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ly 2011

  • 三師會-7.23溫州高鐵慘劇

     

    (第1節) 7.23溫州高鐵慘劇的救援及處理手法問題


    (http://youtu.be/Mc6UnUUzzK0)

     

    (第2節) 慘劇的前因後果/從慘劇看當今中國


    (http://youtu.be/R2gJRulNcB8)

     

    延伸閱讀:

    意外之後的不是意外 (tommyjonk)

    死於麻木不仁 (tommyjonk)

    中國本身就是溫州那輛高鐵 (kursk)

    溫州「奇蹟」四問 (kursk)

     

    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mobileradio.hk [link]
    4.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 

    同場加映:

    三師會@RoundtablePortal [link]

     

  • 教師與妓女

    劉迺強是日精句:「教師罵人家洗腦,有如做妓女的罵人賣淫一樣。」(出處:把國民教育推行到底

     

    首先,我不覺得這句話侮辱了教師,畢竟那只是比喻教育本身有洗腦的作用,而且就算是有類比的意思,我也不覺得被冒犯,性工作者這個職業是香港法律容許的,而且他/她們至少不須為了名利一天到晚大講泯滅良知的說話,當跳樑小丑,踩著被害者的屍體向極權主子邀功。

     

    不過,其實我想講既係,作為教師,我都有我既專業同道德判斷。如果我係性工作者,我一定會堅決反對d人有梅毒而唔用安全套去賣淫或者嫖妓。

     

     

    延伸閱讀:

    我是如何當「妓師」的 (葉一知)

     

  • 溫州「奇蹟」四問

     

    一位特警抗命帶員跑進一列快要被拋到橋下的車卡再搜一次,發現這​個小女孩。根據7月26日晚的央視播出的訪問,他說當時車廂裡有很多屍體。

    問題(1):他抗命即是代表上級命令是停止搜救,然後拆車,這個女​孩執番條命,但也代表眾多車廂內仍有可能有生還者,那只是事發後​20小時而已,那些下令拆車不救人的上級不是草菅人命是什麼?

    ​問題(2):當時指揮部下令把車卡丟到橋下的時候,南廂內是佈滿​「屍體」的,但那些「屍體」是醫生certified嗎?如果不​是,會不會有人是在奄奄一息的時候和車廂一同被拋下橋和拆毀?

    問​題(3):遇難者遺體不是在萬噸瓦礫之下,而只是在車廂之內,為什​麼指揮部不把他們的遺體搬出車廂好好安置便丟車廂?為什麼不讓他們死得​有尊嚴?

    最後一條,問題(4):難道清場通車比人命和死者的尊嚴都重要嗎?

     

    **********************

    特警抗命致女孩奇蹟獲救 

    明報 26/7/2011

    溫州列車相撞意外,小女孩奇蹟獲救,是在溫州市特警支隊長邵曳戎抗拒上級命令,堅持原地搜救,才能創造這奇蹟。

    邵曳戎表示,他在當日下午接獲指令,要將撞毀車廂吊起來,並放到橋下來清理,他當時不同意,並堅持要在鐵軌上原地清理。

    他說:「對,你不知道裏面還有沒有生命,萬一有呢?你怎麽向人家交代?我這麽堅持,也有壓力的,因為這麽多天了,搜救這麽多次了,沒有活體,只有一具具遇難者的遺體抬出來,之前在16號車廂,我們找到了12個人,沒有一個是有呼吸的,你知道,那是種很難過的感覺。」

    他表示,由於他們的堅持,指揮部同意我們在原地清理。當時我們有2個中隊的特警在現場,一部分人在橋上一部分人在橋下。

    他在搜救時,發現一隻小手在動,立刻上前搜索,並發現2歲半女孩項煒伊,她已被埋了20個小時,成為最後獲救的生還者。

    項煒伊的雙親已不幸在車禍中身亡,冥冥中似乎真有天意,意外前一小時,媽媽發出了最後一條寫給伊伊的微博,「小寶貝,你什麽時候才能長大懂事啊」。(新華網)

     

    **********************

    延伸閱讀 (1):

