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December 2012

  • 林肯點醒梁振英

     

    林肯:你可以一時欺騙所有人,也可以永遠欺騙某些人,但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You can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no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by Abraham Lincoln)

    今天很多香港人應該對這句說話有更深體會。

    2012年3月

     

    2012年6月


    (圖片來源:灰記客)

    2012年12月


    (圖片來源:主場新聞)


    2012年6月的TIME Magazine也警告過大家 


     

  • 我受高皓正感動,流淚認錯

     

    1. 我的認錯: 

    高皓正先生在Facebook page發表意見,節錄如下:

    「法老可能就好像古代的希特拉,都是邪惡的領袖,但上帝居然確定的說是上帝自己興起他!上帝往往會用一些不好的領袖來磨練他的百姓!在過程入邊上帝給予我們一切不順服的理由,且看我們會用信心依然順服,還是放棄聽從上帝,自己當起審判官來。審判的權柄原是神的擔子,並非我們的擔子。」

    「例如當權者和政府制定了一些政策,和我們的政治立場和觀點不同,我們可以用合法途徑發聲,但是我們不可以對當權者不敬、嘲笑、辱罵或者輕視他們,例如約瑟、但以理、保羅、彼得等等許多屬神的人,他們被人下在監裏,被政治迫害或者被剝奪宗教自由,也從來沒有對當權者有任何不敬之處,只在獄中禱告敬拜讚美神!我真的是要多多學習。

    如果我們對在上掌權者不順服、不降服,就是代表我們成為了審判官,而並非將審判的權柄交回給上帝!

    「希望弟兄姊妹們都懂得分辨什麼是牧人主耶穌的聲音,什麼事盜賊的聲音!我深信如果有人,或教外的、或是弟兄姊妹,鼓勵或煽動我們去鄙視嘲諷我們的在上者,此並非來自上帝的靈,很可能是來自邪惡的靈。聖經對於權柄由始到終只有一個訊息。」(原文連結)

    看到了高先生的詳細解說,我流淚、懺悔,為自己說過屬邪靈的話語痛哭,也為歷史上不順服的人被邪靈引誘而痛哭,包括因為那反對賣贖罪劵的、那反對君主專制的、那反對黑奴制度的、那反對納粹暴行的、那反對種族隔離的、那反對共產極權的人,他們都很可能被邪靈煽動!各位弟兄千萬要儆醒!

    「順服在上者」在大部份情況下沒有錯。我們生活在社會裡,有很多基本的法度要遵守,可是當制度和政策本身不公義,甚至是侵害人的基本生存權利的話,那又怎樣算?通常提到這節《羅馬書》的時候,人們都會問,那希特拉這個在上者呢?我最怕高先生不提希特拉,很高興他真的提了,說「法老可能就好像古代的希特拉」,至少都叫提過。高先生對法老這個古代希特拉的看法是還是要順服。不過,既然順服,那為什麼要出走呢?問這個問題,又顯出了我的膚淺和少信了... 以色列人對抗法老、出走曠野,當然是神的旨意喇,摩西知道神的心意嘛。

    如果是這樣,那麼為什麼那些反抗暴虐的在上者就可能是受邪靈煽動呢?為什麼他們不可能是受聖靈感動,好像高先生一樣呢?對不起,我又少信了。

    套用高先生的說法,如果納粹當權者和政府制定了屠殺猶太人政策,和我們的政治立場和觀點不同,我們可以用合法途徑發聲(可是除了加入納粹黨,就沒有「合法」途徑發聲),但是我們不可以對當權者不敬、嘲笑、辱罵或者輕視他們,例如很多屬神的猶太人,他們被人下在集中營裏,被政治迫害或者被剝奪宗教自由,他們有沒有對當權者有任何不敬之處呢?那些納粹戰犯有沒有被審判呢?我們真的是要多多學習。

    一些少信的人會說,那些例子講的似乎不是納粹德國那種極端社會,而是現在民主制度成熟的西方社會,對於制度的基本尊重是合乎大眾利益的。不是吧,明明他提過法老這個古代希特拉,那即將同樣道理也可應用在正版希特拉吧。

