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沒有出席Rountable的研討會,錯過了唐英年教訓全港青年這傳奇一刻。唐英年貴為政務司司長,出席青年學人組織的研究會,竟然以不尋常的強硬用詞如「剛愎自用」、「車毀人亡」、「槍擊案」來教訓全港青年,真是匪夷所思。他的強硬措詞,當日在場的T大將之比喻為港版4.26社論,把參與近年社會運動的七八十後定性為激進非理性的集團。我看著演詞,想到的是當日在人民大會堂擺出一副官老爺樣子訓示學運領袖的李鵬--人家來跟你對話,你卻趾高氣揚的教訓人家。
觀乎唐英年的文稿內容,肯定不是臨場有感而發,也不是不知會引起什麼後果的情況下預備的。Roundtable雖然算是和政府有計傾的學術組織,但也有大量成員是為社會公義和民主敢於站出來反抗的一群,唐英年出席這種場合而大唱反調,肯定有其原因。
在不民主的地區當領導真的幸福
在不民主的地區當領導真的幸福,可以隨便教訓意見不同的國民,例如李鵬教訓吾爾開希、江澤民教訓記者張寶華、羅范椒芬教訓「年輕人最無資格(least qualified)批評特首」*、董建華教訓李柱銘、唐英年教訓八十後青年。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他們不用顧慮選民的感受。他們可以當自己是人民的精神導師,不同意的輕則視若無睹,重則以刑法打壓,既然如此,我為什麼要顧你們這些P民(P=屁,內地用語)的感受?
再仔細分析唐英年的論點,不難看出他說話的對象不是Roundtable那些碩士博士熱血學人,更不是他要教訓的八十後青年,而是他的老闆們。誰是老闆?選舉委員會和其背後的力量是也。
說給老細聽
選舉委員會碩士博士熱血學人和八十後青年都沒有票,就算是認同或同情他們的七十後、六十後,99.9%部份都沒有票。選委會的800人,大部份是小圈子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表,他們的取態最為保守、最傾向維持現有的小圈子制度、最能夠從官商勾結模式中得益,反對不公義制度的民間力量是他們繼續尋租(rent-seeking)的最大阻礙。唐英年的言論,正正是要說給這些老細聽的。
除了這些老細,還有北京。唐把美國一個精神病者槍擊議員的事件搬出來講,完全是比喻不倫,但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就是要把問題說得愈大愈好,危言聳聽的說話是給上面聽的。君不見2010年元旦,青年人在中聯辦外推倒鐵馬跟警察對峙,土共頭子鄭耀棠立即高呼「中央震驚」,如有更多激進示威便可能「出兵」的言論一樣,如出一轍。
偷換概念(例句節錄)
其實唐英年的言論,說什麼要理性包容,不要對不同意見口誅筆伐,只是跟董建華、曾蔭權、保皇黨之流口徑一致,不是什麼新鮮觀點,那些看似很有道理/阿媽係女人的論點,細心思考的話,不難發現都是偷換概念或者是邏輯錯亂,例如:
「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意見,而不是對持相反意見的人動輒口誅筆伐。」
>>口誅筆伐如果是以理據去反駁歪理的話,那是民主社會的討論空間所必須的。尊重他人意見裡面要「尊重」的,似乎只是包括當權者的意見,當民意與政商界有衝突的時候,現時的不民主制度根本不能制衡,高鐵如是,八成強拍如是,尊重他人的想法裡面的「人」,可能並不包括市民。
「妥協是民主的產物。香港要走民主化的道路,就是不能關起門來當皇帝,自己說了算,而是要學會如何折衷互讓,以各退半步去尋求最終大家能夠共同進一步的結果。」
>>妥協是民主的產物這個道理,我暫時找不到是出自什麼地方,可能是唐英年自己的體會,可是香港其實是沒有民主的,如果沒有民主,那麼妥協這個產物還有沒有?唐英年是不是想說因為香港沒有民主,所以妥協特別困難?如果是的話,我認同他的說法。但看他接著講「香港要走民主化的道路」要「各退半步」的說話,我猜他是其實是想說「民主是妥協的產物」。根據他「不能關起門來當皇帝」的說法,他想說的是中央掌握了香港政制的生殺大權,你們不像民主黨般「妥協」,便不能爭取任何東西。他的大前提是北京是會無端端做好心讓香港有民主的,可是從北京的角度看,若果不是香港有這麼嚴重的矛盾、有這麼大的反抗力度,幹嗎要無端端讓你們有民主?
「將複雜問題簡單化:例如不問青紅皂白,甚麼事情只要涉及政府、商界,就必然會得到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結論,人物、時間、地點只成為填充題。總之,零乘以任何數都是等於零。」
>>我不想冤枉唐英年,真理愈辯愈明,我倒希望Roundtable再辦一次研討會,請唐英年出來列舉有什麼「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結論」是不問青紅皂白的。所謂的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指控,不是一班天天上網自說自話的下流青年幻想出來的,而是經濟學者如林本利、有香港第一健筆之稱的林行止、有曾經是大地產商高層的潘慧嫻等人提出證據指控的。大量事件和制度的表面證據令政府洗脫不了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嫌疑,令公眾有這樣的印象,唐英年你自己不問為什麼政府水洗唔清,反過來指責青年人將複雜問題簡單化,這算是你說的「自我反省(self-reflection)」嗎?
「這裏面(上文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指控)當然有其成因,有所謂「深層次問題」,但如果凡事都套用這個方程式,只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成為懶於理性思考的借口,對真正解決問題幫助不大。」
>>「深層次問題」所指的大概是指大老闆胡溫說的「深層次矛盾」。唐英年叫我們不要「凡事都套用這個方程式」,意思是不是指香港社會有胡溫的最高指示成了「成為懶於理性思考的借口,對真正解決問題幫助不大」?簡單點說,就是認為有人犯了「兩個凡是」的教條主義錯誤路線?
「香港社會對近期一些衝擊手法並不認同,因為我們普遍接受的是和平理性的一套。近日我們看到美國一宗槍擊事件所觸發對於政治和暴力關係的反思,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這是典型的滑坡謬誤,唐英年提出槍擊案「值得我們深思」,暗示社會運動出現的衝突最終可能會演變成出人命的政治暴力,這很明確是對參與抗爭的市民的抹黑,這種危言聳聽的說法對於一些人來說是有市場的。
總結-唐叔叔叫你們要收聲了
總而言之,唐英年不怕刺激你們,因為他知道你們根本不會影響到他的權位和身家,他已經提醒了你們不是他的選民,所以他才會這樣教訓你們來向上面顯示自己不是阿斗。各位特區的好孩子留意了,唐叔叔叫你們要收聲了。我都好驚,我都收聲了。
延伸閱讀
回應唐英年的「一一五評論」(tommyjonk)
艾力遜給唐英年的回覆 (johncoal)

* 註: 前教育局常秘羅范椒芬這樣教訓年輕人:「很多人批評特首,但年輕人最無資格(least qualified)去批評,因為沒有了特首,你們不能得到如此多資源。」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