資金不斷湧入,香港的樓價和租金就像發了瘋的上升。很多不能申請公營房屋的人,上不了車就要捱貴租,而且租金總比工資升得快,想儲首期,就永遠追不上升幅,打算抽居屋,也不一定抽到,而收入可能隨時超出限額。這種壓力,無資產階級還可以頂多久呢?

    (圖片來源:明報《入息十年升一成 樓價升兩倍》18-10-2012)

     

    究竟香港過去一年樓價有什麼改變?2013年1月12日的《經濟學人》告訴大家,是升了21.8%,那是全球之冠。

    (圖片來源:The Economist 12-1-2013)

     

    2012年4月出了個410萬的「窮人恩物」,到了今天這個恩物大約值多少錢呢?我查過同期相同面積的單位,成交呎價是$5949。

    到了2013年1月,同一樓盤六宗成交的平均呎價已經超越$7300。當然,這是粗略數據,不代表那個「窮人恩物」單位實際市值。

    將來「窮人恩物」這四個字有可能成為香港典故,它記載著這個傳奇的時代。傳奇在什麼?傳奇在這是一個窮人數目創下歷史新低的時代,因為很多人連做窮人的資格也沒有。

    而我們這個「紐。倫。港」的港,實際上是個樓奴港*。


    (圖片來源:kurskhk.net時事台)

     

    *「樓奴港」這個字在Google上找不到,相信我是第一個提出這個字。

  • 四叔不會告訴你的事

    [香港土地政策ABC]

    1. 李兆基提免補地價農地建樓

    香港全部地都係官地,都係有地契規定用途。農地用途要轉住宅用途,就要向地政署申請。

    要起住宅,除咗要改地契用途之外,仲要改埋地積比率條款,所謂地積比率,即係起出嚟嘅樓面面積可以係塊地嘅面積嘅幾多倍。農地地契通常都係唔可以起樓,換言之地積比率係0,而四叔講嘅「環頭環尾」農地所在位置,如果參考古洞發展區嘅地積比率,係2到3倍,代表可以起塊地面積2至3倍嘅樓面面積。因為咁,所以住宅用地嘅地價高過農地好多好多。

    要將農地地契改做住宅地契,就要補番住宅用地同農業用地嘅地價差額。雖然政府補地價都係明益大地產商,但點都要俾一筆唔小嘅數目。

    好多大地產商向農地業主買入農地嘅時候,至多係以農地價值加些少hope value上去,因為之後發展住宅仲要補地價。如果政府俾你大地產商農地免補地價發展住宅,即係送幾百億俾佢地駛。如果咁都得,不如將啲官地攞出嚟免費送俾地產商啦。

    仲有,免補地價你就會賣平啲,唔好玩啦,到時你咪又係扮豪宅賣一兩萬蚊一呎。

     

    2. 蔡涯棉:李兆基建議好吸引

    說時遲,那時快,四叔講完第二日,貴為梁政府土地政策智囊嘅蔡涯棉又好有默契咁幫政府試沙煲。如果李兆基真係咁好心,又唔想俾人鬧官商勾結嘅話,可考慮以農地價格賣番啲地俾政府起樓。

    如果可以唔駛補地價改地契起住宅,其實係破壞百幾年嚟嘅遊戲規則,明送錢俾地產商。不如咁啦,下次阿四叔擺滿月酒,直接叫庫房埋單咪得囉,一樣係全香港人埋單之嘛。

     

  • 中環海濱長廊的單車騙局

     

    先看看這張在同一個場地拍攝的兩張照片。

    上面那張圖是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橫額,這系列的橫額宣傳的是中環海濱長廊的願景,橫額上有可以讓一家大細遊玩的草地、有海濱茶座,而當中最令人期待的,是那張市民踏單車的宣傳照片。這或多或少令很多人對於海濱長廊能夠設立單車徑抱有期望。

    下面的圖是現實--康文署禁止踏單車。

    兩張照片是在同一個場地,不足一百米距離拍攝的。這夠諷刺吧。那踏單車的宣傳橫額,彷彿就好像樓般廣告一樣,只差在沒有在右下角補一句font size 6的細字說是「畫家創作圖片,只供參考」。

