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30, 2010

  • [轉載] 公共資源半私有化

     

    Kursk按:昨天上載了三師會講直資問題的節目,我在結尾時提出了直資醫院的類比,很高興同一時間有人在報紙上提出同樣的說法。

    其實外國有不少私立學校,他們不是政府資助的,一般人進不了只好認命,唯有入讀公立學校。直資學校(尤其是名校)就是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間的半碼子產物--他們既可像外國私立學校般收生,但同時間接受政府資助。

    打個比喻,醫院也是分為私家醫院和公立醫院,不想輪候太久的人,會支援昂貴的醫療費用進私家醫院,因為公立醫院提供的服務輪候時間通常都十分長。如果政府現在容許攪直資醫院,大筆津貼他們,但讓他們收取昂貴費用,這就是變相把公帑資助付得起錢的人,讓他們享受更多的好處,以公共行政角度來說,公帑運用是有機會成本的,直資制度使用的公帑津貼辦學團體大攪貴族學校也是同一邏輯。

     

    ============================

    [轉載] 公共資源半私有化

    新思維網絡 陳智傑 (信報 30-11-2010)

    幸好香港沒有「直資醫院」這回事──公立和私營醫院涇渭分明,公立醫院的公費醫療,以全民和平等的方式照顧所有香港人;財力有餘的市民,則於私營醫療市場尋找進一步的服務。如果政府容許部分知名的公立醫院「直資化」:讓他們先按病人求診數目取得公帑資助,再以改善醫生對病人比例、提供多元服務為由調整診金、藥費和住院費,並加開醫生巡房費、「名醫」及「特效療法」額外雜費等,相信香港早已「民變四起」。

    不過,同樣是社會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務、同樣是與市民福祉息息相關的公共政策,社會對教育事務的輿論,似乎顯得有點弔詭。政府每年撥予教育政策的撥款,至少佔總體公共開支兩成或以上,較醫療衛生的公帑份額還要高;但輿論對把用於教育的公共資源「半私有化」(維持公帑資助,卻局部免除監察措施) 的直資政策,卻一直鮮有認真地檢討。別忘了:直資學校每收一名學生,每學年便可獲得二萬八千多元 (小一學生) 至五萬六千多元(中七學生)的公費資助;而門庭若市的「直資名校」,他們所獲得的經常性公帑資助額更未必會低於一般津貼學校。

    一所每學年都可獲得相當份額的公帑津貼的學校,在財政度支、學費調整和開徵收費上是否應擁有近乎私立學校般的自主權?為何有直資中學一年的學費,竟然較大學本科生的學費還要高?是否只要有「大部分家長」的支持,學校便可理所當然地加學費?高昂的學費及難以預測的雜費,會否使基層家庭於報讀前三思?

    望子成龍大於一切

    雖然隱伏多時的直資學校管治弊病終見天日,並惹來傳媒及立法會的跟進;但我預料「公共資源半私有化」這政策問題,將不會受到公眾太大的質問。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望子成龍大於一切的華人社會傳統。只要家長對名校趨之若鶩、又有人於傳媒不斷把「私營化的彈性」等同於優質教學(難道官校和津校的老師就做不到多元教學嗎?),直資政策便會繼續發展下去,最多便於賬目交待上作出一些修修補補的監察要求。公帑是否運用得宜、公共資源「半私有化」會引致甚麼社會後果,在望子成龍的主流心態下,可能真的不是太大的問題。難怪在直資學校的管治問題東窗事發後,仍有家長替肇事學校說好話、部分家長更對於學校在盈餘和儲備充盈下加學費表示理解──只要他們相信學校能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學,有關公共政策的社會問題,大概都是次要的。

    而最讓我嘆為觀止的,是有直資學校中人竟然公開批評審計署「以會計方式查數」──所謂的會計方式,就是以標準、具透明度的出納記賬方式,顯示一所機構的財政健康狀況,並及早發現不尋常的資金和資產轉移。會計方式會因行業而微調,但普遍適用於商業機構、政府及公營部門、公私合營機構以至非政府組織,但何解唯獨直資學校便要特別看待?

    也許在「會計記賬」這技術層面上,直資學校是否有問題仍有商討之處;但公共論述對今次直資學校風波的焦點,無理由只停留在「會計問題」的技術討論。校政監管、服務招標程序、是否撥出足夠資金作為獎助學金,只是探討直資政策問題的引子;直資學校的政策,會否或是否已引起「公共資源半私有化」、影響基層家庭選讀學校、以至長遠來說會否使公帑津貼一些收費高昂的「類私校」,更是社會應該開始認真反思的問題。另一方面,政府亦應開始蒐集直資學校的入學及派位資料、收入來源與開支比例、學生家庭背景、學費及雜費等數據,研究這些數據於直資政策實行以來的變化,嘗試分析直資政策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

    一小撮學校富起來

    學生的家境差異和名校所享有的優勢,也許是難以改變的現實;但公共政策──尤其是公帑運用的政策目標,理應是設法收窄、而非擴大這些差異。檢討直資政策,誠然無法改變望子成龍、爭入名校的風氣,但可以反思早期教育改革中「拆牆鬆綁」的主張。學校按自己「有本事」收多少學生作為公帑資助的準則,並對校政及財政有更大的自主權,原意是希望改善教學質素;但這卻會促成「強者愈強」、「一小撮學校富起來」的局面。

    原本已經名氣大、報讀人數多、不愁捐款的學校,除了從收生數目獲得相應的公帑資助外,更有自由度從家長及外界汲取更多資源、精益求精,反過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名氣,吸引更多表現優異及家境富裕的學生來報讀。與此同時,讓學校有更大的收生自主權,原意是希望改變「成績就是一切」的思維,但卻衍生出「名校面試訓練班」、把子女操練為琴棋書畫樣樣皆能的「多元課外活動天才」作為入學優勢等怪現象──這就是我們希望見到的多元教學嗎?

