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ly 2011

  • 誠邀大家出席版權條例論壇

    copyrightbill_banner.jpg


    <<2011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 公眾論壇
     

    政府已刊憲《2011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以更新本港的版權法,旨打擊網上侵權活動。最具爭議性的是草案擴大了作品的傳播模式至任何電子傳播,禁止侵權者以電子媒介方式發布侵權作品,並可能負上刑責。

    政府強調不論現行法例下或新法例下的刑責均不是以惡搞/次創作 (改編流行曲的歌詞) 為目標,次創作/惡搞會否觸犯刑事,現時和將來的界線是一樣的。但為甚麼次創作/惡搞沒有列入豁免,是否仍可能面對刑責?影響網上創作自由?侵害言論及資訊自由?草案如何公平地取得各方面的平衡?

    香港互聯網協會(ISOC HK) 誠邀你參加是次公眾論壇,讓市民與政府直接對話,提出問題,發表意見。希望你踴躍參與!

    活動詳情:

    日期:七月二十二日(星期五)

    時間:晚上六時四十五分至九時(六時三十分開始登記)

    語言:廣東話

    地點:灣仔軒尼詩道15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社聯2樓201室

    主持:

    莫乃光先生

    香港互聯網協會主席 

    CharlesMok_passportsizephoto-ss.jpg

     

    講者:

    1.) 黃 昕 然 先 生 
    署 理 商 務 及 經 濟 發 展 局 
    首 席 助 理 秘 書 長 (工商) 

    Paul2.jpg

    2) 曾 志 深 先 生
    署 理 知 識 產 權 署 助 理 署 長 (版權)

    3.) 庫斯克
    Blogger、自由撰稿人、專欄作者

    Kursk2.jpg

    4.) 陳振傑

    互聯網總監

    關於國際版權保護協會(大中華區)

    james.jpg

    首席台下發言嘉賓:

    星屑醫生
    博客、Twitterer、自由撰稿人、多媒體創作人

    doctor_jeff_photo.jpg

     

    請立即登記: http://goo.gl/AoSJV

    Facebook page: http://goo.gl/hNiQS

    主辦機構:

    香港互聯網協會 (ISOC HK)

     

    支持機構:
    audioBlogr
    香港通訊業聯會 (CAHK)
    DotAsia機構
    香港高登(HKGolden)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HKITF) 
    香港互聯網供應商協會(HKISPA)
    國際版權保護協會(大中華區) (IFACT-GC)
    公共專業聯盟 (PC)
    香港維基媒體協會(WMHK)

    參考文件:

     

    <<2011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

     http://www.ipd.gov.hk/chi/intellectual_property/copyright/copyright_2011_bill.htm

  • 來自庫斯克市的明信片

    感動中!收到Eric的明信片!

    Eric遊覽庫斯克市的時候寄來一張明信片,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到過這小城市的香港人(那城市的居民我認識幾個,因為他們找我問我為什麼用了他們的城市做網名)。

    再一次感謝Eric的心思。以文會友,最快樂的就是這樣子。

     

    常常有人問我Kursk這個網名是什麼意思。這個網名其實是2003年之前已經在用,Kursk(庫斯克)是俄羅斯的一個城市,強國譯名「庫爾斯克」,中華民國譯為庫斯克,我看我歷史書都是台版,所以對庫斯克這個名字比較有親切感。1943年那裡的周邊地區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役。那場戰役的結果是發動攻勢的納粹德國的裝甲部隊及預備隊完全被打殘,令德國自1943年夏天之後完全不能阻擋蘇聯的反攻。有歷史研究者稱1943年的庫斯克戰役是東線的其中一個重要轉捩點。

    近代俄羅斯的一艘核動力潛艇也是以庫斯克命名(submarine K-141 Kursk),2000年它在演習的發生爆炸沉沒,艇上全部官兵殉難。

    用Kursk做網名最主要是因為在2003年前,這個名字在大部份的平台都能夠登記,而且這名字本身有特殊歷史意義,其次是它字數少又容易記。總而言之,用這個名字主要是為了記念1943年和2000年的兩件歷史事件。(其實Kursk正確的的讀音是"Coolsk",不過我平日是以"Cursk"自稱,無論如何,怎說也是很難記得的。大家還是叫我庫斯克好了。)

