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ly 2012

  • 值得商榷的香港政治光譜圖

     

    我很少會評論通識同業撰寫的材料。這次提出疑問,是因為《爽報》流通量大,有很多學生讀者,如果裡面的通識專欄資料有問題,必須嚴肅處理,否則影響可大可小。

    事緣「爽教室」的文章2012立會選舉後 香港政治版圖預測》裡面有一張圖(圖1),解釋作者預期香港政黨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之後的版圖。這種政治光譜圖見於不少政治學書籍,不少通識同業會利用來教授香港政黨定位。兩年前我也曾經在《經濟日報》通識版撰文介紹,後來我把相關教材放在facebook(圖2),也有同行的朋友使用了。

    政治光譜圖基本上是以政治取向和經濟民生政策取向分類的,經濟民生通常分為左、右翼,而政治方面,香港的政團大致可分為親北京和支持民主(或普世價值)兩極。不同的政團的定位,大致可以其政綱和往績來判斷。雖然不同人對於不同政黨定位判斷未必完全一樣,但根據已有的證據,某個政黨比起其他政黨的取態定位如何,還是有客觀的標準的。

    《2012立會選舉後 香港政治版圖預測》一文刊登之後,立即在網上熱傳,原因是裡面的圖表有不少值得議論的地方。我把其中部份疑問列出,為的不是攻擊任何人,而是希望以事論事,最終目標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全面的畫面。我的疑問如下:

    1. 香港從來沒有工黨,又何來「新工黨」?這個由多個工會組成的政黨,官方名稱是工黨。(參考:http://www.labour.org.hk/

    2. 如果民主黨的經濟民生取向是屬於左右翼的中間的話,那麼社民連、公民黨和民協的定位便很值得商榷了:

    i. 社民連的意識形態定位一直是強調照顧弱勢社群和均富的社會民主主義,而民主黨在勞工法例、私有化、競爭法等政策都比社民連接近右翼,為什麼會社民連從左翼走到跟民主黨一模一樣的中間?

    ii. 公民黨在最低工資、競爭法、私有化,甚至外傭權益(也是勞工權益的一種)各方面的取向其實是比民主黨左的,為什麼在圖上會處於比新民黨更右翼的位置?(文章指「公民黨較傾向支持傳統自由經濟政策」,如果細心閱讀公民黨的經濟政綱,恐怕很難得出這個結論)

    iii. 民協的定位比起民主黨更貼近基層,為何會處於民主黨的右方?

    iv. 自由黨的經濟取向肯定是圖中所有政團之中最右傾的,為什麼它會在左右翼的正中間?(文章指「新民黨與自由黨成為親中派右翼」,是文章還是圖表有誤?)

    4. 在本屆立法會各只有一席的社民連和民協也在圖中顯示,為什麼有兩席的人民力量沒有顯示

    5. 自由黨曾經在廿三條立法問題上不跟隨北京意願,而他們在選舉中仍是標榜自己是香港良心,論緊貼北京指示方面,民建聯和工聯會可說是亦步亦趨,為什麼自由黨在圖中比民建聯和工聯會更親中?

    6. 新民主同盟(圖中的新同盟)主要成員本來是民主黨員,他們因為不滿民主黨在政改問題上與中聯辦秘密談判,以及其在政改問題上的立場才會退黨。那為什麼新民主同盟比民主黨還要稍稍接近親中?

     

    提出這些疑問,是希望能引發同學思考,不會把有問題的資訊照單全收。雖然學生有獨立思考、也可以隨時參考不同資訊,但一份主流報紙上的著名作者撰寫的參考資料,對學生的影響一定比這個網誌大得多。這一點,身為老師的不能不留意。最後一句,我們不能排除那是圖表製作的問題。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是編輯的責任,有關作者應該澄清,以正視聽。

     

    (圖1: 圖片來源:遵理名師Keith Leung的爽教室專欄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news/20120731/117151,圖片版權屬於《爽報》。本文轉載屬評論用途。)


    (圖2: 政治光譜教材。作者為本人,理論上版權屬本人僱主。)

     

  • 強姦邏輯:普遍認同,不會強推

     

    強姦犯:我知你其實很想

    昨天的反國民教育遊行尚未結束,林鄭月娥已經開記者會宣佈「推行國民教育科是獲得社會普遍認同」蘋果日報 29-7-2012)。

    今天吳克儉指「社會並非反對科目,只是擔心如何推行」。(RTHK 30-7-2012)

