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6, 2012

  • 啤啤熊大過蜜蜂的隱憂

    有一日和三師會兩位大哥吃飯,講起這個廣告,我們有點擔心那位小朋友。

    因為這個「啤啤熊大過蜜蜂」的答案,有點似初步判斷自閉症小孩的"Sally-Anne Test"裡面,因為不能掌握別人說話語境,只會根據自己的世界觀作答的自閉症小孩會答的答案。不過,能答得那麼有系統的,應該只是輕度自閉。

    不是拿自閉症來開玩笑,只是想提醒大家,廣告是如何矯揉造作。

    Sally-Anne Test只是初步檢查,答錯不代表一定有問題。有關Sally-Anne Test詳情可參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Sally%E2%80%93Anne_test

Comments (3)

  • 其實以Sally-Anne Test分析未必最恰當,用皮亞傑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

    elopmental theory )中之序列概念說明問題所在可能更準確

  • 其實我們更想把那段廣告用來做文化研究裏面‘符號學’的教材。  

    ‘符號’與‘符指’之間的關係在這個廣告中,可以更抽離(卻具體)地表現出來。我有一刻甚至懷疑那個 Copywriter 曾經讀過文化研究(這不奇怪,當年的同學的確有人去過從事廣告行業,哈哈。)⋯⋯  

    這方面其實通識也可以用這個廣告做一些討論的材料,哈哈哈。最少可以先引起學生的興趣和一些self-reflection。  

       

      

  • That's what I think of when I watch the TVC. I've studied a little Psycho and hv heard about this study too.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