    家屬怒吼﹕只顧通車不救人 4屍5命失至親 誓追究到底 (明報)

    楊峰說,他在出事當晚9點鐘聽到消息後,從紹興開車,到溫州事故現場是凌晨1點,當他衝過兩道特警的封鎖線,「過田、過河、爬山、過鐵路,終於被我進入了現場。」可是看到的,卻是消防官兵列隊等待領導人訓話,並沒有人救援。

    「我自己爬進損毁的車廂,看到車內有手有腳,可是沒有人幫忙救援。」楊峰說,消防員告訴他,沒有大型切割機器,也沒有生命迹象,救援已結束,清晨5點鐘清理現場,「16號車廂被吊車吊下來,另一個車廂甚至是被拖下來的,根本沒考慮裏面的遇難者」。

     

    延伸閱讀 (2):

    (圖片及評語來自《关注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事故(网友微博言论辑录)》

    左图是日本地震后,自卫队员从福岛县小学瓦砾中找到56个书包,一一清理后装入干净塑料袋等候家长认领。右图为废墟中找到的毕业证书,结婚照等遗物,被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宮城县閖上小学体育馆中。虽然不喜欢日本,但还是要钦佩。 

    @成德明:以前删贴,现在删车厢了。

     

    延伸閱讀(3) - Blogs: 

    意外之後的不是意外 (tommyjonk)

    黨的恩情比天山高 (kursk)

    中國本身就是溫州那輛高鐵 (kursk)

    這是一個奇蹟 (刁民公園)

     

  • 黨的恩情比天山高

     

    立此存照-一個政府能夠無恥到什麼程度。

     

    左上:2011年7月26日《蘋果日報》頭版

    左下:2011年7月26日《明報》頭版

    右: 2011年7月26日《人民日報》頭版

    圖片來源: Lam Kay@FB

     

  • 三師會之傳媒大亨(全2集)

    第1節:傳媒大亨的由來 / 為什麼要當傳媒大亨? / 梅鐸帝國與竊聽風雲


    ()

     

    第2節:續談各地傳媒大亨 / 高登崛起與新媒體革命 / 香港人網收購高登事件


    ()

     

    延伸閱讀:

    不要將蛋放在同一籃子 (tommyjonk)

    1+1<2:香港人網收購高登 (kursk)

    再談高登收購事件 (tommyjonk)

    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mobileradio.hk [link]
    4.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 

    同場加映:

    三師會@RoundtablePortal [link]

     

  • 中國本身就是溫州那輛高鐵

     

    言猶在耳

    溫州「動車」出了大事,當下的反應是「.... 真係出事....」。這一年來,國內質疑高鐵和其相似的鐵路系統安全性的聲音不絕,尤其是這幾個月,愈來愈多訊息指出鐵路部近幾年的「四縱、四橫」高速客運網因為要達成其高大空的目標,要提早完成是犧牲了質量,甚至近幾星期,網民質疑鐵路部為了讓高鐵系統提早通車,減少了應有的通車前測試,網上熱傳的「不要答高鐵」的訊息言猶在耳,甬溫線便出大事了。

    我明白大陸官方稱「動車」不是「高鐵」,不過「動車」路線(包括出事的甬溫線)其實是內地吹噓的「四縱、四橫」高速客運網的一部分,而且以世界標準來說,200公里以上的已經算是高鐵。當然,反對者會說中國的高鐵是在獨立路軌上行走的,而動車是在原有路軌上行走的,理論上高鐵應該比較安全。其實究竟是動車出事還是高鐵出事,不用爭論太多了,只需問一個問題:「強國高鐵你敢搭嗎?」

    這一年來有關鐵路部貪腐問題和質量問題的資訊多如牛毛,只quote兩篇報導已可說明問題的大半,先貼愛國愛港的大公網轉載星島日報這篇2011年3月1日的報導

    高鐵趕工疑偷工減料 傳中央要求重估安全 (節錄) 

    「財新網」報道,劉志軍落馬後,國務院多次召集專家討論高鐵安全問題,一系列隱患逐漸被揭發出來。有專家表示:「歐洲等時速三百公里的高鐵要十年修成,中國兩年就完成,搶工問題非常嚴重,帶來設備質量等系列問題。」

