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ne 2007

  • 城市.規劃.愛 (7)

    他很少到內地,所以把回鄉卡擱在一旁。不知多少個月之後,他已想不起放了在哪裡,在衣櫃?在護照裡面?在卡片盒?在書桌抽屜內?他唯有逐一搜尋。

    找不著,補領的話要花五百多元,想了又想,還是覺得肉痛,於是誓死把卡找到為止。

    找了大半天,想放棄之際,他找出了一個開窗信封,從開窗的地方看到一襲晚裝的六分之一。那六分之一晚裝很陌生,他打開信封,抽出照片。原來晚裝下的是陳雯,旁邊的是麗明,旁邊的是他自己。

    大家都笑得燦爛。

    為什麼會想不起那襲晚裝?陳雯穿得恰到好處,甚是好看。當年他們三人還是見習生,那是公司的週年晚會。

    那一晚,大家拿著香檳杯,說著要如何搭上公司的直昇機,言談之間,老外遞來雪茄,他們三人笨拙地抽。

    他曾經那麼喜歡陳雯。

    那一年,是2003。

    那一年,麗明轉工,可是新公司破了產,聯絡愈來愈少。他調到杭州,很少回香港,跟陳雯聯絡也愈來愈少。

    他看著那照片,看了三數分數,突然想起些什麼。

    []

    分類:menwomen

    連結:8 舊街 | 7上 7下 中港 | 6 長尾理論 | 5 中環 | 4 銅鑼灣 | 3 大埔墟 | 2 MK | 1 前言 |

  • 特大案件

    作為教師,最不希望發生特大案件,一半是因為調查、聯絡家長、跟訓導同事商討、處罰的行政程序等等花掉大量時間,影響的是其他沒犯規的學生。另一半是因為不希望見到學生犯規記過。

    我當然明白少年人總會有燥動的時候,也明白他們有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也明白考試壓力大,燥動加倍。不過,做錯就是做錯,犯了規便要受罰。

    經一事,長一智。有些事情,根本不應該做。有些事情,本身沒有問題,但在不適當的時間、地點做,也變成不適當。

    經一事,長一智。如果同學仔真的有反省,有改進,阿Sir食兩粒必理痛,晚一點跟媽媽慶祝生日便值得。

     

  • 羅太

    xanga差不多down了一天。這二十小時內,有很多值得寫的東西,包括羅范椒芬辭職

    羅范椒芬辭職了,現在評論好像落井下石。記得06年1月幾萬教師集會反對她的失言之後,我寫過這一篇:羅太下台?教協騎劫會員

    之前她來敝校參觀,我班發生了些事:迎賓交差點

    教院事件,靠一個調查委員會擺平,教資會前主席林李翹如指證李國章說"rape"教院,不過沒事。而羅太則被朋友莫慕貞指證,有事。

    教院學者批評教改,如果不同意他們所說的,可以公開辯論,而不是找人家的上司施壓。暗中施壓是干預院校學者發表意見的自主權,這是政府官員不應犯的錯誤。

    如果發生在董建華時代,肯定不會像現在一樣。還記得路祥安嗎?

    路祥安事件和教院事件,告訴我們大學要被人見得到(be seen)不受干預。當然,大學本身也是一個政治得可怕的地方。問題還是有沒有「被人見得到」。

    教院羅生門,名義上告一段落。羅太有沒有錯?有。應不應該辭職?這是她的決定。她已決定了,不是嗎?

  • 福佳始終有你2(煲呔搵工靠你)

    (注意:以下內容涉及對粗俗用語的分析,未滿十八歲或極容易感到不安者請轉到其他健康網站,例如統局全球化網上教材(中大社會學系)三師會等。)

    「福佳始終有你」成為城中熱播歌,不可能單單因為順口,它某程度上反映了不少人對回歸十週年那種歌功頌德硬銷愛黨愛國宣傳的反感。它也代表了民間對回歸十年的問題的回憶,可以說是對官方編制的回歸史的反動(也可說是惡攪)。

    最初以為「福佳」與福娃有關,當知道跟福娃無關之後,才聯想到「仆街」。雖然作者林忌否認「福佳」一詞有此意思[連結],但觀乎其聲明本身惡攪味道甚濃,加上在部份青少年社群當中「福佳」的意思,我們仍有理由相信「福佳」就是「仆街」的諧音。