    窮學生家境清貧、沒錢培養「多元」的課外活動興趣,是不幸;但把「家境」和「多元興趣」直接或間接地制度化為升學優勢,則是政府或學校的錯。這次直資風波,正好讓社會反思這些可能已經出現的問題。

     

Comments (8)

  • 「半私有化」...點到題。「猶抱琵琶半遮面」,羊頭狗肉之中權責糾纏不清,真係搵嚟搞。

    即使撇開埋直資名校只佔少數,制度 in itself 宜家已經引蛇出洞,show 到呢個制度係引人犯罪,又食又拎玩獨立王國 (重惡到咬返監察人轉頭);單靠小修小補「加強監察」,恐怕都係好難改善得去邊。

  • 今日《明報》盧子健的文章各位睇左未(http://ricolee830104.xanga.com/736475771/%e7%9b%b4%e8%b3%87%e6%98%af%e5%8f%b3%e5%82%be%e6%84%8f%e8%ad%98%e5%bd%a2%e6%85%8b%e7%9a%84%e7%a6%8d%e5%bb%b6/)?我有朋友鞭笞盧文,認為文章內容反映作者不識經濟,不明直資對學校的吸引喎。

  • @ricolee830104 - 說這句話的人反映他不識教育,不明白直資對教育的破壞。

  • 請問Kursk老師,政府現時在官津學校,有沒有因為個別學生家境富有便相應地扣減學校的津貼。如果沒有,那麼官津學校的公帑不是一樣有資助付得起錢的人。政府的教育開支,目的好像是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教育吧。除非我們有證據証明直資學校的教育質素差於官津學校,否則,如果政府對每個直資學校學生的津貼,不多於官津學校的學生,我看不出有什麼不妥。其實,由於醫管局的人手問題,現時局方也有津貼白內障的病人,到私家醫生做切除手術。對醫管局來說,津貼病人到私家醫生做手術,其實比增加醫護的人手更省錢。

  • @potato - 

    雖然我很懶回應留言,但你的論點我覺得不得不回應一下。是的,香港的教育制度並沒有入息審查,人人都可以憑成績(至少中學是這樣)爭取入讀他們理想中的學校,沒有人因為收入高而要多付款。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是變相不公平, 這或許有一點道理, 不過, 似乎目前社會有個共識,就是政府向所有適齡學生提供教育是一個基本責任, 即使是大力鼓吹學劵制的新自由主義者也沒有質疑這一點。可是津校和直資學校的問題, 並不如你所講, 是政府按人頭津貼多少的問題, 而是政府在支付跟津校相差不大的資助給直資學校的同時, 把學校收生的權力完全交給直資學校, 令有經濟能力的人可以有更大機會入讀「理想」學校, 這就超出了以成績(嚴格來說是加上局住地區)競爭學額的社會共識了。 簡單來說,「不妥」的地方是從此學生入讀中學不只是看成績, 而是要同時看家底, 那是違反了香港社會不論官方還是民間的核心價值(或者是神話), 那就是教育是要製造更多, 而不是更少社會流動的。 當然, 除非你認為能支付多些錢的人應該更有資格入讀理想而同時受政府資助的學校吧。 至於白內障的問題, 謝謝你提供的資料, 那正好給我機會把直資的問題說得更清楚 --- 如果我所知沒錯的話, 白內障病人受津貼到私家醫生處做手術, 決定誰有資格受資助的是政府, 而不是私家醫生, 那麼整個制度便合理了 -- 政府幫助最有需要的人去做手術, 而不是資助私家醫生自己決定收很貴的價錢, 為最肯付錢的人做手術。

  • Kursk老師,你認為現時官津學校的派位制度真的是以成績(加上居住地區)競爭學額的嗎?你有否聽過家長投訴,除了成績和住地外,子弟要被派到傳統名校還要靠運氣。自從升中學生由5個組別改成三個組別,第一組別的學生人數大增。合資格升讀名校的學生人數也大增,需要抽籤決定那個第一組別的學生可入讀名校。但是同一組別學生的成績差異卻擴大了。幸運地抽到入讀名校機會的學生的成績可能比抽不到的學生差。從名校的角度,即使派位的學生都屬第一組別,其成績可能只及以往的第二組別。為了減少機會收到成績較差的學生(而不是要收取更多家境富裕的學生),傳統名校才會轉直資,取回收生的權力。君不見,直資學校制度已存在十多年,早期只有「愛國學校」和一些私校轉直資,傳統名校沒有一間冒險轉制(因為政府按人頭的津貼,是較官津學校為少的,收取學費則不知能否與免費的官津學校競爭)。傳統名校轉直資,都是升中學生由5個組別改成三個組別後的事。加上政府推行母語教學,令英中減少,傳統名校收生的競爭減少。這也是它們敢於轉直資的原因。

  • @potato - 

    我同意你的說法。五個banding轉三個banding, 把學生入讀理想學校(不只傳統名校)的運氣成份大大加重,這也令一些傳統名校為了避開這個制度而轉直資。這是一個很荒謬的政策-- 一方面把派位變得更平均化,同時攪教育階級化。我一直在反對的是制度, 不是加入的學校。教改已經人去樓空, 爛攤子就由全港學子和家長承受, 這是我感到不忿的地方。我不知道你可能是直資制度的支持者, 我只想你明白我反對的是直資制度, 不是那些學校。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