    「多條線路、多個項目同時上馬,要求物資的供應量很大。」一家供貨商透露,工廠加班加點也不能滿足需求,供貨期大大壓縮,「在質量上力不從心,有時連抽樣檢查的時間都沒有。」

    高鐵對路基的要求很高,任何路軌在建成後路基都會産生自然沉降,平均需要五年才能穩定,但中國幾乎一天也沒有等,主要通過大量建高架橋、路軌盡量筆直等方法解決,專家稱可靠性成疑。

    為在短期內完成大量新建高鐵,總承包商又層層分包,最後戰線愈來愈長,大量的農民工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就直接從事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美國《紐約時報》引述接近鐵道部人士表示,中國高鐵使用的化學硬化劑不足,另外建高架橋支柱的粉煤灰因供應大量短缺,可能有偷工減料。

    據悉,鐵道部曾聘請一名德國專家做監理工程師,在現場控制施工質量。這名德國專家一再要求現場的管理人員和工人把速度慢下來,但無人理會他,他的意見在現場根本無法實施,最後憤然離去。因存在眾多安全隱患,《人民日報》陝西分社社長杜峻曉在其網誌中透露,鐵道部中鐵某局有位參加修建高鐵的工程師退休時説:「我這輩子出門堅決不坐高鐵。」

     

    《人民日報》陝西分社社長杜峻曉的原文如下,時間是2011年2月:

    鐵路工程師為何不願坐高鐵 (節錄)

    (來源: 中國經濟週刊 2011年第7期)

    ...時速486公里,據說這是噴氣式飛機低速巡航的速度。如果高鐵可以確保永遠安全,不要說時速486公里了,即使是846公里,我也舉雙手贊成,但如果要以血的代價換取高鐵的速度,那還是不要吧。可能有鐵路專家會說我給高鐵潑污水,高鐵已經運行這麼長時間,你聽說哪裡出事了?沒有,確實沒有。我不就是給你提個醒嘛,難道非要等出事再善後?

    這幾年,中國高鐵發展很快,不是一般的快,是那種“大幹快上”的快。有些事做得過快,就容易蘿蔔快了不洗泥,就不容易出細活,就容易留下隱患。這個隱患不是無關痛癢的隱患,而是人命關天的隱患。朋友說,在發達國家,修一條高鐵運行的路線要花費較長時間,鐵軌鋪好後,要讓其自然沉降,再沉降,還要通過各種檢驗,確保鐵路不會出問題。我們的工程品質真的不敢打保票,有些工程就是典型的“三邊”工程(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還有些工程連“三邊”工程都夠不上。

    鐵路工程師不坐高鐵應該不僅僅是膽子小吧!

    有中國特色的善後和搜救

    這次「動車」出事,根據報導應該是大陸政府引以為榮、號稱自行研發的訊號系統出事,加上控制中心的人為疏忽造成的。內地網民指出除青藏線之外,全國的鐵路的訊號系統(CTCS)都是用出事的2級系統。本來在正常的國家有高鐵系統出事之後,大家會相信該國政府會盡力調查意外的真相,以防止意外再發生,例如98年德國ICE慘劇。

    不過,中國永遠是例外的,重大交通事故之後,國際慣例是把出事的機組逐件尋回重組,務求要找出導致出事的微小問題(詳見Discovery Channel的重返現場系列),可是我國的鐵路部人員竟然用挖土機挖幾個大坑,把部份出事的車廂拆散埋在地底... 另外,現在大陸已經對這宗慘劇實行新聞和網上訊息管制,大陸官方傳媒一致地正面處理新聞,同時網管不斷刪除不合乎主旋律的帖文。試問一個沒有媒體監督、沒有人民言論自由監督、沒有司法體系監督、貪腐問題嚴重的鐵路部,高鐵出事之後,你相信事件的真相會大白嗎?你相信導致慘劇出現的體制本身會改變嗎?

