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November 2005

  • 悲情


    2003年9月, 南韓農民李京海於示威期間自殺(Source)

    自殺抗議是最悲情,最叫人不能質疑其動機的抗議。

    當農民自焚和用刀插入自己心臟的時候,我們再難以單單批評他們偏激;他們用自己的性命來交換全世界的注意,怎麼說也不會是別有用心。

    至於是否激進.... 自古東方西方也有表揚烈士的傳統,屈原、背著宋帝昺自盡的陸秀夫、慷慨就義的譚祠同等人被稱為烈士,他們也很激進。他們都為著他們心目中的正當理由結束性命。

    我們可以不認同他們的目標,也可以不認同他們的行為,但他們不是瘋子,他們為了在全世界新聞頻道的半分鐘報導喚起世人的注意,犧牲了性命,至少應該得到大家的同情。

    所有群眾運動成功與否,取決於「悲情」二字,一旦悲情成形,影響力無可估量。看到用刀刺進自己心臟的李先生(上圖),誰不動容?就算不認同,也至少會問一句「為什麼他要這樣做?」

    連結:李先生的自白(English)

    關於世貿(1) - 待續

  • 幹........嗎要寄信

    10月初寄出結婚賀卡一張。

    11月的最後一天被打回頭,回到我的信箱,上面蓋了有一個印,寫著"Retour Adresse Insuffisante",是法文?幹嗎日本郵局會用法文?另外還有一張貼紙....

    寫錯了丁點東西,便遊埠兩個月,錯過好日子。惱得坎頭埋牆,惱什麼?惱自己不好。

  • 邪書

    如果希特拉再上台,再辦一次燒書晚會;或者秦始皇再攪一次焚書坑儒,這本書一定要燒。本身是Sex and the City編劇的兩個作者,則要坑掉。

    說完。

  • 我把爸爸嚇壞,妹妹把我嚇壞

    星期六,帶了兩個小朋友到家中打機和吃東西。因為門鐘壞了,爸爸直接用鎖匙開門,他打開門的一刻,見到兩個小朋友,以為入錯屋,目瞪口呆,幾乎想關門走人。不用怕,老豆,驚喜不會打孖來的。

    星期日,妹妹說

    「下星期同阿男友個阿媽吃飯,一起吃吧。」

    「同佢阿媽吃飯,我呢個二打六出現來替死乎?」

    「不是吧,同媽咪一齊食,大家自己人嘛。」

    當下我目瞪口呆,大嚷「唔係呀嘛!佢阿媽媽咪食?連你都玩呢味野?」





    「你痴咩線?得我、阿男友、老豆、媽咪同你食飯,我邊有咁快?」

    從前,有兩兄妹,個不知所謂既妹,以為自己老爸是何博士,以為身邊的哥哥是同父異母的,對哥哥說起母親總會說「我阿媽」。今次「我阿媽」說得不清,變了「個阿媽」。

  • Adolescent Internet Addiction

    Source: Workshop on Adolescent Internet Addiction (by Prof. K S YIP, Dept of Applied Social Sciences, HKPU)

    剛代替好朋友主任出席這個「處理青少年沉迷上網」的工作坊,談的是沉迷上網(包括打機)的成因、種類、處理方法和個案分析。為免明天回去途中把所有東西忘掉,現在寫低我聽得入腦的東西。

    你有沒有沉迷上網?

    1. Preoccupation with internet.
    2. Increase time to achieve satifsaction.
    3. Unsuccesful to cut back, control or stop internet use.
    4. Feel restless and moody when cut back.
    5. Stay longer time than intended.
    6. Risk the loss of relationship or education because of internet and lie to family member.
    7. Use it as a way to escape.

    大件事,相信90%玩過Civilization 和 Football Manager的人也有以上癥狀,其餘10%是因為玩得太差上不到癮。

    沉迷上網的原因

    研究指出,沉迷上網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1. Sullivan Obsessionalism (不知如何譯)- 在現實世界找不到安全感、關懷、成就感,所以要在心理上依附著一些東西,同時找回主宰一些東西的感覺。

    2. Virtual Attachment (也不知如何譯)- 把對關係和愛的渴求投射到物件上,例如MSN Messenger上的一個陌生人,或者online game上的社區。

    3. Primitive Mechanism of Dream (上網=發夢咁開心) - 虛擬世界做得到人類夢境中的效果,例如空間、身份、事件的轉換,令人不能抗拒這種夢境的歡愉。

    其他因素包括家庭的管教出問題,通常是父母不認識電腦,以為留在家中上網或者打機,不出街便是安全,當青少年出現沉迷癥候的時候,又不懂得處理。

    一般而言,在現實世界遇到越大挫敗感的人,沉迷上網的機會越大。

    沉迷上網的人通常會出現社交困難、生活秩序紊亂、曠課、睡眠不足等問題,嚴重者會引發精神分裂、抑鬱、或者暴力傾向。

    如何處理沉迷上網個案?

