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關於讀書既問題想請教一下你,
我成績係我間學校係中等,
只係中史係我既死敵,
每次坐係到,
乜都記唔入腦,
用過唔少既方法,
亦問過唔少既人,
好多只係話記重點,
但係好似唔係好有用既!?
我根本就記唔到野,
有咩方法可以記到呢?(我升緊中二)
odeo.com的故障問題終於完結,三師會回復正常服務。
通識課程的「今日中國」議題五:
中國在國家統一和民族融和方面將如何發展?
A. 議題討論
驚人發現!根據區議會國情教育書籍,原來中國尚未統一!
[開場音樂-歌唱祖國(不是click錯,請勿轉台)]
B. 延伸閱讀部份
又一驚人發現!根據維基百科(上圖),原來中國尚有領土被外國控制!
[開場音樂-Part I 大國崛起、Part II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不是click錯,請勿轉台)]
連結:
三師會
對不起,gloomyboy同學,今天未答你的問題,先聽聽我們的Podcast作暑期中史全方位學習。希望不會把你僅存的興趣殺死吧。
試想像現在是美國開發西部之初,一批又一批拓荒者滿懷希望,在一片瞭闊的西部半原建立自己的家園。拓荒者之中,有的雄心萬丈,想建立傲視同群的大牧場;有的只想建立小家園,過與世無爭的生活。
在某個河谷,一班為數不少的拓荒者落地生根,各有各開拓自己的地頭,隨著時間增長,來到這河谷的人有增無減。
在廣闊的河谷裡面,住得近的人形成小村落,村落之間也不時有聯絡,交流牧場經營心得,又或者不同的生活訊息。這個河谷算是安居樂業。
不過,因為西部並沒有什麼警長軍隊,有時候牧場與牧場之間有爭執,會演變成文鬥武鬥。有固定地盤的拓荒者決鬥,通常還有個譜,死傷有限。
可是,因為河谷範圍大,入黑之後,會出現一些不明來歷的暴徒。有些拓荒者日間得罪過人或者與人爭執,暴徒便會在黑暗的角落蜂擁而上,小則騷擾民居,重則把屋主拖出來,吊起毒打示眾。
為什麼有爭執不能用文明方法解決?即使要武鬥,為什麼不可明人不作暗事地決鬥?那幪面暴徒是懦夫,偏偏懦夫幪了面便膽子大起來,比日間見人的懦夫兇殘百倍。
因為事件來得太快,受害者往往被毒打示眾之後,其他拓荒者才能反應,團結起來聲討那些暴徒。不過,他們根本不知道那些人躲在那裡。
每一次有人遭到毒手,其他人只能互相提醒要鎖好門窗,準備獵槍,免得被來去無踪的暴徒容易得手。當然,有更多人盡量避免招惹那些暴徒。
有沒有可能出現「七俠盪寇志」?對不起,暫時沒有。他們在明,敵人在暗,可以鎖定暴徒身份的可能性甚低,傳說中成功的例子實在太少。拓荒者唯有自保。
這個有千千萬萬拓荒者的美麗新世界,豈會被一小撮懦夫嚇倒?
=======================================
後記(我把回應的文字貼上來,作為補充):
其實我完全認同網絡上的明刀明槍的決鬥(即是筆戰),要鬧人,便應該鬧得光明磊落。
不過很多小白的做法,不是筆戰,連鬧人也不是,而是改人圖、以人家的外表來嘲笑人、生安白做,又不敢署名。我不齒的是這些人。
至於起底問題,如果人家的東西是在網上公開可以找到的,不是問題,因為任何一個會上網的阿叔阿婆都可以找到的,根本不是秘密,甚至不是私隱。
至於周瑮事件,我不完全認同她寫的東西,甚至覺得她是「高調地特登」引小白鬧她的。我們可以反駁她,指出她的謬誤,但不應該民粹地對她作對人不對事的侮辱。如果我們沒有用文字辯論擊敗一個人,即是沒有擊敗過他/她。
我看完又看她那篇Just do it,我也想笑。我樂見人們和她筆戰,指出她的謬誤。其實作為一個副刊編輯,在自家地頭寫一篇觀點那麼偏頗的文章,嘲笑所謂的電車男,這做法已經有問題,也可見明報的編審質素下跌。
延伸閱讀:
Jacky關於網上欺凌事件的網摘(原文)
以後可以用手提電話以中文寫xanga.