    今次溫州出事,大陸為了讓鐵路盡快通車,找了不足24小時之後,在仍然有失蹤者未尋回的情況下竟然停止搜救,把列車推下鐵路橋,甚至把部份車廂埋在地底。奇就奇在他們在某一節車廂要拆的時候竟找出了一個生還的小朋友(星島日報 25/7/2011),那個小朋友如果不是命大的話,肯定已被拆車的重型機器夾生壓死!鐵路部發言人在記招上被質問此事,他還好意思說那是奇蹟!那分明就是停止搜救草菅人命的結果。如無意外,這次意外的死者和失蹤者名單將會成為國家機密,而堅持追究的家屬很可能會被「依法懲處」。


    (圖:鐵路部把出事車廂拆散埋進地底)

     

    反高鐵那一夜

    溫州出事之後,腦海一直在浮現上面提過的那些報導,還有反高鐵那一晚,那些一排排的防暴警察的樣子。當時反對高鐵,是因為認為它浪費公帑和欠缺令人信服的政策論證。反高鐵運動之後,從可靠的渠道得知,特區政府突然不顧民間反對,要把高鐵在短時間內急速上馬,是因為受了上面的壓力。當時內地就是要在短短兩年建好高鐵的大躍進時代...

    我不敢事後孔明說反對當時的高鐵方案是因為它危險,那時候大家都不知道它會不會是豆腐渣。經此一役,高鐵真的搵人搭都難,除非以後中央規定所有正部級或以上官員*在國內不準搭飛機而一定要乘高鐵,那才可以服眾。

     

    結語:中國本身就是一輛高鐵

    其實,中國本身就是一輛動車,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前進,可是訊號系統和管理本身已經病入膏肓,可是... 每當有人質詢這輛高鐵的問題時,便會落得悲慘下場,還要被車上的所有人認為是阻撓千年一遇的發展機遇。中國這輛高鐵愈跑得快,減速修正的機會便愈渺茫,直到車毀人亡前的一刻,車上的人還以為盛世當前,卻不知道車長室內的人早已把家人全都送下車... 

     

    * 正部級官員是包括特區行政長官。

     

     

  • 1+1<2:香港人網收購高登

     

    我在高登和人網討論區都有帳戶,不過在高登從沒鋪過文,在人網只是就個別節目內容提過幾次意見。

    聽到人網蕭生想收購高登的消息,第一個反應是... 唔係掛?高登仔同人網格格不入噃。

    結果,高登仔的反彈比想像中還要大。事後孔明的說,高登是香港網絡界的九反之地,巴打們慣了冇皇管,而他們覺得高登CEO林祖舜行事方式比較溫和,可以相處(甚至可以問候)。然而,若果林祖舜換了做蕭生這位行事作風硬朗的新媒體老闆的話,很可能大家不能和平共處。

    況且,高登這個九反之地,尚算沒有什麼政治勢力控制得了,一旦人網收購了高登,即使蕭生不參與其運作,人網這個招牌連上了高登,感覺就好像高登成了人網一部份,成年事就唔型喇(網絡世代最重視的是型,詳見電影The Social Network)。人網連上了高登的問題是什麼?問題是人網跟人民力量根本是孖生兄弟,高登的活躍用戶一來不一定完全buy人民力量,他們可能是社民連支持者,也可能是不喜歡跟政黨行事的社運人士,也可能是暱名者運動的支持者。

    有一點大家不得不承認的是,高登發展了這麼多年,已經不只是一個服務平台,而是一個獨特的社群。這個社群可以說是新世代精神的代表之一,他們行事直接、反應快、具批判性、不喜歡大佬文化,是一班卧虎藏龍的暱名者,他們反對的可能跟人網一樣是專制政權和社會上的不公義,但他們的行事方式跟人網的高度管理文化肯定格格不入。

    本來人網和高登是網上反抗霸權和不公義的兩大力量,現在人網想收購高登,似乎不是1+1=3的合併,而是1+1<2的對抗和消耗,令本來有共同敵人的兩個社群變成陌路人,那對於推動社會變革不是好事。既然如此,何不維持現狀?

