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看過港姐,今年破例乖乖地坐在電視前看了一會。
以前港姐選美是城中event,像奧運一樣,人們會看、會談論、會估。最近幾年好像少了人看,也少了人談論,無聲無息地選完,人們從報紙看到冠軍的名字,過兩個月便忘記。
港姐的死因
如果要歸納港姐選美的「死因」,大概是欠缺了talking point。一場選美的Talking point,是參加者的外表和她們本身的故事、是官方製造出來的故事、是傳媒製造出來的八卦新聞,總之是能引起討論的東西。這個似乎最近幾年的港者選美都欠奉。某年的冠軍令人吃了一驚,還有另一年的冠軍沒有跟無線簽約,但那是選美之後的事,都選完了,也沒有什麼好討論了。
港姐變俏Betty
今年有點不同,個別佳麗特別令人有印象,這就是talking point。當選美這個玩意結合了web 2.0世代的social media,個別佳麗的名字和照片不斷在blogs和討論區出現,尤其是高登。高登友不停討論、轉貼,還拉隊在官方網站投票,東方日報見出現話題,也開了一個投票區,讓網民把話題「煲大」,一眾傳媒也樂於繼續追訪報導,個別佳麗成了港姐版的「俏Betty」--由被取笑的對象變成有人欣賞其內在美,網上也出現了民意逆轉,出現疑似支持者(真心與否不得而知)。於是新媒體和主流媒體互相作用,結果本來無甚可觀的選美活動,便變成了城中event。
媒體2.0
順帶一提,一邊看選美,一邊上網看高登友不斷即時上載截圖(cap圖),以及疑似支持者和反對者的罵戰,的確是幾有趣的經驗。
主流媒體與新媒體互動,也許是主流媒體的新出路。現在兩個免費電視台都在youtube上放短片爭客(無線的絕代商驕短片、亞視的香港亂嗡短片),又努力營造令網民在facebook討論的talking point和sound bite(無線Laughing哥和柴九),就是這個模式。
後記:
看到大半,到了那個屋企人鼓勵的環節--不得不說,無線真的很無良,專登給個別佳麗一個極難看的髮型,本來開場那個髮型好地地的,還可以遮到她面形的不足。後來那個科幻片髮型分明會讓她成為cap圖之后,無線真的很無良...
(本來想寫點關於選美泳裝的,下次才寫吧)
延伸閱讀:
高登討論區 (內有粗口,不直接連結)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