    根據地圖,那個海濱長廊至少有50米闊,那裡有沒有空間劃三幾米做單車通道?絕對有。但就所見的佈局,似乎不覺有單車通道。這個令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被毀掉的填海區,其實是很適合設立單車通道,不論是作康樂用途還是代步用途。這個闊得不得了的海濱,如果能容得下一條窄窄的單車通道,表明香港踏出了bike-friendly的第一步,這是一個城市進步的表現。可惜香港政府曾經表明不鼓勵單車代步。

    作為一個普通市民,我未能仔細翻查政府文件,所以唯有向議員查詢。印象中最常在政總附近踏單車的議員是胡志偉,所以我發寄了一封信給他。如下:

     

    *************************************************************

    胡志偉議員:

    這幾年來,土木工程拓展署在中環填海區的海濱長廊宣傳橫額上,都印有市民踏單車的圖片,這令很多人對於將來海濱長廊能夠設立單車徑抱有期望。

    最近一眾單車愛好者發現,原來中環海濱長廊是禁止踏單車的。究竟這是長期還是短期的做法?海濱長廊會否設立單車徑?(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55488391165749&set=a.391944760853446.84871.189966397717951&type=1&theater)

    我一直留意你推動單車代步政策的消息,所以冒昧聯絡你,希望你能為一眾單車友好跟進此事。如能爭取海濱長廊設立單車徑,相信香港人會銘記於心,對你更加支持。

    敬祝聖誕快樂。

    市民Kursk上

    副本抄送: 
    香港單車資訊網(http://www.facebook.com/groups/140030719417124/)
    本人網誌專頁(http://www.facebook.com/kurskhk.net)

     

    後記:

    我看到不准踏單車的警告,所以推著單車進去海濱長廊。有保安走過來「提醒」我,那裡不准踏單車。那一刻我覺得很荒謬,我反問她,「我有踏單車嗎?」

    她見我不高興,便解釋說只是提醒我。我不知是不是常常有人違反那所謂的規定,令她變成驚弓之鳥,但肯定的是,對於康文署來說,單車是洪水猛獸,踏單車的人就好像社會害蟲一樣。

    香港想當國際城市?仲未夠班。

     

  • 翻相簿的收獲-灣仔街市大樓

    這是變了地產項目、只拆剩外牆的灣仔街市大樓本來的風貌。諷刺的是他們把這做法叫做「主體保育」。

    有段時間父親在這裡的辦公室工作,所以我對這裡頗為熟悉。傳說中這裡很「猛」,不過我從沒遇到過什麼東西。

     

    同場加映:已經整條街被拆掉的利東街後巷

    tag: 城市景觀 | 攝影

    [照片版權為本人所有,可作非商業轉載,轉載時必須標明出處及加上連結]

     

  • 翻相簿的收獲-Say something here

    翻開blog的相簿,找到了幾張很久之前拍攝的照片

     

     

    tag: 城市景觀 | 攝影

    [照片版權為本人所有,可作非商業轉載,轉載時必須標明出處及加上連結]

     

  • 龍尾灘咁攪法,為乜呢?

    五、六年前政府話計劃響龍尾石灘起人工沙灘,環保組織同生物學學者已經提出嚴正反對。

    好地地一個有唔同海岸動植物嘅生態環境,你夾硬襟啲沙上去消滅佢整個人工沙灘,為乜呢?

    就算退一萬步,唔講生態,只講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你駛2.8億起個人工沙灘響個水質唔掂嘅地方,合乎成本效益咩?卒之個所謂沙灘,就淨係變咗俾人漫步同影相嘅大白象工程,為乜呢?

    呢單野大埔區議會係贊成的,嗰頭將會大興土木攪旅遊建設,似乎佢地覺得有個沙灘會令嗰一帶升呢,班原居民當然有理冇理贊成,大尾篤升呢做「黃金海岸」喎,仲唔發達?理得你咩海岸生態?加上預算過多嘅政府部門,簡直係一拍即合。

    一陣政府又話諮詢咗、評估咗,你地反對就叫停社會又唔會進步。成件事咁唔合呼常識,政府仍然堅持,唔通又要攪抗爭佢地先至會聽人講?