    梁振英說「不會強推國民教育,亦不會硬性規訂學校在今年9月開展,學校可以自行決定今年、明年或後年推行。」(RTHK 30-7-2012)

    這是強姦者邏輯。即是對方就算叫唔好、叫救命,但強姦犯還是覺得對方其實很想,只是對於XX的方式有意見。怪不得梁振英會重用林鄭和吳克儉,原來他們都是用強姦犯邏輯來思考。梁振英的邏輯更強大,他的意思是我不是強姦你,你可以選擇現在、一陣或者明天跟我XX。(選擇離開?沒有這個選擇)

     

    你的孩子是他們的踏腳石

    政府高層的言論無疑是一巴又一巴摑在近十萬遊行市民瞼上,也是在公然羞辱民調那52%對12%的民意。

    領導班子自己也有子女,不會不明白為什麼昨天攝氏三十幾度之下,那麼多家長即使熱得暈倒、嘔吐還是堅持站出來反對。香港開埠以來未曾試過有那麼多人上街反對一個課程的推行,社會是否真的「普遍認同」推行國民教育科,他們心中有數。他們如此強硬推行國民教育,把本來比較保守的中產階級逼到政府的對立面上,即使如此也在所不惜,很難不令人聯想到這是像廿三條一樣的政治任務。

    當然,林鄭、吳克儉和梁振英之流都知道家長的苦心,they just don't care。受害的是你們的孩子,不是他們的孩子。你們的孩子只是他們的升官發財的踏腳石。

     

    教育廿三條

    吳克儉被問到會否將課程推倒重來,他說,課程八成內容,在過去十年已累積了很多教學經驗,現時社會擔心的只佔課程的3%。(RTHK 30-7-2012)

    如果有9萬多人遊行反對那所謂的3%,最直接的做法是把那3%撤回。如要公眾安心很簡單--現在的「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必須撤回,「國民教育」這名稱要換,連課程文件也要在社會各界參與之下重寫。

    他們堅持不退,不是因為他們要強勢領導。梁振英政府上台一個月內有兩次大遊行,一次四十萬人,一次近十萬人。這個政府連椅子也未坐暖,受歡迎程度已經直迫建華末年,梁政府在國民教育問題上繼續與民為敵,民望便不可能止血。九月立法會選舉在即,國民教育變成了建制派的照妖鏡,市民的怨氣將會反映在他們的得票數字上。如果政府和建制派真的想穩住形勢,最直接的方法是撤回課程,讓事件降溫後再作秀諮詢。可是他們不敢,因為那是北京的命令。

    北京的命令可以改嗎?是可以的--當年撤回廿三條就是市民反抗的成果,而「辦事不力」的葉劉和董建華也被迫下台。所以,反國民教育的這場抗爭絕對不能放棄,就好像當年反對廿三條一樣。 

     

  • 三師會-729反國民教育遊行現場

    7.29反國民教育遊行現場的觀察/ 政府的回應/ 
    特別環節: 紐西蘭的國民教育 (本集嘉賓: 大蛇)

     

    延伸閱讀:

    kursk: 7.29紀錄-召集所有漂亮的面孔

    tommyjonk:729反國民教育遊行圖集

     

    三師會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  

     

     

  • 7.29紀錄-召集所有漂亮的面孔

    良知就是美。7.29,召集所有漂亮的面孔。

    下午2時30分,離遊行開始還有半小時,天后站已經人山人海。從以往經驗看,這代表情況不容樂觀,我指的是政府。

    烈日當空,維園足球場上企滿了人。

    人力成員。

    三十幾度高溫之下,不少家長暈倒。可是因為警察安排的路線太窄,維園內的人群久久不能出發。

    無意中按到螢幕拍到的照片。這位姨姨站了至少四十五分鐘。她的笑容告訴大家,我們都樂於為下一代站出來。

    糖街。

    警察安排失當,令交通混亂,7.1如此,7.29如此。本來看到人數比預期中多四五倍,應該早點封路。

    怡和街。

    路上的光與影。

    亦步亦趨。

    父子。

    李柱銘。

    政總門外。

     

    延伸閱讀:

    kursk@主場新聞:林鄭身為人母 情何以堪?

    tommyjonk:729反國民教育遊行圖集

     

  • You want war? We'll give you war.

