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April 2007

  • 校歌

    昨天回到母校參觀開放日,一切還是那麼有趣,大部份攤位都值得看,整個活動有聲有色。還記得以前最批判的曾Sir問我們,攪Open Day的目的是什麼。那是個open ended question,答案是什麼也可以。

    現在常常聽到同工說中學小學化,所有活動,大至開放日和畫劇,小至午飯吃什麼,也由教師負責,學生就好像BB一樣,什麼也不覺得關自己事。

    參觀一些學校的開放日,老師落手落腳,成效卻不如另一些學校,分別是前者只有幾十人負責,後者有幾百師生一起負責。

    Closing ceremony唱校歌的環節,是全日的高潮,不少老餅舊生回去也是為了那一刻。大家一起放盡聲線唱校歌,高喊three cheers,真的激盪人心。

    舊生會主席說,我們會帶女友、老婆、仔女回來參與,雖然說法有點男人,但這就是我們的傳統。

    不止我們,其實一些男校出身的人會在婚禮集體唱校歌,其他人會覺得出奇,不過,這就是傳統,是對母校傳統和精神的狂熱。這種狂熱,也是這些傳統學校有價值之處。

    technorati tag: |

  • 情事檔案

    文章分類中有menwomen 一項,是最近寫過關於男女事的文章,當中大都是虛構的,或者是道聽途說的故事。

    有人問,那些故事是不是真的。當然大部份都不是。如果是的話,我豈不是好唔得閒?

    男男女女事,總是blog裡最受歡迎的題目。

    30x4

     

  • 好消息:非user也可在xanga留言!

    終於有這一天了!

    從此xanga不再限制留言者身份!即是大家可以選擇是否接受非user留言。

    終於似番個blog。

    technorati tag: |

  • 用PPStream看英超歐冠

    上年世界杯的時候介紹過PPLive,今次介紹的是類似但更強的PPStream。簡單來說,PPStream是一個以點對點(P2P)形式發佈的網絡電視軟件,只要download並install,不用修改任何連線設定便可收看內地的頻道。

    比起PPLive,PPStream更加好用,因為它的畫面更清,更加流暢。而最重要的是它不需你修改自己電腦的設定,方便得多。

    另外,看PPStream的合作夥伴,好像很厲害似的,又似乎是合法的。其合作夥伴包括(鳳凰寬頻新浪寬頻雅虎中國新華寬頻ESPN中文網 等等 

    你一定會問,可以看英超和歐冠杯嗎?答案是可以的,以下是連結,安裝了PPStream之後,click這些連結便可收看:

    廣東體育體育4台上海體育CCTV 5 (CCTV5要把URL copy & paste到播放程式,這個肯定不是官方認可的)

    不過,頭三個「可能」是在內地合法的 (PPStream法律聲明),不過在香港是否沒有民事責任就不得而知。

    technorati tag: |

  • 20070423 推介網誌

    數學真魅
    http://aishuxue.blogspot.com/

    •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大家都認為數學有其重要地位,但很多人對此即使沒有感到厭惡和害怕,也會冷漠待之。在這種氣氛之下,要引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的確是難上加難。在上一年,有一群初中數學老師接受教統局安排的教學工作坊,期間發現很多寶貴經驗,鑑於 Blog 的普及,其中一名成員便提出建立「數學真魅」的意念,把有關數學教育的資訊,以 Blog 形式保存下來。主要內容包括評論、網絡資源、教學經驗分享等等,不時有一些有趣的數學日常應用。看看大家能否在此中,找到數學的樂趣?(by Jacky

    Sooff Admin 爆笑血淚史 
    http://sooffadmin.blogspot.com/

    閭丘露薇 Rose Garden
    http://blog.sina.com.cn/luqiuluwei

    • 閭丘露薇這個很博客的名字其實是她的真名。閭丘露薇是鳳凰衛視的記者,在內地很有名。她的blog在內地也一樣有名。
      她的blog以內地和國際時事評論為主,每一篇都很易讀,而且很有見地。不論是想看有水準的評論,或者是學習如何寫有水準的評論blog,都不應該去看一看,而是訂閱,每天一讀。(by Kursk

    家庭必備良藥 萬金油
    http://wangchingyu.bloggerism.com/

    • 可曾在書局見過一本名為《越貧窮越快樂》的書?作者就是他:萬金油。
      曾經當了萬金油是香港人,因為我認為“家庭必備良藥”這句廣告口號是香港專屬的。
      初看他網誌時,已知他母親得了重病,之後,看到他斷斷續續的記述關於母親及家庭的種種,那種坦然、赤裸,令我訝異。
      他母親剛離世,看著他像不帶太多感情的敘述,反令人感受到當中的沉重。
      萬金油說:「敘述就是力量,敘述也再現人的恐懼和遺憾。」
      金句。(by Sidekick

     

  • 想換手機

    多年來(即是數不到有多久)一直都在用黑白畫面的Nokia 2300,有一段時間被笑老土,到現在已成為有性格的表現。

    不過,因為這個跟隨我多年的好拍檔已進入暮年,間中出問題,而且發現時下的電話可以訂閱RSS,所以我開始留意新的型號。我的要求如下:

    • 價格是3K以下
    • 我用的相機是Nikon數碼單鏡,一直想找一部迷你DC或DC手機旁身,拍得出可見人的相片(即是3R,沒有太多雜訊,白平衡和色調要見得人)。
    • 不用聽MP3,因為已有一個信用卡贈品ipod shuffle。
    • 最好有收音機,要清要接收穩定。
    • 不要太大部。
    • 按鈕不要太細(Sony Ericsson K550i的制好像出米粉一般的幼,免問)
    • 不易壞。
    • 訂閱RSS(可以在跟隨女友行商場的時候看大家的blogs,haha!!!!)