     


    (近期高登代表作:高登神獸卡 [來源:網絡大典])

     

    延伸閱讀:再談高登收購事件 (tommyjonk)

  • 司徒華的最後誘惑

     

    (FB唸唸碎系列)

     

    事先向大家說聲對不起,因為小弟最近忙於螞蟻搬家,所以沒有寫太多字的精神和時間,所以想出了一條死橋,就是把FB和Twitter寫的東西來批註成短文。希望大家不要介意。至於搬到哪裡去,那是個秘密,知道的朋友不要留言爆出來就是了。

     

    回憶錄摘錄﹕不滿社民連「奪位」 支持公投變反對 (明報 18/7/2011)

    【明報專訊】《大江東去》的第六部分,亦即全書最後一部分,記​述有關內容時,華叔已證實患上末期肺癌。首篇主題為「是誰出賣香​港民主?」,講述華叔原本有意推動民主黨加入「5區公投」,屬意​副主席劉慧卿、公民起動何秀蘭和職工盟李卓人一起辭職再選,到他​「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察覺社民連的目的,是想搶奪民主黨的領導地​位」,2009年11月時便公開反對「公投」。


    個標題中晒--「是誰出賣香港民主?」

    你說理念不同而反對公投運動還說得過去,但理念你是認同的,卻​為了一黨之利而抽整個陣營後腿,民主黨也不能怪人高叫票債票償。

     

    史兄留言說司徒華要民主黨不參加公投運動,才會令社民連搶奪了民主黨的領導地位。觀乎現在民主黨的聲勢和群眾對他們的反應,這個說法甚是正確。

    根據司徙華的回憶錄,他對於中共還是有一種我們這一代人不會明白的痴情,這或許解釋到為什麼他在回憶錄還是要冒著玩死民主黨黨友的風險自爆跟中共的關係,也解釋到為什麼北京能夠成功打動他「提出」那個「改良」方案,還在回憶錄振振有詞地這樣對於胡溫和習近平有什麼幫助。

    其實認識一些前輩在五六十年代真的是對中共抱有極大期望的,他們當中有些人真的跑回去建設新中國,結果悲劇收場,而在香港活動的本土親共人士(又稱土共),他們雖然在文革後發現一黨獨裁的可怕,或者在六四那幾個月義憤填膺,但最後還是對黨的感情大過一切,他們不一定是「搵食啫,犯法呀」那一種,而是真的在精神和意智上回不了頭,用這一代的講法,就好像被洗了腦一樣。那種被洗腦的程度是我們這一代人不能明白的。

    不過,話說回來,我一直都不支持民主黨,政改一役,只是不滿之上加上反感。如果我的區議會選區只有民主黨和土共,我大概會投一張寫滿字的廢票。不過我住過的地方從沒出過民主黨區議員。

     

    這個問題所有港人都應該問。 

     

  • 三師會之港孩現象(全2集)

    三師會之港孩現象(1/2)

    起點:大埔小學雞事件
    港孩存在嗎?
    港孩只是老問題

     

    三師會之港孩現象(2/2)

    中西育兒觀 大不同
    港孩對社會的影響
    如何解決港孩問題

     

    延伸閱讀

    小學雞外傳:因專家之名2

    Kursk:我們需要小學雞A1頭條嗎?

     
    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mobileradio.hk [link]
    4.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 

    同場加映:

    三師會@RoundtablePortal [link]

     
  • V煞面具的象徵意義

     

    [原文於2011年07月15日刊載於香港電台通識網「集師廣益」專欄]

    2011年七一遊行中部份戴V煞面具的示威者  (圖片來源筆者)

    近年香港的請願示威總會有一批戴了V煞(V for Vendetta)面具的示威者參與,印象中一年半前反高鐵運動中只有十來個V煞,到今年的七一遊行已經不下一二百個。內地好些網民把自己在社交網站如微博或者人人網的個人頭像(profile相片)換成V煞。為什麼呢?

