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19, 2008
-
閉翳大廈「海明閣」的故事
大角咀市建局項目的正中間有一幢大廈「海明閣」,它只有十多層高,四面周圍被幾十層高的住宅和七層樓高的停車場包圍,情況最可怕的是最低的七層,它們周圍的停車場被完全屈死,密不透風。
即使是高一點的層樓也好不到那裡,因為整幢海明閣的通風和陽光都被周圍的龐然巨廈擋住了,完完全全是被屈機。
這個屈機故事是怎樣發生的?
話說0304年的時候(即是沙士之後,樓價仆直的時候),市建局收購了海明閣周圍的舊樓,可是因為當時的海明閣只有九年樓,所以不在收購範圍。於是乎,投得項目的南豐以集團名義跟海明閣的業主收購物業,不過因為南豐沒能力運用市區重建條約強行收樓,收購行動失敗告終。
有說還有12%業主不肯賣,令其餘的業主失去了機會。又有說收購價高於市價,那12%業主「開天殺價」,令收購失敗。
相反的說法是因為當時沙士之後樓價仆直(只有現在的一半),所謂高於市價的收購價比很多業主的買入價還要低很多,所以他們寧願不賣。
收購失敗之後,市建項目開始興建,海明閣因為四面被地盤包圍,空氣和噪音污染極嚴重,所以完全不能住人,於是九成住戶都搬走了。現在市建項目落成,才開始有人搬回來住。
現在的海明閣,沒有陽光、沒有通風,物業的價值高極有限。很多論壇的人大講風涼說話,說他們「頂心杉」、「蘇州過後冇艇搭」、「少數業主累街坊」、「爆笑」。
可是沒有人問過為什麼市建局和南豐可以建造這些封死海明閣的地車場...
也沒有人問過肯在樓價仆直之下肯賣樓的海明閣業主,是不是因為害怕被封死才肯蝕讓...
也沒有人尊重過不肯蝕賣的海明閣業主的私有產權...
也沒有人問過現在的城市規劃制度有什麼問題...當我拍照的時候,有建築工人對我說這幢是「閉翳大廈」。九龍西的立法會議員,有沒有幫過「閉翳大廈」的苦主?
(右圖:市建項目興建期間的海明閣,在哪裡?就在兩幢高樓中間下面... 圖片來源: ha8mo@baby kingdom)
報紙報導:
南豐高價收購「頂心杉」 20/9/2004 (星島)
舊樓出售要把握時機 5/12/2005 (太陽)有關城市景觀的舊文tag: cityscape
Comments (17)
真係好慘,真係好狗
香港的房屋政策、市建政策,堪稱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惡劣,世界第一白痴。
真不明白為甚麼政府在這方面是毫無寸進。
@hystericireul - 問梁展文同佢班米飯班主啦!
這類問題,放在區議會,略嫌太大,放在立法會,略嫌太個別。
我想還是應該放在立法會去談,因為這是很具代表性的案例,應該由頭審視政府的規劃政策。
不知下屆會有哪些「九西議員」可以做事?
@euyak - 好屈機--你快d賣俾我,唔係我就起四面牆block Q住你。
@Kursk -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由一個小小的錯誤開始...... 就是說始於港英年代。
我覺得問題的根本還是高地價政策,城市規劃只談錢錢錢錢錢,到市建局則活脫是個利益輸送機構。
開始時還可以有些高級官員有眼光去審核規劃,有「人文眼光」去建構一個真正住人的社區。
但無可否認,港英留下來的政務官,頂多只屬技術官僚,而欠缺宏觀看事物的眼光,欠缺一種靈活運用制度而又不為行政制度所囿的眼光,剩下的只有按本子辦事。
所以我不認為這是「回歸」或者「中國」的問題,這是解殖的一種後遺症。
商人治港的必然後果...
嘩頂
如果我係97年最高價果陣用晒成副身家買呢幢樓, 咁就真係要自殺都似
看看這裡,真是小巫見大巫,再玩嘢再屈機還在...
似乎最積極既係譚凱邦,但佢可以成功當選係一個問題
日日對住呢幢野, 依家先知佢叫做海明閣
唉,你看西九那些屏封樓,又是誰批准的?官商勾結在香港一直存在,你是大地產財團,你就有優先話事權,小市民基本上是無力對抗這種不公義的事情。
看罷電視的立法會選擇論壇, 所有出席者的表現, 實在沒一個能說服我去投下「神聖的」一票.. 雖說譚凱邦的政網比較有意思, 但又的確相信他未夠政冶經驗進入議會......
恐怕今屆又得像以往兩屆一樣 -- 投白票 [<-- 有盡公民義務去投票的了......=""= ]
亦唔止規劃問題,仲有落釘既怪事。
南豐出價係真係低,但落釘既搏9年樓,條數點都高,
而南豐點都要成全佢地一次解決,賭輸左。
係制度以外,仲有香港精神-炒炒炒。
@Ki_StarrySky - 老實
今屆我也完完全全不知道該怎投......
本來梁家傑還可以,因為我最喜歡的陳婉嫻排尾。
但公民黨給我的印象越來越差,又確實投不下手。
看九西論壇,最大感覺是「不知今夕何夕」。
從前《壹周刊》報導過。
頂!
真的搞X錯!!!
@hystericireul -
陳兩次出賣打工仔利益,我已經對她一點好感都沒有(裝哭也沒意義)!
@HoHangLeung -
沒錯。
當年他們要‘暫時’被地盤包圍已經有報導,最少那還是暫時的辛苦,現在,可是‘永遠’被困在密室裏,欲哭無淚。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