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scape

  • 居屋街坊小店的死與生

     

    什麼居屋的小店能夠生存?

    上次談過領匯的問題,包括令社區異化和財富分配問題。今次再談一些很少人談及的問題。

    大家有沒有留意,居屋有兩種,一種是一堆居屋圍著一個商場的,另一種是有很多小型街舖的?

    在一些規劃千篇一律的新市鎮,不是公屋居屋就是堡壘式私人屋苑,而那種有很多小型街舖的居屋屋苑,往往成了街坊生意的綠洲。當前者愈來愈偽中產和充斥連鎖台的時候,後者仍然十居其八是街坊小店。為什麼呢?

    其實那種一堆居屋圍著一個商場的,絕大部份是房委會興建的居屋屋苑;而那些有很多街坊小店的,叫做「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屋苑 (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 Scheme,簡稱PSPS屋苑或者私人參建居屋)。

    賣斷+小面積=生存空間

    PSPS屋苑的特點是商舖是賣斷的,這些商舖會在物業市場像一般舖位一樣成交。因為舖位小而且由不同的個別業主持有,於是這些舖位的情況跟市區的街舖接近,可以容納到自置物業的生意,也有租用舖位的生意。

    自置舖位的生意未必能最有效率地運用空間,賺取最高利潤。一些經營多年的東主出於對生意感情或者興趣,雖然利潤有限,但未必會以較為有利可圖的價錢出售或出租舖位。他們選擇自用舖位而放棄了更好的收入,表面上看似沒有效率,但因為成本已經內化了(由東主承擔了),所以仍是有效率的。自置舖位的可能性,令很多PSPS屋苑仍然有不少平民化的小店能夠生存。

    至於那些租用單位的小店,為什麼還能夠生存呢?這是因為店舖本身面積不大,而且業權賣散了,所以不適合需要大舖位的連鎖店經營,所以在這些屋苑內,除了地產代理、便利店之外,還是有很多租戶是街坊小店。

    你可能會問,租戶還不是要面對業主加租的問題嗎?

    業主和租客議價時的議價能力,也要看前者在同一地區的壟斷能力。以領匯為例子,它作為所有公屋和房委會居屋商場和店鋪的單一業主,它在每一個屋邨和屋苑小區內都是唯一的壟斷者,租戶要在區內經營,就只能跟領匯議價,所以領匯的議價能力十分之高。這情況在沒有太多私人商住物業的競爭的新市鎮更甚。

    制度和規劃帶來生存空間

    相對於領匯,私人參建屋苑內賣散了的商舖業主因為有某程度上的競爭,壟斷能力和議價能力沒那麼大。那不是說這些商舖不會出現競租情況,事實上這些商舖也會淘汰經營情況不佳的租戶,不過事實上那些店舖租戶面對的壓力是小於領匯和私人大商場的租戶的。

    賣斷小面積商舖的好處,是同一街區內的商店比較多元化、更適合小本經營,從而更容易形成商戶和居民之間的社區網絡。這個觀察最初由Jane Jacobs在城規經典《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一書中提出,觀乎本地例子,很多舊區也形成了這種社區網絡。在香港近廿年的新市鎮中,能做到這種效果的地方往往就只有一直都存在的丁屋和賣斷了的私人參建屋苑街舖。

    尋味時光的偽善和荒謬,在於領匯作為利用壟斷力量,不斷把老店消滅的同時,又販賣老店情味。私人參建屋苑平民小店的例子,反映了一個事實,就是政府是可以透過制度、合約及規劃上的安排,令街坊小店及其形成的社區網絡能自然出現。

    只有不用面對具壟斷力量的大業主、不會朝不保夕的小商舖,才有空間去經營本身的特色,才能保存得來不易的社區網絡。這些街坊生意帶來的,不只是什麼集體回憶,而是每一個小市民每天的生活,還有讓男女老幼感覺像家的一個社區。

     

    圖例:

    下圖是兩個私人參建居屋的商舖例子,兩者主要都是一些比較low-end的街坊生意。


    (龍門居) 


    (樂軒臺)

     

    連結:

    [小店風情系列

     

    參考資料:

    明報:領匯霸權掀政治反擊戰

    中原地產研究部: 居屋商舖買賣合約登記統計(2011年)登記9.97億元 為九七後次高

     

     

    有關上一篇《領匯大股東贏盡,輸的是你》的後記:

    上一篇有不少留言討論,指出經營不善的商戶結業,經營者本身也有責任。這一點我不反對,我上一篇文章的立論是,在所謂的效率以外,還有很多東西我們沒有考慮。所謂的價格競爭、效率、優勝劣敗、競租理論,我都十分了解。可是這些量化分析沒有考慮的是很多無形的價值,例如人情味、社區網絡的功能、更接近民眾需要的服務等。而很多被領匯消滅的小店,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經營不善,而是因為新的遊戲規則強調的是非人性化的規模經濟帶來的競租能力,上述那些無形價值根本不能令小店生存。

    領匯出現,改變遊戲規則只是這不足十年間的事,所以這幾年大家才提出後對。只是因為領匯模式無疑是令更多商場變得光鮮、中產、美輪美奐,那跟以前樸實得有點笨拙的屋邨商場誰更優勝,是觀點與角度,正如社會上總有不少人希望全香港都變成APM、海港城一樣。

    也有留言指市場變化,令不講非人性化管理的企業成為勝利者,小店不夠他們競爭,那不是領匯的錯,只是小唐追不上時代而已。

    其實賣文具、魚旦、麵包沒有什麼新舊時代的分別,問題是大地產商式管理一面倒傾向能夠交數和租大舖位的大企業,這一點令全港的屋邨都讓連續店取代原有的小店舖。當然,大家可以說是那優勝劣敗。不過那是在領匯制定的遊戲規則下的優勝劣敗。

    我們或許是社會現時遊戲規則的得益者,可以安安樂樂在電腦前講優勝劣敗、講deadweight loss,忘了那些小生意背後的價值。我們很容易因為他們背後的人文價值不能量化,便以經濟分析之名把這些價值抹煞。

    我想,那不是忽然感性懷舊,而是一種追求利潤以外的價值的追求,更何況那些落入少數人的利潤的代價,是大家一直以為會永遠存在的人情味和生活方式。我們不是要尋味,而是要保護這些情味的生存空間。

     

    [29/4/2012補充後記:明報星期日生活做了個專題《街知巷聞﹕將軍澳 無街之城》,講將軍澳的規劃問題。當中也提到私人參建居屋的商舖--「這類私人參建居屋,店舖是沿街的設計,而非集中在商場內;餐廳麵檔、士多仔、五金雜貨店,不用裝修得很規整,保存了一點生活氣息與人味。」這個現象不是太多人了解,希望經過報導之後會有多些人知道吧。]

     

  • 領匯大股東贏盡,輸的是我們

     

    從「尋味時光」腰斬說起 

    那個「尋味時光」活動,真的很討厭。在一片聲討和惡攪潮之中,領匯把這一場公關災難斬纜。(RTHK:領匯決定終止旗下商場「尋味時光」活動)

    我們只能以輿論戰來令領匯尷尬,但還是幫不了大量被迫結業的屋邨老店,還是阻止不了屋邨商場瘋狂加租。那真的很令人氣結。

    我真經做與地產有關的工作一段不短的時間,對於房地產經濟學有一定的認識,對於商場和店舖大業主的行事方式也聽聞不少。正因如此,看著領匯的所作所為更深感厭惡。有當日領匯上市,其實是成立一間叫領匯的房地產信託公司,把房委會旗下的商場和街舖撥歸其管理。上市集資得來的幾百億歸房委會,而領匯的股東收取的股息來自其租金收入。

    領匯屬於私營企業,根據商業模式運作,換句話說,它因為要向股東負責,所以必然以利潤最大化的方式經營。領匯接手之後的屋邨商場和店舖,肯定管理得更有「效率」,這種效率是指領匯作為業主,會用盡方法提高來自商舖的租金收入。怎樣才能盡量提高收入?那包括:

    • 把屋邨商場豪裝改造,變成一個又一個APM似的商場。
    • 大量引入「優質租戶」(領匯的用字),即是引入連鎖店,它們支付租金的能力最高
    • 為了做到上一點,便盡可能把商場的舖位合併,改為大舖位
    • 大幅提高租金,把原有的一些方便街坊但交租能力不足的商戶趕走
    • 把街市和熟食檔位(例如「冬菇亭」)改建為商場

     

    引入大地產商租務管理模式的後果

    這些做法的結果是,愈來愈多屋邨商場變得偽中產、愈來愈多屋邨商場裡面由以前的街坊生意換成一式一樣的連鎖店、愈來愈多跟街坊相處了很多年的小商戶和食肆捱不下去。

    我以前住在將軍澳某邨,那時候商場還有賣「頹飯」的food court,還有很多家庭式經營的小店,那些頹飯,的確是需要省錢時的好選擇。十年後重臨舊地,我吃了一驚,怎麼food court不見了,變了百佳超級廣場和Starbucks的?我想,那大概是因為同區的私人屋苑的消費力的結果吧。

    其實領匯的「貢獻」多不勝數,有的是把街市和熟食檔消滅,有的是把幾十年老字號消滅。再過一二十年,領匯那個「尋味時光」的特色老店還會存在嗎?這一點,再天真的人也不敢樂觀。

     

    經濟學的「效率」不是一切

    支持自由市場的朋友的觀點我非常清楚--因為把地方租給營收最高的租戶,才能令整個社會的生產總值提升至最高。而大型連鎖店因為享有規模經濟,所以往往營利能力會高於小商戶,這些大型連鎖店的往往就是要使用大舖位來經營以發揮其高效率管理的。領匯把商場豪裝、把愈來愈多的地方租給大型連鎖店,正正是提升社會生產值的做法。以經濟學的講法,這是競爭達至效率(efficiency)。

    可是,問題不是在於效率,而是在於社區異化和財富分配。

    領匯收管前的租戶組合(tenant mix)感覺太樸實,每條邨通常都有做街坊生意的麵包店、茶餐廳、文具店、熟食檔之類,這些小店和其所屬的社區經成了密切的關係,很多這些小店舖也養活了無數個家庭。房委會管理和領匯管理的分別,是前者不太強調競爭和營收,後者用的是大地產商的租務管理模式,如果熟悉大地產商租務運作的朋友會知道,大地產商作為業主,對租客是十分無情的,那種無情包括根據商戶的營運狀況加租至商戶的利潤變成雞肋為止、對商戶完全採取無情no mercy的態度、只歡迎能提供大量數據報表的大企業承租等等。在領匯強調弱肉強食的租務管理模式底下,家庭式小店根本不能招架,一家又一家倒閉,取而代之的是大型連鎖店,可是這些大型連鎖店根本不會跟周圍的社區產生任何關係(最極端的例子是波仔飯店取代了正常的食肆),原來的社區關係也被消滅了。

    領匯的營收能力肯定比房屋署高,這也是自由市場論的支持論點。不過,那些利潤其實是去了哪裡?領大股東大都是那些基金、銀行之類,香港市民獲分配的只有一成的股份(現時領匯只有約三萬個小股東[link]),結果領匯的利潤大都去了這些金融巨無霸的口袋,一般小股東分到的那點蠅頭小利,可是這些蠅頭小利正正就是領匯最初上市的時候製造「人人有錢賺」的假象的元兇。就算是得到股份的市民人數大增,那也只是把三幾十萬人的利益建築在領匯式管理的禍害之上。

    本來那些租金收入是房委會的主要收入來源,把商場賣斷,賣了二三百億,可是從此屬於公家的租金收入便變成金融巨無霸的利潤。那可不是像最初政府宣傳那樣,是還富於民。

    不是說房委會及其執行部門房署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它們跟所有公營事業一樣,未必是最有「效率」。不過所謂的「效率」的結果是小這戶朝不保夕、街坊小店被千篇一律的連鎖店取代、屋邨社區關係消退、屋邨商店被偽中產化的話,這是不是我們想見到的最終結果?

