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December 2012

  • 三師會2012年十大節目

    按點擊次數計,2012年的三師會十大: 

    10.中港族群矛盾

    http://youtu.be/h3DwVNHjNC8

    9.又係亞視嚟嘅?

    http://youtu.be/bk2xXeh0FCI

    8.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有什麼問題?(普及版)

    http://youtu.be/cVfPVmTWYzM

    7.廉政行動2012[真實版]

    http://youtu.be/w0gK5u3vSvs 

    6.討論通識模擬卷

    http://youtu.be/oDUv0dRY3HE

    5.回歸。失去的十五年

    http://youtu.be/3uXhE8MulEQ

    4.世界末日

    http://youtu.be/aPbqWd5TGzE

    3.阿旺郭晉安與義不容情溫兆倫

    http://youtu.be/zVsDxoJ8txQ

    2.唐宮風暴

    http://youtu.be/2_G0W-nCdO0

    1.「盛女愛作戰」賣什麼? 

    http://youtu.be/ulPqI5HxeNQ

     

    以點擊數量計,第一位的「盛女」是第二至十位的總和。

    排第二的「唐宮風暴」,現在看來真的不勝唏噓。不過,排第三的「郭俊安vs溫兆倫」點擊數目也差不多。唐梁二人我地都有講過,而且收視差不多,算是平衡了。

    第五位的「回歸。失去的十五年」,還未計梁振英上台後局面...

    希望大家在2013年繼續支持我們。

     

    祝同學們2013年學業進步,各位生活愉快!

     

    三師會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  

     

  • 群眾與公民的分別

    我講的或許有些少政治不正確。

    區議會選舉期間,黃大仙工聯會根據地有一群人當街毆打候選人。

    愛港力遊行集合處,有一大群人包圍電視台記者,喊打喊殺,甚至有人毆打記者。

    城市論壇,有建制支持者高叫燒死主持人謝志峰。

    根據多次混入支持國教和愛港力人群的經驗,他們動員到的,十居其八九是看似係學歷較低、年紀比較大的人,或者是貌似來港後未太融入到主流社會的人。可能因為如此,他們部份人的行為比較粗野,對著相反意見的或者他們不喜歡的人喜歡喊打喊殺,甚有文革、六七暴動遺風。遞補機制諮詢時如此、區議會立法會選舉如此、反國教的時候如此、挺梁的時候也是如此。

    有一次比較特別的例外,係反拉布一役,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找來一班金毛臨記,這班人是貨真價實的爛仔格,當中還有人因為行為不檢被警察拘捕,可說是港共的epic fail。這次包圍和打記者的那班人,似乎不是那種臨記。

    港共/支持國教/愛港力那些人動員出來的人,大多數是共產黨用語所講的「群眾」,他們是欠缺公民意識、容易被洗腦的一群,所以會不問是非,盲目跟從黨的領導,對於他們心目中的敵對勢力,文攻不行就武嚇,絕不手軟。所謂動員的組織,包括同鄉會、新移民組織、區議會層面的蛇齋餅粽小社群、留港大陸學生組織、左校、同鄉會、工聯會、中資機構、廣東省內對港人的統戰組織等。

    相對於被領導嘅「群眾」,係「公民」概念,公民有獨立思考,對核心價值有堅持,具公民意識。這說明了為什麼三幾十萬個公民上街也沒有打人,一兩千個群眾上街就連記者都會打。

    我是在把概念二分和以偏蓋全嗎?你走進那些愛港人群中感受一下就知道我沒有誇張。一定有人會反駁說,遞補諮詢也有V煞撬門、反高鐵也有人拉鐵馬,你可以理解那是很低程度對制度限制的衝擊,跟當眾作出死亡恐嚇、毆打對方參與者和記者完全是兩回事。
     

    (圖片:蘋果日報Facebook帳戶)

     

    相關報導

    RTHK: 記者被扯眼鏡打後腦 now聲明譴責暴力

    蘋果日報:維園阿伯恐嚇燒死謝志峰

     

  • 給高皓正弟兄的幾點建言

    高先生回應各界對他早前說法批評的那篇訊息,我仔細讀了好幾遍,思考了一整晚(真的是一整晚)。我只是個普通不過的基督徒,我不敢說自己的意見一定完全正確,不過還是希望跟高先生說說。我不是要論斷高先生,因為耶穌基督教訓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馬太福音7章)

    關於的訊息,有幾點我想討論一下:

