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 中國比Blade Runner更Blade Runner

    上圖:經典科幻片Blade Runner。2019年的洛杉磯。
    下圖:2013年的北京,被嚴重污染的煙霧籠罩,白晝就好像夜晚。

     

    下方的圖來自:https://twitter.com/martyhalpern/status/292698162957795328

     

  • 2013元旦遊行影像紀錄

     

    In restless dreams I walked alone
    Narrow streets of cobblestone
    'Neath the halo of a street lamp 
    I turn my collar to the cold and damp 
    When my eyes were stabbed by the flash of a neon light That split the night 
    And touched the sound of silence

     

     

     

     

    2013年1月1日大遊行紀錄

     

    And in the naked light I saw
    Ten thousand people, maybe more.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
    And no one dared
    Disturb the sound of silence.

     

    那天,我聽到很多次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晚上站在被清場的大道中上,就想起Sound of Silence裡面那句"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

     

  • 翻相簿的收獲-灣仔街市大樓

    這是變了地產項目、只拆剩外牆的灣仔街市大樓本來的風貌。諷刺的是他們把這做法叫做「主體保育」。

    有段時間父親在這裡的辦公室工作,所以我對這裡頗為熟悉。傳說中這裡很「猛」,不過我從沒遇到過什麼東西。

     

    同場加映:已經整條街被拆掉的利東街後巷

    tag: 城市景觀 | 攝影

    [照片版權為本人所有,可作非商業轉載,轉載時必須標明出處及加上連結]

     

  • 翻相簿的收獲-Say something here

    翻開blog的相簿,找到了幾張很久之前拍攝的照片

     

     

    tag: 城市景觀 | 攝影

    [照片版權為本人所有,可作非商業轉載,轉載時必須標明出處及加上連結]

     

  • 你沒有資格做特首

     

    上半場:目的地--政府總部

    7月1日,三四十萬人走出來,就是要告訴梁振英這個訊息。

    梁振英上任第一天就有董建華禍港六年的「成績」,他的民望可想而知。這樣的民意,是市民實牙實齒在三十幾度高溫之下用腳來表達的。梁振英靠連篇謊話上台,被揭發後仍然一個謊言掩蓋另一個謊言,結果連表面的民意認受性也失去了,根據過往兩個特首的往績,民望是不斷被碌卡的,董和曾一開始都有七成以上的民望可以碌,03七一前夕,董碌卡碌剩三成民望。梁振英上台時民望只有四成,他的民望還可以碌多久?香港人會很高興見到他做不完五年的。

    另外,今次是香港人給梁振英和西環的一個清晰的警告:這是個開放社會,除非你像強國般完全封鎖互聯網、完全控制傳媒、把異見者被自殺和被失蹤,否則就要跟開放社會的規舉行事。

    烈日當空,熱的不只是天氣,還有人心。

    民無信不立

    民主黨--泡沫抗爭。

    公民黨--陳淑莊、梁家傑。

    學民思潮。

     

    人民力量、人網。

    數碼台-Q仔黎則奮曝曬中。

    本人指定動作。

    十分之科幻片的畫面。

    惡攪之一--共產黨。

    惡攪之二--文化號。

    再說一次。你沒有資格做特首。

     

    下半場:目的地--中聯辦。

    戒備之一。

    戒備之二。

    人牆。

    隊伍前進中。由學民思潮領頭,後面包括社民連、關注西藏的組織、大學組織、鍵盤戰線等。

    學民思潮領頭的隊伍爭取到警察開放干諾道西一條行車線作示威。

    在遊行隊伍到達之前,警察已經封了一條行車線,似乎他們是準備看遊行人數多少,以及他們要求的力度來決定是否放行。

    另一邊廂,人民力量及其相關隊伍則在德輔道西集會。

     

    七。一之後,便是立法會選舉。這段日子,誰對梁振英手軟,便是放棄選舉。

     

  • 貼圖測試

    app測試. 貼圖兩張.