     

    我是前線教師,持教育碩士學位,所以當我聽到政府高官在教育問題上偷換概念、砌詞狡辯的時候特別氣忿。關於國民教育的問題,已經在不同的媒體發表過的分析、說情、說理的文字不下兩萬字。今天是7.29,要說的都說過了(詳見延伸閱讀)。今天我只講兩件事:

    1. 國民教育的禍害不是危言聳聽,為了下一代,我們不能坐視不理;

    2. 這幾天一直留意政府、西環、港共那些人說的話,我感到被侮辱,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感。

     

    那班人其實是在告訴大家:你們什麼都不是。

     

     

    最後的這個姜玉堆是「國民教育促進會」主席,他90年代曾經因為種票被判罪,畢竟人都有改過的機會,重新加入建制。國民教育促進會主席告訴你國民教育真的是洗腦,這夠可信了吧。

    你可能會說他的言論怎能算到政府頭上?他當主席的那個「國民教育促進會」,正正是其中一個收取政府大量資助的紅色教育組織。他發言的場合(新聞片段),是中聯辦和共青團有份協辦的那些紅色交流團活動,他發言的時候,中聯辦官員也在場。他的觀點不一定是政府的line to take,但他肯定代表了現在國民教育的兩大推手-中聯辦和港共的主流想法。我們要看國民教育,不能只看那些看似中性的課程文件,還要看推動這種政治教育的勢力是怎麼的貨色。今天他們已經每年用數上億計公帑攪紅色教育,國民教育強制推行之後,這兩股勢力不可能減弱,只會更加堂而皇之影響全港的教育內容。

    不得不提,姜在會後的訪問中對記者說,學生在交流活動中喊「沒有共產黨,便沒有新中國」是他們自己的想法。如果是的話,那我們更加應該喝停這種國民教育。 

     

    在電視和電腦畫面看到他們的發言,我只能說句:

    You want war? We'll give you war.

     

    這場戰鬥要對抗的,不只是吳克儉,而是梁振英政府核心,他們收了指示要強推,於是可以完全置民意不顧。

    這場戰鬥要對抗的,不只是梁政權,還有其背後的西環。經他們多年統戰,國民教育一推,過半學校中門大開。而且,在他們操盤之下,香港施政方向一天比一天大陸化,國民教育只是其中一環。

    這場戰鬥要對抗的,不只是梁和西環,還有那些自以為是香港主人的港共集團,這個集團樂於當中共的代理人,以國民教育的名義把香港的孩子送去染紅,附帶無數私相授受。

     

    被人踩上心口,你感到忿怒嗎?

    政治還政治,教育還教育?強推國民教育本身就是一場政治任務。

     

    他們一天到晚在偷換概念,那些謊話我已經聽厭了。

    7.29上街. They want war. We'll give them war.

     

     

    延伸閱讀:

    反國民教育常見問題(FAQ)

    國民小先鋒:軍操與政治服從

    三師會:我們7.29會站出來

    三師會 - 國民教育2012

    那不是教育,那是propaganda

    教師與妓女

    閱讀相對論﹕擦邊球國民教育 (明報)

     

  • 三師會 - 7.29反國民教育呼籲

     

    呼籲參與729萬人反對國民教育遊行。

    日期:7月29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3時起行
    路線:從維園遊行至金鐘政府總部

    相關連結:

    我們的聲明 

     

    三師會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  

     

     

  • 反國民教育常見問題(FAQ)

    前言

    關於國民教育問題,政府官員、建制派輪流出來回應。我把比較多人問或者最有代表性的論點列出,附以參考答案。「問題提供者」的意思是這條問題是由他們的言論引申。

     

    1. 國民教育科不是洗腦教育,是培育學生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問題提供者:林鄭月娥)

    問題的重點是社會大眾看得到在未全面推行國民教育之前,親北京團體已經一步一步滲透學校。雖然課程文件好像很中性,但國情部份仍然是鼓吹小學生崇拜國家圖騰,那極之容易被利用來設計有心作政治灌輸的教材。我們見識過公帑資助的「中國模式」教學手冊和欣賞毛澤東書法教材,也見識過國民小先鋒和大量「紅色之旅」交流團。這只是個開始,當國民教育全面推行之後,這些親北京組織必定會以不同的面貌出現,以不同的糖衣包裝政治灌輸教育。你可能會問,學校不跟這些組織合作就沒有問題了。實情是這十幾年來,中聯辦對於學校管理層的統戰不遺餘力,那是行內公開的秘密,不然為什麼愈來愈多大家以為不會被染紅的學校參與了國民小先鋒和使用毛澤東書法教材?