    其實,我是明白高先生的心意的。他是想勸導我們,作為在上者中共治下的香港人,我們可以用「和平理性」的合法途徑發聲,但是我們不可以對當權者例如中共不敬、嘲笑、辱罵或者輕視,就算我們被下在監裏,被政治迫害或者被剝奪宗教自由,也不可對當權者有任何不敬之處,只在獄中禱告敬拜讚美神就行了。

    又或者,再退一百步,梁振英這位在位者有權柄,不論他如何侮辱議會制度、法律制度,不論他如何說謊欺騙市民和破壞政治倫理,也要順服他,然後「合法地」發聲(當然不能不敬喇),之後在信仰上感覺良好就行了。

    我要流淚認錯,我承認我順服不了,我可能受邪靈煽動!

     

    2. 我也記錄了受邪靈煽動的自己的心聲:

    《雅各書》2章14至20節教導我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嗎?」

    我知道我寫這種文章諷刺別人,會有人認為我不謙和。求主寬恕我的不謙和。我知道如果我只寫下半部份,是沒有那種效果的。我明白基督徒不應輕易辱罵人,因為我們若輕易用詛咒和粗俗的說話,我們便失去了作為基督徒要求社會公義的最大憑據--道德感召。

    我常常禱告,我為所有受壓迫、殘害的人禱告。我祈求上帝看顧他們,我明白世界上有無數的苦難,這些苦難是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犯罪的惡果,但我還是不忍心看著那麼多人含冤受屈:我不忍心看見劉曉波被以言入罪、我不忍心看見劉霞沒犯罪卻被長期軟禁、我不忍心看到她痛哭、我不忍心看到無數本來與世無爭的普通人,被貪官迫害,上訪,被更殘酷的迫害、我不忍心看到小孩子死在豆腐渣之下,父母連要一個死者名單也被迫害、我不忍心看到被關了廿多年的李旺陽,出獄不久便被吊死,我真的不忍心。我看見這個社會特權階級愈來愈霸道、官商勾結愈來愈猖狂、在上者公然在議事堂上厚顏地撒謊、貧者沒有立錐之地、拾荒和賣藝都變成十惡不赦,我真的感到忿怒。

    我求問上帝,我應該怎樣做?我應該躲起來安靜的禱告等候神蹟出現?還是像法利賽人一樣,在會堂裡高談闊論,誇耀自己的虔誠,享受順服在上者的好處?抑或效發基督,看見不義的事會直斥其非、看見被迫害的人會挺身而出?

     

     

    高皓正先生的分享全文:

    強力推介!
    聖經是怎樣看在上權柄的?我們應該插爆我們的在上者嘛?還是我們應該順服他們?看完《活在遮蓋下》(John Bevere約翰畢維爾著以琳出版社) 一書後學到很多東西,大大地震撼了我!和大家分享一下。

    聖經提到「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 (羅馬書 13:1-2)

    原來所有權柄全部都是來自上帝的!是所有的權柄而並非某些權柄!無論執行的人是好是壞,其權柄皆來自神!?

    在上者的權柄意思包括在家庭裏,丈夫對妻子的權柄,父母對子女的權柄、職場上公司老闆對下屬有權柄、學校裏校長老師對學生們有權柄、國家或城市裏政府的官員及執法人員對市民有權柄等等。(page 258)

    對於權柄,上帝吩咐我們有兩方面要遵守,第一要順服(Obey),第二要降服(Submit),順服的意思就是在"行為上"我們要遵從在上者對我們的吩咐和命令,降服的意思就是我們"態度上"要甘心情願,並不是出於勉強。

    我們能順服(Obey),卻不見得能降服(Submit)。(page 165)
    我們可以在行為上遵守了,但是我們內心並不甘心樂意,但這樣子並不是上帝所喜悅的,上帝要我們有一顆樂意的心。

