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2, 2007
-
質疑淫褻物品審裁處判決
淫褻物品審裁處剛發出了判決,裁定中大學生報情色版為二級不雅物品。
標準是什麼?
正如先前所言,法律上的「淫褻及不雅」與否是由審裁處決定的,理論上它反映的是一般大眾的「道德禮教標準」。而是否送檢,視乎出版者自己的判斷,或者有沒有人投訴。
如果走光、長鏡頭家居偷拍、挖垃圾桶內的安全套、露骨描述(或創作)藝人私生活、指名道姓說人「含、吹、舔、啜」盡上封面的的報紙雜誌不用送檢,又沒有人投訴,又或者有人投訴但沒被裁定不雅,則理論上代表了這些內容符合了一般大眾的道德禮教標準。
中大學生報情色版比起這些傳媒的報導(或故事),更加不雅嗎?如果那些報紙雜誌在法律上合乎所謂的大眾道德禮教標準,學生報情色版便不應被判定為不雅。
不雅文字?
情色版內的問卷問「你會唔會幻想過同阿爸阿媽兄弟姐妹做愛?」、「你最想同咩動物做愛?」、「你有冇裝過佢哋沖涼、換衫、自慰、做愛?」、「在街上甚麼人(或動物/東西)最能挑起你的慾望?」,似乎令部份人感到不安。可是問題本身可以有無限答案,可以是「冇,我最反對呢d嘢」,也可以是「有,我好享受」。
我們的社會真的如此保守,連看見與「人獸」、「亂倫」、「自慰」的相關字眼,都會不安得認為非禁不可?
有關SM的文章,指女性可以享受施虐或被虐,這的確是社會上一部份人的私生活習慣。這是鼓吹,還是討論,還是讓愛好此道者可如何自處?真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過,有一點必須指出,就是文字描述性生活的內容很少被判為不雅。因為文字能帶來的感覺/刺激比圖片或影片間接得多,對大眾的「影響」較小,也較難判斷是否不雅。同時,大部份文字屬文學創作,要評定文字是否不雅,很容易變成干預文學創作。文學名著金瓶梅的淫穢內容,也可能引起部份人不安,不過它的文學價值,沒有人會把它送檢,或者投訴它鼓吹婚外情及濫交。
我不是說情色版文學價值,評審不得,而是評審文字是否不雅比評審圖片和影片難一百倍。審裁處必須有極之充分的理據,以取信公眾。
言論自由?
最後,真的很想說一句,即使你(包括筆者)不認同亂倫、人獸交、SM,請記著這句說話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我不認同你說的,但我會誓死保衛你說的權利。
延伸閱讀:
emergency call:恐怖新聞 (方潤)
Comments (9)
基本上是意料之內.....
言論是自由的, 但也應顧及別人的感受
你說得很對,香港是全個亞洲中最保守的地方之一,
在「性」的禁忌﹑赤裸身體的忌諱和道德水平等方面都是內容最豐富的。
即使中大學生報用字有問題,但值得上這個「不雅」的評價嗎?
「香港是全個亞洲中最保守的地方之一,
在「性」的禁忌﹑赤裸身體的忌諱和道德水平等方面都是內容最豐富的。」
你認為原因是甚麼呢?
我相信基督教及英式傳統(英國可是西歐之中比較保守的社會)是其中一個原因。
不一定,香港的(新)儒家也深入民間(但多數人可能並不為意),再與基督教原教旨派相結合,就變成保守加保守了。
別忘了香港絕大多數人不信奉基督教的。原教旨派的聲音能在社會發揮巨大影響力,是因為他們的觀點迎合了普羅大眾思維的口味。因此也有必要探求倒底主宰社會民間保守思想是甚麼。
我個人認為是儒家,尤其是新儒家。新亞及中大畢業生多有進入教育署工作,或為香港學校製定中文課程,或在報章傳媒撰文,或在本地思想界開枝散葉,他們雖沒有像先賢們明顯地鼓求思想,但他們的社會活動背後已隱含了那種思想基礎。至九十年代預科中國文化科出現,文化部份雖說是「批判思考」,但在中學生還未有既定立場,加上老師很少會主動反對六篇文化篇章的思想(否則要自己重新寫教案,且我們不能要求語文老師有批判新儒家的思想水平),結果是在「批判思考」的旗子下,隱然變成了新儒家的思想洗腦。
當然多數人是不自覺受了新儒家思想影響的,而如果按新儒家的思想他們對這次事件也可能不會在行動上如斯打壓。但社會上沒有明顯的新儒家思想鼓吹團體,民間也沒有系統的理解。結果本來缺乏民間基礎的基督教原教旨主義一發聲,就把大眾的保守思想「綁架」了去,連帶社會保守派的道德標準也按原教旨主義者的標準被「綁架」了。
Thomas,我也認為英國傳統的影響外,更重要更深遠的是傳統中國思想。始終香港有很多人都是從內地到香港定居的,思想上保留著傳統思想比較多。
更重要的是,香港向來有言論自由而無參與自由,使人慣了侃侃而談,卻不會有甚麼行動,長此下來,香港人很多時只是有個浮光掠影的表象便妄加批評,令這件事火上加油。
我在獨立媒體寫了篇文章,有空可以指教一二。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218585&group_id=271
我希望報紙傳媒能夠撥亂反正,尤其這個時候,我們已經不能指望中大校方能夠做到這一點。
扂嘛岆秪笢湮扦睿汜眳腕郫綎珨虳衄腔, 摽緻勘?
爺昹疑呯蹋, 彆窣飲猁脤猾, 源蛷猁婦窪渝珂敤腕?
扂嘛岆秪笢湮扦睿汜眳腕郫綎珨虳衄腔, 摽緻勘?
爺昹疑呯蹋, 彆窣飲猁脤猾, 源蛷猁婦窪渝珂敤腕?
回各位:
我讀的中國文化科是十年前的,現在換走了毛子水那篇不三不四的偽科學文章。總的而言,那幾篇文各有偏頗之處,如果教師不作適當導讀,學生又照單全收,其痛害比不讀更大。
我同意香港社會基本上是傳統的,不過,比起其他中國人社會,男人多了一點紳士風度,也許是英國人和普及教育的影響吧。
至於基督新教和天主教的影響,不在於有多少人信,而在於教會和教友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尤其在其屬下的中小學。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