  • 福建永定土樓-包車遊記

    河坑土樓群-真正住人,沒什麼商店的土樓群

    塔下村-聽說風水超好,民國時代專出達官貴人

    裕昌樓-建於元朝

    田螺坑土樓群-四菜一湯

    復活節假的時候去了廈門、金門、永定。永定就是那個以土樓聞名的地方。永定的土樓,最老的是元朝建成的裕昌樓,它的每一層土支架向不同方向傾斜,這幾百年來都好像快要倒塌一樣,所以叫「東歪西斜七百年」。另外,永定最有名的土樓群叫「四菜一湯」,那是四個圓的土樓圍著一個方形的土樓,上面看過去就好像吃飯有四菜一湯般。

    永定有n個土樓群,由元朝到1960年代的都有,絕大部份都有人住,以建築特色、歷史價值、風土人情而言,絕對值得一看。我們去過沒什麼遊客的河坑土樓群,沒那麼多紀念品店,可以讓人感受一下那裡的生活氣息,最有趣的是我們在其中一個土樓遇上一位正在吃飯的大叔,他見到我們,便拿著飯碗帶我們在他住的土樓走了一圈,還詳細的講解當中的建築細節,可愛的是他不是收錢的,也沒有帶我們去買什麼。

    去永定看土樓,至少要預一天時間。我由廈門出發,包車去永定,來回差不多要六小時,所以早上八時半便出發。

    包車的司機大哥叫柯師博,他在旅遊forum(例如背包客棧)挺有名的,而且會直接回答網友提問。我在網上找包車時看到他的資料,看到蘋果日報也介紹過他(連結),應該不會劏人劏得太過分,所以便email找他了。他的經營方式很web 2.0,除了在旅遊forum推廣和回覆查詢外,他還經營了一個關於土樓旅遊的網站。至於落訂,是用支付寶的。全程都是online攪掂。

    當日由師傅帶路、包門票和午飯,兩人收費共800人仔,可以接受。雖然在網上看到有些收費比較平宜的,但隔山買牛,還是找個比較信的過的好,那一二百的差價,當是買個安心的information cost。

    因為未見過他,本來以為是個大叔,不過見面的時候才知原來只是個年近三十的80後,雖然未夠三十,但已經成家立室有小朋友了。沿途跟他聊天頗愉快,招待也不錯,值得在此推介,純粹因為覺得他OK,沒有什麼利益的,他也不知道我的網名。

    這是柯師傅的網站:http://fujiantulou.hk

     

  • 廈門遊記1 - 高科技兵種

     

    廈門胡里山炮台建於明朝,是當時南方的重要海防設施。這裡已經改建為文物景點,當中最有特色的是在光緒年間裝置的28cm克虜伯炮,是少數仍安裝在原有位置的大口徑火炮。

    正如一般內地交物景點,那裡有一些穿清裝的工作人員。那天我看到了清兵的新兵種。

    胡里山本來有兩支28cm克虜伯炮,分別安裝在東西兩個炮台,現在只剩下東炮台那支。中共打贏內戰之後,把安置的西炮台改裝成對台廣播站。這地方改建成「展覽館」,進去參觀,真相是.... 有兩塊展版講對台廣播....

    餘下的七成地方則是腳底按摩.... 

    海防炮兵陣地通常都會有一個位於炮台前方,視野最佳位置的炮兵觀測所。這個突出來的地方,相信就是了。可是已經被改建得完全不能辨認,不知是否真的是炮兵觀測所。

     

     

  • 炒栗子小販

     

    這時身在真的那個廈門,貼相的時候想起這張照片。

     

     

    辛勤工作,靠自己雙手糊口,是最值得尊敬的事。願他們能繼續光明磊落地過平凡安樂的日子。

     

  • (重貼)未來老照片-大角咀

    此刻身在廈門,27/4才回來。又到舊文重貼時間(俗稱炒冷飯)。這是田生地產未大舉收購前的大角咀。

    ===========================================================

    那天三十多度高溫,天很藍,有一點點雲,經驗告訴我這天是拍照的好日子,於是帶著照相機出門。

    跑到大角咀去,跑上大廈天台,跑到閉翳大廈「海明閣」,跑到車房聚集的小街,全身濕透,當是修身。

    嗚謝車房的老兄和他的狗。本來想替他們的照片命名為男人老狗,可是老兄告訴我狗仔只有八個月大,不算老狗。

    DSC_7927-1

    DSC_7948-1

    DSC_7889-1

    DSC_7898-1DSC_7903-1

    DSC_7907-1DSC_7924-1

    DSC_7936-1DSC_7962-1

    其他照片: Tai Kok T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