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 鄭伊健是我們的青春

    鄭伊健是具觀眾緣藝人之中的經典。他的唱功、舞功、演技都一般,不過就是有觀眾緣,他的愛情K歌當然是流行經典,但他的騎呢歌也是經典。《極速》如果不是由他唱,肯定會被人鬧到抽筋,或者沒有人會記得。

    總之,鄭伊健其實是很多70-80後的青春的一部份,他們還是多愁善感的學生的時候,總會有一兩首鄭伊健的歌曾經令他們心裡泛起陣陣漣漪。

    人大了,再聽他的歌,就會想起那些可愛又可笑日子,他可以四年開三次演唱會,就是因為很多70-80後想入去重溫那些日子。因為,鄭伊健就是他們的青春(有網友說是初戀,這個我不同意。因為青春不只有初戀)。

    不過,其實也許就是人大了,就少了那種情懷。如果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可以用鄭伊健K歌的情懷來跟家中的另一半相處,應該是一件美事。

    (BTW, 其實鄭的kidult生活態度是很多港男的理想,包括我在內,請勿打頭... 認識很多已經是成家立室、擠進中產階層的男士,仍會玩不同的sport、打機、打wargame。)

    延伸閱讀:

    Tommyjonk: 鄭伊健情結

  • 關於教育 - Greatest Love of All與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Whitney Houston撒手人寰,看到很多人貼她的歌,不其然想起教育界的神曲Greatest Love of All。聽說很多女性教師,甚至是教育系的女性教授也很喜歡這首歌,會在課堂上分享。傳說中某女校的listening片頭音樂多年來都是選用Greatest Love of All。

    的確,那是一首很有意思、很好聽的歌。R.I.P. Whitney Houston。

    Greatest Love of All是女教師的心聲,歌詞表達了她們對學生的母愛。我從未聽過男性同行說這首歌是他們的神曲,也許因為他們沒有那份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母性吧。男教師沒有女教師對學生的無微不至,他們的關心也許有點像父親兄長那種支持鼓勵。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片面觀察,未必完全說中所有情況。

    跟男性同行傾計,講到神曲,反而有人提出是Pink Floyd的經典作品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這首歌理應是教育界禁歌,因為它極度批判教育制度的工業化和去人性化,把學生變成一件件大量生產的製成品。那句經典歌詞"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一唱出來很多人還會有印象。它「神」的地方不完全在於反叛的歌詞,而是在於歌與MV的化學效果。那MV可說是經典中的經典,當中很多很具象徵性的畫面,這幾十年來一直是討論或引用的對象。那些象徵本性被扭曲的面具、那集中營火車、那把學生輾成肉醬的巨型碎肉機,都令人感到無比震撼。對於教育界大部份人來說,看到這MV可能會感覺極度不安,敬請留意。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提出的批判,我們未必要照單全收,但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它會得到那麼多人認同,當中不只是教育制度中的弱勢學生,還包括很多教育制度中的勝利者(即是那些學業和工作都成功的畢業生)?為什麼學校管理得那麼完善、教師們對學生無微不至,學生卻感覺個性被壓抑?這些都是值得行內人深思的問題。

    其實Greatest love of all和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兩者未必有衝突,前者講的是愛、支持、鼓勵,後者批判的是只講權力、量產、成績、社教化的教育,後者欠缺的正正是前者。當然,有時候前者過了頭也會造成反彈,尤其是對感覺個性和個人志向被抑制的學生而言。

    如果嫌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太舊太極端,可以看看Linkin Park的名作Numb,歌詞表達年輕人對於家人、師長對其志向的壓抑的反抗,說中了不少人的心聲,成了無止境的兩代戰爭的戰曲。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和The numb的MV: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 "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內容可能令人情緒不安,敬請留意) 


    Numb - "I become so numb..."

