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December 24, 2010

  • 男人的浪漫-創戰紀Tron: Legacy

     

    〔此部份無spoiler〕

     

     

    《創戰紀》... 看得幾乎淚流滿面,因為我代入了那個80年代的小男孩角色。

    1982年的《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是一套不折不扣的經典,那是只有少數家庭有Apple II或者雅達利(Atari)電腦的年代。Tron的故事和CG在當時都是橫空出世的:

     

    先講故事:程式員被吸進電子世界,裡面是另一個世界。那時候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的概念還沒有出現,沒有人想像過虛擬世界是怎樣的,所以戲名叫「電子世界」,因為那是晶片電腦剛普及的年代。後來的虛擬世界故事,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Tron的。

    CG:在1982年,沒有人想到可以用電腦動畫加進電影的(那時家用電腦畫面只有4至16種顏色),所以導演找了好幾間studio也不肯接job,後來找到stuido肯接,但製作費是天價。另外,片中用的發光底片技術跟70年代星球大戰的光劍是一樣的,不過Tron的難度更過,因為裡面大部份的東西都有發光線條。Tron創了虛擬世界的美學觀,以及開創了CG電影的先河,這些都足以讓Tron在電影史上留下一席位。

     

    80年代,我還是個小男孩。也許很多那個時代看過Tron的男孩都跟我一樣,相信終有一天虛擬世界進入我們的生活。在Tron的故事裡,電子世界是個不存在的世界,沒有人會想過除了打食鬼或者太空侵略者的那個世界,會是跟現實世界平衡存在的另一個世界。Tron令我這樣的小朋友對未來有許多憧憬,我相信有一天我,有一個虛擬世界可以任我馳騁,在那裡可以認識世界各地的人,甚至有自己的社會秩序和文化。

    我還記得那時候Tron掀起詔一陣熱潮,有相關的玩具、電腦遊戲,甚至可口可樂的Tron飛碟贈品,都是很過癮的玩意。我家中好像還有一本給小學生看的英文故事書(每頁有畫多過字那種)連錄音帶,可惜我其實不太看得懂,不過裡面的插圖就看得入迷。

     

    就是這樣,Tron面世這28年來,不少電影都曾向它致敬:包括所有使用發光流線設計的科幻電影、大部份cyber punk電影,說得出名字的有攻殼機動隊、十三度凶間(The Thirdteenth Floor)、Matrix、Inception等。28年來,我們這些科幻片觀眾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游走、莊周夢蝶。28年過去了,我們有了Internet,有了Facebook、有了online games,各人都某程度上在虛擬世界有自己的second life--包括曾蔭權,不過在虛擬世界,他肯定是一個唔打得又唔睇得,冇著衫但以為自己好鬼型既國王,日日被恥笑還自我感覺良好。

     

    這28年來,我們一路走來。虛擬世界不再是打機或者平面vector圖案,而是真真正正與現實世界平衡的世界,這是網上世界可以號召市民包圍禮賓府和立法會的年代,這是伊朗政府被Twitter攪到焦頭爛額的年代、這是維基解密令各個大國頭痕的年代、這是千萬網民日夜跟中國的GFW和網管對著幹的年代。總而言之,這已經不是食鬼的年代!

     

    80年代的男孩,看著世界的改變,看著虛擬世界愈來愈真實,28年後入場看Tron: Legacy,難免心中一陣陣發熱。可惜的是,28年後,Tron的續集不再橫空出世,只是一套合格的娛樂3D科幻片,心裡沒有不滿,只是想起28年前的某天那興奮的心情,離開戲院,想起原來自己已經長大成人,而世界真的變得那麼快,無限感慨悠然而生。

     

    年輕一點的朋友,你們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所有東西都熟口熟面,那不是抄襲別人的,那在28年前的第一集已經有了。時代變了,所以可能對大家來說,Tron: Legacy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有關1982年版Tron,請參考《再看"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有感)

     

    給大家一個參考:這是1982年版的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的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efV2wqEjEY)

     

    這是2010年的創戰紀(Tron: Legacy)的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y-7-Mt6uYk&feature=related)

     

     

    〔此部份有spoiler,請注意〕

     

    補充:

    你可能會問--咁究竟套戲好唔好睇?

    我的答案是還可以,可是最後的部份就真的結束得太容易了。怎樣不用打便把大佬攪掂?開頭那兩段飛碟和電單車決戰明明拍得幾好睇,點解最後會乜都冇架?

    另外,3D效果做得幾流,尤其是當你剛剛看完《雷神》(Thor)的預告片之後,更會覺得導演浪費了3D這兩個字(其實是浪費了觀眾多付的票價)。

    誠如Tommy兄留言所講,「創作人失去了對未來世界的奇思妙想」,說中了要害。這28年來,internet普及了,流動通訊和電腦科技先進了很多,可是這些新的元素並沒有出現在新的Tron裡面,也沒法突破原有的框框,同類的電影橋段開到荼蘼,當大家向Tron致敬的時候,Tron的續集竟又向他們致敬,結果就好像翻炒一樣。今時今日有了internet,Tron的Grid系統其實只是單機的mainframe裡面的一個迷你世界,試想像背叛user的Cul連上internet,殺入Facebook、Microsoft和Google的世界,決戰Mark Zuckerberg、Steve Jobs和Bill Gates,會是一套多麼精彩的科幻片。

     

    咁有咩值得睇?

    有,女主角響戲裡面幾靚。

    另外,開頭既決鬥真係幾好睇。

    仲有,70後的朋友睇Tron,係睇情懷。 

    打開機的朋友睇,可能會幾有共嗚。(跟漂亮的女性NPC出生入死,是男人的浪漫)

     

    相關文章:

    再看"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