     

  • 福建永定土樓-包車遊記

    河坑土樓群-真正住人,沒什麼商店的土樓群

    塔下村-聽說風水超好,民國時代專出達官貴人

    裕昌樓-建於元朝

    田螺坑土樓群-四菜一湯

    復活節假的時候去了廈門、金門、永定。永定就是那個以土樓聞名的地方。永定的土樓,最老的是元朝建成的裕昌樓,它的每一層土支架向不同方向傾斜,這幾百年來都好像快要倒塌一樣,所以叫「東歪西斜七百年」。另外,永定最有名的土樓群叫「四菜一湯」,那是四個圓的土樓圍著一個方形的土樓,上面看過去就好像吃飯有四菜一湯般。

    永定有n個土樓群,由元朝到1960年代的都有,絕大部份都有人住,以建築特色、歷史價值、風土人情而言,絕對值得一看。我們去過沒什麼遊客的河坑土樓群,沒那麼多紀念品店,可以讓人感受一下那裡的生活氣息,最有趣的是我們在其中一個土樓遇上一位正在吃飯的大叔,他見到我們,便拿著飯碗帶我們在他住的土樓走了一圈,還詳細的講解當中的建築細節,可愛的是他不是收錢的,也沒有帶我們去買什麼。

    去永定看土樓,至少要預一天時間。我由廈門出發,包車去永定,來回差不多要六小時,所以早上八時半便出發。

    包車的司機大哥叫柯師博,他在旅遊forum(例如背包客棧)挺有名的,而且會直接回答網友提問。我在網上找包車時看到他的資料,看到蘋果日報也介紹過他(連結),應該不會劏人劏得太過分,所以便email找他了。他的經營方式很web 2.0,除了在旅遊forum推廣和回覆查詢外,他還經營了一個關於土樓旅遊的網站。至於落訂,是用支付寶的。全程都是online攪掂。

    當日由師傅帶路、包門票和午飯,兩人收費共800人仔,可以接受。雖然在網上看到有些收費比較平宜的,但隔山買牛,還是找個比較信的過的好,那一二百的差價,當是買個安心的information cost。

    因為未見過他,本來以為是個大叔,不過見面的時候才知原來只是個年近三十的80後,雖然未夠三十,但已經成家立室有小朋友了。沿途跟他聊天頗愉快,招待也不錯,值得在此推介,純粹因為覺得他OK,沒有什麼利益的,他也不知道我的網名。

    這是柯師傅的網站:http://fujiantulou.hk

     

  • 如何同步發放Google+、Twitter和FB訊息

    一click過update FB和twitter可節省不少時間,現在多了一個Google+,所以要找個新的方法了。"Start G+"這個Chrome extension可以做得到:按此連結。安裝了這個extension之後,在Chrome打開Google+,右上角會有一個icon (圖1),click那icon,然後選"login Twitter"和"login Facebook"便成,之後在Google+貼文的時候,便可以同步發放到Facebook和Twitter (圖2)。

    我測試過貼文、貼link和貼圖的效果,結果是:

    • 文字和link:G+、FB和Twitter都沒問題。
    • 圖片:只有G+和FB能顯示圖片,在Twitter上只顯示到文字。 

    另外,Start G+會把你的FB的news feed和Twitter的timeline合併到你的Stream裡面,可以在stream上一take過看到三大平台的訊息了。當然,合併stream的功能是可以關掉的。

     

    圖1: 安裝好之後,按右上角那個橙色icon,然後login FB和Twitter
     

    圖2:可以同步發佈了,如圖。

     

    連結:

    Start G+

  • 立法會大樓的最後一天

    貼圖不說話。

     

  • 我們需要小學雞A1頭條嗎?