    大家有什麼提議?

  • i not stupid - 小學教師賀年MV事件

    4月13日寫了這一篇:一條影片引發的討論

    幾位朋友說過看法,現在輪到我說出我的看法。

    1. 片中的老師是否完全自願拍這兩個MTV?

    我不知道他們是否自願,我希望他們是自願的。人在職場,有時候「自願」與否真的很難界定。當你的老闆給你一件苦差,問你有冇問題,你九成九會答「冇問題」。事實上,人在職場,上級說的就是命令,下屬只須執行,不須自願。

    2. 拍這兩條片的目的是什麼?

    該學校在網上建立了電視頻道,相信目的是以多媒體協助教學,也讓家長接收到學校的資訊,加強學校、學生、家長的溝通。相信沒有人會說這個些目的有問題。而這兩條片,大概是希望與學生和家長打成一片。

    3. 該小學的學生看完這兩條片會有什麼想法?

    如果我是小學生,我未必會有特別感覺,尤其是當師生關係很好的時候。當然,如果我不喜歡的老師在片中的話,我可能會不以為然。

    4. 該小學的家長看完這兩條片會有什麼想法?

    如果我是家長,我也未必會有特別感覺。不過,可能會有家長對這條片的質素有意見,也會有家長覺得老師應該多一點威嚴。

    5. 社會人士看完這兩條片會有什麼想法?

    如果我是社會人士(我真的是),我不會代入學生或家長身份去看。我會以一個「正常的人」(Reasonable Man)的角度去看這條片。以正常人的角度看,我會形容這條片的水準是一場災難。當然,有一些網上討論區的社會人士,覺得片中的老師「很可憐」,也有對該校校長人身攻擊。

    6. 這兩條片的內容、拍攝手法、演出者、發佈方式及整體效果是否能夠達到上述的「目的」?

    現在不少學校採用「啟發潛能教育」(invitational education)模式,當中強調安排合適的活動和環境,並透過人物 (People )、地方( Place )、政策( Policy )、計劃( Program )及過程( Process )互相配合而讓學生盡量發揮其能力。老師「紆尊降貴」與學生打成一片,建立較親密的亦師亦友關係,相信跟這兩條片的理念不謀而合。

    不過,目的是一回事,手段又是一回事。目的正確,手段出錯,很可能連目的也做不到,甚至有反效果。這兩條片很可能是一個例子。

    片中的賀年歌舞MV,連無線找一二線俊男美女演員做也被年輕一代笑其老土。賀年MV,很大程度上已變成笑料,選取笑料題材,拍出來放上網,是不是預計大家看的時候會笑?

    賀年歌舞MV,要做得好,真的不易。這兩條片的演出者走音、忍不住笑、甚至出現皮笑肉不笑的喪屍現象,以演出而言,已收不到應有效果。放了上網,更成為一眾網民在討論區和youtube的嘲笑對象。未必能達到原來的目的,又淪為嘲笑對象,相信不是該校同工的願望。(相似例子是香港會計師公會拍出一條成為笑柄的宣傳片)

    當全港老師傳聞被某人形容為"all so stupid"的時候,身為教師的請不要做出看似stupid的作品。

    希望該校不要放棄與學生和家長建立親密關係的努力,日後做的作品質量有所提醒。就像小孩不笨(I not stupid)的結局一樣,做出成績來。

     

  • 新聞+網摘 [18-4-07]

    新聞

    應科院承諾停以公帑聘風水師 (星島即時新聞 18/4/07)
    應用科技研究院園花十八萬公帑睇三次風水....

    美政府報告顯示"完全禁慾"教育計畫失敗,10億美元經費放水流 (路透社 18/4/07)
    「調查顯示,參與計畫的青少年發生性行為的可能性和未參與者相同。」


    網摘

    槍擊案,?何會誤傳是中國人? (閭丘露薇 18/4/07)
    閭丘露薇:「如果消息來源不正確,可能?生的誤導的後果。」(按:內地誤傳的情況似乎比香港嚴重)

    一字記之曰--蠢 (教學助理之死 - 思定 18/4/07)
    思定:「俾你陸鴻基累死!原來你早知香港教師蠢,又唔早講,等我早D送個仔出國讀書」

    白衣天使?悲劇 (my life as opensource 18/4/07)
    AV女優葵實野理榮登我國蘇州市「第二回世界健康都市連盟大會」的屋外廣告活動