    • 「2. 我認為"在上掌權者"(Rulers)包括家庭中的父母、學校中的老師校長、公司裏的上司老闆、教會中的牧者長執、政府裏的官員、社會中的執法者等等,其權柄皆來自上帝,人人應當尊重。」
    • 「5. 我個人並不反對,面對違反聖經真理的在上者、殺害人民的政權或不公義的權勢作出"非暴力"的抗爭,例如示威遊行、靜坐絶食抗議、用合法途徑伸訴、宣傳信念、離開那地方(好像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為在上者禱告代求等等。(不代表適用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層面及未成年人士)」
    • 「7. 我「絕對不認同」社會中對在上掌權者,包括任何一位政府官員、學校的老師校長、公司的上司、家中的父母等等,瀰漫着的一種不尊敬、藐視、鄙視、嘲諷、插爆鬧爆、人身攻擊等等的態度(Attitude)。無論我們的在上掌權者是否秉行公義,或者是否慈愛良善,我認為上帝會親自審判,而上帝絕對不喜悅我們自己當起審判官,在態度上去悖逆在上掌權者,而我身為香港長大的中國人也從小學習也認同尊重長輩及在上掌權者。
    •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羅馬書 12:14)」
    • 「我認為對在上者,包括父母、家中長輩、老師、上司、牧者、官員和執法者鄙視嘲諷的「態度」並非來自上帝的靈, 而很「可能」根源來自邪惡的靈。如果有人對父母、老師、政府官員、教會牧者等,有「鄙視嘲諷的態度」,我個人認為這「態度」是受了撒旦謊言的影響,這「態度」不是上帝所悅納的。」
    • 「若果我們可以「辱罵」香港最高的領導人(無論對方有沒有誠信),同樣道理,子女可以辱罵父母(無論對方是否完美),教會裏的弟兄姊妹又可以衝擊牧者長執(無論對方是否和上帝一樣聖潔),學校裏的學生們可以挑戰校長老師(無論對方是否盡心教育),在街上市民可以鬧爆警察(無論對方是否捉到賊)。」

    我想來想去,他說的一些地方我是不反對的,例如我自己也很少用人身攻擊或者沒有論據的咒罵。我對於批評的規則是守得很嚴的。

    高先生講的那種所謂「鬧爆」/「插爆」文化,當然是存在--網上發瘋似的洗版罵戰、抹黑、人身攻擊,我看到也覺得煩厭。不過世事還是應該分輕重,即是我們罵的對象是誰跟我們是否罵得狠是應該成正比的。對$500人情女、對泛民陣營、對港共、對誠信破產的特首、對殘害人民的暴政,批評的程度也不一樣。$500人情女有什麼好罵呢?對一個說話刻薄的普通人凶狠其實只是一種無意義的發洩。但是,對掌握權力而不公義的在上者義正詞嚴、直斥其無恥,又或者以文字或漫畫諷刺,如果會被指是不尊重不順服的話,這就是blame the victim了。高先生或者有見過中學世史科的題目,裡面的資料題很多就是過往幾百年的政治諷刺漫畫,那其實是一個很溫和的表達不滿的手法。

    如果把這些所謂的尊重和順服都絕對化的話,就會變成讓不公義政權佔(take advantage of)我們的尊重和順服的便宜,那就是助紂為虐。

    高先生在文末說「自己本身對現時香港和內地政府的在上掌權者沒有特別看法,政治方面也不是我熟識的範疇,我只是感恩我是個在香港長大的中國人。不過關於在上者的決定,無論我自己支持與否,我都會在態度上尊重其權柄以及為對方祈禱。」--「政治方面也不是我熟識的範疇」,這種說話是何等熟悉,王菀之說過,莫言也說過。對於不公義的政權來說,最好的人民就是真心沒有特別看法的一般人,以及表現得沒有看法的知識份子。

    有人問我為什麼要那麼在意高先生的說法。那是因為我對他還有一點的期望。我聽過他的見證分享,說得很不錯。高先生對於很多年輕人很有影響力,他很可能會是基督新教的一個新的代表,所以我才特別在意佢宣揚的政治訊息。那些雪姑七友、Dark Knight比喻我沒太大興趣,但政治訊息不同,對於很多沒有特別政治理念的人來說,混雜了信仰的政治訊息很容易造成麻痺人心的效果,直接助長不公義的政權作惡,就好像中國的日治淪陷區、納粹德國向政權歸順的教會一樣,淪為維穩工具。

    如果高先生真的不熟悉政治,那就不要認真的發表那一大篇對《羅馬書》13章的見解好了。

    用高先生的說法,如果因為一切權柄都來自上帝,不公義的當權者上帝會親自審判,只有非暴力抗爭是對的話,其實歷史上所有民主革命、獨立運動、反抗佔領者戰爭都是錯的。把教會、學校、家庭的倫理和政治表態及行動混為一談的,正正是很多保守人士/建制派的偷換概念做法。政治生態有很多謾罵、插爆、不尊重,令人很不安?因為我們不會忤逆父母、師長、牧者,所以我們就應該學習認同政府領導和高官?這套君權神授的概念,18世紀已經開始被摒棄,因為它為暴政提供了合法性,取而代之的是著重建立社會契約、權力制衡、和平更換統治者的民主制度。現今屬政府和人民之間的關係,是後者授權前者統治。可是在家庭裡根本不是子女授權父母教養他們,把子女對父母和公民對在上者混為一談,是一個很根本的錯誤。