    所謂「洗腦」,不一定是那些life dynamics人生課程,而是從小自大潛而默化的政治灌輸(indoctrination),即是利用學校教育場景的權力不平衡,不斷向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灌輸某種資訊,說服他們相信某一套意識形態,甚至令他們以為那就是經過思考的informed choice。這種政治灌輸,低手的會是中國模式那種,高手的就是鼓勵國家崇拜,配以功利主義的偽多角度思考,令學生覺得中國特殊論、發展代價論等。現在統戰部署、親北京組織都已準備就緒,當課程全面推行,由上而下硬推到各中小學,政治灌輸工程便會水到渠成,以後難以逆轉。

     

    2. 國民教育不設公開試,不影響學生升學?

    (問題提供者:吳克儉)

    課程諮詢文件建議的評估包括被廣泛批評的那些升旗要感動的量表、學生互評是否做到課程要求等,這些評估國家崇拜是否足夠的設計,其實是鼓勵學生扮感動、扮愛國。雖然不用考公開試,但課程指引要求學校把學生在德育及國民教育的學習表現展示在學習歷程和成績表,那其實也是跟著學生一世的,試問如果學生表現得不夠愛國,又或者在課堂上對於國家持批判態度,小學老師會在成績表上怎樣評價這位同學?是讚他「有獨立思考」還是說他「宜多學習正面思考」?你認識的小學老師喜歡哪一種小朋友?你是家長的話,你會不擔心小孩子在課堂上因為提出六四事件而得罪老師嗎?

    另外,雖然不設公開試,但課程指引講明會評核學校執行的情況,那可能包括視學、外評,甚至是全港學校每年都要做的「持份者問卷」,那是包括學生的國民意識之類的。這些評核全都會對學校造成壓力,在殺校的恐慌氣氛之中,學校很難不順應上意,推行合乎長官意志的國民教育。

     

    3. 不要因為一本教材而否定國民教育科? 現在政府都已經宣佈會終止對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的資助了,還有什麼好反對的?

    (第一條問題的提供者:林煥光)

    未有國民教育課程,已有數以億計公帑流向親北京組織,有了國民教育之後,這種輸送只會有增無減。那本教材實在太不專業、太過離譜,所以才令國民教育服務中心被終止資助。其實現在香港已經有大量類似的組織,以不同的渠道利用公帑攪政治灌輸。有了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犯上過度左傾錯誤的教訓,其他類似組織便會做得聰明一點了。就好像民X聯和工X會在廿三條犯上左傾錯誤之後,他們就愈來愈會包裝一樣。

    政府官員常常說一本教材不代表國民教育科。實情是多得這本教材,大家才看清楚國民教育課程背後的利益集團及其意識形態,才會這麼擔心。

     

    4. 首屆文憑試通識科成績,反映學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加上資訊流通,不存在洗腦情況?

    (問題提供者:羅范椒芬)

    這個比喻很多人說過,我覆述一次:學生抵抗力好,不代表你可以餵他喝毒奶。有問題的教材,一份也嫌多。有問題的課程,不會因為社會有不同資訊而變得沒有問題。

     

    5. 不要噎而廢食,而是朝健康的方向推展國民教育,學校有彈性選材,家長的反應不需太強烈?/要相信學校和教師能夠把關,不會出現洗腦問題?

    (問題提供者:羅范椒芬)

    容我說一點教育學的悶東西。教育的規劃和執行是由上而下的一個過程,那是上而下的,先有政府的課程指引,後有學校根據課程指引設計教學和評估內容。學校如何彈性選材,也得服膺於課程指引。上文提過課程指引講明會評核學校執行的情況,這些評核全都會對學校造成壓力,試問當教育局找大陸學者造的「建議」教材送到之後,學校夠膽如何「彈性選材」?

     

    6. 國民教育課程已經諮詢了四個月,政府已經回應了教育界意見,修改了課程文件,把全面推行改為先在小學推行?