    這樣問題就來了,難道每一位在上者都是上帝安排的嗎?難道一位邪惡的或者是犯罪的領袖都是上帝委派的嗎?邪惡的領袖我們也要聽他嗎?
    讓我們看看聖經怎樣說,
    「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 (箴言 21:1)
    原來上帝要在上者的心如何,在上者的心就要如何。
    我們再看這段,
    因為經上有話向法老說:「我將你興起來,特要在你身上彰顯我的權能,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天下。」如此看來,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叫誰剛硬就叫誰剛硬。 (羅馬書 9:17-18) 
    法老可能就好像古代的希特拉,都是邪惡的領袖,但上帝居然確定的說是上帝自己興起他!上帝往往會用一些不好的領袖來磨練他的百姓!在過程入邊上帝給予我們一切不順服的理由,且看我們會用信心依然順服,還是放棄聽從上帝,自己當起審判官來。審判的權柄原是神的擔子,並非我們的擔子。page188

    如果在上者是一位非常好的權柄管理人,我們當然很容易就可以甘心樂意順服,但如果對方是一個壞人,或者他的決定非常之差,又或者違背了我們的想法或者價值觀,這樣我還應當順服和降服嗎?
    此書中亦都有解答,如果在上者要我們犯罪,違犯上帝和聖經的原則,我們可以不順服(Obey),因為我們應該順從神重於順從人,但我們態度上,依然要因著他的權柄而尊重他,不應該輕視他/她,或者在背後竊竊私語批評論斷,因為不尊重權柄,我們就是不尊重上帝,「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 (羅馬書 13:-2)。作者表示,當然我們可以向在上的善勸、表達我們的意見,若果對方還是不聽,我們依然要甘心樂意的去尊重,只要不是要我們違背神的話語,我們也得順從。

    在上者要我們犯罪,我們當然不可以做,但如果對方並非要我們犯罪違反神的誡命,而是要我們做一些我們不認同、不喜歡做的事又如何呢?我們依然可以用尊敬的態度表達,但是如果對方依然堅持,我們就要順服(Obey)和降服(Submit)了!
    「你們作僕人的(作員工的、作教會會友的、作公民的.....等等),總是要想到順服那真正的主人基督。不要想混過去,只做你認為必須去做的事,而是要殷勤地工作,如同基督的僕人,從心裏遵行神要你去做的事。工作時,要面帶微笑,總是要牢記無論是誰在上發號施令,你所服事的都是神。不論你是奴隸、是自由人,做得好會讓你從主人得到好的報酬。」(以弗所書六章5-8節,直譯自信息本聖經) page 126

    書中舉了一些例子,例如當權者和政府制定了一些政策,和我們的政治立場和觀點不同,我們可以用合法途徑發聲,但是我們不可以對當權者不敬、嘲笑、辱罵或者輕視他們,例如約瑟、但以理、保羅、彼得等等許多屬神的人,他們被人下在監裏,被政治迫害或者被剝奪宗教自由,也從來沒有對當權者有任何不敬之處,只在獄中禱告敬拜讚美神!我真的是要多多學習。

    根據作者的意思,如果我們對在上掌權者不順服、不降服,就是代表我們成為了審判官,而並非將審判的權柄交回給上帝!

    彼得勸告我們:「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委派罰惡賞善的臣宰。」(彼得前書二章13-14節)Page 126

    聖經的態度立場非常明確,不是:「如果我認同對方的政治立場,我們便順服人的一切制度。」而是「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不是為了我們自己的想法,而是為了主耶穌的緣故!

    彼得繼續說:「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彼得前書二章17節)
    彼得所指的君王,是他那個時代迫害信徒的君王!因此,彼得根本不可能勸我們單單因著王這個人來傳來尊敬他,而是要把它視為神所指派的權柄來尊敬他。(page 127)

    作者在248頁宣告:
    神的百姓,容我向你們發出警告:悖逆是具有傳染性的,而且是致命的。聖經並沒有說神不喜歡(Dislike)悖逆,聖經記載得相當清楚,神憎惡(Hates)悖逆。.....
    作者說,和悖逆之人結交,是死路一條。因此,保羅對羅馬教會的最後建言是:
    「弟兄們,那些離間你們、叫你們跌倒、背乎所學之道的人,我勸你們要留意躲避他們。 因為這樣的人不服事我們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語誘惑那些老實人的心。」 (羅馬書十六章17-18節)

