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是全港第一個以「屈機」為寫作題目的教師,簡直可以學補習社的同行般貼出來,大字標題,用紅筆圈著,指明「貼中」:
屈機與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小弟於08年3月寫的blog文]
純粹講笑。
同學們,看blog和開卷一樣有益(還要多得留言的大大們對屈機定義的補充)。
老實說,考評局(HKEAA)出「潮語」不是問題,那條題目不是要學生理解潮語,而是要他們分析使用潮語的利弊,那類題目考的是學生的分析能力、識見和寫作技巧,以上三者不足,沒有潮語部份,也會給其他題日中的社會現象考起。
問題是考評局的注釋錯得離譜。不知他們是自作聰明還是什麼,把屈機解作「玩遊戲者因無法取勝而屈服」。根本「屈機」的「屈」,不是解作屈服,而是過去十多年的青少年的慣用解法--
- 冤枉/迫害:(例)你屈我(可能出自電影「監獄風雲」)
- 以偏門途徑或某種壓力達到目標:(例)屈你餐飯
而「屈機」最初是街機術語,指利用程式漏洞,對電腦或真人對手時取得不合理的戰果,經過近幾年的普及和演化,青少年用來形容日常生活中強弱懸殊的形勢或情況,或者使用非正常途徑令對方就範。
(例一)阿Sir特登出D無響溫習堂講既野,擺明屈機0者。 (老師的試題問的是沒有在溫習課提及的內容,分明是想害我們。)
(例二)大家黎食飯都係著得普普通通,得佢著得咁少布,好屈機0者。 (大家來吃飯都是穿普通的便服,只有她穿得這麼性感,害得我們都沒人留意。)
要找遠一點的典故,可參考《孫子》「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說法,這裡的「屈人之兵」,是降伏對方的軍隊。這意思十分貼近青少年口中的「屈機」的意思,上面的文章提過「不戰而屈人之機」,可以說是在遊戲以至日常生活中,以好的計謀「降伏」問題或者對手。
說回考評局的說法,你到MK、荃灣、尖咀、銅鑼灣,問一問那裡的青少年,有多少人會同意那定義?我們不會懷疑考評局諸公的學術水平,可是處理「潮語」方面,實在有點粗疏,也可能是自大。出卷的人,只要回家問一問家中的少年,又或者google一下,根本不會出現這錯誤。
當然,不排除是考評局的學者們以為自己可以一鎚定音,以自己的定義為正宗,推翻十多年來幾代潮童和青少年建立的次文化?
延伸閱讀:
屈機定義 (wikipedia)
見鬼勿O咀 潛水怕屈機 (明報有關這次事件的報導)
潮語好試題慘落在愚官手上 (刁民公園 )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