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試過跟舊同學談起某件事有什麼人參與過,但數來數去也數不齊人?
這是二十世紀少年的劇情。
每一代人都有一些舊事是記不清楚的,有些事卻記得很清楚。例如某一年學校旅行去過哪裡,沒太多人會記得,連相片也找不到。最近,甚至連中學時攪地理學會,跟什麼人去過field trip也記不起。
可是大事件如六四,人人都會記得。人愈大,見過的人愈多,於是愈長時間沒見過的舊朋友便愈沒有印象,就好像某一天你在街上遇見一個人,那個人很熟面口,但是怎樣也想不起名字。
六四的時候,我小學畢業。不經不覺原來已經二十年。這的確是一整代人的事。
Comments (18)
莫非庫老師就係健次? 你識得朋友?
很有意義的同學錄,那個夏天,你們都成長了
btw 原來你比我大六年
形狀……
Freud's preoccupation of men
不知指出這個是否不敬... 原來人民英雄紀念碑暗藏雄偉的男性形象... 果真是英雄。
@singsit01 - 如果唔係就叫人民英雌紀念碑啦。XDD
(其實天安門附近果D歷史悠久既「華表」,本來就已經是陰莖崇拜的產物。)
Haha, you are just a few years older than I...... However, I remember that year clearly, remember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s' speeches together in the hall, without air-conditioning those days......
Good that you have this yearbook. I haven't got one from my beloved primary school, and lost mine from S.5 and S.7...... Out of my carelessness......
@fongyun -
國金也肯定是。
回翻庫大,那年我中二。這二十年最叫我覺得詫異的,是中國人把事件忘記得太快,甚至為了加快,還專登醜化了回憶。很令人心寒。
@singsit01 - 醜化了回憶?
那年,操場上有同學仔在訓導老師沈重的講話中倒下......當時年紀小還以為佢比太陽哂到暈左XP
還有閃著綠光的電視畫面......
還有
@hope_season - 我係果d過場既冇名角色。不過我們終有一天會把朋友揪出來的。
@siurekrek - 對,那個夏天,突然多了一個身份,一個願望。
@smileooooooo - 啞。
@singsit01 - 真係好freud...
@singsit01 -
這是中共的洗腦教育做得好
@fongyun - 中華牌鉛筆果幾個圖騰都有d似,不過人民英雄紀念碑就唔算太似(四方式架)
@singsit01 - 掌握權力就掌握了話語權的例子
@Astromushroom - 這就是集體回憶了
@Frostig - a few = ?
@hope_season - 所以香港這個言論自由的最後陣地一定不能失守。
@Kursk -
……
那句真是你們當時寫的嗎?
@smileooooooo - 是設計封面的老師寫的。他是個熱血中年。
@Kursk - 中華牌鉛筆那個,正是華表。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