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16, 2008
-
真人真事-上星期的經濟課...
這是真人真事,唔信可以問我的學生。
上星期一教GDP的時候,解釋保險合約和保險公司的運作,有學生問:
「阿Sir,咁保險公司會唔會執笠架?」
我答:
「基本上保險公司計晒數,佢收左客戶既錢,理論上保單唔會被claim突,而客戶提供源源不絕既現金流,保險公司再用呢D錢黎投資,照計好難會執笠,除非發生左超大鑊既事,令保險賠突*,或者經濟出現好大問題**,就可能令保險公司出現困難。不過,機會微乎其微喇,保險公司係為風險擔保架嘛,連保險公司都死,咁就好多人死喇。」
可能我真係燈神。
講了一星期世界末日,大家都在猜測歐洲的實驗會不會造出個黑洞,現在不用猜了,原來黑洞已在美國形成了。大家不用再擔心世界末日,因為世界末日已經來了***。
我把手上所有的東西都賣掉了。各位巴打,cash is king。
(11:45pm 後補)註:
* 我在堂上舉的例子是假設突然絕大部份客戶突然死掉,這是科幻片情節,現實幾乎不會發生。
** 經濟出現大問題,令投資出問題,影響財政狀況。
*** 世界末日不是AIA本身,而是連串爆煲之後的全球經濟問題。這樣的melt-down,分分鐘有機會俾我地既子子孫孫響歷史書讀到。延伸閱讀:
AIG急需周轉資金 恐數天內倒閉 (星島16/9/08)
Comments (33)
我开心死了
where's the black hole, or "singularity" then? (more technical: where gravity collapsed?)
ans: the U.S. military force
***
anyway, GDP是两个经济学生吃是吃出来的
every night, i pray to god, that i can witness a "global redistribution of wealth, redefinition of political boundaries (must incl. Switzerland this time!!!) and establishment of new order by force" in my lifetime.
it seems the mighty god, or allah, or whatever spirit above us, did listen to my prayers.....
amen, allah akbar, hallilujah, whatever
hahahahaha
my new boss said yesterday, "Carmen, you do know how to pick the best starting date of work, don't you? It's the worst day ever in Wall Street!"
拜拜神先...
日軍打到黎,港紙咪又係要變返軍票先值錢
US d連鎖效應好勁
轟轟烈烈地成為世紀大災難的見證人。
"The dollar is our currency, but your problem."
- John Connally
"Sub-prime is our problem, but your nightmare."
- Someone in America
The problematic thing is NOT on the "claim" side.
The "return" side that the insurers use clients' money to invest is the problem. So you are still correct. wahahahaha
其實我成個禮拜前已經晌高登見有人問呢個問題。我開頭都好似庫老師你咁諗, 覺得保險公司理論上會有一大班精算師同自己計晒風險, 再加埋保險公司肯定會另外有underwriter同佢再承保, 分散d風險, 不過今次單野咁大鑊, 我諗aig真係有排煩。
一般而言,保險分為人壽保險和一般保險兩大類。顧名思義,人壽保險承保的是人命,一般保險則承保人命以外的各類責任險(如水險、火險、醫療、旅遊、董事保險、專業責任彌償保險等等等等)。
兩者運作方式有很大分別。人壽保險主要靠保費收益再衍生的投資賺錢,而一般保險則很多時以保費本身牟利。因為人壽保險為長期合約,一般保險通常最長的保險期則為六年,所以人壽保險可以利用保費作長線投資,一般保險則通常直接賺取保費本身,靠健康的客戶群來確保不會出現「爆煲」的情況。
