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uly 29, 2007

  • 流水帳測試

    以後可以用手提電話以中文寫xanga.

    另一則流水帳記事-剛完成最後一宗賣出指示,小弟暫時光榮撤出股票市場。(聲明:股票價格可升可跌....下刪三百字)

    再一則...
    阿一公司車隊遭伏擊至少10死(星島日報)
    我睇既時候仲以為阿一飽魚果個阿一俾人尋仇,邊個出埋d咁既標題?

  • 也說書展

    我已經幾年沒去過書展,因為我覺得書展很無聊。

    我愛書,我每個月也會買三兩次書,每星期也會逛幾次書局(有幸住在灣仔,可以每星期逛遍天地、三聯、城邦、尚書房、阿麥),正因為如此,我想不到我為什麼要花錢迫餐死,像外傭在中環佐丹奴買特價衫一樣買書*。

    書展有的,書店和書局也有,如果真的愛書,如果平日有逛書店,根本不用花錢去書展迫。畢竟香港人就是這樣:

    (1) 不用花錢做的事,花錢做才安樂。平日不做運動,卻愛花錢修身。

    (2) 不用迫的不馨香。去吃飯不排隊不安樂,專挑黃金時間在壽司店門口呆一小時才覺得好食。

    書展迫得像花市,又迫又吵,叫人發狂,那會有時間讓我們打打書釘,細心看看那本書是否值得買?

    書店環境寧靜,人又少,有些貼心的還有椅子讓人看書。另外,不同書店的書本擺位,表現了他們的不同性格,也讓讀者有機會看到不同店長的分類推薦。書展?只是以出版社的大撻地。

    如果真的愛書,就多逛書局和上樓書店吧。

    BTW,書展比書店強的地方,可能是可以用作約會的藉口。

    * 只是形容那個情況,絕對沒有貶低外傭的意思。

    後記

    找來04年寫的兩篇關於灣仔小書店的舊文:

    「像青文和森記這種小書店,可愛之處在於它們的性格。這種性格可以是人文的,也可以是對於某小眾玩意的熱忱,一個書店往往令一個社區更有性格、更有內涵,這種性格和涵養,不是由政府規劃出來的,而是自自然然出現的,當一個地方能不受約束地發展,自然會有好東西。這就是真正的城市,灣仔就是一個這樣的地方。」

    青文書屋
    (裡面提到的人和事,都成過去式了.... 青文書店的原址現在變了泰式腳底按摩)

    森記書店
    (在森記我找到了通往現實社會的鎖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