    作者也有講到,在教會裏我們如何順服我們的牧者、長執,遇到我們認為不妥當的情況,或者牧者犯了罪,我們又如何與我們的牧者溝通。另外也有提到妻子和丈夫的關係應該如何!太棒了,解答了我很多疑問。

    這讓我想起保羅提醒提摩太:
    「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這是好的,在神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 (提前2章1-3節)
    現今的社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但到底有多少是祝福和禱告的聲音?我真的是要大大反思!我也為我以往言語上有論斷嘲諷、心中有輕視我的在上者而深深懊悔。

    希望弟兄姊妹們都懂得分辨什麼是牧人主耶穌的聲音,什麼事盜賊的聲音!我深信如果有人,或教外的、或是弟兄姊妹,鼓勵或煽動我們去鄙視嘲諷我們的在上者,此並非來自上帝的靈,很可能是來自邪惡的靈。聖經對於權柄由始到終只有一個訊息。

    這本書讓我大為得益,希望大家有機會都可以閱讀,成為你的祝福!Yeah!!

     
     
     
     
  • 莫言與王菀之

    在電視新聞看到莫言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演講,看到他說:

    「如果你是一個高明的讀者就會發現,文學遠遠的比政治要美好。政治教是教人打架,勾心鬥角,這是政治要達到的目的。文學是教人戀愛,很多不戀愛的人看了小說之後會戀愛,所以我建議大家都關心一點教人戀愛的文學,少關心一點讓人打架的政治。」(來源)

    當時我第一個反應是:

    「王莞之上身!」

    王莞之的名句「我討厭政治」,竟得到地球另一端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呼應,這是何等令人高興的事!

    人家莫言是諾貝爾獎得主,有他的加持,更顯得批評王莞之的香港人無知,那還包括很多跟莫言級數差天共地的專欄作家哩。

    可能是我也屬無知的一群,印象中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很多都是跟極權對著幹的,或者至少是擁抱所謂西方普世價值的,很少有像莫言那樣識得大體,懂得如何在極權統治下撈得風生水起的。他口說遠離政治,但實際上今年5月他才參加了中國作協手抄毛澤東《延安文藝講座》講話*的獻媚鬧劇。在偉大的中國,這種接近政治的作家才是最「襟撈」。

    莫言的「襟撈」,充分表現在他回應「中國有許多作家被囚禁」的提問上面。他說「不要以為作家都是好人,作家裡面也有壞人,作家也可以殺人,也可以有小偷,具體被囚禁的原因可能很複雜。」(來源)

    這樣的回應,完完全全是我見識過的中聯辦官員的說法。人家明明是在說那些被以言入罪的作家(例如劉曉波、譚作人),他卻拿殺人偷竊的囚犯來蒙混過關,那不旦是偷換概念,還是對於那些堅持說良心話的人的侮辱。說得出這種無恥說話,侮辱的不是在囚的良心犯,而是他自己;說得出這種無恥說話的人,竟然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我想,這可能是諾貝爾獎一次惡毒的陰謀。以前就頒給中共不喜歡的人令中共面目無光,今次更毒,頒給一個在中共治下襟撈的作家,請君入甕,讓他到斯德哥爾摩不斷被學者、大學生、記者詢問他對劉曉波、極權統治、言論自由的看法,他答得像人話又令中共不爽,答得像個襟撈老油條就令中共丟臉。這一招實在太毒。

    莫言的文學水平如何,我真的沒資格評論。我能說的是,莫言作為一個諾貝爾獎得主,連一點點的風骨也沒有,那就很難說得過去了。

    到最後,應該為王莞之說句公道話,把莫言和王莞之放在一起討論,其實是侮辱了王莞之。相比之下,其實她並不是那麼惹人討厭。

     


    (左:莫言;右:莫言的《延安文藝座談會》手抄本)

     

    * 《延安文藝座談會》:1942年,毛澤東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文藝是必須「成為整個革命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的武器,幫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敵人作鬥爭」而服務的,進一步加強了對文藝工作的控制。

  • 梁振英無藥可救

    梁振英終於肯上立法會回答議員質詢,他發表的解釋大致上可以幾點概括:

    「回頭睇番」

    「有疏忽之處」

    「交待不清」

    「日後加倍謹慎」

    「集中精力做實事」

     

    天下無賊

    然後當立法會議員質詢的時候,梁振英的回應基本上就是重覆以下兩句:

    「處理呢件事有疏忽」

    「可以做得更好」 

    明明事實是梁振英在2011年底自把自為把僭建封了,向屋宇署和傳媒隱瞞,然後還夠膽在選舉論壇公開指責唐英年「僭建不是僭建問題,是誠信問題」,後來傳媒揭發他的住宅有僭建之後,屋宇署查驗那神秘密室的時候,他還要隱瞞。那是故意說謊,不是疏忽!