    「福佳始終有你」的內容,簡單而言,是罵政府和親政府人士是「仆街」。個人而言,我對這種罵法有點保留,私底下以粗口罵某些言行可恥的人(例如以豬比喻被殺學生的人)沒有人能干涉,不過,作為對官方宣傳的惡攪作品,則難登大雅之堂,幽默有餘,格調不足。

    另外一點我不能苟同的,是「福佳始終有你 2 (煲呔搵工靠你) 」的兩句歌詞「和諧靠你 付上生命」,畫面配上已過身的親北京人士。這些人並非作姦犯科,他們不過是言論親北京,拿他們的死來惡攪,是對不同政見的死者的不敬,是修養有問題。

    小弟一人對此歌有保留是一回事,畢竟,這首歌熱起來,代表了大家對政府的宣傳手法,以及政府建制本身的確很不滿,不滿得要以粗口咒罵之。這首歌受歡迎,主要原因不是「福佳」一詞,而是歌詞內容提及了很多政府不會提的事件,例如董建華失政、官員失言、楊光受勳、廿三條立法、沙士、七一遊行等等。這些不快事件,才是市民的真正共同回憶。

    歌功頌德得越過份,引起的反作用力便會越大。特區成立十年,當中有七年是災難,接著的三年,政府和民間仍有不少衝突,更何況今時今日還有大量社會矛盾未解決,要花大筆公帑慶祝,不少市民看得不是味兒。「福佳始終有你」惡攪成功,政府應認真想一想,究竟官方的回歸十週年跟市民心目中的是否一樣。

    視頻及歌詞連結(填詞人林忌的網頁):
    「福佳始終有你」1 - 畫面結合歌詞的惡攪效果很強,唯歌詞未算通順
    「福佳始終有你」2 (煲呔搵工靠你) - 歌詞比第1版通順,意思更完整,畫面選材更好。不過涉及已過身的親北京人士的部份,我完全不能認同。

    延伸閱讀:

    tommyjonk-香港,勝在有福佳
    johncoal-十年金曲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福街始終有你》:粗口諧音運動/《始終有你》:真的很差?

  • 最後的蘇格蘭王

    最後的蘇格蘭王 (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說的是烏干達前獨裁者伊迪阿敏(Idi Amin) [wiki],故事大概是說一個年青白人醫生成為阿敏的私人醫生後的見聞。老實說,電影本身不算十分好看,小弟是因為對這位被時代雜誌稱為「殺手和小丑」的傳奇人物感到好奇,所以才會看。

    去維基找關於阿敏的資料,又看到英文和中文維基的分別.... 中文部份的資料詳細程度、準確性、水平都相差太遠了。[英文 | 中文]

  • Half-life: Source

    終於開始玩 Half-life 這隻98年出版的經典中的經典。(使用Half-life 2引擎"Source"的加強版)

    我玩Half-life的次序剛好倒轉,先玩2006年出版的Episode One (其實差不多等於第三集)、再玩2004年的Half-life 2,今時今日才玩98年的第一集。

    現在玩98年的Game of the Year,感覺有點怪--畫面和動作質素跟現在的Half-life Episode One差得遠了。不過,代入1998年的想法,當年用的只是Windows 98,其實已經算是當年的State of Art(頂尖工藝)了。當年PC的Half-life,地位就等於PS的Biohazard,影響了無數往後的遊戲設計。

    用2007年的角度看,Episode One就是PC Game的State of Art了。而PC版的Biohazard 4,完全不是那個水平。

    Half-life (1998)- 繼Doom之後的PC Game經典

    Click for full size image

    Half-life 2
    (2004)- 畫面精細得不得了,某些關卡的恐怖感毫不舜於Biohazard系列,整體比Biohazard豪情壯志得多

    A Civil Protection officer attacking Gordon. In the background is an example of the cityscape showing the Eastern European style, mixed with elements of Combine architecture

    Half-life 2 Episode One (2006)- 使用HL2的系統,算是第2.5集。仍然悲壯得很。

    Cover art Alyx talks on a communication screen with Dr. Kleiner and Eli Vance outside the Citadel.