另一則流水帳記事-剛完成最後一宗賣出指示,小弟暫時光榮撤出股票市場。(聲明:股票價格可升可跌....下刪三百字)
再一則...
阿一公司車隊遭伏擊至少10死(星島日報)
我睇既時候仲以為阿一飽魚果個阿一俾人尋仇,邊個出埋d咁既標題?
我已經幾年沒去過書展,因為我覺得書展很無聊。
我愛書,我每個月也會買三兩次書,每星期也會逛幾次書局(有幸住在灣仔,可以每星期逛遍天地、三聯、城邦、尚書房、阿麥),正因為如此,我想不到我為什麼要花錢迫餐死,像外傭在中環佐丹奴買特價衫一樣買書*。
書展有的,書店和書局也有,如果真的愛書,如果平日有逛書店,根本不用花錢去書展迫。畢竟香港人就是這樣:
(1) 不用花錢做的事,花錢做才安樂。平日不做運動,卻愛花錢修身。
(2) 不用迫的不馨香。去吃飯不排隊不安樂,專挑黃金時間在壽司店門口呆一小時才覺得好食。
書展迫得像花市,又迫又吵,叫人發狂,那會有時間讓我們打打書釘,細心看看那本書是否值得買?
書店環境寧靜,人又少,有些貼心的還有椅子讓人看書。另外,不同書店的書本擺位,表現了他們的不同性格,也讓讀者有機會看到不同店長的分類推薦。書展?只是以出版社的大撻地。
如果真的愛書,就多逛書局和上樓書店吧。
BTW,書展比書店強的地方,可能是可以用作約會的藉口。
* 只是形容那個情況,絕對沒有貶低外傭的意思。
後記
找來04年寫的兩篇關於灣仔小書店的舊文:
「像青文和森記這種小書店,可愛之處在於它們的性格。這種性格可以是人文的,也可以是對於某小眾玩意的熱忱,一個書店往往令一個社區更有性格、更有內涵,這種性格和涵養,不是由政府規劃出來的,而是自自然然出現的,當一個地方能不受約束地發展,自然會有好東西。這就是真正的城市,灣仔就是一個這樣的地方。」
青文書屋
(裡面提到的人和事,都成過去式了.... 青文書店的原址現在變了泰式腳底按摩)
森記書店
(在森記我找到了通往現實社會的鎖匙....)
活動
保留皇后論壇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247096
日期:零七年七月廿九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兩點十五分至四點半──論壇
主要發言嘉賓:
一﹞文化傳承監察代表鄭敏華﹝see網絡總監﹞
二﹞本土行動成員朱凱迪
三﹞保育皇后碼頭古蹟專業關注組成員解端泰
四﹞規劃師龐婉儀﹝前規劃師學會副會長﹞
五﹞林鄭月娥局長
地點:中環皇后碼頭
《古蘭經》中的倫理道德思想
http://jointpublishing.com/active/20070818.htm
日期:2007年8月18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4時30分
地點:創Bookcafe(香港中環域多利皇后街9號中商大廈2字樓[MTR 中環站 C 出口])
講者:楊興本(香港伊斯蘭聯會教長)
網摘(關於最近一些網絡事件)
好人愈好,壞人更壞 (香港仔公國)
http://blog.age.com.hk/archives/653
「好人愈好,壞人更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網絡上,因為匿名隱身的關係(討論組的成員鮮有用真名參與),投入好人角色的,會表現得更美善。
理還亂 (sidekick)
http://sidekick.myblog.hk/archives/2007/07/27/1082/
(kursk按:在網摘中加入網摘,好像不合規矩,不過還是摘了)
庫Sir:
看完了你的文章(我們希望下一代如何),覺得滿有意思,恕我冒昧進來留言。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個中六,且成績不太好的考生。而且,也正就是那些整天在"打機",聽歌的一群所謂"社會未來棟樑"。