    長尾港女 (追?沽 30/10/06)
    渣估:「相信部份只要性格不太內向既`單身大長今', 已經透過互聯網上既一d平台....用(比方說)一個月時間已經結識左一d可能要整年至可以認識晒既朋友」 (按:有讀者指出,單身大長今不等於港女)

    Google Earth 朝鮮全觀察 (地理時間 17/4/07)
    「因?封閉和不透明,更增加了人們窺探朝鮮的興趣,Google Earth無疑成了最得力的工具」

  • 鐵心男如何談戀愛

     

    特徵

    世界上有一種男人,無視女人的感性需要。在他們的思想裡,女人應該跟男人一樣冷靜、理性、不拘小節。於是,當與身邊的女人有衝突的時候,他們總是道理連篇。

    結果一定是六國大封相。

    這種男人不是不明白女人的想法,而是他們認為女人的想法有問題,所以不應改變自己的原則來遷就女人的另一套原則。

    於是,他們的行為表現就是不遷就女人。

    用舊一點的說法,這種男人有一點大男人。不過大男人未必講道理,大男人多會視女人為弱者。

    用新一點的說法,這種男人是平權份子(?!),他們相信男女沒有差別。不過他們心中的沒有差別,是以為世上人人都是男人。

    用女人的說法,這種男人很自我中心,不肯氹女人,只以自己的標準行事。不過,與自我中心的人相比,他們是較講道理的,也可說是太講道理。

    問題是,有人說過,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女人不講道理,而男人則不停講道理。這種男人就是極端例子。他們好像鐵了心一樣,絲毫不讓。

    我們可叫這種人做鐵心男。

    很多時候,男人把道理暫時收起,甘心氹女人,會被視為愛的表現。鐵心男多會視這種做法為自欺欺人,沒有把深層問題說清楚便跪地求饒。

    有人會告訴鐵心男:「你咁樣識唔到女仔,就算識到都走啦。」

    他們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他們不願意放棄他們的原則。更多時候,他們認為放棄一次原則,以後便陸續有來。俗話說是做壞規距。

    拍拖有規距的麼?就算有,不是女人定的麼?

    鐵心男相信,規距不是女人定的,而是雙方定的,大前提是規距不違反他的原則。那麼,如果像旁人所言,女仔走了,怎麼辦?

    鐵心男可能會有不同反應,有的會以道理加苦肉計,令對方覺得大家都有責任;有的會由得女人離開,然後安慰自己其實是大家的選擇問題;有的會寫一封長長的信,或者說一段長篇大論,告訴對方自己的看法,任由對方「選擇」。

    似乎對於鐵心男而言,女人就是男人,女人應該跟男人一樣理性分析問題,沒有跟隨這一套的都是陌生人。於是,他們身邊的女人幾乎全都是陌生人。不過,他們會安慰自己,take it or leave it。他們也任由對方take it or leave it。

    於是,最後,鐵心男通常都被leave。

    成因-心理分析

    根據佛洛依德學派理論,男人的偏差心理因童年時的經歷形成,鐵心男這種「女人等於男人,take it or leave it」的心態,可能跟童年經歷有關。

    男人的成長經歷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其父親和母親,而父親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影響男孩對同性和異性的看法。而母親則令男孩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

    父親的看法如跟原則做事和不應無故遷就別人,很可能影響了男孩對女性的看法。而母親如果長期對男孩採取情緒主導,不講原則的管教方式、對男孩施以情緒上的懲罰(例如厭惡表情、不理睬等),而男孩每每不能學習到得回愛護的公式的話,他們便會形成與異性相處時的心理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wiki]。

    以心理防衛機制分析,鐵心男的行為極可能是一種壓抑(suppression)和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壓抑(repression)-因為幼年的情感需要被長期忽略,甚至剝削,令男孩否定情感需要的存在。他們長大之後,認為別人也沒有情感需要,只需要跟隨理性行事。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同樣因為幼年的情感需要被長期忽略,甚至剝削,他們不但否定情感需要,更視之為多餘,對於情感需要較為強烈的女性,產生排斥,以至抗拒。

    處理方法

    遇到鐵心男的時候,大可選擇他們的"leave it or take it"手段,讓他們求仁得仁。

    如果要協助鐵心男改善與異性相處的心態(他們在技巧上大都沒有問題),需要很好的耐性來應付他們的道理,加上理據拆解他們的理論盲點。最重要的是如何減輕他們的心理防衛機制,以下是一些建議:

    1. 避免向他們施以情緒上的懲罰,例如不接納的表情、不理睬、責罵等。
    2. 運用溫和而直接的字眼告訴他們有什麼不妥當的言行。
    3. 必要時訴諸悲情,變成事件的受害者,刺激對方的同理心,喚起兒時被剝削的記憶,再重複第二點。

    警告:以文並非精密科學,亦非心理學學術文章,純屬參考。如需心理輔導或遇到情緒困擾,請聯絡社會福利署[連結]、香港心理衛生會[連結]或相關社福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