    從今以後,天下無賊。因為所有罪犯都可以跟法官講,「處理呢件事有疏忽」和「可以做得更好」,那就什麼事都沒有了。甚至連殺人也沒有問題,因為把屍體埋了,即是「自行處理」好,不用報警了,當然,有警察來查的時候,可以說「處理呢件事有疏忽」和「可以做得更好」。這樣的世界真的是騙子和殺人犯的天堂。

     

    在立法會說謊構成彈劾理由

    不過,梁振英有一句新的soundbite是必須高調宣傳的,那就是:

    「我記憶中我冇講過話我冇僭建」

    這句soundbite為整個人肉錄音答問會平添了幾分可觀性,因為終於有一句可以驗證的說話了。

    梁振英有沒有說過自己沒有僭建?根據多份報紙和NOW新聞台報導*,梁振英曾經在招待記者的飯局主說自己的山頂大屋「無僭建」。究竟是各大傳媒攪錯,還是梁振英說謊?

    湯家驊發問時已經提醒了梁振英,如果他在回應時說謊是會構成被彈劾的條件。梁振英仍然說出這種說話,這不單代表他無藥可救,而且按湯家驊的說法,公民好應該決定加入彈劾動議聯署吧。

     

    建制派阻撓使用特權法 

    另外,如果梁振英是被特權法傳召,而不是出席這種只能每人問兩句答問會的話,便不會出現這場語言偽術表演,因為梁會被仔細盤問,而相關的證人和證據也會被呈上,到時他便不可能再蒙混過關。大家不要忘記,就算梁振英說謊本領有多高,當被梁振英用作擋箭牌的幾個所謂專業人士被盤問的時候,真相便有可能曝光。

    可惜,李卓人使用特權法的動議,被建制派在內務委員會以23票贊成、33票否決。這就是小圈子選舉的結果--特首假選舉選出騙子,小圈子選舉選出為騙子護航的奴才佔多數的立法會。

     

    哪管你看梁振英說謊時如何氣得吐血,仍然無可奈何。這就是香港。

    如果你也感到氣憤的話,1月1日,你還會留在家嗎? 

     

     

    * 有網民貼出了多份報紙的報導:http://hkg.badleo.com/view.php?type=BW&typename=%A7j%A4%F4%A5x&message=3796715&highlight_id=275552

    NOW新聞:http://www.youtube.com/watch?v=beN0xYmvZAE 

     

  • [三師會] 世界末日

     

    瑪雅末日傳說/不同宗教的末世論/邪教末世論/

    不同的末世觀/不同的末世情景:天災、核戰、瘟疫/末日消費/

    與末日有關的電影及動漫/末日恐懼的意義

     

    延伸閱讀:

    末世情結與末日經濟學 (tommyjonk)

    如果死在末日那天 (kursk)

     

    三師會節目重溫播放平台: 

    1. hk3teachers.mysinablog.com [link]

    (三師會本身的blog,我們的節目以youtube短片形式播放,因為歷史最悠久(2006年至今)的關係,裡面的過往節目最為齊全,而且已經以通識單元分類。另外,我們在不同的報刊刊登的文章,以及傳媒報導資料也可在這裡找到。)

    2. 三師會@openradiohk.com [link]

    3. 三師會Facebook page [link]

  • 值得支持的startup電影: Iron Sky

     

    〔不含劇透〕

    對二次大戰有研究的朋友,一看我的筆名就知我是同道*。幾年前在網上看到Iron Sky的trailer,是納粹餘黨在月球建立飛碟基地的故事。那條trailer看得出是有限成本製作的,但內容和畫面都十分合我這個二戰歷史迷的胃口。那時只有28歲的導演和他的團隊在網上呼籲集資,起初還以為會像網上9成的自資trailer一樣無疾而終。想不到他們最後真的從不同國家籌集到資金,把電影拍成。他們集資總額可不少,總共是七百五十萬歐元! 

