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9, 2009

  • 上一代的愛情故事

    上一代的打工仔愛情故事通常很簡單。

    讀到小學畢業,然後出來打工,供養家中弟妹讀書,認識工友或者工友的朋友,平日一班人去野餐放風箏,合眼緣的便約會,約會不很久,女方帶男方回家見家長,家長贊成的便很快結婚,家長不贊成的便要分手,因為那個年代,拍拖不久便會結婚,女孩子二十三四歲還未嫁,親友便會開始替她們找對象...

    家人反對未必一定會分手,有些女孩子會跟家人鬧翻,離開家庭跟男友結婚。她們有些會得到幸福,但是也有不少結婚後丈夫原來有問題,例如嫖賭飲吹,也有些會反過來向太太要錢,離家出走結婚的女孩子,通常被欺負不敢回娘家,也不敢讓娘家知道。最多只能跟知心的工友訴苦,我就是從媽媽口中得知不少這些故事。

    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有個工友阿姨買了個很小的玩具給兒子,她教兒子說那是另一個工友阿姨送的,因為她不敢讓丈夫知道原來她還有那丁點兒的錢沒有「貢獻」出來。

    這張照片拍的時候是1974年,爸媽剛開始拍拖,他們是工友,相識經過很簡單,一起不久,媽媽帶了爸爸回家見外公,外公為人頗剛烈,媽媽很聽他的話。幸運地原來外公喜歡老實的人,爸爸剛好是個老實得不得了的人,於是外公跟媽媽說:

    「他打工廠工,收入不穩定,你跟他一起,日後無論如何也是由你自己承擔了。」

    外公這樣說,其實等於贊成了。後來他們在1975年結婚,而我在1976年尾出生,可惜在我出世之前,外公剛剛離世了。

    結婚之後兩口子跟我爸爸一家同住,聽說阿嫲會欺負媽媽,那是另一個長篇故事了。

    聽說那個年代認識對象不容易。有些工作性別不平衡,很難識到異性,到了二十幾歲,家人便會安排相睇,相睇對象通常是長輩親戚朋友的子姪,相睇,合眼緣,拍拖,很快便結婚。那個年代的人拍拖結婚很快。這些全都能夠用經濟學、統計學和社會學解釋的,不過在這裡說好像有點大剎風景。

    早陣子,爸爸慶祝生日的時候說起以前的情史,似乎有些是未跟媽媽提過的。那些故事,如果他不是那麼老實,應該會精彩一點。不過,如果太精彩的話,可能今天沒有我和妹妹了。

Comments (31)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