    引用個別的經文,把經文絕對化,就好像法利賽人攻擊耶穌基督在安息日治病一樣,犯上了偶例謬誤(fallacy of accident)。這是一種「通則凌駕例外」的非形式謬誤,是基於某個通則的存在,而否定例外的存在或正當性,一個簡單的例子是「超速是不對的,所以救護車去救人的時候超速也是不對的」。因為人們一定要順服在上者,所以不能辱罵(無論對方有沒有誠信)、衝擊(無論對方是否和上帝一樣聖潔)、挑戰(無論對方是否盡心教育)、鬧爆(無論對方是否捉到賊),這幾個「無論」,即是就算程度有多嚴重也不能例外。就算最高領導人如何一次又一次公然欺騙市民也不能罵、牧者不聖潔到走上異端也不能提出異議衝擊(相信高先生指的衝擊是指言語上的)、老師違反師道也不能挑戰、警察濫權也不能鬧爆。這似乎是否定行為與事情嚴重程度應該合乎比例的常識。

    最後,我也講求合一,所以我不會胡亂說人家「可能」受邪惡的靈影響。這對於信徒來說是何等嚴重的指控。即使有些教牧以極端保守的經文詮釋來為不公義的政權說項,我們也很少胡亂說有人被邪靈影響。如果真的要講邪靈工作的話,為暴政助紂為虐,受害的百姓數以十萬計,那豈不是更合乎邪靈的心意麼?

    我也不喜歡鬧爆,尤其是對主內弟兄。這篇文章是我對於高先生的一些建言而已,沒有論斷的意圖。願高先生在自己熟識的範疇上多作主工,作盬作光。而政治問題,相信以高先生的學歷,要理解絕對不難。作為一個有學識的公眾人物,認識政治其實是需要的。

     


    (圖:耶穌基督敢於挑戰掌權的法利賽人,指出他們的問題。願高先生與所有基督徒也是一樣)

     

     高先生原文:

    上次一篇強力推介《活在遮蓋下》一書的摘要與讀後感,大部分內容乃複述書中文字,關於權柄,我高皓正陳述清楚我自己的信念:

    1. 我信聖經教導信徒,所有"權柄"(Authority)皆來自上帝,不論"在上掌權者"(Rulers)是否聖潔屬神、良善或邪惡。

    2. 我認為"在上掌權者"(Rulers)包括家庭中的父母、學校中的老師校長、公司裏的上司老闆、教會中的牧者長執、政府裏的官員、社會中的執法者等等,其權柄皆來自上帝,人人應當尊重。

    3. 我相信上帝教導我們要順服(Obey)並甘心樂意(Submit)履行在上掌權者「在不違反聖經真理」的大原則底下之指示。

    4. 我相信,若在上掌權者要我們作出違反聖經真理的行為,我們「絕對不可妥協」,但我們仍然需要因著上帝給予對方的權柄,在態度上(Attitude)謙卑尊敬,例如保羅發現對方是大祭司的時候便不再罵他。保羅說:「弟兄們,我不曉得他是大祭司;經上記著說:『不可毀謗你百姓的官長。』」 (使徒行傳 23:5)

    5. 我個人並不反對,面對違反聖經真理的在上者、殺害人民的政權或不公義的權勢作出"非暴力"的抗爭,例如示威遊行、靜坐絶食抗議、用合法途徑伸訴、宣傳信念、離開那地方(好像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為在上者禱告代求等等。(不代表適用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層面及未成年人士)

    6. 我個人敬佩並欣賞耶穌、施洗約翰、馬丁路德金、甘地、德蘭修女、曼德拉、王丹、李旺陽、王軍濤等等,數不盡為了公義、人民利益和好處,用非暴力(包括非言語暴力)鬥爭甚至賠上性命的戰士們。

    7. 我「絕對不認同」社會中對在上掌權者,包括任何一位政府官員、學校的老師校長、公司的上司、家中的父母等等,瀰漫着的一種不尊敬、藐視、鄙視、嘲諷、插爆鬧爆、人身攻擊等等的態度(Attitude)。無論我們的在上掌權者是否秉行公義,或者是否慈愛良善,我認為上帝會親自審判,而上帝絕對不喜悅我們自己當起審判官,在態度上去悖逆在上掌權者,而我身為香港長大的中國人也從小學習也認同尊重長輩及在上掌權者。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羅馬書 12:14)