  • 老餅回憶 - 義勇群英 G.I.Joe

    史兄介紹 (廿五歲以下不適合欣賞):

    www.guru-planet.com

    差不多有齊所有 G.I.Joe 的玩具. 特別一看 "G.I.Joe 1980s Classics Series 1-10" 及 "G.I.Joe All Vintage and recent vehicle".

    **********(轉載結束處)**********

    好感動....

    我的童年最愛。那種熱愛程度,很難解釋。總之就是童年最美好回憶。

    G.I.Joe的故事,就是反恐故事。話說有一班叫「毒蛇黨」的恐怖份子,在全球都有秘密基地,他們用盡各種妙想天開的方法要控制世界(其實主要是以美國為襲擊目標)。美國專門對付他們的,就是「義勇群英」,在一些集數,美國還會聯同蘇聯一起「反恐」。

    反恐故事,當中有大量新奇科技,例如複製人、衛星武器、有毒牙膏、重水、細菌武器等等。不過,最精彩的還是毒蛇黨的內鬥,至於忠的那邊,反而不是那麼精彩。

    當年八十年代,冷戰尚未結束,故事中的全球化恐怖份子,以奇招襲擊美國本土,然後美俄聯手反恐,簡直天方夜譚。不過,現在已經實現了。

    GI JOE Cobra HISS (loose) GI Joe Action Figures & G.I. Vintage Toys at Guru-PlanetGI JOE Sky Hawk (loose) GI Joe Action Figures & G.I. Vintage Toys at Guru-PlanetGI JOE Cobra Officer (loose) GI Joe Action Figures & G.I. Vintage Toys at Guru-Planet

  • 呼籲各位老師參加6.16遊行

    各位同工,不論你是那一年入職,不論你是CM還是GM,不論你任職小學或中學,

    請你明天六月十六日(星期六)下午三時正,到立法會旁的遮打花園參加請願,

    爭取尊重教師年資,公平計算薪酬。

    若你仍然猶豫,請想一想:

    你曾經與政府共渡時艱,減支薪點入職

    你在過去日子的付出、努力、心血

    一點一滴累積成教學經驗,你的工作量也隨著年資增加

    現在政府一句市道轉好,入職薪級點加至跟你現在的薪金還要多

    你過去的努力,一筆勾銷

    你可能會想,時不予我,我不應喊出聲

    但是,僱員向僱主爭取合理薪酬是應該的,而政府就是全港教師的實際僱主

    你可能會想,有他們為你爭取便行了

    但是,若果人人都如此,我們便是十個救火的少年,

    少一個人便少一分力,你不爭取,沒有人可以幫你

    你可能會想,爭取也沒有用

    如果一定成功才出聲,那是機會主義,政府更加不會理會你

    明天,請你來。我們一起爭取政府對我們年資的重視。

    連結:教協

  • 海澱藝校的課室管理

    在ESWN看到這段新聞--北京海澱區一所藝術學校的學生,地理課時喧嘩生事,戲弄正在上課的教師,有學生公然拍下片段,不知怎的片段上了網,引起公眾關注,電視新聞也有報導。

    然後,該校網站被駭客入侵,一批民眾和記者在學校門口守候,學校用客貨車送走那幾名學生,卻有人攔截車輛....

    片中的學生,公然在課室裡搗亂、粗口橫飛、對正在講課的老師動手,那場面很面善--是<大逃殺>開場那一幕。

    藝術學校,應該不是正規學校,等於香港的職業學校吧。那裡的學生應該不會像我們平日在電視看到的內地學生一般,九十度挺胸坐好的上課吧。不過,以課室管理的標準而言,不論那是什麼質素的學校也好,也難以令人接受。(傳說中香港的bottom 10%學校,也有類似情況)

    看著那個面目可憎的學生,想起<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面的小混蛋,不過那時候是文革。

    我們常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那些孩子的家庭背景怎樣、有沒有情緒健康問題、是不是被迫讀藝校,我們不知道;但肯定的是課室氣氛環境容許他們胡鬧,這就成了課室管理問題。

    看著原裝的視頻片段,再看電視台訪問那位老師,明顯他已經看化了,也好像不打算做些什麼。學生不學,老師不教,其實大家都辛苦。

    老師,你為什麼不忿怒?

    話說回來,那些頭腦發熱的平民,跑去人家的校門幹什麼?難度想幫人教仔?

    延伸閱讀:

    誰之過?(tommy兄談粉官學生吸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