上文給會考生的那一段說話,最初看了還不太明白。看完片後才真正的明白那句說話的意思。我不是一個教育人士,只是一個普普通通加上懶惰的一個學生,從片中得到的感受也許很不同。看完那段片後,突然有了一些莫名的恐懼。好像看到世界上很多人也在發奮,而自己就是不思進取,正在被人遠遠拋離的一群人。經常會有這些恐懼,也常迫自己去有這些恐懼。但無奈,就是找不到一個決心,又或是決心沒多久就被降溫…混濁度日正好能用來形容現在的生活。暑假期間,就更暗無天日…看看我花時間打這篇東西,看看我於甚麼時候打這篇東西,就足已略知一二…
說真的,還只是今天有點機緣巧合下看到這篇文章。步入正題,得知閣下是一位教師,發表了這些文章,想必是些有向上心的好老師。於是有點忽發奇想,想到"有教無類"這句話,就想到現在如此不思發奮的自己,能否從這位老師中得到讓自己發奮的動力。中六轉了學校後,學校的老師雖說也教得不錯,但有些老師同樣在學校過著混濁度日的生活,叫人難以找他們推動自己發奮。(也許,面對真人會害羞才是真正的理由也說不定…)
怒我單刀直入一點,現在我面對的最大問題,無疑是高考的一關。離考試時間所剩無幾,但自己還是"懶懶散散"。到了於高考莫大重要的暑假,但已經差不多慌廢了整個7月。自己很明白:要發奮,要努力,否則高考注定泡湯。但總是被電腦引誘,或是拿著書本在魂遊。曾找過很多迫自己努力的決心,但全部敵不過時間的消磨。在看完這篇文章後,妄想在網上能尋求老師的幫助,希望可以幫我找到一個適當的發奮決心--令自己能暫放下外界引誘,於剩下的時間盡力去埋頭苦幹一下。畢竟互聯網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和素不相識的人聊天而不用害羞些甚麼。不知老師能否指點一下,或是賜予一個當頭捧喝?如蒙指點,不介意老師在互聯網上發表任何指罵的東西,又或是可以用E-MAIL等受教。
最後,請再次恕我以上的冒昧。
長時間在打blog,還不多用電腦打語體文。如錯漏百出,萬望包容。
小米上
================================
小米同學:
我猜你應該是男的(雖然我也見過不少整天打機的女生),我可以給你一些作為兄長和阿Sir的建議。
看了你的留言,我想你最想解決的問題是未「找到一個適當的發奮決心」,以應付來年的高考。
具體溫習方法
首先我們看看你的阻礙:外界引誘,主要是打機和沒打機時的魂遊問題。
老實說,我也有這個問題,而且曾經泥足深陷。打機是近二十年香港男學生的毒品,以廣泛性和精神消耗而言,其對學生和社會的禍害不下於K仔。打機會令人迷失心性,打的時候不能自拔,上了癮之後,不打時便心神恍惚,這對於要應付高考的你,是一可怕的咀咒。
要遠離打機的影響,首先就是要真正遠離它(們),其中一個辦法是把它們搬離你家,不過這不是上策,因為你的家中除了電腦/PS3/PSP/NDS,還有電視、床、收音機,最重要的是,那裡沒有讀書氣氛。
有讀書氣氛的地方,首選是自修室。你家附近總有一個公共圖書館或者社區中心。在自修室,當你見到人們在埋頭苦幹的時候,你便會知道擔心,便會知道要用功,而且自修室不能打機。
一般而言,我不建議會考生和高考生在暑假天天朝九晚五讀書,因為讀書的能量有限,你在暑假去得太盡,到了十二月時便會無以為繼。老實跟你說,我升中七的暑假,去了大半個月交流團,餘下的假期,行山游水騎單車通殺。花在溫習的時間大概不多於二十天。
當然,從你的來信得知,你中六的成績未如理想,你現在需要做的,是重新檢視一下你有什麼是讀完中六還掌握不到的,把這些課題列出來貼在案前。然後訂下計劃如何把它們逐點擊破。具體而言,假設你計劃了今天要攪好某課題,你拾好所需的相關書本,所需文具和糧水,不帶PSP/NDS,答應自己,完成這課題就可以回家。如有需要,可帶MP3/iPod,用來提神或輕鬆一下。到了自修室,溫得累了,不妨小睡一會,那是有益的。
完成了這個課題,找些東西獎勵自己,可以是打機、可以是上網寫blog、可以是睇碟。
為什麼要發奮
說完了實務,跟你談談理念,即是為什麼要發奮。
沒有強而有力的理念支持,去了自修室也只是喪屍一條。所以,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努力才有動力。