    8. 在教會中,我相信每一位牧者和長執(無論我們認為對方的靈性與行為如何)皆是神設立在教會中弟兄姊妹的保護和遮蓋,上帝喜悅我們順服謙卑的心。若遇到不公義、自己不贊成的狀況,可以帶著柔和謙卑的心反映、建議、禱告,到了時候上帝自然會有祂自己的工作。聖經勸年輕人如此,成年人更加要"彼此順服"。
    「你們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彼得前書前 5:5-6)

    9. 我自己本身對現時香港和內地政府的在上掌權者沒有特別看法,政治方面也不是我熟識的範疇,我只是感恩我是個在香港長大的中國人。不過關於在上者的決定,無論我自己支持與否,我都會在態度上尊重其權柄以及為對方祈禱。

    字數有限,不盡完備敬請見諒。

    小小總結,身為父親、教會支體與藝人,我痛心及痛恨現在社會上、網上甚至教會裏,鼓吹著及瀰漫著一種「輕視」權柄的文化,動不動就鬧爆和插爆在上掌權者。若果我們可以「辱罵」香港最高的領導人(無論對方有沒有誠信),同樣道理,子女可以辱罵父母(無論對方是否完美),教會裏的弟兄姊妹又可以衝擊牧者長執(無論對方是否和上帝一樣聖潔),學校裏的學生們可以挑戰校長老師(無論對方是否盡心教育),在街上市民可以鬧爆警察(無論對方是否捉到賊)。

    上一篇我在facebook上分享中尾段的幾句說話,再次分享:
    「我深信如果有人,或教外的、或是弟兄姊妹,鼓勵或煽動我們去「鄙視嘲諷」我們的在上者,此並非來自上帝的靈,很可能是來自邪惡的靈。聖經對於權柄由此至終只有一個訊息。(此"訊息"意即"權柄皆來自上帝,人人當尊重"。)」
    這是我的信念,非暴力的抗爭的態度絕對不是「鄙視嘲諷」,而是堅定、理性、有智慧。按聖經真理而為貧窮人、被壓制的人申冤,這是為神所喜悅的。
    我認為對在上者,包括父母、家中長輩、老師、上司、牧者、官員和執法者鄙視嘲諷的「態度」並非來自上帝的靈, 而很「可能」根源來自邪惡的靈。如果有人對父母、老師、政府官員、教會牧者等,有「鄙視嘲諷的態度」,我個人認為這「態度」是受了撒旦謊言的影響,這「態度」不是上帝所悅納的。
    而同樣,如果在上者偷竊、殺害、毀壞,他/她的「思想和行為」也絕不會是來自上帝,上帝絕不悅納。但他/她擁有的「權柄」則依然是來自上帝,我們需要尊重,而上帝必定親自審判各人,在上者且要受更重的審判。

    謝謝你花這麼多時間去閱讀,我不會收回我上次關於《活在遮蓋下》一書的摘要與讀後感或這次的言論,這是我的信念,你認同的可以多多轉發和like,願我們在社會各階層散播祝福的文化,凡事說造就人的話,也為我們藝人、政府、教會多多禱告。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以弗所書四章二十九節)
    有人選擇謾罵,但我們依然可以選擇祝福。

    如果你不認同我,感謝主,因為合一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不同,「合一」並非「單一」,人人看法可以不一,但主得一位。
    你當然有自由可以發表任何評論,但這樣並不會動搖我的信念,我也不會因為「人的聲音」而閉口,因為這些意見在我身上沒有權柄。
    我也祝福我們下一代在充滿正能量與愛的環境下成長,也深願我們在社會、職場、學校、家庭、教會,都有愛神愛人的領袖。
    God bless our City!!!! Amen!

    [原文連結]