     


    圖: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的MV堪稱經典

  • 劉若英要結婚了

     

     

    劉若英要結婚了 (刘若英在官网上宣布已经结婚:谢谢大家的关心-搜狐娱乐)。

    平日不理娛樂版的,不過今次不由自主地按了share。

    認識不少七八十後上班族朋友的playlist都會有兩三首劉若英的歌,可能是有所感觸、也可能是找尋繼續上路的勇氣、也可能是純粹喜歡。大概最多人喜歡的是《後來》吧,這些年來就是總會在iPod/K房/boutique/腦海聽到。

    後來不要播了,播幸福的路吧。喜歡她的朋友,應該為她感到高興。

     

     

     

  • 劉若英《在一起》

     

    自從《人間四月天》開始知道劉若英,喜歡聽她的歌是從《後來》開始的。喜歡聽她的原因很簡單--她的歌聲溫柔而堅強。這些年來,她的形象就是這樣的一個單身成熟溫柔女子。

    雖然單身,但不埋葬對愛情的憧憬,對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人和事,都能不亢不卑的面對。這個世界沒有敗犬,只有誤以為自己是敗犬的人。

    我不是女人(註1*),但我從劉若英的歌得到了安慰和力量。不知道女士們是否都喜歡聽她的歌?

    出了新碟了。新碟叫做《在一起》。 

    這是其中一首歌《我們沒有在一起》的的官方youtube MV。  

    另外,劉若英翻唱了老狼的《同桌的你》,原作我十分喜歡,劉的版本也很動聽。(可惜劉唱不到老狼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那是我的另一首至愛) 

     

    註* 1. 我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是。最近有港男xangan在blog上宣稱自己是女人,我想他指的可能是心理上有女人的特質,更不排除那是閃光彈的一部份。

     

  • 聽鄭秀文「罪與罰」

    .

    從來未試過在blog提及與信仰有關的歌。這次是第一次。

    頗喜歡這首歌。會同「戰爭」一同放在我的"work@office" playlist。

  • 楊千嬅之夜

    話楊千嬅係OL教主,應該唔算過分,如果你唔同意,你可以回憶一下有冇試過去唱K冇人點楊千嬅既歌?
    睇報紙見到教主終於走到佢既信眾既極樂世界,即係結婚,所以決定唔寫生活軼事住,同大家攪個楊千嬅之夜。
    印象中我每一次去唱K,至少會聽到一次或以上:《假如讓我說下去》。

    .

    《小城大事》響K房出現一次既機會同上一首差唔多,分別係《假如讓我說下去》好多時會有人再讀第二第三次。BTW, 任達華同溫碧霞響《出埃及記》裡面唱K都係唱《小城大事》。
    話說我每次工作好忙既時候,都會開個楊千嬅playlist出黎,催眠自己係可以坐響個位度幾個鐘唔行開既OL,分別係我唔食口立濕同唔八卦。最近工作好忙,最高紀錄試過同一個playlist十幾首歌重播咗六七次。《抬起我的頭來》係我既勵志首選,尤其果句「我的手這麼震還是覺興奮,如在生死關頭無遺憾」,死線前夕聽就最好。

    教主結婚了,當然唔少得《姊妹》喇。好姊妹結婚了,女兒家的心事,都給Wyman說中了。

    都係因為工作忙,攪楊千嬅之夜,又慳時間,大家有高興。
    =================================
    同場加映:
    幾有意思既一篇曲線文章。
    《慈禧的60大寿》:
    「她的60大寿非比寻常,竟然成为清政府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 (http://tiny.cc/bjo1S)
  • 史兄給會考生的話 (教育版)

    放榜在即,史兄跟會考同學們有話說,我替他剪輯了一個教育版(因為本網誌屬I級教育網站,所以唔敢提供原文連結,亦希望hkblog唔好引用):


    <放榜二三事>

    八月頭. 又到莘莘學子會考收成之時.

