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9, 2007
-
也說書展
我已經幾年沒去過書展,因為我覺得書展很無聊。
我愛書,我每個月也會買三兩次書,每星期也會逛幾次書局(有幸住在灣仔,可以每星期逛遍天地、三聯、城邦、尚書房、阿麥),正因為如此,我想不到我為什麼要花錢迫餐死,像外傭在中環佐丹奴買特價衫一樣買書*。
書展有的,書店和書局也有,如果真的愛書,如果平日有逛書店,根本不用花錢去書展迫。畢竟香港人就是這樣:
(1) 不用花錢做的事,花錢做才安樂。平日不做運動,卻愛花錢修身。
(2) 不用迫的不馨香。去吃飯不排隊不安樂,專挑黃金時間在壽司店門口呆一小時才覺得好食。
書展迫得像花市,又迫又吵,叫人發狂,那會有時間讓我們打打書釘,細心看看那本書是否值得買?
書店環境寧靜,人又少,有些貼心的還有椅子讓人看書。另外,不同書店的書本擺位,表現了他們的不同性格,也讓讀者有機會看到不同店長的分類推薦。書展?只是以出版社的大撻地。
如果真的愛書,就多逛書局和上樓書店吧。
BTW,書展比書店強的地方,可能是可以用作約會的藉口。
* 只是形容那個情況,絕對沒有貶低外傭的意思。
後記
找來04年寫的兩篇關於灣仔小書店的舊文:
「像青文和森記這種小書店,可愛之處在於它們的性格。這種性格可以是人文的,也可以是對於某小眾玩意的熱忱,一個書店往往令一個社區更有性格、更有內涵,這種性格和涵養,不是由政府規劃出來的,而是自自然然出現的,當一個地方能不受約束地發展,自然會有好東西。這就是真正的城市,灣仔就是一個這樣的地方。」
青文書屋
(裡面提到的人和事,都成過去式了.... 青文書店的原址現在變了泰式腳底按摩)森記書店
(在森記我找到了通往現實社會的鎖匙....)

Comments (10)
諗起D潮童,以為去書展就有文化修養,就火都黎!
再諗起娛樂圈,一有人出書就叫才女才子,更是想爆粗!
再再諗起,入到書展,迫都迫唔到入去睇書,直程想打人!
妖,書展,死都唔去!
我很想講....
看左書不等於有文化修養
真正能提升/擁有文化修養的條件: 就是看左書後能對書本所講的現象作出觀察, 更要開拓視野
這才是看書及提升文化修養的真義!
Agree. Like you, I visit bookstores every week; there's really no need for me to jam with the crowds.
but....in a bk shop, u might not have the books u want; in the bk fair, a lots of bk are shown wo
我讀書慢、又要追雜誌,甚至不會每個星期都去書店。
去一次書店,買的書可以看幾個月了。
很贊成一點﹕我見到食肆要排隊的話,就會失胃口,寧願不吃。
現在是我給錢,為何不是坐下來被服侍﹖
派長龍好像是貼錢買難受,猶如乞食似的。
(不知為何會有人傻得去派隊)
禭郔疑ㄛ蕻俇蜁?赻撩?華源﹝毀淏珨縐奢旯ㄛ蜁?嫶ㄛ猁蕻飲衄ㄗ價掛奻飲衄ㄘㄛ笯衄扂桽?疑ㄛ疑綎佌殤﹝垀眕扂皊模硐隱珨衄杻廢癩硉麼氪?都猁蚚善暫旯?﹝坻飲禭質ㄛ蕻俇?腴?坰?憩呾﹝
不過書展d書全部有折喎.....
平都平過書店啦...
我都好鍾意睇書架...但係我住o個頭無書店-v-
唔可以好似你咁每星期也會逛幾次書局...
如果有ge話我都會咁做ge* xdddd
香港人係咁架喇
平日睇書都懶,, 一聽到有書展..
為左表示自己係有文化修養的人.. 拿拿臨跟大隊去書展!
與其話想提高文化修養..
倒不如話係去湊熱鬧!!
絕對認同啦~ 一年迫過一年.... 平時有睇開書,去圖書館, 去書店,大把書.....
某書店用獅子頭銀行visa有幾十percent off tim la.
為何香港的書展不像外國的,是讓國際行家洽商版權、發行權等事宜?現在這種模式對建立文化產業的貢獻接近零。
奇怪,HKTDC辦幫助開拓國際市場的展覽會有豐富經驗,應可再多搞一個。
其實如大大們所說,圖書館是個好地方,尤其是小弟教書,年中在教師圖書館帶了不少書回家,學期尾要抽返兩大袋書返去....
如destiny說,書展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有平書。而且一年去一次總好過唔去,作為推廣閱讀風,也是不錯的。
rhklam,是不是因此香港太細?作家太少?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