    (問題提供者:吳克儉)

    那些諮詢會只對教師開放,聽說因為教師們都很關心這個議題,所以場場爆滿。我去了其中一場,場內幾乎所有發言都是反對或者抱懷疑態度的。諮詢期間,社會有很多質疑的聲音--學界、文化界、傳媒都有很多意見,可是政府一場公眾諮詢也沒有做過。這是諮詢嗎?

    另外,何俊仁在2011年6月於立法會提出議案(何秀蘭及余若薇修訂),要求政府制訂國民教育科時作公開諮詢、加入普世價值、呈現中國政府負面資訊等,結果在分組點票的制度下,於直選議席通過(12:9),但因為在功能組別沒有通過(3:12)而被否決(參考連結)。代表三百多萬選民的直選議員以12比9通過的議案要求公開諮詢,卻被二三十萬人選出來的功能組別否決。難道直選議席代表的民意不是民意?

    最後,政府就說已經諮詢了,那算是諮詢嗎?各位家長、各位市民,政府有諮詢過你們嗎?

     

    7. 要小學生理解李旺陽事件,對他們來說太難?

    (問題提供者:鄭耀棠)

    其實真的不難。小學生也會學辛亥革命,那一樣是不畏強權的烈士對抗暴政的故事。為什麼小學生學辛亥革命又不太難?

    教導小學生殺人是錯的,應該也不太難吧。南非的學生自小要學習種族隔離是錯的,德國的學生自小學習屠殺猶太人是錯的,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我們永遠不想再看到種族隔離、不想再看到種族屠殺。

     

    8. 國民教育已經變成選舉議題,被政黨利用?

    (問題提供者:五毛)

    「民生無小事」是梁振英自己選特首時說的。選舉就是讓各候選人向選民解釋他們對民生議題的機會,那是民主制度的真諦。國民教育問題關乎香港下一代千千萬萬人的福祉,如果政黨不提,或者想蒙混過關,才是不負責任。你有見過人選立法會地區議席(還有現在的超級議席)可以不講教育政綱的嗎?

    主辦單位明言歡迎包括建制派在內的政黨加入,但謝絕選舉宣傳。如果這也算被政黨利用,我無話可說。

     

    9. 家長反應不用太過強烈,因為國民教育不自今日始?

    (問題提供者:羅范椒芬)

    我不明白羅范是什麼心態。她不提出解決方案,也不虛心聆聽,反而說人家反應太強烈。這是精英心態吧。那對白倒很符合她的性格。

    「不自今日始」,所以不應太大反應的邏輯,是「習非可以成是」。這有什麼問題,相信就算小學生也懂得回答。

     

    10. 很多西方國家也有國民教育,有什麼問題?

    (問題提供者:郝鐵川)

    西方民主國家的國民教育教的是立國精神、民主、人權、法治、平等,而且課程的規劃是在一個得到民意充分授權的政府負責推行的,這些政府背後也沒有一個極權政府控制一切。

    好了,教了立國精神、民主、人權、法治、平等這些概念,就不能不談中國現在的極權統治、侵犯人權、貪污成風等問題,更不能不談大饑荒、文革、六四、劉曉波等問題,可是我們看課程文件,裡面全都是委婉語,說敏感議題不用迴避,說中國發展有挑戰和不足。結果課程去到學校,配以官方教材,這些「敏感議題」、「挑戰」、「不足」很可能變成似是而非的歷史沙石。歷史沙石不是我發明的,而是某位教育局高官在公開演說裡講的。

    香。港。不。是。民。主。社。會,特區政府和北京政府得不到市民信任,這就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11. 小學有三年「開展期」,不是九月就立即要教。大家仍有時間討論?

    (問題提供者:譚惠珠)

    開展期是給學校去準備教材和備課,可是課程指引不會改。現在市民要求的是撤回方案。情況就好像23條一樣,是要撤回,而不是要討論究竟如何實施。

     

    12. 你們只懂反對,你懂嗎?你有更好的方案嗎?

    (問題提供者:建制派)

    其實反對不一定要有建議的。不過作為教育界一份子,我是有建議的。簡單來說,課程要正名為「公民教育」。公民可以是香港、中國、世界公民。良好的公民素養已經足夠,根本不需反覆強調愛國。如果要講愛國,香港人還不夠愛國嗎?保釣、六四、四川地震、維權運動、貪腐、污染、社會不公,香港人不夠關心嗎?

