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ly 2007

  • 一人守夜之怪談

    前文提到,自從最後一班船*走後,理論上我便是整個橋咀島上唯一的人類。

    最後一班船走後,我在幾十隻蚊圍剿之下搭天幕*,完成的時候,聽到男男女女的嬉笑聲....

    我從營地走到沙灘,看到一班少年人,男男女女在嬉戲,女更衣室有男孩子走出來,看到我的時候,錯愕得很,之後便沒有嬉笑聲。我沒有理會他們,回到營地煮晚餐。

    當我煮晚餐的時候,有人偷偷地「裝」我,之後便完全靜了下來。

    我的晚餐是出前一丁和吞拿魚,因為島上的供水都是井水,近日少雨水令井水變咸,結果我的麵的湯很咸.....

    吃飽之後,再去沙灘看看那班年青人,人都不見了。大概是跑到什麼地方嬉戲吧。

    我爬上救生員的瞭望台,望過所有可能有人的範圍也看不到那班人,也許我打亂了他們的計劃,令他們掃興吧。大概他們call了船家來接他們吧(電召街渡是很貴的)。

    四野無人,海風送爽,望著一片大海和遠處的科大,聽聽收音機,用手機看大家的xanga,好不寫意。

    差不多十時半的時候,我聽到營地方向有狗吠聲,還要是幾隻狗在吠!

    單獨一人在荒山野嶺遇到惡狗可不是說笑的。我跑回營地,看到一隻狗,牠見到我便跑了。於是我在有更多狗出現前進營,以免他的同伴回來見到我不高興。

    紮營的位置不是當風位,營內頗熱的,躺著的時候,整個人的每一寸位置都在出汗,唯有把可脫的衣服都脫了,橫豎我是島上唯一的人類。

    露營其中一個詭異的地方,是常常聽到怪聲,而那些怪聲是你很難想像到是什麼東西弄出來的,通常我會假設那是風聲和狗仔走過(你有沒有看過死亡習作?)。我可不會打開營幕走出去看,我怕的不是狗,更不是鬼,而是外面數以百計的蚊子,只要一拉開蚊帳,蚊便會走進來,那便有排煩了。就是這,我便在汗水、怪聲、狗吠聲中淺睡至清晨。

    早上五點半,被日光叫醒了。起床,煮早餐。吃早餐的時候太陽慢慢從對面的山頭升上來,清早鳥語花香,邊吃肉丁蛋麵,邊看日出,滿足感比在半島吃buffet breakfast高一千倍。

    吃早餐之後,到沙灘早讀,讀的是很掃大家興的<強國之鑒>。讀了很久很久,頭班船才出現,帶來了救生員和清道夫,還有幾個男泳客。

    救生員出現,代表我被鯊魚吃了也有人報警,可以進行本年的下水禮(真的慚愧,七月中才下水)。昨晚成個沙灘都是垃圾和水泡浮床*,我拾了一個。

    整個早上,就抓著浮床,浮下浮下,浮完一輪,便放下浮床,游來游去,兩項活動交替進行。浮浮下的時候想起小時候老豆教我游水,說男人一定要識游水。小時候老豆說有幾件事男人應該識,就是游水、透爐、踩單車、行山。我肯定當年他是靠這幾道板斧追到我老媽子,今時今日這幾度板斧幾乎毫無用武之地,而家香港女孩子那會跟你到戶外地方?

    正當我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陸陸續續有男男女女上岸,那些跟著sunshine boys來的bikini girls證明了我說錯了。

    就這樣,游了一個早上的水,滿足得很。中午時份,開始感覺到皮膚到了極限,便上水收營,再別康橋。

    假期有了個完美的開始。我就是這樣的一個怪人。

    *
    1. 往廈門灣的街渡分紅旗、藍旗,由不同家族經營,兩者的來回票也是分紅、藍兩色,互不通用。票價不定,由廿蚊至五十蚊不等,視乎當日情況。

    2. 天幕即是營幕外面再加的幕,用作防水防風。

    3. 那些在沙灘和燒烤場留下垃圾的人不是人,是人渣。燒烤場的膠袋和報紙吹到我的營區,要我替這些人渣善後。

    以下是單鏡機拍出來的照片,質素比手機的好得多。


    紅旗街渡


    左邊的是碼頭,旁邊便是廈門灣。


    清澈見底的海灘,下星期去布吉的海灘應該也是這樣吧。


    避雨小屋外望,有點resort feel。


    黃昏的「耶穌光」 (攝影術語)



    早餐時看到的日出



    想起啟示錄。


    我的營區。


    早上之海浴場。


    四野無人,寧靜的海。


    清道夫哥哥。

  • Cast Away回來

    先Post手機拍的相片,全部都是在島上拍完立即upload上xanga的。


    搭營-想起鍾振濤廿年前首歌,香腸蚊帳機關槍。


    尾班船走後,沙灘美女走光了。


    beergal靚媽,post一張水著照給大家看。


    晚上拾回來的,有了它,遊水好玩十倍。


    清到見低的海水,不得了。

    下期預告:一人守夜之怪談

  • Cast away

    I m now at the beach. The bikini girls and sunshine boys are hurrying for the last ferry.