     

    經典反烏托邦電影

    V煞面具來自2006年上映的電影《V煞》(V for Vendetta)。這齣電影改編自1980年代的同名漫畫。電影《V煞》是一部「反烏托邦」(Dystopia)電影,即是對未來世界所謂的烏托邦(utopia,即完美社會的意思)抱懷疑態度的電影。

    故事中的英國受極權政府統治,政府不斷強調團結和力量,以白色恐怖手段鎮壓思想和言論自由。主角V是個武功高強的反抗者,他一直戴著「國會炸藥陰謀」中事敗被處決的蓋伊.福克斯(Guy Fawkes)面具(福克斯於1605年圖謀炸毀國會,刺殺壓制天主教徒的英王詹姆士一世和國會議員,事敗被處決),炸毀政府建築物、從秘密警察手中拯救無辜者、入侵電視台發放反抗訊息,為的是鼓動國民反抗當時的政府。故事的最後部份,大批群眾受到感染,違反政府禁止上街集會的規定,戴著面具湧到國會外的廣場,最後本來要開火鎮壓的軍隊放下了槍,極權政府倒台。

    這個故事跟法治與社會政治參與有什麼關係?一般來說,最基本的社會政治參與是投票,更進一步的是遊行、集會、抗議等,最激烈的就是革命。至於人民會選擇哪種形式的參與,會因當時的政治制度、社會矛盾、文化,以及個人意識形態而有所不同。故事中的V以武力對抗極權政府,情況跟納粹德國的地下反抗組織,以及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的行動相似。為什麼他們的激烈行動會被後世(包括同學們的歷史課本)認同?那是因為他們爭取的是推翻極權政府,爭取天賦的人權和自由。

     

    V煞與匿名者抗爭運動

    2009年《V煞》上映後大獲好評,因為故事講的不只是單純的反暴政抗爭,它還技巧地顯現了和諧穩定為名剝奪人民思想言論自由的暴政醜惡之處,而其最受好評的部份,則是女主角Natalie Portman(黑天鵝的女主角)如何由一個平民OL變成V的同路人的內心爭扎的那一段。《V煞》不只大受好評,還被全世界不少對政府、跨國企業,甚至全球化不滿的人認定為抗爭的圖騰,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個名為「匿名者」(Anonymous)的抗爭運動,他們的參與者多以V煞作為標誌或者戴上其面具。這個運動並沒有中央指揮,而是號召所有無名者在網上和現實世界對不同的霸權和獨裁政府作抗爭,其手法由快閃式示威到駭客攻擊也有,而因為擁抱「匿名者」理念的抗爭行動的機動性十分高,而且政府往往找不到發起者,所以難以應付。早前令北京政府如臨大敵的「中國茉莉花革命」,可說是「匿名者」運動的中國版本。

     

    V煞在香港

    香港有示威者戴上V煞面具,很大程度上是擁抱面具背後的理念,即是《V煞》故事裡面反抗霸權和不民主制度的精神。另外,面具本身還有另一重意義,就是他們準備以匿名者身份與政府進行不合作式對抗,例如突破警察防線、留守馬路等,面具令他們不容易被無處不在的警察攝錄隊伍拍下樣貌,令他們進行抗爭行動時更大膽(註1)。正因如此,警察對於戴V煞面具的示威者特別防範。

    在現實世界,戴V煞面具的示威者是不會炸國會大樓或者跟秘密警察血戰的,畢竟電影裡面的社會是近乎小說《1984》或者二戰時納粹德國的那種極權社會。即使在獨裁國家,暴力抗爭或者流血革命也愈來愈少見,愈來愈多成功的變革甚至革命是以無數「匿名者」透過網上動員,違反政府禁令跑到街上作和平抗爭來完成的,最近的成功例子就是北非國家的茉莉花革命。這也應驗了《V煞》最後一幕,人民不怕軍隊跑到街上,專制政府便要害怕人民。

    如果當權者以為愈來愈多人戴V煞面具上街只是80後、90後看電影看上腦,而不認真去思考其精神和理念、不去認真理順其代表的社會矛盾的話,後果可能是更多的衝突甚至鎮壓,最終結果不一定是當權者想見到的。

     

    延伸閱讀:
    1. V for Vendetta預告片
    2.匿名者運動維基條目(英文)


    1Our Radio網台節目《笑死朕》 2011年06月28日節目訪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