     

    不是什麼都應該私有化的

    房署出租商場、街舖、街市、熟食檔,本來的目的就是為居民提供服務,這種服務的理念就像食環署經營露天和街市大樓一樣,它的經營目標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提供公共服務。於是我們會見到一般的街市都不是像領匯那麼有「效率」的,那些販商都是十分低效(low-end),可是我們去買菜的時候是感覺十分舒服,我們希望街市是low-end平實,還是攪得好像city super那種high-end、中產、高貴?我們希望見到小店那些熟悉的面孔和風味,還是想見到沒有感情的售貨員和千篇一律的快餐餐牌?提醒一下大家,換了後者,貨品和食物售價很可能比前者更貴。

    現在房委會新建的商場已經不再出售予領匯,改回由部門經營的方式。這是在社會怨聲載道、凝聚了龐大壓力之下的結果。可是已經賣斷了的商場街市呢?那還是沒有解決。

    領匯「尋味時光」令人討厭之處,在於它一邊迫死街坊小店,一邊販賣小店風味。那種虛偽真的去到一個無恥的地步。

    「尋味時光」腰斬,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技術性小勝利。真正的重點是把屋邨商場街市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經營方式變回以提供服務為目標,這條路還是很漫長,因為現在的香港政府的邏輯,地產金融業的利潤才是硬道理。或者可是這樣說,整個香港本來就一直在領匯化。

     

    是誰投票支持領匯上市?

    說到這裡,我覺得有必要再提一提大家當日是誰投票贊成領匯上市的:

    民建聯、民主黨、自由黨,以及一堆功能組別議員。

    領匯司法覆核案之後,立法會一個「要求擱置私有化」的動議,以下的議員投過反對票:

    民建聯、民主黨,當然也包括一堆功能組別議員。公民黨則投棄權票。*

     

     

    連結:

    [小店風情系列]

     


    (領匯「尋味時光」宣傳)


    (網民惡攪反宣傳圖片)

     

     

    *備注:

    原文曾指前線劉慧卿、職工盟、街工曾經投反對票,實為嚴重低級錯誤,感謝網友指正,現已改正,謹此致萬二分抱歉。

     

  • 天宇海第三新東京市

    你地識咩鴉? 你地冇睇過EVA既咩? 呢個擺明就係第三新東京果d會升高降低既樓。買到好野都唔識感謝李+X。


    (圖為天宇海賣樓花時的模型,留意那「升高」了的「平台」,實際上其實是地面。那個升高了的部份,實屬虛構。)


     

  • Facebook碎碎唸-強國/港大/TVB/自慰

     

    (2012年2月初這個星期的Facebook碎碎唸)

     

    1. 關於「自駕遊」問題

    同城化的潛台詞是大陸化. 如果同城化之後, 法制人權跟著先進那邊做法不一定是問題, 但如果是調轉的話, 我寧願不要同城化.

    明報新聞網-副刊-星期日生活-封面--周日話題﹕來吧,不要什麼都應承-20120205

     

    2. 蝗蟲想像 

    原來蝗蟲想像不是新鮮事... 中國在韓戰中使用的人海戰術,的確沒有比蝗蟲更乎合這個想像。

    呢一期TIME係1950年年尾, 當時中共既軍隊已經進入朝鮮。

    轉自Simon Shen: [六十年前左右論爭] 1950年美國《時代雜誌》封面:毛澤東與「蝗蟲」

    3. 強國對叙利亞人民的貢獻

    i. 叙利亞人民感謝我國在聯合國安理會行使否決權。

    圖片轉自微博

     

    ii. 我比較有興趣看看強國網管會不會刪聯合國的帖子。

    (轉自微博)「@联合国 : [关注叙利亚局势]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阿罗德对中俄阻碍安理会的行动感到愤慨,他表示,对安理会、叙利亚人民以及爱好民主的人来说,今天都是悲伤的一天。阿罗德指出,历史会严厉审判那些不支持阿拉伯联盟计划、且与屠杀自己人民的政权为伍的人。国际社会不能对叙利亚人的悲剧命运置之不理。」


    4. 自慰請遠離學校

    (關於4/2/2012 11:00pm 無線節目《我的2011》)

    CCTVB痴線架? 