    放心, 我唔會教你搵學校呀, 做乜野心理準備呀 個類野. 呢d 野你係報攤用 $8 買本便利就有. 再者, 我根本唔識呢d 野... 大佬, 對我黎講會考已經係成十二三年前既事, 當年我中文仲有範文, 要讀 弔古戰場文. 呢篇文我睇都未睇過; 仲有個篇乜野 聽陳蕾士的琴箏 (琴箏? 我記得好似叫 琴音 定 琴乃... 有關文章 1, 文章 2), 作者真係令人費解. 這些年來, 這兩篇文害了多少莘莘學子?(kursk按:早兩年取消範文的時候,有記者訪問作者,作者話考評局選中佢個作品佢都冇理過,不過令莘莘學子吃苦佢都覺得唔好意思咁話)

    話分兩頭, 放榜無乜好擔心, 皆因個日令好多同學心想事成. 其實返左十幾年學, 你日日都唔想返; 你唔想再對住個個你唔想見到既阿sir同miss. 學校好遠, 大拿拿係石硤尾 - 但你住深水埗 - 唔想返. 偏偏唔想返又返左十幾年 - 人生就充滿黑色幽默 - 你放榜個日終於得到機會, 一次過達成幾個願望.

    唔使再讀書既大門係個日為你而開! 相起你入飛抽金隅, 唔使再讀書既金隅中籤率就更高... 畢竟七萬人讀中五, 就只有兩萬五千人升到中六, 即係中籤率有成 65%!!!

    問題係, 好似你同拍左六七年拖既女友一樣. 你對佢已經對到超越左厭既地步; 你係 apathetic, indifferent, even don't give a damn care to her. 好可悲. 可惜到真係要分手, 你多多少少都會唔捨得, 唔開心. 有幾唔開心, 就睇下你份人有幾賤...

    你問我, 中五會考放榜, 最慘係乜. 我會答你, 你將會無左同一班好朋友繼續長時間相處既機會. 除非你讀名校, 一班 40 人個個都30 分升返原校 - 可惜, 個人認為係競爭咁劇烈既地方, 明爭暗鬥, 只會爾虞我詐. 順帶一提, 當年我曾目睹有人將 "爾虞我詐" 寫作 "爾愚我炸". 好一句你既蠢, 激到我爆炸. 乜野材女個d 錯字, 濕濕碎拉.

    再順帶一提, 你讀名校的話, 其實人生充滿諷刺. 我聽過會考有人 27 分 - 即 5A1D 或 4A1B1C 或 3A3B 或 2A4B1E (如此類推) - 唔能夠係原校升讀. 太過分了! 世間竟有如此荒謬的事情. 若然有 3 數個咁既人黎到我中學, 可能己是全班 40 人分數的總和... 當然更大可能係佢地黎到會俾人打... (kursk按: 27分升唔番原校應該只係少數個別例子。另外,2A4B其實只得26分)

    每逢我見到d 幾十分仲要唔開心個d 人, 我就諗起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

    但若果你好似我咁好彩, 係一部普普通通既中學讀書, 放榜個日, 你升唔升到中六, 都會無左六七成朋友. 這是會考唯一的失敗之處. 大家係個一日後都會各散東西 - 有的到別校讀預科, 有的原校重讀, 有的投身社會, 有的從此成為失蹤人口.

    這是痛苦的. 可能這和拉下扣板後射出的子彈一樣, 不能回頭, 也無法避免. 你當年並不知道, 畢竟放榜當天大家都會只顧自己的成績及出路. 報中六, 計分數然後四出找學校, 叩門求人家讓你重讀. 不是你不在意友人, 只是在這天, 你忽爾會有種生死存亡的感覺, 是自己的生與死. 那一天你會看見很多人和事 - 開心, 落淚, 驚慌, 失望, 徬徨, 抱頭痛哭, 振臂高呼, 但就像錄影帶快鏡一樣, 你不記得半點, 也沒有理會得那么多. 你只能在意自己. 許多年後, 你才會發覺當天是你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朋友, 沒有了.

    就像集齊七龍珠後向神龍許願, 龍珠會飛向四方. 好運的話, 你可以及時拾回四星珠, 往後的日子與一兩個你人生中最好的朋友繼續密切地來往. 餘下的許多許多從此會在你人生中消失. 徹底消失.

