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過了常常參加婚宴的年紀。
見過不少世紀婚宴,場面浩大得很。我想攪手一定煩死了。
也出席過像歡樂滿東華的婚宴,雖然有些新人和他們的親戚的表演令人吃驚,不過只要新人享受就好了。
也出席過規模較小的婚宴,也可以很愉快。
婚宴大小與否、歡樂滿東華與否,也是個人的取向。結婚的是他們,不是我。我來祝福新人的,他們開心就好。
年輕的時候逢show必到,即使是非常不熟悉的朋友的邀請也不會拒絕,後來才明白原來只是幫手夾了錢,順道見一見n年沒見的君子之交。後來才明白可以推說沒有空。
有些時候,看到世紀巨大婚宴,規模有如獅子會攪週年晚宴一樣,心裡不解。後來才想到可能是男家、女家是做生意或者是有頭有面的,面子和交際少不了;也可能是新人本身需要聯絡行家,那也是實際的考慮。如果沒有這些需要,婚宴規模可以小得多。
如果不是在教堂行禮,而是在婚宴行禮的話,婚宴攪得浩大一點也是應該的,對於新人來說,行禮時多些人見證,隆重一點,回憶也多一點。不過,如果是在教堂行禮的,人數已夠多,也得到牧者的祝福,婚宴簡單一點也無妨。
另外,聽過不少鬼故,是家長不斷改變期望。因為在婚宴籌備期間,總有不同的意見,最後的席數可能有如興建北京鳥巢一樣,完全失去預算。如果父母是隨和一點的,是很大的祝福。
聽說有些月份是沒有人結婚的,例如清明和盂蘭節附近的日子。如果可以百無禁忌,在這些日子結婚,大概是不信傳統信仰的bonus。
有時候,有朋友結婚不大攪,只請親戚和幫手的兄弟姊妹,也是明白的。不是人人喜歡大的排場,出席婚禮,送上祝福,替新人高與,已經很開心。
後記:
寫的時候,想起很久以前的舊文《婚紗的重量》。好像還很年輕的時候...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