  • [三師會] 2012香港大事回顧

    回顧2012年,是矛盾激化的一年。今集我們以此為主軸,分析2012年香港大事。

    1月

    D&G事件

    政府宣佈將會實施自駕遊計劃

    2月

    梁振英西九漏報事件

    唐英年地庫僭建事件

    曾蔭權收受利益事件

    3月

    行政長官選舉論壇,梁振英指責唐英年「僭建不只是僭建問題,是誠信問題」

    梁振英當選行政長官

    4月

    《版權(修訂)條例》排期二讀,被指為網絡23條

    5月

    人民力量和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進行拉布,試圖阻止「替補機制」方案通過

    學民思潮第一次發起反國民教育課程遊行

    6月

    李量陽事件,25000港人遊行至中聯辦抗議

    「五司十四局」議案被否決

    梁振英被揭發隱瞞僭建

    胡錦濤訪港,記者提問六四事件問題,被警察帶走

    7月

    梁振英就任行政長官,同日七。一遊行,約四十萬人上街抗議

    發展局長麥齊光涉嫌詐欺房津,因而下台,繼任的陳茂波被揭發曾涉及經營劏房

    近9萬市民參與反國民教育遊行

    8月

    香港獨立媒體被刑事破壞

    香港保釣人士登上釣魚台

    學民思潮成員進行絕食,要求政府撤回國民教育科

    9月

    反國教運動白熱化

    立法會選舉

    光復上水運動

    東北發長諮詢

    10月

    南丫島海難

    DBC數碼電台事件

    龍尾灘保育運動白熱化

    前港澳辦官員提出港獨問題

    林奮強偷步賣樓事件

    11月

    亞視發動集會反對免費電視發牌,主要投資者王征表演江南Style

    中央政策組邵善波提出要打輿論戰

    12月

    梁振英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堅持不承認僭建事件中有隱瞞

    世界末日傳聞沒有成真

     

    三師會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  

  • 給特首的信:直資與社會矛盾

     

    特首選舉期間,參與了《給未來特首的信》這本書。這是我的一封信,事過景遷,香港社會淪落至今天地步,不勝唏噓:

     

    ***************************************

    特首先生:

    我是那個跟你講直資學校問題的教師。

    我寫這封信的時候先假設你和另外那位來自建制的候選人也有可能當選,因為我也分別跟你們兩位說過同一番話,所以這封信的上款可以是你或者另外那位。

    愈來愈多的傳統名校(我先假設名校即是辦學經驗比較豐富、學習氣氛比較好那些學校)由統一派位的津貼學校轉成完全自行收生的直資學校,學生的背景愈來愈單一。原因是直資學校考慮入學申請的時候,會傾向取錄社經地位比較好的學生;另外,很多名校轉了直資之後,收取的學費貴得令來自基層家長卻步。直資制度其實是有要求學校為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獎學金的,可是對於社經地位較低的家長來說,要去這些學校敲門申請獎學金本身已經是一個很高的門檻。

    直資制度大大降低了以往派位制度下基層學生入讀名校的機會,令一眾達官貴人所講的「香港故事」愈來愈遙不可及。官方宣傳的「香港故事」,其實就是階級流動--出身基層的學生努力讀書,入讀學習氣氛好的學校,再考入大學,出人頭地。當大量傳統津校變了直資學校,基層學生可以透過派位制度入讀的理想學校少了,結果就是階級流動減弱,令教育出現「上品無寒門」的階級分化。請不要忘記,直資學校按學生計算的公帑津貼跟一般津校差不了多少,這等於以公帑資助那些學校製造教育門第。

    說到階級分化,另一個問題是官立和津貼小學收生的計分制度。根據現行制度,學生的父母或兄姊是校友的話,分數比其他申請者高。結果是只要父母或兄姊是名校畢業生,入讀名校的機會便可以一代傳一代。由父母或兄姊的出身決定孩子的入學機會,這種制度的合理性在哪裡呢?須知道教育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是人生頭等大事,也是他們改善生活的希望。製造門第世襲的教育制度,令社經地位較低的學子一早輸在起跑線上,破壞教育造就機會均等的社會共識,長遠來說,一定會影響社會團結。

    既得利益階級設計有利鞏固甚至擴大自己利益的制度,又豈只是教育界才有的問題?

    香港的選舉制度,區議會有委任議席、立法會有小圈子選出的功能組別和令功能組別橫行的分組點票制度、行政長官選舉的方式不用多說了,那根本就是一個被高度操控的小圈子中的小圈子選舉。在這種制度下,政府政策傾向經濟和政治既得利益集團──城市規劃和土地政策有利大型地產商,市民和小商戶愈來愈難負擔不停飊升的樓價和租金;公用事業政策就讓電力、交通、隧道經營者因為欠缺競爭而加價至令市民叫苦連天;強拍條例令舊樓小業主每每被收樓公司壓價賣掉祖業;醫療政策令市民愈來愈恐懼因病致貧;小圈子選舉繼續小圈子;高鐵計劃在成本效益論證存疑,民意讚成反對成五五之比,政府仍要強行在功能組別護航下強行通過,觸發包圍立法會和禮賓府的抗議集會。這種種的問題,都在把香港一步一步推向分裂。這很大程度上是讓政府只需向控制選票的小圈子負責的制度使然。

    除了階級分化,政府在處理選舉制度、遊行集會和新聞自由這些觸及香港人核心價值問題的態度和手法愈來愈令人擔心。2003年政府和建制派要強行通過「23條」立法觸怒香港市民;2011年中,政府推出一個飽受學者評擊的替補機制方案,竟然想不作公眾諮詢便提交立法會,結果因為引發大規模抗議而押後,而負責的局長竟然可以再升一級;接著,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政府處理示威和採訪的做法一下子把香港和內地接軌,「港大8.16事件」和「黑影事件」也激發了社會極大的反彈。

    這些畫面相信你也有印象吧。我猜你也有思考過為什麼香港人會如此「激進」。他們不懂得珍惜國家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無事找事來做?抑或是因為現在的政府得不到充分的民意授權?還是現行的政治制度根本不能理順社會利益分配的矛盾?又或者是資訊科技愈來愈發達,令人們更容易聚集力量爭取權益甚至作出抗爭?

