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時候放工回家,累得想不出任何東西,也打不到字。於是打一點作為entry,待有心情才打字。於是有了上面的一點。
想不到這種「留白」,竟得到大家的賞識。
待我死後,家妹請把那些留白的entries印出來,用畫架鑲起,改一個後現代一點的名字。可能賣得好價錢。
穿Prada的惡魔
警告:comment內有spoiler,如果完全不想知劇情發展的不要click進去。
計分表-誰應該看?
如閣下的分數高於100,可選擇購票觀賞。
如閣下屬於2、3及9,你在觀賞這套戲的時候會感受到全場有大量同類發出之Kero星之共嗚,當散場的時候腦裡充斥著大量高跟鞋映像,購物激素上升至危害生命的水平。
如閣下女友分數高於200,請盡量陪她觀賞,在觀賞完畢之後作適當輔導,以及.....不過.....其實....
閣下陪同女友觀賞的最重要目的是
.
.
.
.
.
.
.
.
.
.
防止她和她的姊妹一起看,然後散場時立即前往瘋狂購物。
不用擔心,我說想飛,不是想跳樓。我說的是李心潔和吳彥祖那套<想飛>。故事大意是PC Game設計師吳彥祖想找一個少女做遊戲主角的外形藍本,他找到了李心潔,而李心潔有她不為人知的背景和過去。李心潔背負著一整個問題家庭--父親欠下貴利兼坐牢、母親夏文汐因而得了精神病,弟弟行蠱惑、她自己賣fing頭丸為父還債。她在遊戲中的形象是一個衝破重重險阻,最終自由飛翔的公主。在現實世界中,她面對的險阻,卻不是那麼容易超脫。
李心潔身邊盡是問題,而吳彥祖身邊的組合--教跳舞的守寡慈父黃秋生、遊戲人間的雙失弟弟陳冠希,與李心潔的家庭對照,算是一種幸與不幸的對比,家庭可以是祝福,也可以是咀咒,就好像<不一樣的天空>中的問題家庭。
故事中的年青人,各有各的負擔--吳彥祖想追求事業、李心潔想家庭脫離債台、陳冠希廿歲仍是雙失的尷尬,還有吳與李的似有還無的關係。青春可以是無盡虛無,也可以是無限可能,虛擬世界要打怪升le(升level),現實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故事中人在現實世界有所為,可惜真的現實世界中只埋首虛擬世界的人卻大有人在。
其實,寫<想飛>的真正理由,是因為它的結局,一個可以感動人的結局。再寫變spoiler,不寫了。
談維基
我在三師會中說過,如果中六唸通識的同學不知什麼是維基百科wikipedia,大可執包袱走人。(sorry, 又硬銷了)
簡單來說,維基百科是一個以開放原碼概念運作的網上百科全書。《世界是平的》一書以維基百科作例子說明web 2.0如何令世界更加一體化,web 2.0是什麼?即是在現有的互聯網硬件之上加入好使好用,群眾參與度高的服務,例如blog、youtube、各式開放原碼程式等等。而維基百科就是當中的佼佼者。
維基百科的精神是人人都有資格參與建設,我們一邊使用,一邊貢獻。不論是詳盡撰文,還是小修小補,總之在中立客觀,出處清楚的原則下,人人都可以編輯任何一條條目。
來敝blog的九成九都是滿腹經論的知識型網民,其實大家也可以考慮開一個維基account,參與編修工作。(我的用戶頁)
英文版維基百科的條目增長速度奇快,相對而言,中文版的條目數量和增長速度便遠遠落後。
維基百科以英文寫的條目有一百三十多萬條,而中文寫的只有八萬八,連波蘭文寫的,也有二十多萬條。
啥們中國人明明比英語人口多幾倍,更是波蘭的幾千倍。為何在維基總是位列牛後?
原因是九成中國人其實是不能在維基寫東西的。我國一直封殺維基百科,所以中文維基百科一直未能成長,這是中文世界的損失,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損失。國內莘莘學子,想快捷準確的找資料,少了一個全世界最常用的方法。
這是國家數碼鴻溝。
當波蘭人的條目也比我們多兩倍的時候,我不禁問自己,中共幹嗎要這樣害怕?維基百科一直在努力保持中立客觀,為什麼要怕?
那是因為中共發佈的訊息和史觀經不起中立客觀資訊的衝擊。
在維基百科找東西的時候,多會看英文條目,因為英文版總比中文版詳盡數倍,而且中文版裡面空的條目(即是未有人寫過的條目)實在多得令人不耐煩。
在渴望中文維基社群突然多幾億人的同時,當然,我不是沒有擔心那幾億受中共極端民族主義、腦袋隨時發燒的網民會造成網上黃禍,把中文維基百科毀掉的。可是,我仍然樂觀,因為當討論、互相質詢、自由修改條目內容的風氣打開之後,有了放眼世界的機會,有了思想的解放,義和團便會被邊緣化。
有開放的空間,真理便會愈辯愈明。
你可能會說,大陸也有個百度百科。那個百度百科,根本就是一個巨型而且公然的翻版維基百科。裡面有很多條目是從維基百科copy and paste過去,連重組句子也懶得做。人地有維基,咱們有A貨維基。這種copy & paste加上政治審查的A貨,是中國人的恥辱!
