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October 18, 2009

  • 群賊系列(3)-大家快D嚟炒泡沫

    講到買樓的問題,現在我們見到的是政府見到樓價有上升的可能,然後由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再煲大佢,同時高調聲明不會增加土地供應同採取任何冷卻措施。

    曾生說豪宅被狂炒不會影響其他物業市場。如果上面既錢繼續係咁落嚟炒,這個講法肯定唔成立。話說二百幾年前既經濟學大師李嘉圖見到人最初耕種最好的田,照計人人都鍾意耕肥田,冇人耕瘦田先啱。但李嘉圖觀察到肥田有人耕,之後瘦田都有人耕。原因係因為肥田既邊際生產力到咁上下會遞減,於是就瘦D既田都有人耕。

    假 設樓宇的回報來自其租金收入及升值,若把租金收入和升值組合為一個數值,最高回報的物業應該是那些在中西半山,幾萬元一平方呎的真正豪宅,根據曾特首的說法,來買樓的人只會買貴「豪宅」,所以豪宅狂升不影響民生(即是一般市民會買的物業)。這個說法有一個假設,就是「豪宅」的回報只升不跌,而且新加入市場 炒賣物業的人全都炒得起那些豪宅。當然,這是不合理的。

    另外,現在的豪宅升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陸放寬信貸,很多企業和人拿錢來炒樓,他們買野眼都唔駛眨眼,炒貴了豪宅,crowd out了部份本地投資者,他們很有可能會轉向面積和位置差一點的物業。

    這次的豪宅泡沫不會波及中價物業?根本冇可能。本來可能波及得沒那麼快,但多得香港最強推銷員曾特首的施政報告再高調地煲一煲,通知大家政府見到升喇,仲唔會做任何野穩定樓價,即係叫大家快D嚟加入呢場泡沫遊戲!

    到了最後,我地既優勢產業仍然係地產。

    ===================

    話說回來,有自稱係醫生同埋男友係律師的市民phone-in向特首投訴買唔到港島既樓。於是曾特首agent上身,教佢買遠D。

    這個自稱醫生的市民的投訴引發了不少市民的共嗚,也引發了世代論述的爭議。

    很多聲音說很多人買不到樓結不成婚。小弟單身兼無產,未感受到這種鬱悶。香港人不知為什麼對「結婚等於買樓」有一種接近信了邪教的迷信,在他們的字典裡是沒有租樓的概念,而買不到樓的時候便怨氣沖天。有些人為了買樓,寧願住在香港邊境一帶,離開工作地點冇雷公咁遠,天未光就要起身,放工搭車返到屋企已經半 夜三更。如果想住得方便一些,其實可以租樓,一般中產都可以負擔。

    當然,買樓的慾望除了一丁點兒置業的安全感,其實真正的目的是憧憬物業升值,樓換樓賺錢(低息的時候可能供樓不比租樓貴,但這沒有計算要俾大筆首期、以及利息上升和失業斷供撞正跌市的風險。)。上車就是進入這個賺取升值的快車道的第一步。上到車,可以加入炒樓遊戲,這不是政府的責任。那位自稱醫生的市民,以及一眾共嗚的中產,怨政府不能讓他們上車,有多少出於「結婚等於買樓」和「政府應該讓我上車發達」的迷信,我不敢說。

    大家應該準備罵我涼薄了。最後,不說地產,說一點政治。

    如果一個地方有一小部份人可以不停把身家滾大,而其他人愈來愈難加入這條快車道的話,收入差距愈來愈大的話,這個社會的怨氣一定愈來愈大。

    另外,如果一個地方的愈來愈難得到那種推有恆產的安全感的話,愈來愈難得到那種「安居樂業」的滿足感的話,那地方的人的向心力應該會愈來愈低。拿老共的說 法,宗教是精神鴉片,而安居樂業這教派的迷信,應該是人民安定的強力鎮靜劑。這也解釋到為什麼港英會在六七暴動之後開始攪公屋和之後的居屋計劃。

    一心攪起益唔到一般市民的地產泡沫的政府,把香港這地方人民的最重要精神鎮靜劑拿掉,人們不再鎮靜,下一次有什麼政治風波,把怨懟燃點的話,結果可能no eye see。

    P.S.
    1. 有不少朋友想我介紹一下LED照明設備,有空便會寫了。
    2. 生活軼事延遲一日寫吧。
    3. 忽然想到,應該很快會有人base on呢條片,整一條「希特拉都買唔到樓」既片放上youtube。
    4. 看了《中國猛博》的一部份,裡面講不同的bloggers如何改變中國的網絡及政治生態,感受良多。強烈建議各中學的通識科和圖書館快快講買。

    相關文章:
    群賊系列(1)-窮得只有慳電膽

    群賊系列(2)-你返大陸做官罷啦

    延伸閱讀:
    死水裏的醫生律師 (john兄)
    憧憬自由之丘:「買樓信仰」為香港中產作繭自綁之死結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請特首回答我 (肥醫生)
    特首給肥醫生的簡覆 (陳電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