    乜而家可以有錢就可以有幾十分鐘時間唱衰輸左官司既人架? 仲有, 點解會影間個校既「通識」教材同討論, 個討論個中六學生就係話覺得陳振聰衰? 仲有呀, 當日龔如心同黃德輝阿爸單官司, "One life one love"千古懸案, 大家仲歷歷在目!

    龔仁心呢集「特輯」,與其說是鱔稿, 其實更似係自慰。最慘係有間學校個通識科唔知點解變左呢個個人happy活動既一部份。咁既企業傳訊,真係經典。

    果間中學既「通識」俾人利用左都唔知, 中學都要講學術既integrity, 唔可以亂俾人利用!

     

    5. 港大強國化

    擦鞋群醜錄:(1) 曾蔭權典禮前親臨港大視察,向校方施壓;(2) 港大教務長韋永庚將衞奕信座位調到第二排;(3) 港大深圳項目辦總監倪啟瑞建議李克強坐在中央,安排不恰當;(4) 曾偉雄-警方動用不必要武力。

    香港大陸化、港大北大化,無藥可救。

    港大, 跟那些省級二三線大學相差不遠爾。BTW, 點解中共果邊既要求會咁過份, 好似完全唔知大學既禮數咁? 中共呢班人響北大清華俾人擦慣鞋, 就以為全世界都係咁? 共匪即是共匪, 怎也改不了賤視學府文人既土匪本性。

     

    6. 微博手鬆了嗎?

    經過兩年同網管既鬥爭,微博既潛規則大致上已經摸熟。而家我會好好珍惜幾經努力儲番黎既粉絲數同埋果粒星星。因為轉發敏感野唔會del account,只有原帖者會被del,所以果D一定會好快被del account既資料(主要係西藏同六四問題),就會用馬甲(分身),然後用主要account轉發,咁比較安全。通常一條超敏感帖子傳到入去,就會即刻有幾十甚至過百轉發(假設每個人都有二百以上粉絲,再轉開去同埋有人睇到條數都幾襟計),大家見敏感,就會copy留底,唔知幾時又再貼過。雖然係精衛填海,但花時間好少,有意思過睇電視或者打機。(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kurskhk 

    最近瀏覽藏民的微博社群。有幾點實在攪不通:(1) 為什麼八世阿嘉仁波切(出走美國的活佛)的微博帳戶不會被刪?(2) 那些我們一貼便del account的藏區敏感圖片,貼了幾個月還沒有被刪?

     

    7. 好圖共賞

    (貼了那麼多把幾火的東西,看看一家都讚好的好圖吧。)

     

    呢張相第一次見到。正! 傳說中既「大丸」招牌。因為當年呢個招牌係全區都離遠望得到, 所以大丸招牌成為銅鑼灣地標, 傳聞話因為咁連VAN仔個牌都寫大丸代表銅鑼灣。

    這個美麗的Magic Hour,恐怕只能在70年代之前看到


     

  • 貼圖測試

    app測試. 貼圖兩張.

  • 銅鑼灣的回憶

    U-magazine訪問, 講銅鑼灣的故事。我小時候家住灣仔, 爸爸在銅鑼灣上班, 放假的日子媽媽會帶我和妹妹去銅鑼灣接爸爸下班。(因為版權屬於雜誌社,所以只post一張超低解象度的圖出來)

    跟記者朋友談了很多,版面所限,有些沒有刊出:

    三越山崎麵包的香味總是那麼香;

    小時候在新大丸第一次吃日式八爪魚丸,那味道一世難忘;

    羅素街的電車廠變成時代廣場;

    百貨公司的與衰等等...