    等了好幾年,終於等到Iron Sky在香港上畫。在未有正式上畫日期之前,我email給發行的單位說自己是blogger,問他們正式上畫日期,他們便送了優先場的票給我。 

    事先聲明,我本身是cult片、科幻片和二戰虛擬歷史粉絲,所以評論不一定中肯。Iron Sky是三者的混合體,大玩政治諷刺和惡攪,對美國右派(佩琳當美國總統!)和新納粹主義極盡挖苦之能事,還有富retro味道的納粹軍事科幻美學。這些元素對我來說已經值回票價。其中我覺得最過癮的,是自小被納粹主義洗腦的女主角去到美國之後的那幾場戲,這裡不劇透了。 

    如果要我中肯地評價的話,我覺得有幾點不足之處--第一是不夠cult,尤其是在故事後半段,既然一開始便玩cult,便應該一直cult下去,而不是變回大路劇情;第二是納粹黨不夠恐怖,那令到電影很快便張力不足。 

    總的來說,Iron Sky還是值得一看的,這是新媒體時代電影的一個代表--一個不足30歲的年輕人像很多I.T.創業者一樣,利用電腦技術,以小搏大,取得資金支持,拍出一部過癮的科幻cult片。整體來說,CG、場面、美學、選角、諷刺、配樂都十分好,不要忘記這是新晉導演集資多年才拍成的電影,這可說是交出了漂亮的成績表了。唯一可以做得更好的是,如果故事再玩盡一些便perfect。

     

     

    最初的低成本trailer: 

     

    香港版正式trailer:

     

  • 如果死在末日那天

     
    聽說2012年做冬那天是世界末日,如果是的話,也許是有關方面知道中國人重視家庭,所以安排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晚飯時間來滅世,讓大家可以在那一刻跟家人在一起。
     
    如果真的要死,總有一些東西是就算死也難以忘記的,例如有些東西,喜歡了就回不了頭。
     

    小時候這種感覺來得比較多,例如第一次吃紅豆雪條。還記得當我還是三四歲的時候,阿爺常帶我去士多,我最喜歡吃那裡的牛奶公司紅豆雪條,不過,每次吃到尾,剩下的雪條部份就掉落了。這個錯誤,我到了今天還是常常會犯。到了今天,士多早已不在,阿爺也不在。不過,阿麻住的老人院就在那士多樓上,一切回到原點。

     
    小學的時候,爸爸帶我和妹妹去公園玩水槍、媽媽炸雞腿給我們吃,都是樂透大半天的事。小時候,就是那麼容易滿足,那麼容易快樂。
     
    如果計最震撼的回憶,應該是看《天空之城》。看《天空之城》之前,我沒想過動畫是可以這樣子的。那個壯闊波瀾的世界,實在太精彩,結果到現在為止,我看了至少十次。故事裡的人物,一無畏懼的挑戰不義的強權,精彩得很。後來,發生了六四屠殺.... 現實是殘酷的,那些年輕人沒有飛行石,沒能逃過子彈。
     
    其實,六四是我最放不下的回憶。到了今天,看到法西斯倒台受審,仍是我人生的頭號願望之一。
     

    到了初中,令我最回不了頭的,是西貢的星光。我人生的很多日子,就是和同窗好友在西貢過的。有時是露營、有時時宿營。很多個晚上,我們徹夜不眠地聊天--談都市傳奇、人生、家國大事。少年人,總是有聊不完的天。未來總是神秘而美麗的,我們眼中的將來總是充滿無盡可能。

     

    升上了大學,最深刻的是宿舍門窗外的風光。那是沙灣外的東博寮海峽。每天放學回到宿舍,總會坐在pantry的梳化上,看當天的《明報》和窗外的日落。試過不只一次,我獨個兒爬貓梯到宿舍的水箱頂,在那裡由日落坐到滿天星宿。在那個高聳的平台上,一覽眾屋小,我享受的是那遺世獨立,加上一點點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大學生,就是喜歡找尋屬於自己的獨特快感。