    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沒有互聯網時代的世界,香港也不再是殖民地時代的香港。香港的階級分化、社會矛盾已經愈來愈嚴重,政府與市民的衝突愈來愈多,問題正正就是現行制度令政府不會面對市民,也理順不了社會矛盾。本來《基本法》寫明2007/08年可以有普選,那應該是讓社會達至一份更合理、更進步的社會契約的機會,連建制最大黨也說他們「是最有誠信的,(他)們是支持07/08(普選)的」,可是北京一聲令下一切落空,變成2017年之後「可以」普選,市民期望幻滅,才會一步一步走上抗爭之路。由2007到2017這些日子,誰當特首也會變成眾矢之的,所以當你上台後,面對的責難也許不完全是你的錯。

    不過,說好的2017年普選,就是你的責任了。全香港都知道這問題不是由你完全操盤,但你作為特區之首,是絕對有責任為我們爭取一個「最像樣」的普選。如果你打算像你的前任一樣玩弄港人,面對民意反彈可能難以估計。

    希望你能夠真真正正為香港做到落實普選這一件大事。像麥理浩那樣,三十年來香港人提起他,還是讚賞的。

    Never say never.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祝身體健康

    庫斯克

  • [平安夜]和民食出法國餐感覺

     

    話說我去咗始創間和民,我地六點鐘點菜,佢地規定今晚只能叫聖誕餐,咁都好正常。點知頭兩三道菜都正常,跟住到個火鍋,我地等咗成半個鐘,於是摧吓又等吓,摧吓又等吓,如是者摧咗成個鐘。

    同場其他枱都係同樣情況,於是每一枱不斷輪流摧,好多枱摧到發脾氣,事關我周圍每枱都係咁。呢個時候睇附近嘅男人安撫女伴,可以話係患難見真情。

    八點,個鍋終於出現,我見隔離枱等雪糕都等到個男嘅要攬住個女嘅氹番,所以早啲叫埋雪糕。

    點知個侍應話.....「唔好意思,可能要等半個鐘。」
    我話「吓?半個鐘,你地啲雪糕未整好?」
    佢話「因為廚房好多單未做....」

    結果,個雪糕早咗,廿分鐘就到。我地為咗記念呢一刻,所以影低張單做留念。呢餐飯食咗兩個半鐘,當中有兩個鐘用咗嚟等。

    其實諗番成個過程,真係幾抵,一來我地坐響度嘅時間,已經等於正常三round嘅生意,而個餐三百有找,除開時間真係平過茶餐廳; 二來同附近啲火滾食客相視而笑,大家都享受咗一個好難忘嘅晚上; 三來,我同太太可以用和民價錢,回味番渡蜜月時響法國食晚飯食足成晚嘅感覺,真係好溫馨。

    By the way,成個過程,我見啲侍應不斷俾人摧同發脾氣,已經疲於奔命,所以都冇難為佢地,問題似係響管理度。不過咁嘅logistics安排,真係要提醒各位提防,唔好中伏。而個故仔咁難忘,似乎應該同Openrice網民同埋和民嘅管理層分享一下。

     

    [Tag: 生活推介系列

     

     

  • [三師會] 新世紀福音戰士(EVA)

     

    [三師會] 新世紀福音戰士(EVA)、香港新媒體福音戰士? 

     (因為EVA故事版本眾多,而且十分複雜,如節目提及的內容有錯漏之處,敬請見諒)

    Part 1: 新世紀福音戰士(EVA)
    動畫神作EVA/EVA與黑紙/我們的御宅時代/EVA的文化、宗教、心理、殺必死、政治元素/EVA與容格心理學/EVA與青少年自我成長/AT力場與李氏力場/EVA的魔幻寫實主義/EVA成為神劇的成功因素/EVA的右翼國際政治/真治、凌波麗、明日香與真希波/EVA與消費及流行文化/末世、第三新東京與人類補完計劃/EVA與IES

    Part 2: 香港新媒體福音戰士?
    新媒體上的信仰意見領袖/高皓正順服論引發的爭議/新媒體宣教與社交網絡戰場/基督徒的爭戰心態/網上宣傳信仰的誤區/從信徒角度看「耶__」指控/「慈黃區」引發的討論/如何將信仰精神配合社會文化脈絡與社會溝通/「爭戰語言」的問題/愈多批評愈成功?