正如我在上文所言,香港學生面對的競爭只會愈來愈大。現在香港的大學愈來愈多內地高材生,香港的就業市場也愈來愈多回港留學生,而在世界市場,我們也愈來愈多有競爭對手。
你能夠讀中六,應該會考是十四分以上的。其實你已經屬於同年紀的人中成績最好的40%,可是如果要升大學,你便要是同年紀的人中成績最好的9%(參考:wikipedia)。記得女王教室的真矢老師說「只有6%的人可以得到幸福」嗎?雖然我不同意入大學等於幸福,可是這種劇烈競爭是現實的,是不能逃避的。
為什麼你應該爭取成為這9%的人?如果我說收入不是原因之一,不是我騙你,便是我食飽無憂米。不論是統計還是常識告訴我們,學歷跟收入有正面關係,不過,值得那收入的不是你的學位,而是你的學位所代表你在大學所學到的見識、溝通能力。
當然,不是入不到大學便是低收入,相反,入大學也不代表高收入。
收入是要入大學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原因。你在大學見識到的世界,跟其他院校,或者工作間見到的大大不同,那是一個有人文氣息、有批判思考、有理想、有自由的世界,進入了校園,如果你不是只會走堂、唱K、睡覺、兼職,而是用心去投入學習和思考的話,這三年可以給你的人格和知識的建立,是你一世受用的。即使畢業後未必飛黃騰達,但你建立到的氣質和獨立思考能力,會讓你成為一個有器用的人。
相信你已經填好了聯招表格,也看過不同的本科的收生要求,你也心裡有數你「需要」考得怎樣的成績。這就是你的讀書路上的路牌。
對不起,就起這些事便收不了筆。
祝學有所成。
庫斯克上
親愛的庫斯克:
我是老媽愛情信箱及其替身1號和2號的忠實讀者,我知道靚媽最近身體不適,而她的替身們好像很忙碌,所以不敢打擾他們。如見到靚媽,請代我問候她。
我今年廿八,在律師樓做文職,有一個類似男朋友的男友。最近我的好姊妹介紹我去看<每當變幻時>,說這齣戲「講中晒我地呢D就黎三十既女仔心聲」,於是我和另一個姊妹去看。
看完之後,我覺得很不安,裡面的楊千嬅由廿八歲到三十歲,兜兜轉轉,卒之還是找不到男人。每次鄭融問楊千嬅幾歲同有男朋友未,楊千嬅回答她之後,她便說「咁好大問題」,當楊千嬅報以一句對她媽媽的問候時,我痛快得差點拍掌,不過因為我不想被其他人知道我有共嗚而知道我的年齡秘密,還是忍手。
不過,痛快之後,我就好像楊千嬅般戚戚然,又想起自己還有一年便三十歲,心裡真的很不安。
陳奕迅說楊千嬅「你地呢D低質素高要求既港女」,不會找到心目中的男人。我覺得忿怒,陳奕迅憑什麼說楊千嬅係港女,其實他自己也好不到那裡。然後我又想到那些男人常常說我們這些對男人、事業、打扮有要求的女性係港女,我覺得他們是因為自卑才會這樣說。
我很欣賞片中楊千嬅的拚搏和認真,雖然她沒有什麼學識,但她勝在有目標有計劃,她罵陳奕迅「目標呀,計劃呀,你冇架」的時候,我又幾乎拍手叫好,不過我還是忍手。
雖然我也希望像楊千嬅一樣為自己的前途打算,不想「塘水滾塘魚」,在一個地方屈死一世,可是我很害怕會像她一樣,找到事業,失去愛情,放棄一個男人,倒頭來午夜夢迥的時候後悔流淚。
我有我的計劃,我想讀法律文憑,雖然要勁辛苦地讀至少三年,交六位數字學費,讀完已經三十有二,不過我真的不想塘水滾塘魚,做一世OL。但我又害怕讀書一來辛苦,整殘自己,二來要專心讀書,這三年不要說結婚,甚至連男朋友也看不住。
講到我的男朋友,我真的覺得他只是類似男朋友的男友,他跟我一樣年紀,做I.T.,可是畢業這麼多年,事業毫無起色,沒有目標,沒有大志,一天到晚只會花天酒地,飲酒睇波,跟我一起的時候,只會打PSP,打到頭都郁埋(對不起,找不到言體文形容他這個白痴表現)。其實這些我也可以忍,但是他從來沒有提過我們的將來,每次我暗示的時候,他便含糊其詞,轉換話題,好像很不想跟我結婚似的。他廿九歲人,樣子跟廿四的時候差不多,他當然不怕三十歲啦,可是我怕。我真的看不到跟這個男人有什麼將來,但是我又怕放棄了他,我會找不到,像楊千嬅一樣後悔。
庫先生,請問我應該怎樣做?