     

    畢業之後,生活彷彿不再精彩。每天就是上班下班。人生為的是什麼呢? 我嘗試從不同的地方找答案,總是不得要領。

     

    不過,就算如何不得要領,也不會忘記不同的茶餐廳的早餐、常餐、特餐,即是那些有牛油方包/餐包/多士/火腿/煎蛋/庵列/肉丁/沙爹牛肉/公仔麵/出前一丁/奶茶的港式套餐。這種餐,中學和大學時期都很少吃,那時只會吃大塊肉的碟頭飯,碟頭飯的重點是多汁、而雞扒嘛,當然是連皮吃。開始喜歡吃早/常/特餐,應該是在出身之後,那時候要分長短週上班,短週的早上到家附近的茶餐廳吃早餐,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因為我會為這天是短週而不是長週而洋洋得意,喜歡吃那些餐,也許部份是因為喜歡短週的感覺。因為在茶餐廳,早餐即是特餐,特餐即是常餐,所以喜歡上這些套餐了。

     

    不是每家茶餐廳的常餐也是一樣水準的,有些的炒蛋是冷或者燶的,有的是麵上的肉丁只有1.74粒,更多的是公仔麵沒有煮透。也許是愈簡單的東西煮得愈求其吧,所以當遇上好吃的常餐,就會記住,有機會再去吃。

     
    做了三十幾年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開始現眼報。於是,做運動變成了一個要務。我曾經參加過毅行者,也跑過十公里,不過要每星期遠足跑步也不是易事,很容易疏懶。最近我發現原來要自動自覺做運動,就一定要找一種自己真心喜歡的運動。買了單車,才發現踩單車就是這種我不做不安樂的運動。有時一個人,有時兩個人,有時在錦田的治河路全速前進,有時在九龍的街道上穿梭。那種感覺實在太棒,太自由自在。
     
    人生就是如此,真正喜愛的,才會自動自覺。現在的工作如是、寫作如是、表達訴求如是。對於我這種ENFP/7號性格的人來說,不喜歡的、找不到意義的事做不成。我相信我所做的事,是會對社會帶來至少一丁點兒改變的,不論是工作,還是寫文,抑或是跟不義對著幹。要這樣做,就有可能有對峙和衝突,但那是值得的。這幾年,我拿著我的牌子,去過很多地方--聖火現場、西環、梁粉活動、城市論壇、維園、中環,做這些事,未必一定有效果,但我就是覺得不能不做。
     
    寫到這裡,躲在屏風後的死死團刀斧手已經等得不耐煩。是的,我跟Mrs.K也都是這一種相處--人生就是如此,真正喜愛的,才會自動自覺。
     
    啊,差點忘了,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的話,希望等我跟最珍惜的家人一起吃完飯才發生。我想在世界末日前吃到媽媽煮的海鮮和花膠。人大了,才會明白父母的愛。結婚那天,敬茶給爸媽,我禁不住哭了。哭是因為我還是覺得自己是個孩子,但眼前的爸媽都不是小時候的樣子了。想到這裡,眼又紅了。
     
    早陣子原人圈在寫關淑儀版本的陀飛輪,那時候忙著沒寫。如果這短文是有配樂的話,那一定是這首歌。
     
     
     
  • 王菀之事件的兩點觀察

    30-11-2012引起軒然大波的訊息:

     

    2-12-2012王在status上的解釋:

    王菀之單嘢,其實我冇乜感覺。

    不過有兩點倒想講兩句:

    1. 公眾人物公開發表的言論,受到議論是正常不過的事。不過,大前提是議論/辯論。所謂辯論,並不包括人民攻擊或者恐嚇。

    2. 上星期我在e-zone寫維穩單位應該會培養或收購社交媒體意見領袖,宣傳似是而非的做實事概念。同時間,其實藝人本身就是很合適當這種意見領袖。我不是說王菀之是被培養,而是提大家要準備好,將來會有更多值得辯論的事情。

     

    其實她在2-12-2012的回應算是一次快而準的補救。這一點是梁振英及其團隊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