    Sounds stupid that i can stay online at xanga and msn on such an isolated island. Tonight i will be the only human on the island. I think it would be better for me to be offline to enjoy the scene.

    i posted some photos on the album (on right side menu).

  • 東主外遊,休息一天

    (如明天不見,請代為報警,說有一名年約三十歲男子於西貢廈門灣露營失蹤)

  • Voces Inocentes (純真11歲)

    Voces Inocentes,是部改編自真實故事的電影,背景是在80年代的薩爾瓦多,從1980年開始,薩爾瓦多展開了長達12年的內戰,故事的主角是一為名叫 Chava的11歲男孩,在他不負責任的父親因為戰亂而逃到美國後,他媽媽說他是家庭中的男人,而Chava也如此自許著,下定決心要照顧好媽媽、姊姊與 他年紀還小的小弟。 (cine-mania)

    片中最深刻的一句是神父說:

    此時此刻,禱告是不夠的。

    哀莫大於心死 (史兄)

    玩鋪勁 (教主)

    常餐快餐特餐 (tommyjonk)

  • 教育信箱 - 答想當教師的A君


    朋友A君問:

     
    我本身在教育下一代有相當的興趣,因為看見很多青年沒有國家觀,家庭觀,我很想灌輸一些正確的觀念給他們。縱然我知道教師本已繁忙得不可交得,我現在說的這些只是理想而已。但問題是,現在教育界的出生率如此低,教改又將會把不少教師裁了出來,我想問,如果我四年後出來做教育界,將來,我的路好走嗎?中途被炒魷,便進退失據了。
     
    在此之前,我不斷思索,怎樣才可以找到一份穩定,薪水不太低(記者八九千實在太低了),又在我三四十歲不會面對被炒的危機的工作,到現在,仍然沒有甚麼頭緒。
     
    有朋友建議我先當兩年記者,擴闊一下視野,社交圈子,認識一點名人,便可有機會找到一些機遇。但是,這兩年,熬的日子實在極度難過,薪金低,工作量極多,比教師還要多,我不太想這樣。而且,這樣當記者兩年,會否有莫大的幫助,誰也說不定,可能更會浪費了兩年。當然,亦有可能因而充實自己不少。
     
     在這個階段,我實在想問問老師的意見。
     1)教書這條路,穩定,持久嗎?
     2)先當記者後去教書,有用嗎?
     3)中學,學校,在出生率低下的情況下,將來會否面對另一波殺校潮
     4)老師有否另一些建議給我?
     
     謝謝老師的解答。
     
     
    親愛的A君:
     
    抱歉等了數天才回信,正如你所講,當教師挺忙碌的。這幾天因為學期結束,忙個不可開交,你看我連xanga也寫不到多少個字便知一二。
     
    早兩天蔡東豪在AM730的訪問中說香港「有兩個行業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第一是記者,第二是教師」(AM730 11/7/07 特寫版),竟然兩個行業你都有興趣!
     
    先回答你的四條問題。
     
    (1)教師的工作穩定程度。高於經紀,低於公務員。當然,教師工作穩定性也有因機構而異。中小學教師的老闆分為「官、津、直、私」四大類。以穩定性計算,由高至低,官校有公務員、公務員合約和非公務員合約之分,津校有分常額和非常額教師之分。而學校本身,一些面臨縮班殺校的學校,穩定性當然比其他的低。
     
    總括而言,如果你是官校的公務員教師(現在不再聘任),或者不會面臨縮班的學校的常額教師,職業穩定性是有的。
     
    (2) 先當記者後書 。我猜你說「有用」的意思是指對於教學質素而言。好些教師都曾經是記者,每天跑新聞的記者對文字和社會的觸角,的確是教師所不及的。這些觸角,加上人生經驗和社會網絡,對教學質素一定有幫助。
     
    不過,教師跟公務員薪酬掛鉤,遲兩年入職,便少跳兩個增薪點。

    (3) 殺校潮問題。的確,入學人口愈來愈少。理論上,教席也會愈來愈少。不少學校面臨收生不足的問題,沒有收生不足學校,便會面對學生Banding一樣,但質素下降的問題。不過,這是否代表整個社會不需要教師?當然不是,只不過競爭大了,逢星期二、四、六打開明報的學校招聘版,依然有不少空缺,關鍵是你有沒有能耐得到垂青。殺校問題,對於年青力壯的你,不會是一個問題。

    還有,沙士之後,出生率開始上升,而新高中在2009推行的時候(即是你畢業的時候),人手需求很大,那時候,就是你們青年人的天下了。

    不過,殺校政策有一個荒謬的地方,就是專門教導學習能力較弱學生的Band 3學校,辛苦過人,但面對殺校潮,任職其中的教師,職業安全感最低。朝不保夕,能走的都走,試問有誰可以專心教好這班最需要關心的學生?