由於人壽是長期合約,所以投資的產品多數以貨幣及債券為主,採取的是低風險投資組合,以確保有「保證紅利」給予客戶。而新興的「投資相連」保單則純以投資組合決定保額,通常保額為戶口的百分之一百零一(即所謂101保單)。
因此看AIG事件,要清楚知道事情的根由在哪。由於美國樓市見頂,樓價回落,很多人斷供,連帶相關的按揭保險和融資出現問題,所以「爆煲」。而人壽保單則不會受到影響,因為保險投資多數保守得多。
但是由於有些保單是以基金價值計算保額,所以保額會受經濟環境變差而影響表現,08年的表現一定會十分差,但不會完全消失。而傳統人壽保險方面,由於主要投資並非在今次出事的範圍內,所以應該影響也不大。
或者你會問,但今次是母公司出事,子公司未必可以獨善其身。但是AIA作為保險公司,在香港有很好的監管,資產淨值有一定水平,單以AIA看,財政尚算穩健,對AIG來說反而是項可以有助渡過難關的資產,所以頂多AIA會賣盤,而不會清盤。
加上香港保監會亦已明確表示,會確保保險公司的理賠能力,而且保險公司在香港也必須有一定不動資產,所以理賠能力也不用擔心。
最重要的是,人壽保險不同一般保險,不會因個別事件而令理賠率大幅提高。例如次按問題會令有關樓宇承造和企業融資等問題忽然大幅提高,但不會令死亡率明顯提升。人壽最大筆的賠償出現在受保者死亡時,所以基本上不會因經濟環境惡化而變得極壞。(縱使是零三時經濟壞透,但死亡率也不會一下子跳升幾倍至幾十倍!)加上現時的人壽保險中,基金相連的保單基上是「自負盈虧」,所以對於壽險公司來說,「爆煲」的機會比起老師變性的機會還要低。
@relgitsjg - 100%
Your words are nice an neat.
It's all about the 紅利, but not the problem of bankrupcy.
@relgitsjg -
@hystericireul - 就是這樣了。要claim果邊出問題,基本上係冇可能,我在堂上舉的例子是假設突然絕大部份客戶突然死掉,這是科幻片。
經濟出現大問題,才會令投資出問題,影響財政狀況了。世界末日不是AIA本身,而是連串爆煲之後的全球經濟問題。這樣的melt-down,分分鐘有機會俾我地既子子孫孫響歷史書讀到。
@hystericireul -
@Kursk -
要是能死上一堆客户,那就是"恐袭",或战争,保险公司轻轻松松赖掉。
@bigbrother1984 - 對。我有想過會不會好似I am Legend咁。
偶有個好朋友!今天佢19歲生日喇!!
偶想幫佢集齊最少九百一十七個留言牙
可唔可以幫幫手去偶朋友個XG留句言牙
唔該哂你地牙!! 佢XG係http://www.xanga.com/bday_kelvin
麻煩哂!!!
對唔住哇!!!佢XG應該係 http://www.xanga.com/guildguild 唔好意思!!
@bday_kelvin - 對不起了,本blog慣例,不留生日comments給陌生人。
cash is king
所以要把手頭上的樓車等都賣掉嗎?
在通脹的年頭,cash 也不見得是 king。
經濟學白癡的看法﹕次按和金融機構倒閉是很麻煩,但不用當成世界末日吧。
要驚不如驚全球暖化、物種消失。
經濟衰退既野,頂多十年八載,成個地球冇左,就真係冇得翻身。
@fongyun - 所以也不用太擔心了,說不家下個月歐洲的黑洞可把AIG的問題解決。
@Kursk - 可能我變態,對於今次金融海嘯,我無乜悲哀既感覺,反而覺得係為果班早幾年趾高氣揚既人淋一身冷水,上左一課,得個教訓。而且得以身處大歷史之中,我與有榮焉。
@bigbrother1984 - 談起恐襲和天災,多說兩句。
其實人壽的理賠概念很簡單:你死。不管怎麼死也好,總之是確證的死亡,便會發保險金。保單中多數有「自殺條款」,投保後首兩年內自殺不獲理賠,過後則即使你自殺,保險公司也會悉數賠償保險金。
當然,基於「最高誠信」(Ulmost Good Faith) 的原則,即使保險公司沒有問,你也有責任披露所有有關人命風險的個人資料,如嚴重病歷記錄等(即是傷風咳除外)。這便是技巧的地方了,很多香港人在投保時故意隱瞞,最後出事時保險公司以此為由(不管合理與否)拒賠,便覺得「保險公司騙人」。
至於恐襲、天災等,行內稱之為「基本風險」(Fundamental Risks),不管任何形式的保險都不會涵蓋的。但以我所知,人壽保險還是會因為死亡而賠償的。所以南亞海嘯的影響,在於旅遊保險和意外保險,而911,我想則多半與責任保險有關,才令保險界出現災難。所以當年911,一開始布殊說「This is War!」時,各保險公司額首稱慶:政府也說這是「戰爭」了,我不賠!