    1. 學校與家庭合作監管出問題的學生的上網時間。(治標,先救近火)
    2. 暫時免除問題學生的考勤要求(遲到、曠課),集中人力作至少兩星期的輔導及補習,令學生感覺上學還有感興趣的東西。(治標,先救近火)
    3. 教育家長處理手法。(要幫家長打好基礎)
    4. 找富有打機上網經驗的高年班學生、教師或社工,成為問題學生的導師(Mentor),以關心明白諒解的態度去聆聽關於他上網和打機的每一個細節,讓他有共鳴之後,從導師的經驗學習「戒網」。(長期工夫)
    5. 長遠而言,找尋學生在現實世界的挫折感來源,對症下藥,心靈上作醫治(realistic cognitive satisfaction)。(治本方法)

    不少討論的發言者指出,問題學生要到爆機或者無敵是最寂寞的時候,才會醒覺,好像頓悟一樣重新學習,所以,對問題學生的時候,可能做什麼也沒有用,但有時候問題是會自己解決的。

    ICQ, MSN, Blog?

    上網被網友欺騙和在blog亂寫東西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小弟被點中要做小組總結,在「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的情況下,對著半個禮堂的教師演說,力保不失,大談如何與學生ICQ和MSN,還有如何看待學生們的blogs。我拋出一條問題,就是:

    如果學生寫的blog有問題,你介入的話,學生轉個username再寫,便會斷線跟進不了,究竟什麼時候才可介入呢?

    我想,作為一個了解學生的途徑,blog裡面有些踩線也必須容忍一下,不過如果你明知他出了很大問題,便要出手了。

    學校有沒有權干預學生的blog? 美國法院的案例或許有些參考價值:link

  • 對不起

    對不起,上星期的派對之中,喝得太多,擁著你不放,可是翌日什麼也忘記了。希望你不會太在意吧。已有另一半的你,還可以像以前一樣嗎?

  • 12月.普選.世貿


    香港人真的幸福,12月除了可以慶祝聖誕,還可以手到拿來地認識世界,真正與世界接軌。

    如果有心看報紙和blogs,這兩個月關於普選和世貿(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兩大支柱-民主制度和資本主義)的資訊多得看不完。如果更有心,讀一讀相關書籍和報告書,整個月的空閒時間也可以用盡。

    普選不是口號,先前讀那些所謂利用博奕論分析政府vs民主派談判的文章,把阿媽係女人的道理說得好像很科學,報紙還讓出半版論壇和一整版副刊來登,奇景也。

    普選不是你說是就是,建制派人人都說現在已行了一大步,又說方案帶來更多民主,他們未必是說大話,正如某人扮白雪公主,有人反胃,有人把相片珍藏。不過,扮得好看與否,總有一個數,這個數叫公道,自在人心。

    現在這個所謂政改方案,說真的,不是改革,只是改動,很明顯是用來放上談判桌的版本,至於底牌是什麼,只有曾世凱才知。

    有人說支持普選的人不要去得太盡,否則中央受了刺激,不讓步便功虧一簣。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麼03和04年的七.一肯定是不應該的,大家不要忘記葉劉、梁錦、楊永和先帝是怎樣夾著尾巴下野的。

    遊行,不是上街發洩一下,而是一個姿態,這個姿態是談判的籌碼。不行的話,人家便會當你不太在乎,尤其在香港的制度下,根本沒有正統的機構可充分反映民意,上街表達意見更有其必要性和正當性。

    一個例子,說明為什麼要上街。

    到目前為止,已辯論政改的17個區議會當中,13個已成功動議支持政改報告書,2個反對,另2個沒有動議通過。我們在2003年的區議會選舉中,不是已經
    砌低土共和親政府投機份子嗎?為什麼會有13個區議會「成功動議」支持政改方案?答案當然是我們那些可以維持「均衡參與」的委任議員!

    在目前的制度下,民意如何強勢,也強不過立法會和區議會的假民意。有意見不表達,有要求不爭取,讓區會委任議員和立會早餐派替你做主,最後還是像由奶奶替妹仔春梅做主一樣,被老爺佔了便宜之後再求其以許配給生花柳的堂表少爺一樣。

    自求多福啦,春梅。

    關於世貿,明天繼續。

  • 中央書院遺跡

    mingpao photomingpao photomingpao photo
    【明報 25/11/05】城市規劃委員會今日討論應否在中區荷李活道前警察宿舍地皮上發展住宅,會議前夕,歷史研究員和老街坊再在地皮內發現更多孫中山遺蹟,包括他曾 就讀的中央書院的正門,但資料從未在城規會文件中披露。古物古蹟辦事處證實,該處知道百年圍牆和正門是中央書院遺蹟,但歷史價值較低,建議不保留。有古物 諮詢委員會委員指有關建築應評為1級歷史建築,狠批政府「不尊重歷史」。