     

  • D&G事件的啟示

     

    幾點觀察:

    D&G門外的市民不是暴民,暴民不會在人家門口企幾小時。大家請緊記,事件的起因是D&G公然侵害市民使用公眾行人路的合法權利,把公眾地方當作自己的租界,直至現在他們仍然一句道歉也沒有。市民到他們的門前聲討(D&G門口萬人影相活動FB群組),已經是最和平理性的抗議。

    抗議的客觀效果是他們少做幾小時生意,這對於所有目中無人的企業霸權來說,是應上的一課。

    另一個客觀效果是群眾抗議得到本地和外國傳媒報導,令事件引起更多人關注,這對他們企業形象的損害比少做幾小時生意更大。

    美聯社會法新社都有採訪這次行動,結果多個境外傳媒都有報導(暫時看到的包括新加坡、南韓、澳洲、印度、意大利媒體)。

    如果D&G不道歉,事件很可能會繼續發酵,須知道對於不滿的市民來說,去D&G拍照是法律容許的權利,未來的週末和春節黃金週,大家又多一個好去處。

     

    這次事件的啟示是什麼?

    1. 香港的族群矛盾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所謂的族群矛盾已累積多年,由大陸人來香港種票,到雙非產子問題,到自由行旅客與本地人的磨擦問題,這些矛盾只需要像D&G店員的霸道行為,加上海港城保安那種荒謬言論(「大陸遊客拍照可以,但香港人不可以」),便能引爆不滿情緒。

    2. 香港人對於地產霸權的不滿也是一樣,地產霸權不只包括四大地產商及其延伸企業,還包括那些霸道的大戶租客。通常最能表現地產霸權可惡之處的,往往是那些教育水平不高,但受命於老闆作威作福的保安和店員。(《天與地》有一幕講工會幹事Cloris為了想在商場休息的長者和保安員衝突,講的就是那種屢見不鮮的保安代表地產霸權作威作福的問題)

    3. 往往一些看似小事,最能引起公眾共鳴和不滿。今次是D&G和海港城的所作所為,公眾容易明白原來地產霸權有多霸道。這種荒謬小事,有時候觸發的影響難以想像,就好像1950年代非裔美國人Rosa Parks女士不肯讓座給白人而被捕,因而引發全國性的民權運動一樣。

    4. 縱觀今次事件,由蘋果日報在星期四報導,網上立即出現群組號召市民星期日去D&G門外拍照,而且有關的討論一直在網上持續進行,結果就出現過千人在星期日在D&G門外抗議的場面。在社交媒體未普及的年代,這是難以想像的,也說明了主流媒體和新媒體的給合,可以造成怎樣的爆炸力。2011年,中東、北非,甚至烏坎村的獨裁者都領教過社交媒體了,也許香港D&G的管理層一直心繫自由行貴客,還不知道出了公關災難。D&G在上頭條之後,仍然派出T先生出來「兇」記者,這種愚蠢的公關做法也火上加油。

     

    (以手機攝於D&G廣東道租界外)

     

    舊文連結:

    影友列陣D&G廣東道租界 

     

    相關報導:

    蘋果1月5日的報導:擅禁途人拍照 玷污購物天堂 名店惡霸 D&G

    蘋果1月6日的報導:萬人周日尖嘴聲討 DOLCE& GABBANA 禁攝風波 國際關注

    明報星期日生活當日(1月8日)文章:不能拍的廣東道 / 周日話題﹕攝影有啥可怕要禁止

     

    外國媒體當日(1月8日)報導: 

    Hundreds protest D&G photo 'ban' in Hong Kong - The Straits Times

    Hong Kong Dolce And Gabbana Protest ... - Sulekha.com

    Hundreds protest at D&G photo 'ban' - Sydney Morning Herald

    Hong Kong Dolce And Gabbana Protest - 南韓網站paran.com

    Hong Kong, proteste davanti al Dolce e Gabbana per il ''divieto di fotografia'' - 意大利第二大報《共和國報》repubblica.it

     

  • 民建聯上台,地產霸權即來

     

    區選當日在寫過"如果王德全敗選,反對屏風樓同地產霸權既聲勢肯定會大打折扣,而新XX地產老細既朋友民建聯坐正之後就會好好配合,以「和平、理性、務實」既態度去鼓勵冇咁受影響既居民接受屏風樓既出現。"。

    屏風樓的發展商祥達其實疑似與新世界有關,而新世界老闆則是民建聯的友好。早前民建聯黃達東和在管理公司匯秀配合之下,上演過一場自編自導自演的「成功爭取」保留孚佑堂的大戲,而關於屏風樓問題一直都是虛應了事。

