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3, 2010

  • 溫水愈來愈熱, 喪鐘愈來愈響

     

    頭條新聞的吳志森和曾志豪,是電視上碩果僅存能批判諷刺時政的節目主持人,香港電台只與他們續約兩個月,之後的合約(甚至是節目)都生死未卜。

    《信報》我最愛看的陳雲,以超高水準的文章批判大地產商和特區政府官商勾結以及共產黨的暴政見稱,是很多對特權政治不滿的70後80後的至愛,他剛剛被《信報》終止了專欄。

    其實自從03七一大遊行之後,北京封殺香港傳媒的異議聲音做到出晒面,那是不爭的事實,最受歡迎的兩大名咀黃毓民和鄭經瀚被封咪之後,真的好像靜了一段時間,之後蕭若元攪香港人網攪出了成績,黃毓民在網上重新奪回了部份的輿論影響力,某程度上為近幾年的新社運火上加油,卒之換來了北方的壓力,被香港人網和黃毓民分家。

    你還覺得這只是捕風捉影?我想你在溫水中泡得太舒服了,連廚子連連開大了火也懵然不知。

    不要問喪鐘為誰敲響,它就是為你敲響!

    對公民權利和言論空間的侵犯通常不是一天發生的,那通常是逐點逐點發生的,而且是在大家覺得是小事而不作聲而發生的。這個喪鐘敲得愈來愈響了!

     


    (圖:當時最初知識份子和民主黨派都不知道自己大難臨頭)

     

    繼續關注:

    陳雲的Facebook

    吳志森的微博

    曾志豪的微博

    香港人網

     

    延伸閱讀:

    趕盡殺絕 (tommyjonk)

     

Comments (7)

  • 正如我係陳雲facebook中所言, 香港漸漸令我窒息.
    想移民又冇能力. 點解香港會變成咁? 香港既回歸真係一個錯到極點既錯誤.
    明報失明, 信報無信. 唉!

  • 無三不成幾,他們倆的新合約連幾個月也沒有,只有兩個月... 這樣的合約也可以拿出來,政府的做法真叫人心寒...

  • 網上的議題再熱只局限網上,只限80後。
    要真正做到visual impact,上電視新聞上報紙頭條,才能起全面的社會轟動效果。
    這往往還是依賴傳統媒體。

    即使在網上,要讓消息傳到對於一般不關心社會議題的網友(例如PLMM),也要依賴被壟斷的大型商業門戶網站。

  • Shared this one with friends.    

      

  • 灰。只能用mini代替發言。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