    =====================================================================

    原來母校還有遺跡!這個遺跡代表了中央書院一百四十年歷史,也代表了國父學習的地方,所以也可說是我國走向共和的見證,它的歷史意義不可能不受尊重吧。這幅磚牆,比新址校內的任何一件文物也寶貴,如果守不住,可說是打了數以萬計QC舊生的一記耳光。

    一幅磚牆,不起眼得連古蹟辦也遺漏了,不過不打緊,現在歷史給翻了出來,便應該「做0野」。

    作為old boy的許司長,不要令大家失望。

  • Xangology - 討厭核突的跑步者

    這次出了一篇有點激情而政治不正確的blog,得到不少高水平xan民賜教,真的高興。有人問我寫blog的目的為何,其實小弟不為樹敵也不為趕客,只為以文會友,齊齊腦震盪。所以,今次可說是十分成功。

    是時候回應了。

    第一,小弟犯了一個大錯誤,就是命題不準確。我想如果我的title是「Xangology - 你的Xanga應該得到青睞」,便會引起少些爭議。先前的title有點霸道,好像扮權威說人們的xanga一定要怎樣怎樣,叫人看得不太舒服。

    第二,「這是出街,也是寫blog應有的態度吧。」這一句觸動了不朋友的神經。

    daphne629

    「從人道立場而言, 每個人寫blog 都有個別動機, 很難以偏概全。不過, 若從marketing 的角度看online diary, 那麼你是對的。」

    htAB

    見到「「成熟」Xangans出來教o靚仔「如何寫blog」之時,我已經很勞氣。」

    「我也明白,當任何「媒體」發展愈趨成熟,standardization總難避免。而作為一個細心的作者,要寫一個blogger-friendly的
    blog,你有你的道理。可是作為一個普羅blogger,你的Dos & Dons有如頭上那把刀,無形中收窄了表達/言論的空間。」

    yiu_jai

    「DOs and DON'Ts 法則讓我覺得寫blog如寫專欄,出街便要體面?  體面的準則由誰訂態度? 相信很多人也以認真的態度對待自己的Blog,別人欣不欣賞是另一回事。

    個人覺得似乎更應在意寫Blog的意義。」

    「雖然出於好意但你的用詞未免太刻薄,像最後一段《無料就不要出來獻》???!!!!」

    Wongchoi

    「如為迎合讀者喜好, 為自己設立諸多制肘 (如 DOs and DON'Ts), 「有為」而寫, 已違寫 blog 的本意。」

    jerlame

    「你把那些don't的人說成是白痴似的﹐他們不是白痴﹐他們祗是和你不一樣罷了。」

    chicken_yung

    「只是donts方面,我覺得乃個人喜好,而且每人的審美標準不一」

    其實....

    其實小弟對於人為弄得不好看的東西十分討厭,這是「個人喜好」,每次見到老套的設計便會頭痛,甚至見到有年青人踢拖在市區出現,也會看不過眼。我看不過眼可以是我的喜好吧。

    所以,小弟很希望這個世界可以有多些好看的東西,令世界更美好,上網出街也心曠神怡。至於不好看的東西,唯有盡量不看,眼不見為乾淨。

    第三,就像到公園跑步一樣,雖然是自己的健康興趣,不用太介意好看與否。可是,出來跑,便有人看到,所以跑姿和衣著也不要太核突,影響其他遊人的心情。」這一段,抱歉令大家抓狂了。

    這一段小弟無論如何也不會收回,不過請讓小弟多解釋幾句。

    我們應該對不同於自己的東西多一點包容,我也是這樣教學生的,
    自問對世界已包容得被認為是相對主義者。不過,對於美和不美,總會有一些通則。我們不用強迫自己去政治正確。不過,我說的跑姿和衣著都是人為的東西,是可
    以改變的(我們不會也不應歧視天生的不足吧),我說的是「太核突」,即是核突得很過份那種。在公眾地方見到太核突的東西,心情受影響,不是罪過吧。

    正如隨意在網上瀏覽的時候,見到看得令人眼花頭痛的blog,
    心裡不是味兒,不是罪過吧,不用強迫自己接受。不少時候,不幸click到那些plug-in、video
    clips、script過多的blog,呆了一會被迫Ctrl-Alt-Delete的時候,罵一句白痴,相信也不是罪過吧。

    第四,關於DOs and DON'Ts

    我說的DOs and DON'Ts 是受青睞的不些原則,不是所有人寫blog的原則,而且不是要全部做到才叫做好。如果大家留意到,我的DON'Ts全部是關於排版設計的,文字內容是沒有DON'Ts的,寫得有心,牙痛文學也可以是好東西。

    最後,多謝大家的意見,燥的不燥的全部歡迎。我這個討厭核突的跑步者,以後寫東西時也許要厚道一點,title也會寫得準確一點。


    還有,留言的大家,你們的blog都沒有我說的DON'Ts,看你們的blog是愉快的。

  • Xangology...


    收了29個comments,可是太忙,未能回應。見諒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