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November 2009

  • 首屆香港網誌年會記事

    出席了第一屆HKBloggercon。

    這是個很有趣的經歷。其實bloggers寫blog為乜?你出去是旦問一個blogger,佢地既答案好簡單,就係想寫野有人睇。

    我出席了晚餐聚會和晚上的座談會,其中一節分享的是袁彌明,她是以知名blogger身份分享,幾有趣的。聽了她的分享,再思考平日所見,其實寫blog本身很難帶來實際利益,不過寫blog可能對其他工作有幫助。

    有幸在其中一節分享,講bloggers與品牌有利益關係的時候應否申報的問題。其實bloggers作為"power users",開始有「商業價值」,不過其實絕大部份bloggers想得到的所謂好處,只是可以早點試玩新產品,以及跟其他bloggers傾下計。至於贈品和抽獎,反而不太重要。

    其實最常找bloggers的產品只有兩大類--I.T.產品和化妝美容產品,這兩類產品的潛在顧客比較重視power user的評價和用後感,有一定網齡和知名度的bloggers正正是這類power users,他們長年累積的公信力和形象,令他們寫的東西有一定的說服力。會上大家頗熱烈地討論當中的「鱔稿」問題、利益申報問題等,我的看法是如果一個blog的鯛味太重,讀者自然會走人,bloggers自己會調節。

    此外,social media marketing也開始受到重視,與會的海港城代表Karen提出,善用social media平台,能夠聚集出自用戶的真心意見,對於改善營運和宣傳也有幫助。至於做agency的Cathy、常常安排blogger試玩活動的Jonathan則解答了大家的疑問--究竟客戶會不會要求bloggers報喜不報憂?至少他們見到的是沒有的。

    關於申報利益的部份由Charles分享,英國已有相關法例要求bloggers在blog上聲明與個別企業的利益關係,讓讀者清楚知道bloggers評論產品時與商戶有沒有任何material-link。,而美國Federal Trade Commission也建議類似的立法。英美的做法的出法點是保障消費者權益,所以有比香港完善得多的申報制度,他們要求的只是把制度延伸到blogs。不過,在香港有關的申報制度一直欠奉,連報章雜誌等舊媒體也沒有這種法例,更不用說是bloggers了。與會者都認同,bloggers大都會注意到評論產品時的操守。

    這次conference有另外一大收鑊,就是終於能夠和方大見面了。

    最後,這次conference加上同時舉行的blogfest的media coverage頗佳,港聞版和娛樂版都有(因為有Parco旗下的明星),一眾攪手們勞苦功高,值得大家two thumbs up。

    有關這次hkbloggercon的討論,大家可看有關的tweets (twitter訊息)。

  • 今日係第一屆香港網誌年會


    小弟有份參與的討論部份是關於「品牌負責人,Blogger及公關案內人激辯寫網誌要否申報利益?」

    今晚7點15分,梁顯利社區中心見。

    整個conference分為早午晚三部份,從官方網站copy過來的程序表如下:

    程序表 Program

    早上 – 10:30開始登記

    Care 2.0

    • 一班潮爆長者與你Blog一Blog
    • 傷健人士分享上網的快樂與辛酸
    • 專為學生而設的論壇,特別請得老師、社工、家長,一起討論應否看學生的網誌?如出現不道德內容,又應怎樣做?

    下午 – 14:00開始登記

    ORG2.0

    • 請來城中著名窮富翁指教社福機構如何發揮網上力量?
    • Blog友同你講-香港旅遊好介紹
    • 香港良心細說香港良心在那裡?
    • 香港維基發展策略諮詢

    晚上 – 19:15開始登記

    Blogger’s Road Map?

    • 香港數位名博客及網誌社群AliveNotDead與你解構Blogger發展成名路
    • 香港Twitter-er統計結果公佈
    • 香港投訴合唱團更會與你即席對唱
    • 品牌負責人,Blogger及公關案內人激辯寫網誌要否申報利益?

    在禮堂之外的會議室,更會展出一個屬於你和我,屬於香港博客的歷史大道,一同改寫博客的過去、創造將來。

  • 舊文-疑似第四代人回憶錄


    warholizer2927548


    這是我最喜歡的其中三篇舊文,寫的時候未看《四代香港人》,腦裡也沒有那世代論述的思維。曾經有一段時間七十年代出世的人自稱為七字頭(等於內地的「七十後」),用現在流行的說法,七字頭的人就是第三代尾第四代頭的人。

    再讀這三篇文章,不無第四代人的鬱悶。第三篇的結尾是曾蔭權剛剛強勢上台的時候,我想現在是時候寫第四篇了。

     

    愛國愛港-七字頭集體回憶 (上篇)

    ... 後來,你們唸小學的時候,在電視上看見自己的首相在人民大會堂門口仆倒,之後便有了「九七」這個概念。

    那個時候,中國是中國;香港是大英殖民地。中國有倫常蕩然的共產黨,有很多窮親戚;香港是我家,工業和港口都是世界第一。

    只要不是唸左派學校,你在小學和中學很大機會會遇到至少一個受過中華民國教育的老師,他會告訴你滿清的可恥,日本侵華的可恨,文革的可怕。你聽了之後一定有一點兒頭頂發熱...

    愛國愛港-七字頭共同回憶 (中篇)

    ... 後青春期的你,正為前途打拼,而全香港也跟你一同拼,可是大半個亞洲在這一年秋冬之交崩盤,香港雖然沒有崩盤,但九七時的風光不再,隨之而來的是長久的困境,後青春期的打拼,變了求生,而全港也跟你一同求生。香港落得如斯田地,還說什麼帶領大陸走向國際?正當香港一直淪落的時候,大陸這個曾經野蠻落後的地方好像玩Sim City把遊戲速度調較至極快一樣,發展快得可怕,於是人人都說要向北望....

