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anuary 29, 2013

  • 見鄭伊健結得成婚有感

    鄭伊健終於結婚了。

    還記得上年我們一班70-80後男男女女拉大隊去看他的演唱會,不奕樂乎。正如T大曾經說過,很多巴打其實當鄭伊健係兄弟,對他的感情生活是絕對的包容和支持的,他的女友就好像阿嫂一樣*,去看他的演唱會就好像為兄弟籌旗結婚一樣。所以演唱會上當錢嘉樂拿他的婚事來開玩笑的時候,觀眾們會一起大叫。如今,他終於結成婚了,兄弟們籌旗也算沒有白費。

    話說回來,鄭伊健是具觀眾緣藝人之中的經典。他的唱功、舞功、演技都一般,不過就是有觀眾緣,他的愛情K歌當然是流行經典,但他的騎呢歌也是經典。《極速》如果不是由他唱,肯定會被人鬧到抽筋,或者沒有人會記得。

    總之,鄭伊健其實是很多70-80後的青春的一部份,他們還是多愁善感的學生的時候,總會有一兩首鄭伊健的歌曾經令他們心裡泛起陣陣漣漪。

    人大了,再聽他的歌,就會想起那些可愛又可笑日子,他可以四年開三次演唱會,就是因為很多70-80後想入去重溫那些日子。因為,鄭伊健就是他們的青春(有網友說是初戀,這個我不同意。因為青春不只有初戀)。

    不過,其實也許就是人大了,就少了那種情懷。如果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可以用鄭伊健K歌的情懷來跟家中的另一半相處,應該是一件美事。

    (BTW, 其實鄭的kidult生活態度是很多港男的理想,包括我在內,請勿打頭… 認識很多已經是成家立室、擠進中產階層的男士,仍會玩不同的sport、打機、打wargame。)

     

    * 男人眼中嘅兄弟係constant,阿嫂係variable。所以鄭伊健當時跟誰一起,誰就是阿嫂。

  • 區議會小工程如何不失霸氣?

    這是油尖旺區議會通過興建的「地標」[詳情]。

    很多人看到這張設計圖的反應是:「條街仲唔夠迫呀?」

    那個金色的不知代表什麼的東西,的確十分符合旺角自由行旅客的口味。

    細看會議紀錄,這句一定要轉貼出來:

    「(民建聯)葉傲冬議員認為此工程項目甚具特色」 

    [圖片來源]

     

    我說過很多次,區議會用不完那些地區小工程的預算,於是亂起一大堆核突非常的東西。梁振英在施政報告說每區撥款加到一億,那肯定會帶來十八區品味大災難。主場新聞羅列了各區區議會的核突代表作[連結],大家可以看看各區區議會把數以千萬元的公帑怎樣浪費之餘,破壞都市景觀。同場加映其他部門嘅代表作。

    港共常常說,你們只懂批評,又不提建議。其實關於如何善用那每年一億的撥款,我是有建議的。

    既然大埔有區議員建議「海濱設英艦演侵港」,中西區區議會大可重建1841年進佔香港的英國皇家海軍高爾合號(HMS Calliope),重演當年英帝國登陸上環水坑口的情景,讓香港人學習這段不光彩的歷史,以收國民教育之效果。雖然香港開埠之後,逃過了太平天國次亂、國共內戰、三反五反、大饑荒、文革,而且發展成一個現代社會,到現在還可以上中國人上不到的Facebook和youtube,不用擔心吃了毒奶粉追究責任時會被監禁,但相比起民族大義,這些算什麼?如果有一些反動派帶著港英旗去憑弔英帝入侵,那就更好。我們可邀請他們參與演出,然後由愛港力扮演愛國義士(尤其那個毆打記者,象徵式罰款$1500的拳王),把那些港英餘孽打個落花流水(雖然當時英軍登陸港島沒有遇到反抗,反而有村民帶路)。

    其他建議包括:

    • 豎立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銅像,好讓市民有發泄他們對特首有如滔滔河水的情感的目標
    • 中西區可豎立普選聯談判紀念碑或者參與談判代表的銅像,以表揚普選聯踏出了沒有路線圖時間表承諾的政改讓步一大步,功在國家。
    • 在上水豎立中港水貨融合紀念碑,以表揚水貨客對中港經濟融合的貢獻
    • 既然荃灣有黃金三支香、金魚街有巨型金魚、玉器市場有巨型玉石,那麼廣東道應該豎立黃金LV/Gucci地標、花墟應該有巨型花朵雕塑、北區應該有巨型黃金奶粉、砵蘭街應該有....
    • 在星光大道設立成龍館,記載他的智慧言論
    • 把愛港力反法輪功2米高banner陣常規化,在尖沙咀和銅鑼灣設立玻璃纖維反法輪功banner長蛇陣
    • 豎立反英抗暴紀念碑,記載工聯會前身鬥委會在1967年的豐功偉績(只頒大紫荊給楊光實在太委屈了他們)
    • 豎立飲水思源碑,提醒香港人如果不是祖國,他們連水也冇得食,就算東江水是污染了、買貴了、買多了被迫要倒掉,香港人也要感謝祖國恩情。
    • 在全港遠足路徑加設欄杆,確保行山人不會有遠足的感覺。(效法中西區:相關報導

     

  • 中國比Blade Runner更Blade Runner

    上圖:經典科幻片Blade Runner。2019年的洛杉磯。
    下圖:2013年的北京,被嚴重污染的煙霧籠罩,白晝就好像夜晚。

     

    下方的圖來自:https://twitter.com/martyhalpern/status/29269816295779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