    上圖是7月12日蘋果日報頭版,而網上版和流動版的蘋果日報,更有繪聲繪影的動新聞。

    小朋友情緒失控當街罵家長,需要的是專業輔導甚至治療,而不是被堂堂一份銷量「大報」的A1譏諷是「無規無矩小學雞」。

    那個小孩的失常舉動可能是無家教,也可能是有精神問題,蘋果有求證過嗎?他們憑什麼以「無規無矩小學雞」來形容那孩子?

    另外,A1頭條是用來報導這種東張西望或新聞的嗎?香港社會需要這樣的A1頭條嗎?這個世界沒有更值得社會大眾正視的新聞嗎?

     

    其實香港頭三位銷量的報紙也是「一擔擔」的小報作風,這種東張西望式頭條也不是第一次。可悲的是他們還是最暢銷報紙,也許很多人就是喜歡東張西望水平的新聞吧。

     

    (只貼圖,不貼link,費事俾佢再賺click數)

     

  • 預期之內的各自表述

     

    蘋果日報 - 20110710 - 郝鐵川晤教師「各自表述」

    【蘋果日報 10-7-2011】早前提出國民教育「洗腦論」的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昨首次主動邀約五名本港通識科教師,到中聯辦討論內地貪腐問題。據了解,會面雖觸及內地維權人士被捕以及中國政治改革等敏感話題,但雙方只是「各自表述」。不過,郝鐵川特別提及 7.1遊行可顯示香港的言論自由,批評部份遊行人士的激烈行為。 

    獲邀會面的五名教師都是以個人身份出席,包括四名通識科及國民教育科教師;而近日維護國民教育並非洗腦科、新近加入教統會的將軍澳香島中學副校長鄧飛同為座上客。今次會面原安排於上月進行,但因郝鐵川身體不適而改期。據悉,昨日會面未有提及設立國民教育科及替補機制等問題。

    有份出席的中學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教師周子恩表示,郝的論述屬「意料之內」,但已較官腔的「不合邏輯」答法為佳。如談論貪腐問題時,郝會引用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建黨 90周年慶祝大會發表的講話,「佢覺得比起以前已經進步咗,都已經算唔錯」。他指,郝的論述有邏輯鋪排,但他不認同。

    另一位出席的中學通識科老師邱兆麟認為,會談沒有洗腦成份,他曾提出對內地維權人艾未未被捕有負面看法,郝似乎早有準備,回應內容並不新奇。

    兩位教師都認為,這次交流目的並非抗爭或提出訴求,不期望會談有太大成效,但兩人有意將今次所得的「官方說法」,作為日後通識科或國民教育科教材,相信有助刺激學生思考。

    [原文連結]

     

    ===============================

    補充:

    這次交流,我要提的人名和事情都提過了,結果也是預期之內。詳細內容,遲一點會寫在blog上。整體來說,郝鐵川的說話​內容,其實是他的文章《架起兩地心通的橋樑》的強力加強版。因為​大家有個君子協定,是等他們草擬好新聞稿讓所有與會者同意後出街,那時我再在新聞稿之上​加上個人感想和會面時的一些特別的地方吧。

    不過,總的來說,這次交流雖然是氣氛良好,但消化了整個早上的訊息之後的感想是... 真的要好好珍惜香港現有的自由。身為教師的,捍衛最基本的人性尊嚴和人文精神責無旁貸。不要以為現在擁有的生活方式和人權法治是必然的,一些我們以為是常識的東西,其實可能已是風燭殘存。

     

  • 中國人有自己的復活節了!