    (4) 其他建議。實不相瞞,我畢業後,在外面混了四年才散盡家財(學費加上生活費)去唸教育文憑,那時候知道如果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便一無所有。那時候真的憑信心去做(基督徒語),盡力做功課,盡力做好實習的工作、盡力打好求職,不理會那麼多,終於碰上了機會。

    一個畢業生找教席真的不易,不少人最初是當教學助理(TA)的,一邊吸收經驗,一邊找工作。TA工作只是一個跳板。也有不少人由短期合約做起,直至找到長約職位。只要不是性格、學識、表達能力有問題,認真積極攻堅,一定有機會。

    另外,問題(1)只提過職業穩定性。其實教師的情緒穩定性也是一大難題,因為教書本身需要投入大量感情,就好像一個舞台劇演員一樣忘我,可是一天接觸幾百個學生,課室大小問題無數,加上大量教學與非教學工作,情緒容易起伏,甚至出現毛病。這點必須注意。

    祝生活愉快,學有所成



    延伸閱讀:

    小弟關於教育的分類文章


    延伸新聞:


    最花心血 最欠保障 Band3教師自白

    入學人口跌 名校亦關注

  • 如何刪除亂碼tag

    Xanga的"tag"文章分類功能並不支援中文,如果打了中文的tag,很容易變亂碼,而且不能刪除。一個月前我寫信問Xanga的技術支援,今天他們終於回信。

    原來用 Account Info > Editor > 在Edit Mode選 Alternative Version,便可刪除中文tag。信件如下:

    Hi there,

    I'm sorry for the delay - we've fallen behind on some of our emails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It looks like there is a problem with Chinese tag
    deletion on the default editor, and I have forwarded the request over to our
    software engineers.

    In the meantime, you should be able to delete tags using the alternative
    editor version - please go to your Editor Preferences, select the
    alternative version, and Save Changes.  Then edit your post, and try
    deleting the tags again.

    http://edit.xanga.com/editeditorsetting.aspx

    I hope that helps!

    -Mary at Xanga

    後記:這星期忙得不可開交,情緒不太好,抱歉寫不到文。唯有寫技術文章。

  • . 3Ginternet. It seems that my mobile cant write chinese here

  • Alcohol is not very conducive to good behaviour

    Alcohol is not very conducive to good behaviour. So my advice has been drink less. (酒精對良好行為無甚益處,我建議少飲些。) [朱培慶的看法]

    原始的酒神祭,那種無節制的濫飲、性的放縱以及狂歌亂舞,表現了個體的自我毀滅與宇宙本體的衝動,充份的顯示了悲劇的起源。[尼采的看法]

    Drunkenness was condemned and punished, but only as an abuse of a God-given gift. (醉酒應該被譴責和懲罰,只因這是濫用了上帝的禮物) [美國殖民時代的清教徒的看法]

    不少教師更因減壓無方,而傾向飲酒和吸煙,反映教師受壓問題十分嚴重。 [港大醫學院梁淑琴博 士的看法]

    (扮)通識題目:

    酒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中華文化、西方文化、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等)
    酒及酒吧在日常生活及社交中的角色
    全球化中的酒類貿易
    美國禁酒令和伊斯蘭國家禁酒的異同
    香港減免酒稅的原因和影響
    如何解決全球暖化問題(這條問題是Hong Kong Originals規定必須在任何通識課題加入的)

    延伸活動:

    葡萄酒品嘗活動
    香港酒吧考察活動

    延伸電影:

    酒佬日記
    千杯不醉
    半醉人間

  • 澄清-抄襲事件

    感謝史兄路見不平,在yahoo電影找出一個涉嫌抄小弟關於<女人.本色>的評論的人。[連結]

    這個人叫hkcentre。

     

    其實....

    我就是hkcentre。小弟自從大學畢業,不能使用HKU的伺服器,便一直使用http://www.geocities.com/hkcentre作網址,現在這網址仍然有效。

     

    感謝各位朋友路見不平,令大家不便,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