在南亞海嘯事件中,有些保險公司最後還是提供了賠償的,這是出於「恩恤」的考慮而非合約條款的考慮,即是「賠畀你係人情,唔賠畀你係道理」。
後果太嚴重,所以美國政府還是出手了……
@hystericireul - 關於自殺,有不同的「不保期」,當然不會超過兩年,可是最短的我買過只有三個月不保,另外比較多的是一年內自殺不保。由於「身故」沒有「下次」或「其他情況」,不管原因還是應該賠償。至於「意外」方面,由於有「基本風險」的問題,有時保險公司真的可以「逃過一劫」,可是經過海嘯後也衍生出一小部份「特殊保單」(認識來自有人向我介紹過),會包括好些「特定(基本)風險」,當然限制較多,保費較高,選擇也少很多啦!
@bigbrother1984 - Why 'MUST' include Switzerland? It is so much like a heaven even if it gets poorer...... It is about lifestyle and politics, much more than about money and economy......
P.S. 為甚麼教 GDP GNP 要同時講解「保險」? 我記得當年老師應該沒有在那個時候提及的......
「有機會俾我地既子子孫孫響歷史書讀到。」???如果那些「子子孫孫」「世界末日」過了還能生活下去再說吧!
有機會,經濟學的「新」例子......
@hystericireul - 不過保險公司有一點像銀行,如果太多人同時「領回」他們「寄存」在保險公司的「紅利」(本來留在保險公司「滾存」收息比放銀行高很多),也可以引發類似「銀行擠提」的效應,這個跟「理賠率」可以扯不上關係。另外,題外話,如果香港股市再繼續直線下跌,「自殺」引發的「人壽保險理賠率暴升」應該也逃不掉了吧?!
不過從此以後 AIA 的生意應該會一落千丈了...... 你也知道香港人的「特性」的啦! 相信 AIA 的市場佔有率會急速下降......
@Frostig - 通常最多可以領回達9成的戶口現值,但現在美國政府出手,相信不會發生這種情況。香港的保險監管其實做得不錯,縱使AIG真的倒下,我認為香港的保單也不會成為廢紙。
192萬張保單,在香港是個極大的數目,如果真的倒下,政府似乎不得不出手。
無論自殺率如何暴升,也不會令死亡率跳升幾倍到十幾倍以上吧!除非香港發生911式襲擊,或者香港打仗,便有可能令保險界掀起狂潮。
@Frostig - swiss stayed neutral in First & Second world wars bcoz it was the banker behind both camps
if the cold war between capitalist and communist blocs in the post ww2 period had turned to be a "hot real war", those bankers in Geneva, in Zurich wouldn't be spared from "乌克兰第1方面军" 's armour tracks. Red Army, unlike Nazi & the Allied, was not funded by bankers, they didn't need to respect switzerland's banker neutrality.
@bigbrother1984 - Don't think there will be a 'real' war because of such comparatively minor 'financial problems'. Actually, according to Swiss, why CH (Switzerland) would stay 'neutral' was another story, only (mainly? primarily?) due to the messy European history......
@hystericireul - Sorry,關於自殺率,那只是一個 'broken gag',可能真的太太 broken 了......
P.S. @bigbrother1984 - CH got rich quickly just after WW I, because most of the Jewish businessmen (or other rich people) died in the War, and the banks suddenly became VERY rich...... And then, under a stable, reasonable, safe and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the accumulation of wealth could take place throughout generations (unlike China, or say, HK)...... That's why Swiss are generally rich. (Excluding the immigrants, no matter legal or illegal.)
@hystericireul - 我家裏就拿了申請表準備領回所有「積存紅利」...... 雖然不多,還是有幾千美金呢!當然不會取出「現金價值」啦!(拿了就會 cut 單了!)
谁可以把milton friedman条尸从棺材里捞出来,叫他老人家开开尊口评价一下美国政府这种明目张胆的救市行为...?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