    果然,民建聯黃達東一選上了,地產霸權就即刻黎料。且看黃達東如何飾演吳三桂配合地產霸權入侵。

    有論指美孚居民活該,選出了一個新世界的好朋友民建聯出來,所以不應再幫助屏風樓的抗爭。其實,受屏風樓影響的住戶,只佔整個選區一部份。對於美孚南那一半加80票投票給民建聯的選民來說,那兩座樓的受害居民的死活是他們自己的事,總之我就係唔鍾意外傭,又唔鍾意抗爭,話之選出了吳三桂會和地產商來個裡應外合。其實係好典型既中產社區思維,或者是港式思維。

    這個社區和香港其他社區一樣,自私野蠻無知的人多的是,上次阻止天主教會裝修單位作關愛之家的,是這種人的佼佼者。可是反抗地產霸權的不是這班人啊。

    身為另外那一半投票支持王德全的其中之一,我真的想說,這裡還有一半的人不是抵死的。反抗祥達的居民剛失去了一個真真確確為民請命的區議員代表,還要面對官司、滲透分化等不同的壓力,已經很吃力了。我不是受影響居民,只是看不過眼。

     

    民建聯欺騙選民無所不用其極,可是又有很多人覺得他們真誠為港人,被出賣還感覺良好。

    今天的美孚南,也就是今天和明天的香港。

     

    (反地產霸權另一代表人物葉少舟。圖片來源:明報)

     

    以下是抗爭居民的呼籲:

    (請廣傳)美孚告急︰民建聯一上場即向反地產霸權居民報復,祥達/新世界馬上來開工﹗

    ************************************************

    見到有一些網民回應,稱我們這些美孚居民是抵死、自己攞嚟。我希望大家能理解,我們這些站出來的居民,從來都不是支持民建聯的。只是我們的力量,實在未能與建制的滲透匹敵,如我在note當中所言,除了外患,我們在這兩個月間,還要力敵內憂。建制派大勝,我們和所有相信民主、追求公義的市民一樣,深感錯愕、困頓。希望大家明白,建制派是在向沒有投他票的反地霸居民報復。

    ************************************************* 

    區選才剛落幕,民建聯黃達東才剛上場,祥達/新世界馬上宣布明天(9/11)早上十時前來地盤開工。新世界鄭家純為民建聯顧問,兩相本為一家,權力到手,馬上向反地產霸權的居民施以下馬威。 

    但是,美孚反霸的形勢如今遠比半年前嚴峻,正所謂外敵尚可擋,內鬼最難防。自區選前兩個月以來,建制派為奪議席,在居民間極速滲透,造成內部分化割裂,當日團結不再,實在令堅守家園的居民見之痛心。 

    這兩個月來,對手威迫利誘,種種手段皆用盡。先是誘騙居民向新世界跪地求饒,未能得逞後,就經常在居民大會發爛,反對一切抗戰運動。這些地方惡勢力人士,動輒惡形惡相撲出來喊打亂罵,十月中我們舉辦的區選論壇就是在力抵這種壓力下而完成。惜區內居民多為溫文守禮之士,未能及時阻止這種惡勢力禍延。 

    直至區選前兩天,對手的打壓還在繼續。部份居民在信箱收到一封不署名的居民信,矛頭直指公民黨的王德全,以打擊選情。在這種滲透與打壓情況下,公民黨的確敗陣而回。而建制派在勝出後,馬上向居民施以下馬威,發展商祥達明天就會前來動工﹗內憂外患,只怕明天先向居民動手的,反而正是個別「居民」。 

    面對如此惡劣的形勢,我們的確不能樂觀,懇請社會各界人士能前來聲援,共同對抗建制派與大財團結合的惡勢力!」(link)

     

    延伸閱讀:

    社運八方:美孚孚佑堂之自製「成功爭取」的故事?