    開首時, 大家暑假後仍會有聚會, 互相更新情況. 當大家有了新的生活後 - 小勤到旺角兆萬當 sales, 大飛原校重讀中五, 一強被迫到澳洲留學 - 你們開始變得陌生, 生疏.

    我是幸運的. 即使中五後與大部份好友分離, 多年後大家也一路有見面, 聯絡; 大時大節也會一起慶祝. 但我仍然記得有三數年, 我很少找他們; 重逢後, 也花了不少氣力才能再次熟絡.

    預科那兩年是地獄. 只可以讀書, 也只顧讀書. 讀書是為了升大學; 不想升大學, 不用讀預科. 若然你沒有那種運氣可以讀大學時瘋狂一番, 會考代表你人生快樂時光的終結. 讀書上學是最快樂的, 不可能反對. 時間越久, 我越肯定這種感覺. 什么也有人安排好, 你只需在課堂上睡覺, 然後準時出席考試. 不用理會太多東西, 只需要理會自己喜愛的事情. 這樣快活生活你人生不會有太多. (kursk按:所以,世上最辛苦既事,莫過於同時要返工,又要讀書)

    曾經身在福中, 可惜一切已經太遲了.

    Eventually we come to know and understand a lot of things, but it's too late because a whole life has already been determined. 

    Though, being early does not mean that you will or can make any change.

    -----------------

    (Kursk按:中間呢部份skip了。因為史兄的放榜童年回憶好難改,唔改了,跳到會考生既出路同社會經濟現象分析)

    -----------------

    現在的中五畢業生, 好慘.

    慘, 不在於你零分. 你拎零分, 見到張 cert 肯定會哈哈大笑. 邊度慘?

    慘, 在於你唯一既出路, 係要繼續讀書. 但你明明唔想讀書. 零分不就是最好的證明?

    因為, 你根本無得唔讀. 我那個年代, 中五畢業, 還有一些學歷要求較低, 專業技術要求較高的工作. 廚師, 汽車維修, 髮型師. 專心地做好這些工作, 當年還有機會出頭. 但今天, 賣寬頻也要大學畢業. 很多工作, 不是給年過四十的人霸住, 就係已經外判晒返大陸. 政府搞什么副學士, 你不讀的話, 無得爭 - 儘管副學士和八萬五一樣, 根本是一個泡沫. 泡沫的恐怖之處, 不在於它的假大空, 而是在於你不跟著做不行. 再加上今天一街也是那些借錢唔還錢既大學生. 做乜都要讀書, 我看就快連做速遞也快要先考地圖課. 時代變了.

    好 了, 你要當廚, 也要當個出色的廚. 要做米芝蓮餐廳的大廚 : 到最後你還是要識字. 識字讓你可以去法國瑞士學廚. 識字讓你與外國客人溝通. 識字讓你可以拋書包. 剪頭髮要在中環替洋人剪 : 替我剪頭髮的傢伙說, 他當年在中環做小師傅, 懂說兩句英語, 客人 - 不論是 ABC 還是真洋人 - 就會給 $100, $200 貼士. 維修汽車要維修寶馬, AUDI, 法拉利. 那厚厚的說明書, 也是英文, 也是一堆堆的努力.

    不是你不讀就死路一條. 問題是, 機會不多, 你要花很大的努力, 才能有丁點的回報. 將那些努力放在會考上, 你可能考到 30 分, 40 分, 100 分. 信我, 會考不講求天份. 讀書根本不講求天份 - 只有搞學術搞藝術才講求天份. 你只要肯努力死讀死背死溫死哽死睇死背, 成績就不會太差. 即使未必夠你升中六 - 畢竟有人連 26 分都要搵學校 - 但夠你讀其他職業類學校. 忘記什么展翅計劃吧! 只有傻的才信政府說展翅畢業 = 會考五科合格. 你要真正地五科合格, 請鼓起勇氣, 堂堂正正地讀書溫習, 去考會考. 只有會考五科合格, 才是真正的五科合格. 別信那些 A 貨.