    愛國愛港-七字頭共同回憶 (下篇)

    ... 03、04之後已經兩年,你仍然在職場上打滾,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香港的制度,因為特首換了人,民意壓力減輕而原封不動。你和那四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人參與群眾運動,嚐到一點甜頭,而在位者和土共也明白做事不能太過份,大家都明白最終話事人是誰,也明白話事人與受到鼓動的群眾是有互動的可能。你對未來不感完全樂觀,也不完全悲觀....

     

  • 曾蔭權你連一個facebook group都驚?

     

    星期日禮賓府方圓幾百米(遠至美國領事館),任何年輕一點的人想行那邊的行人路也會被至少幾名警察包圍!整個禮賓府附近的街道也被封。

    今次示威被阻後,已經有人在討論下次如何攪突擊示威。

    星期日離開示威隊伍之後,我一直在想:

    曾蔭權你怕什麼?你連一個Facebook Group既一班nobody都驚?


    我犯法的話你可以拉我


    如果他們是非法集會,你可以用《公安條例》拘捕他們。但如果他們沒有30人,則連非法集會也不是。警察把市中心幾段行人路完全封鎖,沒有理由地阻礙途人前進,這是那門子政府?

    而家連禮賓府門口都唔俾去,乜佢地有犯法咩?香港警察有理由懷疑佢地會犯法嗎?

    如果不足30人,一個香港市民去邊度表達政治不滿是不用警察批準的。那麼警察憑什麼以四對一地包圍疑似想不威的人?

    以下的一段片段,大家可以看到警察是如何做事的。其實我也曾在同一地點被四名警察包圍(那只不過是離開禮賓府幾百米的美國領事館外),那時我問他們為什麼不 可過,他們說封了路,要求我行另一邊,我想早點找到示威的人群,所以沒有跟他們再理論。短片中陳士齊老師講的,就是我想講的。




    香港愈來愈Pandaman

    講起這次警察的做法,不得不佩服《Pandaman》的作者江記,竟然未卜先知,在漫畫預告了這個情況。

    《Pandaman 1》*先前在《明報》連載,現在作者江記已把足本上載,小弟誠意推介。

    Pandaman第二輯現於星期日的《明報》連載,幾星期前的第一集講有一班網上自發抗議政府施政的青年人,跑到警察總部門口抗議,卻被政府新發明的「機動街道系統」(euyak提供資料: 原來已經可以在網上重溫: 連結) 攪到氹氹轉,於是不用武力鎮壓也聚集不成,這跟星期日的示威不無相似的地方!(hyster兄也在留言提及)



    註*:

    我 很喜歡的漫畫《Pandaman》,故事講的是2020年的香港,那時應該還未有普選,香港的社會矛盾不比現在輕,但政府連合大財團的「管治」愈來愈「有 效」,弱勢社群被壓迫和消音,其他香港人卻愈來愈順服。突然有一個Pandaman出現,運用比常人強很多的力量反抗建制,因此特區政府動用其神秘機關對付...


    延伸閱讀:

    小弟的上一篇《示威後記
    黃世澤《戰術上沒贏,戰略上卻是新開始
    9兩菜@俊彥@獨立媒體《當日警察人很多
    Genius@獨立媒體《11.1 警察攔路 ─ 六點前我所見的警力佈置
    肥醫生@西九貧民區《散步後記
    Tommy兄《息壤在何方?


  • 示威後記

    聽到電台新聞說有十人參加,警察向步行上禮賓府的人「查問」。實情是警察把禮賓府附近的街道都封鎖了,我嘗試從美國領事館那邊行上去,立刻有四個軍裝走過來攔住我,說路已經封了,要往上走就走纜車站那邊,而那邊是去不到禮賓府的。如是者,有一批參與者被迫聚集在動植物公園遙望禮賓府,另一批參與者則被攔在禮賓府旁的40M巴士站。於是乎在正門的示威人就只有十幾人,而那十幾人則是被幾十名警察包圍著的。

    無可否認,這種自發、沒有周密計劃,而且沒有申請的示威,遇上易守難攻的禮賓府,有此結果是當然的。這次無疑是不成功的示威,不過這是第一次有Facebook Group號召人們去摸老虎屁股,這一點已經值得注意。另外,政府動用了百幾二百名警察,把禮賓府周圍變成無人地帶,不得不說政府某程度上是「重視」這個示威的。

    好地地一個Facebook Group會號召到幾十人出來跑到防衛最森嚴的地方示威,我想政府也知道,這只是個開始。

    DSC_3153-1
    由美國領事館至禮賓府全都被封鎖成無人地帶

    DSC_3160-1
    在禮賓府正門被重重包圍的示威者

    DSC_3166-1
    警察攔截想接近禮賓府的人

    DSC_3173-1
    部份示威者在巴士站被攔截

    DSC_3176-1
    巴士站的示威者

    延伸閱讀:

    黃世澤《戰術上沒贏,戰略上卻是新開始
    9兩菜@俊彥@獨立媒體《當日警察人很多
    Genius@獨立媒體《11.1 警察攔路 ─ 六點前我所見的警力佈置
    肥醫生@西九貧民區《散步後記

  • 到禮賓府散步才是正經事


    「失落第四代」發動今圍禮賓府
    (明報 1/11/09)

    大家留意,今日這個網民自發的行動是沒有向警務處申請的。不過,我還是會去,我去散步。

    我想表達的,是我不要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我要爭取投票選特首和立法會議員的權利,我要普選。

    詳情:
    Facebook group「11月1日燈膽權『我哋忍夠你啦』倒曾包圍禮賓府大行動

    * :  美國獨立戰爭前的其中一個口號,反對當時英國剝奪北美殖民地人民選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