    我們不需要特別在教育場景強調國民身份,尤其是在現今政治環境底下,強調國民身份的教育,很容易被導向維護威權統治的那種強國式國家崇拜。你去問問身邊任何一位家長,問問他們想不想孩子像內地學生一樣統一地以高八度的朗誦腔歌頌祖國的偉大?

    課程不只要正名為公民教育,而且應該強調以普世價值為準則,去維護中國所有人的尊嚴和權利。侵犯人權事件、社會腐敗醜聞,一宗也嫌多,教育官僚有沒有膽量教學生對這些問題說不?如果沒有的話,那麼撤回國民教育課程吧,回復以前那含糊不清公民教育課程,至少不會造成那麼大傷害。教育界和家長都站出來說不同意的課程,還硬推來幹什麼?

    還有,開口埋口「民生無小事」的梁振英,那麼勤力落區聽民建聯和鄉議局安排的意見,為什麼到現在還不拿出你的齊心摺凳出來面對市民?

     

    13. 我是家長,出來遊行會不會太激烈?

    (問題提供者:一群擔心的家長)

    我所認識的家長關注組的代表,都是溫文、有學養、有思考的家長。他們只是一群為子女教育憂心的家長,我不認為他們會做什麼激烈的事。

    至於遊行是不是太激烈的問題,我只想指出,遊行是基本法寫明的權利,如果你覺得為了你的子女,花一兩個小時以步行方式表達意見也算激烈的話,我只能說句,你的子女根本不需要國民教育,因為如無意外,他們在家已經培養出同樣的效果。

    順帶一提,你覺得馬仔激烈嗎?她為了表達不滿,特地畫了這張圖。


    (圖片來源: 馬仔http://www.facebook.com/clubmag)

     

    14. 出來遊行會不會沒有用?

    (問題提供者:一群擔心的市民)

    我只能說,不出來一定沒有用。愈多人願意站出來,迫使政府撤回課程的機會愈大。一年前,我去諮詢會反對,以為沒有用;幾個月前,我決定參與中學生們攪的遊行,也以為沒有用;兩星期前,我去城市論壇發言舉牌反對的時候,才開始感受到社會氣氛突變,才開始覺得有希望。

    現在社會輿論已經成形,大家真正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政府的反應告訴我們,他們真的感覺到壓力了。現在的情況有如一次小型23條事件,只差最後一根蘆葦。而你可能就是那根蘆葦。

     

    15. 學民思潮的學生是否信得過?

    (問題提供者:一群成年人)

    大家看了有關他們的新聞報導整個月,覺得他們是否信得過?我以一個近距離的旁觀者身份告訴你,他們不是什麼政黨或者什麼勢力推出來當打手的。他們做事認真程度和行動力,真的很多政團也應該自愧不如。

    今次遊行的發起單位是他們、家長關注組和被會員追瘦的教協,就算你不信學生,也應該信家長和教師吧。

     

     


    (圖:反國民教育關注組公開聯署聲明)

     

    延伸閱讀:

    我們7.29會站出來

     

    7.29遊行詳情:

    全民行動。反對洗腦。729萬人大遊行

    日期:7月29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3時起行

    路線:從維園遊行至金鐘政府總部

     

  • 願葉建源持守當年風骨

    幾星期前我說過要發動針對馮偉華既countercampaign(反動員),原因是他身為普選聯召集人,要為偽政改方案通過負責。如果馮偉華真的是患了病而不是被勸退,我祝他早日康復。[馮偉華病退選 葉建源頂上(明報)]

    相對於馮偉華,葉建源不值得countercampaign。至少他不是普選聯成員,而且他曾經因為反對羅范椒芬而成為她的重點迫害對象之一。根據公開聆訊紀錄,04年的時候,身為教院講師的葉建源在報紙發表文章批評羅范的教育政策。教院校長莫禮時(Morris)指證羅范曾經要求他解雇包括葉建源在內的四名教院學者,她用的字眼是"You should sack them"。另外,教院副校長陸鴻基教授表示不時有教統局高官致電給他,要求他開除發表文章批評教改或教育政策的4名同事,葉建源是其中一人,每次都被他拒絕。2007年調查委員會發表報告,裁定羅范椒芬向香港教育學院院長莫禮時要求,約束葉建源和鄭燕祥批評教改的言論,意圖阻止意見積極、自由傳播,侵犯《香港人權法案》保障的學術自由,屬行為不當。報告發表後,羅范椒芬提早退休。[教院事件維基條目教改捱批扯火 拖延學術評審 羅太擬備懲罰清單(太陽報)]