    壹週刊圖片故事

     

     

  • 八成強拍-地產霸權變本加厲

     

    在九成強拍的年代,XX地產之流已經用盡污穢手段收樓。八成強拍的法例通過之後,他們更可以變本加厲地迫害小業主。所謂強拍,不論八成還是九成,大部份都是在沒有競投之下被賤價拍賣掉。不少老人家一生人守住的祖屋就這樣被賤價搶走。

    林鄭月娥說八成強拍是有利市民,曾蔭權在施政報告說這是他的「政績」。就是這種官商鉤結的制度,把地產商的利益凌駕小市民的私有產權,令舊樓小業主一見XX地產就心驚膽跳。香港沒有地產霸權?那這種呢殺人放火金腰帶的法律、這種官商鉤結的制度、這種無良收樓公司和他們服務的大地產商是什麼?

    這樣下去,是不是要到有人引爆石油氣才會收科?是不是要好似強國的法院般指示「有人自殺就暫停強拆」?

    那些高官、收樓打手、大老闆究竟怕不怕有報應的?掟蕉衝門暴力?他們把小市民攪到人家散人亡又是什麼?這就是被剝削者「和平理性非暴力」的香港--剝削階級心目中的理想香港。

     

    順帶一提,以前從事過和物業發展有關的工作一段日子,對於香港的物業發展制度有一定認識,正因如此,看著遊戲規則的天秤向地產商完全傾斜,小業主臨老唔過得世,更加氣忿

     

    相關新聞/文章:

    逾七成強拍個案達九成門檻 (頭條日報2011年5月)

    明辨是非:檢討強拍條例 (文匯報2010年12月)

    供完一世都仲要強制拍賣 (每日一膠 2010年3月)

    不如乾脆恢復帝制吧 (kursk 2010年3月)

     

    ***********************************

    鏗鏘集 2011-09-12 一塊紅布 1/2 


    (URL: http://youtu.be/ljmuYaL82oQ)

     

    鏗鏘集 2011-09-12 一塊紅布 2/2 


    (URL: http://youtu.be/RyhIZ6ZNq94)

    節目內容簡介:香港地產市場一直有價有市,位處市區的舊樓便成為不少地產發展商的主要土地來源。由2010年4月開始,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土地的申請門檻由擁有業權90%降低至80%­,令舊樓收購在過去一年更為快速進行。

    對於不少舊樓業主,得到發展商的青睞,有若中了彩票般得到一筆可觀的獎金。但對於不想賣樓的業主而言,卻是惡夢的開始。不少舊式住宅樓宇的業主和住客都面對著各種無法解決­的滋擾。

    近年,一些舊樓收購公司高調運作,包括在市區各大廈外牆掛上顏色鮮艷的收購橫額,積極與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成員合作務求促成交易,一反行業過去低調的運作方法,但有關做法­卻惹來爭議。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舊樓收購是為了地產發展商的利益還是市區重建的主次已經難以說清,不少小業主都希望可以儘快把手上物業脫手,但求不要去到被申請強拍這一步,害怕到了強­拍階段時,在和發展商實力懸殊的情況下無法保障自己的利益。

    編導: 尤翠茵

     

  • 民建聯又一"成功爭取"大龍鳳

     

    黃達東係民建聯既委任區議員,近兩年響美孚新村活動,最近頻頻做宣傳,應該是打算出選該區。

    上面既宣傳單張充分說明了民建聯強項:有人放水,就扮成功爭取,而最urgent最災難的​事就將不明真相的市民蒙在鼓裡:

    1. 孚佑堂本身冇車路連接,要起樓除非要無恥管理公司(匯透或者其分身公司匯透地產)整條路出黎,再好似石油氣庫隔離條公家路咁賣俾祥達D咁既打手公司先可以起樓。黃達東同民建聯只係扮「成功爭取」一D冇乜可見危險既​野,就大鑼大鼓響度邀功。

    2. 鄭家純曾經係民建聯監察委員會(根據09年明報報導)的成員,石油氣庫單野根本就係新世界旗下既匯透攪既好事,亦即係黃達東既黨友旗下公司既好事。

    3. 所謂翻新孚佑堂,錢還不是從美孚的管理費

     

    如果有機會見到黃達東,我會問佢​石油氣庫單野攪到今時今日,居民被恰到幾乎要玉石俱焚,佢做過D咩?佢有冇同佢個黨既好朋友鄭家​純反映過任何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