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y 12, 2010

  • 我們是精英,你們算什麼?

     

    明報7-3-2010刊出鄭家純的訪問,節錄部份如下:

    對於終極選舉安排,他認為要小心處理,尤其應保留功能組別,好讓社會能均衡參與。「舉例說,假設我們商界對社會有60%貢獻,但只有6%人口,如果全部一人一票,這是不合理的。所以我們要有機制,讓商界擁有話事權……所以功能組別要保留,問題是怎樣成立一個機制……一人一票並非萬應靈丹!」

    至於特首選舉,鄭家純引用美國以選舉人票、而非一人一票直接選總統的例子,認為香港特首普選,都要小心設立門檻,透過提名委員會把關,「如果選了個黃大仙阿嬸出來,或者名歌星、演員出來,是否都要讓他們做特首?」

     

    這是一份通識功課的部份資料 (雖然功課不是我設計的)。派回功課之後,我跟學生說:

    平日我在課堂講普選問題、法治議題都不會講個人感想,不過這一篇我必須講幾句。

    鄭家純說商界要有「話事權」,這正正是反映了他們的想法,他們要.話.事,就好像現在一樣,這正正是他們要保留功能組別的原因。

    另外,「選了個黃大仙阿嬸出來...是否都要讓他們做特首?」這句說話很有問題。這正好反映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想法--「我們有財有勢,我們是精英,我們才有資格統治你們。」

    黃大仙阿嬸,說的就是基層主婦。選一個主婦出來當特首一定不行的嗎?

    演員做特首有什麼問題?美國人心目中排名最高的總統,到現在還是列根。演員不可以有能力管治國家的嗎?

    雖然他們未必是做行政長官的最合適人選,但不代表你可以這樣侮辱人。

     

    關於「均衡參與」和「60%貢獻論」,很多學生的評論寫得不錯,不過不在這裡貼了。

    Change裡面的木村說政治家是應該把政治理念講得連五年級生也聽得明。我沒有這麼厲害,我在課堂上的任務是要讓中四學生聽得明什麼是政治。

     

    看著他們讀了大半年通識,思維、學識、表達能力都有進步,慢慢學會客觀地思考社會問題,當中更不乏令人佩服的見解。

    我幾乎從來沒有在課堂上宣揚自己的政治信仰,也很少把個人情感帶進課堂。我和同事設計課程時跟足課程指引,盡量做到持平和客觀(很多資料還要是來自教育局的)。我不是要他們從我處學會憤怒,我對他們最基本的期望是做到課程指引所講的「培養批判思考」和「培養公民意識」等等。

    對於不民主政府而言,最理想的人民就是不聞不問的人民。如果所有通識科老師都努力的話,學生能夠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至少問社會很多what, why, how, who, when的問題,十年之後,香港的公民社會一定比現在更加壯大。

     

    * * * * * * * * * * 

    5.16公投,我想不到任何理由不以實際行動支持。

    以前在政府的舊同事G找我,原來她現在幫手公投的事,想我幫手在選舉報寫幾隻字,我想也不想便答應了,不理得家長和校方的想法了。後來我問G,5.16當日要人嗎?(抱歉工作繁忙,只能抽到一天時間)。

    昨天在灣仔的天橋上見到公投的街站,一個似乎是大專生的朋友仔拿著大聲公,以沙啞了的聲音呼籲大家投票,我想也不想,把錢放進籌款箱。相對於很多仆心仆命的朋友,我幫不了什麼忙。

    為什麼他們會仆心仆命的幫忙?他們是食包飯沒事幹的人嗎?他們都有工作、有學業、有家庭,他們付出,是因為人活著不只是為了搵食,而是還對公義有一點的希冀。

     

    我們這些普通市民,未必能夠仆心仆命,但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第一,我們本身要去投票;

    第二,在一切的渠道,包括facebook, blog, msn, twitter呼籲其他人去投票;

    第三,在網上看到有值得轉發分享的東西,便分享出去;

    第四,有誠意地請沒有上網的家人和朋友去投票。

     

    不要小看自己,香港人。投票的代價很小很小很小,但很多人投票的力量可以發出一個強烈的訊息,那就是:

    我們要普選,我們不要功能組別。我們敢向北京說不,向香港特權階級說不。

     

  • 悼念汶川的小朋友

     

    在內地,連尋訪家長製作這個名單也會受迫害,貼出這名單的網誌和微博都會被刪。

    512汶川地震遇難學生名單:

    http://bit.ly/ahCBZe

     

    調查豆腐渣工程的譚作人判了顛覆國家政權罪,公開申冤的媽媽被恐嚇,重建工程問題此起彼落。

    死去的小朋友,你們的名字國家不許公開,我們還是要公開,哥哥姐姐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延伸閱讀:

    尊重生命 拒絕遺忘 (tommyjonk)

    RTHK香港電台網上廣播站: 鏗鏘集:拒絕遺忘

    艾未未的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