    教育局申請司法覆核,當中的羅范是否「非法」干預學術自由的法律觀點問題此處不作詳述,但羅范的行為皆屬事實。後來,葉建源辭任講師,轉任兆基創意書院校長,現為教協全職總幹事(研究)。

    比起被張文光等民主黨人推出來當普選聯召集人,跟中聯辦密室談判的馮偉華,葉建源的政治履歷好看得多,至少他曾經不畏強權,堅持理念發聲而賠上仕途。

    重看當年羅范如何對付異見學者的舊聞,還是感到不寒而慄。不寒而慄是因為她當年狼狽下台,今時今日回朝,已經只是個局級官員,而是一梁振英陣營的要人、行政會議成員,還有《信報》給她的新稱號「教育慈禧」....。好不容易才把李國章、羅范這種把一己權慾加諸學術和教育之上的人趕走,現在又回到起點,而且是個更恐怖的起點。

    把葉建源送入立法會,讓他跟羅范重逢,起碼比起投馮偉華有意思得多了。

    另外,印象中葉是個謙和的人,不像張文光那樣囂張跋扈(就算對著自己的選民也是如此)。葉建源出選,張文光這種人退下,似乎是要求教協清洗其油條作風的時候了。

    在選舉前的日子,教育界的朋友如何讓葉建源面對界別選民,作出政治和教育議題上的承諾,甚至是他身為教協總幹事(研究)如何改革教協。這方面我們應該盡早聯合起來有所行動。

    上星期我和Tommy在教協研討會質問教協為何在反國民教育的問題上沒有行動綱領、沒有動員會員,負責回應的就是葉建源。現在他既然要選,身份不同了,就應拿出當年反對羅范模式教改的氣魄,在國民突育問題上表現反抗的意志、在教育問題上不要像張文光和民主黨一樣扮明對暗妥協,讓選民有一個投票支持他的理由。

    教協面對選舉的壓力,還有教師社群群情洶湧,在國民教育問題上才由被動變得比較主動(詳見那遲來的行動新聞稿)。選舉在即,我們更應該利用這個機會,要求教協和其候選人作出更多的承諾和行動。

     

    [2012選舉系列之0]

    (圖:教協國民教育研討會上,張文光慷慨陳詞,但不是聲討國民教育)

     

  • 三師會:我們7.29會站出來

     

    我們希望教育有多一點良知,少一點虛偽。7.29會站出來,要求撤回國民教育課程

    身為教師,我們接受過理解課程及前線教學的專門訓練,對於課程設計及執行對學生的影響,有深切的體會。

    國民教育課程變成必修科,是一個由上而下的政策,實際推行的時候極容易變成親建制集團透過公帑滲透學校教育場景的渠道,令學生自小一開始便曝露於帶有政治議程的教育之中。

    中國模式國情手冊的出現,告訴老師們一件事實,就是不要以為單憑個人力量搞好教案便可堅持寸土不失,因為我們面對的不只是一批只懂揣摩上意沒有個人意志的技術官僚,而是跟一個長期以洗腦和篡改歷史作為統治手段的政權作持久戰。 

    在香港這個資訊流通的社會,學生自小接受政治灌輸之後,當他們稍為成熟一點,發現原來自己一直接受的教育是如何虛偽,便會質疑教育的意義,包括本來應該存在於教育的真、善、美。

    我們喜見學生們今天能發揮自己的道德力量和公民權利,試圖令社會免於恐懼;我們又見到家長願意在公共場域保護自己孩子的獨立而真誠的思想空間;雖然我們只是教師群體裏的三個人,但這不礙我們回應他們對教師群體的期望:對知識誠實,對社會和傳統負責。

    我們關心下一代的成長,希望教育有多一點良知,少一點虛偽。所以,我們7.29會站出來,要求撤回國民教育課程。

    (三師會 24-7-2012)

    全民行動。反對洗腦。729萬人大遊行

    日期:7月29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3時起行

    路線:從維園遊行至金鐘政府總部

     

    聲明原文連結:

    三師會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