    Part 3: 末日仍未來臨/站務

     

    (本節目為個人意見節目,雖然我們盡量以客觀角度討論,但內容或許仍有滲透我們本身喜惡立場的地方。敬請留意)

     

    三師會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  

     

     

  • 我的2012十本書+年度之書

     

    鄧小樺和陳某在FB開了個活動「2012我的10本書」: 

    「純粹閱讀分享,邀請大家貼出自己的2012十本書。2012末日失約,惟有閱讀行進無窮。評選原因無非是熱愛或重要性,自己獨有的故事亦可。 

    須為2012年出版或購入(若非2012年出版註明年份),請註明作者及出版社。 

    如果覺得十本有點難選,請自行刪減數量。 

    作者、出版社、讀者、書店、傳媒。當萬物虛擬,書的實在,仍然留存。」

     

    要列明年份、出版社要求太複雜。我貼了連結,大家要詳細資料自己click就行了。我的2012十本書如下,同場加映「2012年度之書」:

    1. 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 | 桑德爾

      在這個獅子山學會化--即是以為什麼也應該用錢買,賺不到錢的人應該自生自滅的世界,桑德爾的《論正義》和《錢買不到的東西》是當頭棒喝。

    2. 精英惡鬥:香港官商霸權興衰史 | 徐承恩

      唐英年下馬、梁振英呃到特首之位、香港人冇say、西環治港、淺薄本地廠佬炒家進佔各大委員會,港蛙感覺到嗎?

    3. 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 | 郎咸平

      很多人還侃侃而談中國如何在廿年後超越美國、「中國模式」可以直到永遠,他們沒有看到中國經濟已經病入膏肓。

    4. The Price of Inequality: How Today’s Divided Society Endangers Our Future | Stiglitz, Joseph E.

      反原教旨芝加哥學派(在香港即是王于漸、雷鼎嗚、獅子山學會那些人)經濟學家Stiglitz告訴你不平等和特權政治的代價。此書並非經濟學學術著作,而是Stiglitz的政治宣言。

    5.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 德米克

      北韓這個現實版的《1984》國度。

    6. 如此盛世:錢鋼的中國觀察 | 錢鋼

      很多人覺得現今的強國就是盛世,真的嗎?

    7. 國情3──維穩壓倒一切(國民教育良心版)| 潘小濤

      如果用陳雲的講法,這是中了中國情花毒,但我buy為當前中國痛心疾首的小濤。

    8. 給未來特首的信 | 馮振超、林輝、羅健熙、黃偉國、胡金榮、庫斯克、張韻琪、黃世澤、白雙全、葉冠霖、健吾、草草一刀等

      選這本書一半是因為我有份寫,另一半是因為在寫的過程中,我們很多人分別與兩個候選人對談過,現在回看,感觸良多。(連結:我寫的那封信)

    9. 為下一代覺醒 | 陳惜姿、安裕、譚蕙芸、韓連山、庫斯克等

      選這本書不是因為我有份寫,而是因為此書是比較全面的反國教運動紀錄

    10. 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 | 國民教育服務中心

      這本可以說是2012年最重要的書。多得教聯會和薛鳳旋編寫了這本極左教材,讓溫水中的香港人猛然醒來,發現問題有多大。

      簡單來說,2012年年度之書,非《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莫屬。

     

  • 中環海濱長廊的單車騙局

     

    先看看這張在同一個場地拍攝的兩張照片。

    上面那張圖是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橫額,這系列的橫額宣傳的是中環海濱長廊的願景,橫額上有可以讓一家大細遊玩的草地、有海濱茶座,而當中最令人期待的,是那張市民踏單車的宣傳照片。這或多或少令很多人對於海濱長廊能夠設立單車徑抱有期望。

    下面的圖是現實--康文署禁止踏單車。

    兩張照片是在同一個場地,不足一百米距離拍攝的。這夠諷刺吧。那踏單車的宣傳橫額,彷彿就好像樓般廣告一樣,只差在沒有在右下角補一句font size 6的細字說是「畫家創作圖片,只供參考」。

    根據地圖,那個海濱長廊至少有50米闊,那裡有沒有空間劃三幾米做單車通道?絕對有。但就所見的佈局,似乎不覺有單車通道。這個令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被毀掉的填海區,其實是很適合設立單車通道,不論是作康樂用途還是代步用途。這個闊得不得了的海濱,如果能容得下一條窄窄的單車通道,表明香港踏出了bike-friendly的第一步,這是一個城市進步的表現。可惜香港政府曾經表明不鼓勵單車代步。

