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8, 2006
-
「港女」研究
這是在教主的相片集的screen shot。那個demand and supply圖本來已經攪笑,加上一行美女圖,更耐人尋味。
[教主原文:港女報告]延伸閱讀
你在哪一邊
「看來困擾不少港男的所謂「港女」問題,根本早已成為全球化課題」
下了半旗的香港男人
「若要理解所謂港男降格的現實,我們不能不作出歷時性分析」得閒飲茶 1
有關「港女」的網上資訊節錄
得閒飲茶 2
「港女與港男的出現, 不過代表拍拖市場上的需求錯配」
得閒飲茶 3
「這班三字頭女生走到社會工作, 她們基本上已形成一種幾根深柢固的預期, 女生是要男生追的」老媽罵誌
她快三十歲了,具備所有三十歲女人的特質....男人,真賤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香港的女士們就很喜愛和經常用cheap這個字來形容某些男生的外表、性格、行為、修養及其價值觀
Comments (7)
真是好Funny.....
咪 desubscribe 左你先有好野... 阿 tommy 個兩條 link 錯左.
1. 上海女人並不是生厭, 只是在全國的女人中上海女人的無論教育水平, 外表條件都相當高, 所以根本看不上"外地人", 外地人追不到, 所以就罵, 她們比較看得上的是"外國人".
2. 港女, 其實和許多香港人一樣, 接受不了和國內競爭這個事實. 我上海生的(和老董一樣), 小學時來香港, 中學以後漸漸發現, 也漸漸不明白, 香港人有什麼值得比內地"高人一等" (以下內容要得罪人了), 恐怕只有香港的廣東人福建人潮州人才會覺得他們比祖籍鄉下那裡的人優越一點.
3. 港女 versus 滬女
全世界人都拜金, 只是看有多"露骨"
外貌: 你自己到淮海路走走(南京路外灘太多外地人), 再比比銅鑼灣時代, 答案見仁見智. 我個人覺得上海女孩皮膚白一點
文化: 尤其是大學程度或以上的. 我個人的深刻體會是香港女孩不看書(上限是張小嫻), 國內的文化氣息是優勝一點的. 上海女孩至少會附庸風雅, 港女以"沒有書生氣自豪"(反智),
eg: 如果男方談話中觸及一些深刻一點的東西, 或者小眾文化的元素, 而女方不了解. 會打扮要附庸小資格調的淮海路上海女生會表現出無知的慚愧以及對文化的興趣(至少表面上). 而普遍會打扮的時代廣場港女只會覺得你是腦子有病的異類, "大家唔o岩channel". 這就是區別
不過這也不是香港的問題, 殖民地教育就是這樣, 新加坡也一樣, 當然她們外貌實在比較缺乏競爭性, 拜金的露骨程度和其他大城市一樣.
特技: 上海女生的"柔聲細語"嗲功全國第一, 全世界恐怕只有日本才比得上. 國內的女人都比港女懂得"柔聲細語", 而港女從loser的角度對內地女性這種"cheap"的行為充滿鄙視
上海女人當然還有 "作" 請自己閱讀參考資料
http://www.people.com.cn/GB/shenghuo/79/110/20020927/832764.html
加送一樣子比較typical上海女生的陸MM照片 (早期清純版)
http://www.naphoto.com.cn/myAlbum/myPhotos/00154.jpg
求偶問題不應只局限在香港這個小地方, 我八年前還在和尚寺的時候就提出了以下八個字的戰略方針
(98年的ICQ info)
展望神州
放眼全球
港男已經做到第一點, 第二點國際市場開發就留給港女了
Kursk, 有一本英文小說叫The People's Republic of Desire, written by Annie Wang 內裡的人物比起港女不知高出幾班呢!PageOne有售,非常寫實。
香港女生的品味是消費性的,懂甚麼品牌甚麼紅酒時裝便叫有品味,會思索文學哲學人生意義的是「你up乜呀」
雖然,言語無味是整個香港人的普遍現象。
Thanks for such an interesting sharing. It's just my feeling and I'm not sure if other people would agree with me --- I feel that the quality of both the boys and girls in Hong Kong has been declining. By quality, I mean the following things: knowledge (whether one is knowledgeable and has common sense), character (whether one has a good personality and the correct values towards life), manner (whether one is presentable) and charisma (which is really abstract --- it means, to me, the general feeling that a person gives me). I thank God that I do meet some people who fulfil all the above-mentioned criteria, but I have to say that I do meet others who are near the "border line" on my scale.
This is just my personal opinion --- and I can be really subjectiv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