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結果公佈之後,人人都在問這個問題:是誰殺死了毛孟靜?
毛孟靜名單得17,259票,以僅僅2,000餘票敗給梁美芬名單的19,914票。
有一種說法是黃毓民殺死了毛孟靜。其實,比較準確的解釋是:這一場由一連串錯誤及背景因素造成的悲劇。
選舉論壇前所未見的效果
兩個月前,毛孟靜名單支持度高達15%,那時候黃毓民名單則只有幾個巴仙,比梁美芬更低。那時候黃毓民的做法很簡單直接:
1. 批判建制派(民建聯及梁美芬)建立在泛民選民之間的聲望;
2. 同時專攻個別泛民候選人(公民黨以及劉千石)某些死穴以搶奪泛民票源。
在選舉論壇之前,黃毓民每星期兩晚在網上電台都是做這兩件事,不要小看這效果,他的網台節目每集至少有幾萬人下載。
在香港電台辦的選舉論壇,他專攻毛孟靜,質問她的黨友湯家驊找李柱銘出選功能組別一事,毛孟靜的對應出奇地差,本來矢口否認那是公民黨的立場,到後來黑面蔑咀,分數大打折扣,後來片段上載youtube,被廣泛流傳,毛孟靜民望開始急速下跌。
另一次選舉論壇是NOW新聞台那次,他在民建聯鍾港武狂屈涂謹申之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怒罵李慧琼和鍾港武,一句「民建聯最無恥」,又在 youtube熱播,這次更造成瘟疫短片(viral video)效應,那句sound bite幾乎成為競選口號,這一著令泛民基本教義派選民大叫痛快,他的兩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涂謹申)」,和「本來打算招呼阿基(馮檢基),而家招呼你(民建聯)」也收到很強的號召泛民選民的作用。
流血不止仍不止血
自從那兩次論壇,黃毓民的支持度一直上升,而毛孟靜則低處未算低。本來黃毓民的計算應該是取走毛的部份選票,15%,怎樣搶也不會搶至流血不止。
可是,也許連黃毓民也沒有想到,原來毛孟靜名單就好像患了血友病一樣,打了兩下,便流血不止,由本來近15%跌至選舉結果的8.35%。
毛孟靜名單之死,部份源於論壇表現被廣泛流傳導致的逆轉效果,另外,在支持度下跌的時候,沒有作出相應的救亡也是原因之一。雖然近年九龍西多了一批中上層選民,可是整體來說油尖旺和深水埗仍是相對草根的社區,草根選民可不像港島區般對公民黨死心塌地,他們對地區工作政績的重視程度較高,故主打形象的毛孟靜 一旦公開表現不佳,便會急速失分。同樣打形象牌,標榜自己是「貨真價實的民主派」的黃毓民,形象上搶去了毛孟靜的市場定位。
如果毛孟靜在最後兩星期的危急關頭打悲情牌,把被攻擊的事塑造成惡男欺負知識份子女性的故事,訴諸感性,也許能在形象戰上搶回部份失地,畢竟部份泛民選民可能會同情她的「遭遇」。到了最後關頭,相信她的團隊大概會知道選情真真正正的告急,這個時候,告急牌加悲情牌,也許有力回天,扳回那些少的關鍵票。
最後一根蘆葦
說到最後,究竟是誰殺死了毛孟靜?在這場混戰裡面,黃毓民和youtube先打了毛孟靜兩記耳光,這應該不會至她於死地,然後沒人會料到毛孟靜身子太弱,吃不消而流血不止。最後的關鍵因素,也是毛孟靜最不能控制的-她所屬的公民黨本身已經失去了光環,不再是選民心目中的首選。
環顧今屆新界東、新界西和九龍東,公民黨各名單的成績也不像想像中的好,這很大程度上和公民黨本身只推銷專業形象,四年來政績乏善足陳有關--論地區工作,民主黨和民協遠比他們好;論爭取民主和維護公民權利,社民連遠比他們肯定;論經濟政策,各大政黨基本分別不大。最後,加上譚香文建議政府規定報稅表要經會計師呈交的事件,被對手咬著不放。整個黨背上了只維護利益團體的罪名,凡此種種因素,令港島區以外公民黨整體的支持度下滑,這也許成了毛孟靜身上最後一根蘆葦。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