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台劇「敗犬女王」,所以有寫這一篇的念頭。
定義及來源
根據維基百科
條目,「敗犬」一字來自日本,是指「年過三十未婚的女性」。敗犬一字興起,始於2003年,日本作家酒景順子出版了《敗犬的遠吠》一書,內容提到:「美麗又能幹的女人,只要過了30歲還是單身而且沒有子嗣,就是一隻敗犬」,書中作者以「負け犬」(翻成中文即「敗犬」)自嘲像是喪家之犬一樣,遭人排擠。此書熱賣令使得敗犬一詞大流行起來。
我第一次看到「敗犬」一字,是在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當中提到「敗犬族」和「銀髮族」(退休人士)一樣,是高消費族群。敗犬族一字見於管理學大師的著作,可說是登堂入室了。
在男女比較平等的香港看「敗犬」這個字,其實有一點政治不正確。我們一直是用「單身貴族」來形容三十以上的未婚女性。當然,你會說有些人會用「老姑婆」或者「古井」來形容她們。不過,如果香港有一本像《M型社會》般的社會學書籍,作者肯定不敢用「老姑婆」這樣帶貶義的字。
不同角度看敗犬現象
如果用女性主義的角度看,「敗犬」一字幾乎是罪無可怨的貶義字,因為它的含義是女人一定要出嫁才能快樂地生活,過了某個年紀還是單身便會被社會歧視,而她們的才幹、社經地位、學識都被忽略了。另外,男人過了三十歲還未婚(例如小弟),不會被嘲笑為敗犬,這也是性別角色定型的一種。
當然,如果從流行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敗犬」一字其實有其特別的意思--它代表了某個族群的集體認同。不要忘記,「敗犬」最初是女性作家的自嘲說法,而這概念漸漸演化為單身女性族群的代名詞,而這代名詞是用作自嘲或者互相勉勵的話,則成了一種幽默。
「敗犬」市場的商機
《M型社會》指出,「敗犬族」屬於高消費族群,「敗犬」概念背後的商機,可以很大。最佳例子是台劇「敗犬女王」大賣,正正是社會對於三高女性(高學歷、高收入、高歲數)愛情故事成人之美的良好願望的共嗚,也有評論指這是社會上的確有這樣的一個「敗犬族」市場。
至於香港呢?雖然香港還未有開宗明義的「敗犬族」電影和處集,但隱含了單身女性自嘲自勵的產品多不勝數,當中包括:
- OL代言人楊千嬅的電影和歌曲,是其中佼佼者。例子包括「每當變幻時」和「千杯不醉」,還有她的大量OL愛情歌。
- Stella So在星期日《明報》連載的「老少女基地」,就是講述她和一班同年的姊妹尋找結婚對象的趣事。
- 另外,無線電視劇「窈窕熟女」,也可說是另類的「敗犬」劇集。
敗犬族真的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嗎?如果從數據分析,答案是肯定的。根據2006年的中期人口普查的數據,整理後的數據如下(資料來自舊文
《再思港男"問題"》):
(表一)以性別及年齡劃分的最高就讀程度:學士學位
|
年齡
|
性別
|
本地
|
其他
|
總計
|
男女差額
|
|
20 - 24
|
男
|
39105
|
19228
|
58333
|
|
|
女
|
46571
|
21253
|
67824
|
-9491
|
|
25 - 29
|
男
|
35002
|
19521
|
54523
|
|
|
女
|
44216
|
24547
|
68763
|
-14240
|
|
30 - 34
|
男
|
31009
|
20488
|
51497
|
|
|
女
|
34002
|
27207
|
61209
|
-9712
|
|
35 - 39
|
男
|
21750
|
19632
|
41382
|
|
|
女
|
22270
|
24553
|
46823
|
-5441
|
(表二)以性別及年齡劃分的最高就讀程度:碩士學位
|
年齡
|
性別
|
本地
|
其他
|
總計
|
男女差額
|
|
20 - 24
|
男
|
946
|
1179
|
2125
|
|
|
女
|
1199
|
1178
|
2377
|
-252
|
|
25 - 29
|
男
|
6302
|
3633
|
9935
|
|
|
女
|
6564
|
3519
|
10083
|
-148
|
|
30 - 34
|
男
|
9461
|
4677
|
14138
|
|
|
女
|
8949
|
4917
|
13866
|
272
|
|
35 - 39
|
男
|
8265
|
5076
|
13341
|
|
|
女
|
5638
|
4545
|
10183
|
3158
|
統計處原始數據
從上面數據可見,持學士及碩士學歷的25至29歲女性比男性多出1萬4千多人,30至34歲的同類數字也有9千多人的差額。這意味著「三高女性」不容易找到跟自己學歷和收入(假設學歷和收入有正面關聯)相約的男性,她們高消費能力結合了「敗犬」的次文化認同感,的確是一個潛在的龐大市場。這個市場,可以是包括電影、歌曲、、書籍、雜誌、劇集、化妝品、護膚品、名牌服飾手袋等等。
總結:唔提好過提
其實所謂敗犬,只是一個帶點黑色幽默的流行用語。老套點講,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如果我們因為這個所謂的問題而自我形象低落,很容易變成關注甚至嘲諷的對象。這問題女人之間比較常見:有時候有些女人會說「噢,乜你仲未結婚0架,好心你就為自己打算吓啦」,這種有骨的說法,不好意思當場反撃,唯有以自信心面對,不要理會三姑六婆式的一般見識。
另外,必須在這裡指出的是「敗犬」不等於「港女」。「敗犬」是女性有一點自嘲加一點自信的說法,而「港女」是男性族群標籤某類女性的用字,兩個字的意義和語境完全不同。
不過,始終文化不同,這裡不是日本和台灣,「敗犬」一字,還是少說為妙,畢竟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而且當中真的包含了一定程度上的歧視成份。
相關舊文:
冇乜關係的延伸閱讀/收看: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