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8, 2005
-
評說星戰
這是1977年的第一套Star Wars的宣傳畫。那個時候,我不過是個小嬰兒,這一集星戰是小時候在電視看的,往後廿多年幾乎每隔兩年便在電視重看一次。
裡面所有的元素都是新鮮、好看、刺激的,很記得Obi-wan對Luke的訓練和後來故意在Luke面前死在Darth Vadar(黑武士)手上,可謂有情有義、有血有淚。
不過最深印象的是結尾進攻死亡星,TIE Fighter大戰X-Wing,過癮得不得了,力量與我們同在!
其實小時候真正崇拜的是帝國軍,而不是革命軍,因為那些帝國軍軍容整齊、造型又酷,而那些革命軍,就好像一班美國土佬。
後來在電視看了The Empire Strikes Back,那些四腳ATAT簡直型絕人寰!而結局那句I'm your father,然後Luke寧願跳樓也不願「認老豆」,真的十分悲情。
到了第三套Return of the Jedi,上畫時老豆問我「想看小鹿班比還是星球大戰?」我二話不說選了星球大戰啦。往後的廿多年,也是每幾年在電視上看一次。
Return of the Jedi已是有點江朗才盡,不過還是過癮的,尤其是最後一幕Darth Vadar除下頭盔那經典一幕,連我阿媽跟師奶們傾計時也有談論。
人大了點,開始發現崇拜帝國軍跟崇拜二戰德軍的感覺很相似,Darth Vadar的頭盔、Imperial Navy的一眾將領的制服、Stormtroopers(白兵)整齊的陣容,通通都是德軍的變湊。帝國的三軍武器設計的冷峻,也充滿著德軍裝備的美學。
後來看書才知道Darth Vadar其實是把西方世界恐懼的兩大元素結合--德式鋼盔和日本武士刀。這一班對抗帝國的志士,就是反抗法西斯和蘇聯的美國人。
不得不提的是舊星戰三部曲的特效,廿多年前,沒有什麼電腦,大部份太空船也是模型,而外星人和機械人都是人扮的,雖是模型,但真實得可怕,完全看不出模型味。這些真實拍出來的東西,比起前傳裡什麼東西都是CG好看得多,真實得多了。這是我不喜歡前傳的一大原因。
說起前傳,真的失望。如下:
High tech揩0野--那些CG,無疑令Yoda大師靈活了不少,但什麼也是CG,好像看打機片頭一樣,很難投入。
插科打諢災難--Time 形容這是Jar Jar Bink Incident,這隻白痴動物把前傳一攪壞了,那些所謂笑位,太多太白痴,很討厭。
另外,因為故事事先張揚,沒有了驚喜,加上角色演得力不從心,看得不是味兒...
魯卡斯說,25歲以上的人比較喜歡舊星戰,也許吧。雖然不喜歡前傳,但是,思想了很久,還是決定入場看前傳第三集,寧願看了不滿意罵個夠,也不想錯過。
Comments (1)
講個關於第三帝國的笑話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帝國一千年﹐轉眼已過"
1945年德國人如是說
"how time flies, one thousand year is already over!!"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