    龍尾大腸桿菌勁超 團體籲叫停人工沙灘 (蘋果日報 6-10-2012)

     

    圖片來源:http://www.project-see.net/2012/09/2969/

  • 溫水煮蛙的「同城化」

    為什麼決定來港自由行人數增加幾倍的,會是公安部而不是香港特區政府?其實自由行政策不可能沒有經過兩地部門商討的,換句話說,是特區政府也同意這個數字的。

    其實這種做法,是先造成既定事實,不久將來關閘爆棚,就可以順理成章放寬甚至改為象徵式的過境手續,那就可以做到「同城化」了。這才是最危險的地方。

    擴自由行 多千萬同胞可來港 深圳增410萬一簽多行 業界憂港配套崩潰(明報 25-8-2012)
    「深圳可享「一簽多行」來港的人數會由268萬大增1.5倍至681萬人。另外,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及廣州5個城市打工或讀書的非戶籍人士,亦可免卻回鄉申請來港旅遊簽證的限制,估計受惠人數逾千萬人。


    (圖片來源: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11483689)

     

  • 你沒有資格做特首

     

    上半場:目的地--政府總部

    7月1日,三四十萬人走出來,就是要告訴梁振英這個訊息。

    梁振英上任第一天就有董建華禍港六年的「成績」,他的民望可想而知。這樣的民意,是市民實牙實齒在三十幾度高溫之下用腳來表達的。梁振英靠連篇謊話上台,被揭發後仍然一個謊言掩蓋另一個謊言,結果連表面的民意認受性也失去了,根據過往兩個特首的往績,民望是不斷被碌卡的,董和曾一開始都有七成以上的民望可以碌,03七一前夕,董碌卡碌剩三成民望。梁振英上台時民望只有四成,他的民望還可以碌多久?香港人會很高興見到他做不完五年的。

    另外,今次是香港人給梁振英和西環的一個清晰的警告:這是個開放社會,除非你像強國般完全封鎖互聯網、完全控制傳媒、把異見者被自殺和被失蹤,否則就要跟開放社會的規舉行事。

    烈日當空,熱的不只是天氣,還有人心。

    民無信不立

    民主黨--泡沫抗爭。

    公民黨--陳淑莊、梁家傑。

    學民思潮。

     

    人民力量、人網。

    數碼台-Q仔黎則奮曝曬中。

    本人指定動作。

    十分之科幻片的畫面。

    惡攪之一--共產黨。

    惡攪之二--文化號。

    再說一次。你沒有資格做特首。

     

    下半場:目的地--中聯辦。

    戒備之一。

    戒備之二。

    人牆。

    隊伍前進中。由學民思潮領頭,後面包括社民連、關注西藏的組織、大學組織、鍵盤戰線等。

    學民思潮領頭的隊伍爭取到警察開放干諾道西一條行車線作示威。

    在遊行隊伍到達之前,警察已經封了一條行車線,似乎他們是準備看遊行人數多少,以及他們要求的力度來決定是否放行。

    另一邊廂,人民力量及其相關隊伍則在德輔道西集會。

     

    七。一之後,便是立法會選舉。這段日子,誰對梁振英手軟,便是放棄選舉。

     

  • 小店風情-噏耷(up dup)小士多

     

    [小店風情系列]

    這家在柴灣某舊邨的「噏耷(up dup)」小士多,我常常光顧。看舖的是一對古稀夫婦,老伯伯行動已經不太方便,不過仍然每朝在我上班的時候(8時前)開舖。不知道士多已經營了多久,但看裡面的格局,例如放汽水啤酒的凍櫃、香煙的玻璃架、燒酒陳列方式,我猜應該至少有二三十年。

    這士多應該是這對老夫婦的生計和寄託吧。

    他們賣的東西比7-11平宜,如果有一天被領匯踢走,應該是因為它沒有豪裝,也沒有開足24小時。

    可是,街坊買東西時要付的價錢就提高了,變成了7-11和領匯的利潤。

  • 小店風情-不一定要扮高級

     

    [小店風情系列]

    在街坊食店吃飯,場地唔光鮮,又冇尊貴既一哥燒味。冇乜客既時間,洗碗阿姐會坐出黎休息一下。說真的,我覺得呢個景象好和諧。

    我真係唔想食四五十蚊一餐大x樂,同埋唔覺得食店一定要扮高級,亦覺得阿姐洗碗辛苦可以坐出黎休息下好應份。我最想係個老闆會認得我,同埋食物價錢味道合理。同埋最緊要係,佢可以繼續做落去,同區有唔同既食肆可以選擇,而唔係方圓幾公里得一個商場果幾間連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