一名男子涉嫌在網上留言,邀請網友組黨集體強姦女性,案件將於本月27日宣判。
=======================================================
太忙,沒有空寫字,唯有變身通識教材:
強姦有什麼問題?
為什麼在所有國家強姦都被定性為刑事罪行?
根據報導,被告涉嫌觸犯了什麼罪行?
你認為在網上討論組織強姦行為應否被刑事起訴,為什麼?
你認為網上言論應否納入法律監管?為什麼?
如果政府規管網上言論,你認為什麼言論才應該受到規管,才不會妨害言論自由?
你認為言論自由重要嗎?為什麼?
Christine Keeler astride a copy of an Arne Jacobsen chair.
Lewis Morley, 1963, Gelatin-silver print.
(Source: Wikipedia)
相中人Christine Keeler誘人嗎?她的性感帶來了英國史上最轟動的間諜案 x 上流社會性醜聞。Christine Keeler是六十年代活躍於上流社會的交際花,跟她交往的不乏達官貴人,當中一人是當時保守黨內閣的國防部長John Profumo。
不幸地,Christine Keeler被蘇聯間諜利用,嘗試從John Profumo口中套取國防機密。卒之,事件曝光,John Profumo因為在下議院說謊而下台。當時的保守黨內閣受牽連而倒台。
在審判的過程中,跟Christine Keeler有染的上流社會人士名字一一曝光,當年政府發佈調查報告的時候,不少人排長龍,希望一賭為快。
中學時代,一個有錢有地位的師兄被謀殺,老師語重深長地說「男人有一樣野一定唔可以亂攪,就係亂攪女人,隨時冇命」。
的確,性是有錢有面男人的死穴,年前某警察高層也是犯罪份子安排性服務而身敗名裂。
幾年前傳說中羅兆輝手上的「富豪相簿」,相信「市值」過億(如果賣家有命享的話)。
以性作為間諜活動的工具,似乎不是什麼出奇事,不過仍有一點新聞價值。是故當年東週刊才會誣衊程翔中了國安局美人計[連結] (後來東週刊刊登道歉啟示)。
關於書本的tag
1. One book you have read more than once.
2. One book you would want on a desert island
3. One book that made you laugh
4. One book that made you cry
5. One book you wish you had written
6. One book you wish had never been written
7. One book you are currently reading
8. One book you have been meaning to read
9. One book that changed your life
10. Now tag five people:
1. One book I have read more than once:
一個中產青年冷眼看人生、辦公室、愛情
2. One book I would want on a desert island:
3. One book that made you laugh:
4. One book that made me cry:
心裡面哭也算吧
5. One book I wish I had written
6. One book I wish had never been written:
7. One book I am currently reading:
李歐梵論消費主義香港
8. One book I have been meaning to read:
9. One book that changed your life
10. Now tag five people:
上星期在衛視電影台看<神話>。
成龍電影玩了廿年都是以下元素:
1. 打交
2. 追逐
3. 雜技
4. 不像男人的男配角(襯托大哥的男子氣概)
5. 大哥道理連篇
小時候看成龍,嘖嘖稱奇,覺得他很厲害,看成龍電影是每年的指定節目。
後來,看來看去都是類似的東西,而上述五點,1愈來愈少,5愈來愈多。不知那一年開始,已對他的電影失去興趣。
成龍可能習慣了做大哥,習慣了身邊傍友的讚美,於是以為付了六十大元入場的觀眾也會乖乖聽他長篇大論。「大哥講野你要聽」的連篇道理,很多時候似是而非,甚至自相矛盾,好不令人煩厭。
<神話>中的由大哥獨白說出的道理,包括:
在人家的地方偷文物,放在自己的博物館是可恥的
可是在片中,成龍和梁家輝潛入某南亞小國的神廟,梁偷了人家的鎮廟神石,弄出個大頭佛,成龍打傷人家的守衛,拿走了人家的國寶級寶劍,又不迫令梁家輝歸還神石。最後,還要借一個長老的口多謝他們破除迷信?
文物不應該重見天日,而應該長埋地下
片中成龍其實是個考古學家。他在南亞小國搶了人家的國寶之後,在中國發現了秦王陵和當中的驚世科學發現,卻說出上述偉論。
考古學把古物發掘出來,不是為了好玩,也不是為了發財,而是為了研究歷史。發現文物,卻決定不研究。請問大哥歷史應該如何研究?
大哥大概是洞悉了中國地方政府爭相把古蹟改造成主題公園的劣行,所以才會有這番偉論。不得了,中央豈不是要禁播這種反華亂國的論點?
成龍電影中的偉論,跟情節本身自相矛盾。也許這是他的個人風格──在現實世界也是一樣,口中道理連篇,但跟自己的行為並不一致。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