祝生活愉快、生意興隆。
Elaine上
========================================
親愛的Elaine:
我先代靚媽多謝你的關心。
雖然你的來信超過了愛情信箱的字數限制(因為太長讀者不會看),我還是照登,因為我想幫你。我看到你面對的三大問題:(1)年齡、(2)事業和(3)愛情。
(1) 年齡
其實廿八歲離開三十很遠,有多遠?有1,051,200分鐘那麼遠,即是足夠你寫70,080封信給愛情信箱,或者去Nail Nail修17,520次甲。其實三十歲不是什麼洪水猛獸,你唔「凝住」便沒事,你愈擔心,便愈不開心,愈不開心,便愈易變老。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記住保持心境開朗,有充足睡眠運動,少煙少酒,勤力做mask和護膚,把樣子保持在最佳狀態,你照鏡的時候便不會見到自己還是廿四歲的狀態,便可由外在因素影響心理質素,有好的心理質素,才能改善外在因素。
(2) 事業 vs (3) 愛情
你不是港女
我明白你對港女這稱呼很氣憤。其實片中的楊千嬅根本不是港女,港女可不會像楊千嬅一樣積極和正面。一般而言,港女是指「擁有不良特質的女性」(可參考香港網絡大典),這些不良特質通常指拜金、白鴿眼、過份崇尚名牌、社交態度差、對男人「老馮」、無知、膚淺等。從你的來信,我看不到你是一個港女,不用擔心。
你想報讀的是HKU SPACE的CPE課程吧,HKU SPACE分別和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和London University合辦的兼讀法律課程,不少在律師樓工作的人也會修讀,如成績理想,可以升讀PCLL,晉身法律界。你的志向十分值得鼓勵,不過必須提醒你,一邊工作一邊讀法律,精神時間體力消耗很大,你的憂慮是成立的。
這是你要作選擇的時候了,如何決定,視乎你是那一類人,有些女性,一心想找個男人嫁了便算,根本不會考慮進修充實自己,也不會賣命給公司搏升職;也有一些女性,希望爭取事業,不想靠男人,或者想但覺得男人靠不住。
世上有些人會兩者兼得,那是命數。可是現實是兩者總有一些trade-off,你要上位,便要有所犧牲,至於犧牲多少,則視乎情況而定。
我看你應該是第一種和第二種女性之間,你想上位,但又想hold住個男朋友。我的意見是,你應該趁還有精神體力去搏一鋪,而愛情則隨遇而安。為什麼?因為你的男朋友的質素未至於值得你為他放棄那麼多,天下之大,難道只有你那個「打PSP,打到頭都郁埋」的男人?
沒有不流血的革命
嗱嗱嗱,不過記住,我不是叫你一手fing開你的男朋友仔,而是隨遇而安,說不定他看到你奮發向上,為了不落後於你,也會上進起來,甚至對你更好。
姊妹,世上沒有不流血的革命,如果你的男友因為你的上進而嫌棄你,不要也罷,就由得他繼續打PSP、NDS吧。革命之後,你是律師,你有能力爭取更好的生活,你的世界會更大,遇到高質素男人的機會也更大。當然,有時午夜夢迥,你可能會想起他的傻氣。
Elaine姊妹,祝你成功。
庫斯克上
延伸閱讀:女人三十啟示錄?(靚媽)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