     

    7月6日下午6時,亞視新聞說江澤民死了。

    7月7日上午,新華社說江澤民去世是謠言。

    7月7日下午5時,亞視開記招說撤回報導。

     

    高登友說,「中國人有自己的復活節了﹗

    以後每年7月7日,便是中國復活節了。

     

    根據可靠內線消息,7月6日,內地官方媒體已經收到指示要改節目表,不過不知為什麼會突然被回復正常。當日山東新聞網更刊出了「江澤民同志永垂不朽」的橫額。由此看來,江澤民可能真的死了,只是山東新聞網和亞視對中央指示解讀錯誤或者另有原因。總之,7月6日到7月7日,江澤民死而復生。

     


    圖:7月6日山東新聞網刊出江澤民死訊

     

  • 江澤民去世,天朝秘不發喪

     

    話說今天六點鐘亞視新聞報導說前領導人江澤民已死。然後晚上的CCTV新聞聯播沒有提及,香港的其他免費和收費電視台也沒有提及。

    國家前領導人去世是重大新聞,亞視不可能亂報,否則主管可能要背黑鑊辭職,而且以亞視幕後老闆與江系的關係,似乎有多一重詭秘的可信性。

    如此重大新聞,華文地區只有亞視敢在未有官方公佈之前報導,箇中原因也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傳媒案例。

     

    江澤民病危的消息在他缺席7月1日中共90週年黨慶時開始流傳的,所以今天亞視新聞的cap圖在新浪微博上瘋傳,而網管則瘋狂刪帖。


    (圖:我的微博帖子全數被刪除。http://weibo.com/retweetist

     

    假設亞視新聞是對的,當當一個前領導人去世,而且黨慶已過,又不是六四等敏感日子,為什麼會像秦始皇般秘不發喪?這留待中國問題專家們明天在報紙解讀好了。

    獨裁國家因為媒體受官方嚴密控制,新聞只為政治服務,訊息不能自由流通,民眾傾向不相信官媒,結果是流言容易滿天飛。西方政府軍情機構和學者為了解讀獨裁國家的媒體滲透的政治含意,於是發展出不少媒體研究方法,其中一個例子是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那是由二戰時開始廣泛應用的研究方法,其透過對量化分析獨裁國家的媒體用字頻率、排版設計、人物出場時間等來作評估它們的政策轉變、權力更替、政治穩定程度等。

    近年《唐山大地震》作者錢鋼在港大做了不少關於中國媒體的內容分析,得出了不少有意思的結論,大家有興趣的話可看看他的新書《如此盛世》。

     

     

    關於江澤民,高中的同學可能覺得很陌生,所以我在教學用的FB寫了關於他的簡介,作為「現代中國」單元的課外參考:

    現代中國--江澤民是六四鎮壓和趙紫陽下野之後登上權力頂峰的。在他任內,中國申辦了亞運、加入了世貿。他提出了「三個代表」理論,試圖維持中共一黨專政的合法性,在他任內,中國政治改革幾乎沒有寸進。江上台之後,提拔了大批上海的幹部,這個集團被稱為上海幫。順帶一提,董建華被認為是上海幫支持的,所以胡溫上台之後,便把民望低無可低的董建華推下台。當年江因為香港記者張寶華追問他是否欽點董建華連任,在鏡頭前大發雷霆罵她"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這幾十秒片段成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某程度上也削弱了香港人對北京中央政府的信任。 

     

  • 小心港鐵痴漢

     

    昨天在地鐵目睹了一幕死咸濕佬博懵事件,以下是事後我在FB的status和回應朋友的說話:
     

    • 剛在地鐵見住一條死咸濕佬恃住人迫人,落車時痴落個吊帶少女度,但個少女冇出聲。
    • 我見個少女冇反應,唔肯定條佬既行為有冇offend 到佢,所以唔方便出聲。
    • 其實由佢痴埋去到佢落左車, 只係十幾秒時間, 呢D隱性痴漢唔係真係用手摸, 當事人冇出聲, 旁人真係好難阻止。
    • 要受害者出聲求援其實唔容易,無啦啦俾人侵犯俾我都驚啦。不過要旁人出手對付呢D賤格痴漢,真係要事主出第一下聲。

     

     

    Status在FB和twitter一出,不少朋友也說曾經被這些隱性痴漢博懵,大家都說被侵犯的時候其實很驚,恐懼我不敢作聲,於是這些痴漢便有機可乘。奉勸大家一句,在擠逼的車廂中,要小心保護自己。

    日本有女性專列,讓女士不用被痴漢乘擠逼而博懵。不知香港有沒有這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