    趁還沒有放榜, 邀請幾個同學去街吧.

    (上文不代表本blog立場)

    --------------------------------------------------------------

    同場加映:週六晚上推好音樂

    holys那裡看到的。 Coldplay的Yellow是我其中一首favourites,這個女聲版我更喜歡。

    .

  • 唔收錢系列(10) - 好歌推介

    這是Portal爆機後的主題曲"Still Alive",感覺驚為天人,小弟打機多年,未聽過這麼好聽的主題曲。Still Alive是以幾乎被主角消滅的超級A.I.電腦身份唱的,大約的意思是「我還在做研究,我不會死」。

    歌曲作者是Jonathan Coulton(http://www.jonathancoulton.com),是一位網絡唱作歌手(他的歌的版權是CC-non commercial的)。主唱的女聲在遊戲中為A.I.配音的Ellen McLain,她的聲音很清脆,聽Still Alive的感覺有點像聽The Cardigans的歌,總之就是好聽。Still Alive在youtube上的幾個主要版本已播放了超過600萬次,看來很受網民歡迎呢。

    This was a triumph.
    I'm making a note here: HUGE SUCCESS.
    It's hard to overstate my satisfaction.
    Aperture Science
    We do what we must
    because we can.
    For the good of all of us.
    Except the ones who are dead.
    But there's no sense crying over every mistake.
    You just keep on trying till you run out of cake.
    And the Science gets done.
    And you make a neat gun.
    For the people who are still alive.
    I'm not even angry.
    I'm being so sincere right now.
    Even though you broke my heart.
    And killed me.
    And tore me to pieces.
    And threw every piece into a fire.
    As they burned it hurt because I was so happy for you!
    Now these points of data make a beautiful line.
    And we're out of beta.
    We're releasing on time.
    So I'm GLaD. I got burned.
    Think of all the things we learned
    for the people who are still alive.
    Go ahead and leave me.
    I think I prefer to stay inside.
    Maybe you'll find someone else to help you.
    Maybe Black Mesa
    THAT WAS A JOKE.
    HAHA. FAT CHANCE.
    Anyway, this cake is great.
    It's so delicious and moist.
    Look at me still talking
    when there's Science to do.
    When I look out there, it makes me GLaD I'm not you.
    I've experiments to run.
    There is research to be done.
    On the people who are still alive.
    And believe me I am still alive.
    I'm doing Science and I'm still alive.
    I feel FANTASTIC and I'm still alive.
    While you're dying I'll be still alive.
    And when you're dead I will be still alive.
    STILL ALIVE

  • 回憶就是愛-教書夢

    聽這首《拾香紀》劇場版主題曲的時候,不是想到愛情,也不是想起女孩子,而是想起在教書生涯中遇到的前輩和同輩,還有很多的喜樂和悲哀。

    當中感受最深的是這幾句:

    悲歡得失留了座
    多少人讓淚滴滴滴交錯
    未怕黑
    最怕最終只剩得我

    連結收聽:
    回 憶 就 是 愛
    曲、唱: aniDa 詞: 譚國明
    旁白: wing@903

  • 自訂收費下載Radiohead

    Radiohead的新大碟 In Rainbows 公開發售之前先作收費下載,價格由買者自己決定。我以2英鎊下載了,這對不是Radiohead fans的我而言,大概合理吧。

    如果喜歡,輸入0.1或者1000英鎊也可以,這種像添香油般隨緣奉獻,不知結果如何。不過肯定的是,這是培養大家不買CD,改為合法下載的個好開始(這方面iStore已經開始了)

    現在的歌手已不能像以往一樣靠賣碟賺錢,收費下載的消費習慣未流行,從大陸網站下載或者朋友之間互傳大行其道,對不少歌手來說,可能是塞翁失馬。因為他們的歌的mp3愈流行,他們便愈紅,最終可以替他們賺大錢的,是演唱會、廣告和電影,而不是那些已經過時的CD碟。

    長遠而言,CD店應該不是一門值得投資的生意,二手CD店則可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