    作為一個普通市民,我未能仔細翻查政府文件,所以唯有向議員查詢。印象中最常在政總附近踏單車的議員是胡志偉,所以我發寄了一封信給他。如下:

     

    *************************************************************

    胡志偉議員:

    這幾年來,土木工程拓展署在中環填海區的海濱長廊宣傳橫額上,都印有市民踏單車的圖片,這令很多人對於將來海濱長廊能夠設立單車徑抱有期望。

    最近一眾單車愛好者發現,原來中環海濱長廊是禁止踏單車的。究竟這是長期還是短期的做法?海濱長廊會否設立單車徑?(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55488391165749&set=a.391944760853446.84871.189966397717951&type=1&theater)

    我一直留意你推動單車代步政策的消息,所以冒昧聯絡你,希望你能為一眾單車友好跟進此事。如能爭取海濱長廊設立單車徑,相信香港人會銘記於心,對你更加支持。

    敬祝聖誕快樂。

    市民Kursk上

    副本抄送: 
    香港單車資訊網(http://www.facebook.com/groups/140030719417124/)
    本人網誌專頁(http://www.facebook.com/kurskhk.net)

     

    後記:

    我看到不准踏單車的警告,所以推著單車進去海濱長廊。有保安走過來「提醒」我,那裡不准踏單車。那一刻我覺得很荒謬,我反問她,「我有踏單車嗎?」

    她見我不高興,便解釋說只是提醒我。我不知是不是常常有人違反那所謂的規定,令她變成驚弓之鳥,但肯定的是,對於康文署來說,單車是洪水猛獸,踏單車的人就好像社會害蟲一樣。

    香港想當國際城市?仲未夠班。

     

  • 天與地:香港末日預言書

     

    (通常我用數字點列寫口語,係因為寫感想寫得快,請見諒) 

    1. 我一路都冇睇無線個頒獎,因為那只不過係佢地嘅年度appraisal活動,況且我根本都好少睇無線劇。直到太太話《天與地》攞獎我先開電視。

    2. 估唔到《天與地》真係攞獎。呢套係我近十年嚟唯一會追晒嘅CCTVB劇。老老實實,雖然《天與地》劇情唔係完美,不過真係睇得有好多感觸。

    3. 無線攪網上普選,係咪因為得票最高票所以焗住要俾獎?定係因為無線想省一省個招牌抗衡王維基?

    4. 周旭明領獎既時候,好隱晦咁講咗句「敏感既野唔會講」,只係講咗句「多謝」,或者因為佢就嚟要離開無線吧。

    5. 《天與地》的確係神劇,而且有莫名其妙既作用。土共見反國教運動唱《年少無知》,或許先至發現一套稍為出格既劇原來出事。仲發多三個電視牌?

    6. 我好鍾意平行時空呢一段。每一條佬心裡面都有一隊Band,Band係個比喻,代表嘅係失落嘅夢想,同埋一班識於微時嘅朋友。當然,仲有一個平行時空。 

     

    7. 音樂會呢段,真係好反動.... 有個好似DBC咁既電台、有大班人聚集到連警察都冇符。就好似8月尾9月頭嘅政總咁。 

    《天與地》:

    現實世界(反置教運動):

     

    8. Joe Junior呢幕,真係經典。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

     

    9. 《天與地》係香港嘅末日預言書,裡面政治意境一片灰暗,到最後人嘅救贖可能就係做番自己。可惜呢個只係個人救贖,突發音樂會都一定要係和平理性合法,音樂會散場後個社會好似乜都冇發生過咁。不過,而家嘅香港,又何嘗唔係咁?肯面對自己已經好好了,更多人係「我討厭政治」、「要順服在上者」、「向前看、做實事」、「層樓未供完」、「特首係香港人選出嚟」...

    林保怡算係泛民政治人物,卒之選舉挫敗,要向現實低頭,就好似俾西環攪掂咁。劇裡面個電台冇事,現實世界嘅DBC就要死。現實可能比故事更灰暗。

     

    10. 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 你睇呢個城市俾土共攪到烏煙瘴氣,梁振英呃個特首番嚟做,厚住面皮日日擘大眼講大話,DBC俾西環攪死,政府就夾埋整到佢死快啲,免費電視牌就出爾反爾,ATV就響度獻世、梁愛詩之流就驚死法治呢個香港最後防線唔死。

     

    11. 有網友話,如果唔係HKTV威脅出現,無線未必會咁樣省招牌。我唔肯定呢個講法係咪完全成立,不過我肯定有競爭先有進步。

    點解唔可以俾番個DBC我?點解唔可以俾多三個電視台我地揀?

    香港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梁振英,特首呢個名,你受得起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