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May 2010

  • 免費download好評遊戲"Portal"

    Valve出品的得獎好評遊戲 "Portal" 免費download!! (上年我玩個不奕樂乎, 爆機果首歌到而家都係我手機鈴聲)

    Cilk 去download吧: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freeportal/ , 24/5之後冇架喇。

    連結:

    唔收錢系列的其他推介

     

    Get Portal Now

    Portal used to cost money. Until May 24th, it's free. End of story.

    Well, technically speaking, there are some strings attached. Fortunately, they're entirely decorative. We just like the way they look, swaying in the gentle breeze created by a million people simultanously fainting from shock at the news that Portal is free. Now you have no reason not to try Portal.

     

    You'd think that, especially since it actually won over 70 Game of the Year Awards. But, like we keep saying, Portal is free. Free on the Mac. Free on the PC. But only until May 24th. So you only have a few days to decide if your free copy of Portal is worth the price we're currently charging - which is you ever-so-slightly moving your index finger just barely enough to click the big red "download" button right there to the left.


     

  • 這是不是草泥馬?

     

    想到香港的特權政治,便想起這首我出世前的流行曲《風雲》。副歌歌詞是這樣的:

     

    是誰令青山也變 變了俗氣的咀臉

    又是誰令碧海也變 變作俗流滔天


    圖片來源:廢除功能組別(www.AFC.hk)單張 [PDF下載

     

    (寫在 516公投 倒數2天)

     

    題外話, MV中第29秒,海洋公園中的是不是草泥馬?

     

  • 三師會之微博(全4集)

    (1/4)  

    蒼井空的Twitter戶口引發的翻牆潮
    Microblog(微 型博客)的興起 - 由Twitter說起
    Microblog與blog的分別, 以及前者的興起

    (2/4)

    智能手機(Windows Phone, iPhone, Android手機)與microblog興起的關係
    「新浪微博」(及其他的XX微博) - 內地版Twitter
    梁詠琪和杜汶澤令香港人認識新浪微博
    Twitter及新浪微博的名人
    Microblog的社交關係網 

    (3/4)

    微博和Twitter的分別微博 和Twitter對社會的影響
    翻牆的內地網民的比例
    內地照搬外國網站(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Wikipedia)

    (4/4)

    網民追求「性福」(幸福)的動力 - 綠壩事件
    微博的敏感字限制與網民的對策
    Twitter、微博與福州網民案
    政治 vs 娛樂 - 不同的網民關注點
    較受關注(或沒被和諧)的政治事件: 拆遷、貪污、群眾性事件
    試水溫理論 - 從內地的微博及論壇看內地社會政治風氣

    節目重溫:

    三師會@MobileRadio.HK(link)

     


    .

    訂 閱 RSS Feed

  • 我們是精英,你們算什麼?

     

    明報7-3-2010刊出鄭家純的訪問,節錄部份如下:

    對於終極選舉安排,他認為要小心處理,尤其應保留功能組別,好讓社會能均衡參與。「舉例說,假設我們商界對社會有60%貢獻,但只有6%人口,如果全部一人一票,這是不合理的。所以我們要有機制,讓商界擁有話事權……所以功能組別要保留,問題是怎樣成立一個機制……一人一票並非萬應靈丹!」

    至於特首選舉,鄭家純引用美國以選舉人票、而非一人一票直接選總統的例子,認為香港特首普選,都要小心設立門檻,透過提名委員會把關,「如果選了個黃大仙阿嬸出來,或者名歌星、演員出來,是否都要讓他們做特首?」

     

    這是一份通識功課的部份資料 (雖然功課不是我設計的)。派回功課之後,我跟學生說:

    平日我在課堂講普選問題、法治議題都不會講個人感想,不過這一篇我必須講幾句。

    鄭家純說商界要有「話事權」,這正正是反映了他們的想法,他們要.話.事,就好像現在一樣,這正正是他們要保留功能組別的原因。

    另外,「選了個黃大仙阿嬸出來...是否都要讓他們做特首?」這句說話很有問題。這正好反映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想法--「我們有財有勢,我們是精英,我們才有資格統治你們。」

    黃大仙阿嬸,說的就是基層主婦。選一個主婦出來當特首一定不行的嗎?

    演員做特首有什麼問題?美國人心目中排名最高的總統,到現在還是列根。演員不可以有能力管治國家的嗎?

    雖然他們未必是做行政長官的最合適人選,但不代表你可以這樣侮辱人。

     

    關於「均衡參與」和「60%貢獻論」,很多學生的評論寫得不錯,不過不在這裡貼了。

    Change裡面的木村說政治家是應該把政治理念講得連五年級生也聽得明。我沒有這麼厲害,我在課堂上的任務是要讓中四學生聽得明什麼是政治。

     

    看著他們讀了大半年通識,思維、學識、表達能力都有進步,慢慢學會客觀地思考社會問題,當中更不乏令人佩服的見解。

    我幾乎從來沒有在課堂上宣揚自己的政治信仰,也很少把個人情感帶進課堂。我和同事設計課程時跟足課程指引,盡量做到持平和客觀(很多資料還要是來自教育局的)。我不是要他們從我處學會憤怒,我對他們最基本的期望是做到課程指引所講的「培養批判思考」和「培養公民意識」等等。

    對於不民主政府而言,最理想的人民就是不聞不問的人民。如果所有通識科老師都努力的話,學生能夠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至少問社會很多what, why, how, who, when的問題,十年之後,香港的公民社會一定比現在更加壯大。

     

    * * * * * * * * * * 

    5.16公投,我想不到任何理由不以實際行動支持。

    以前在政府的舊同事G找我,原來她現在幫手公投的事,想我幫手在選舉報寫幾隻字,我想也不想便答應了,不理得家長和校方的想法了。後來我問G,5.16當日要人嗎?(抱歉工作繁忙,只能抽到一天時間)。

    昨天在灣仔的天橋上見到公投的街站,一個似乎是大專生的朋友仔拿著大聲公,以沙啞了的聲音呼籲大家投票,我想也不想,把錢放進籌款箱。相對於很多仆心仆命的朋友,我幫不了什麼忙。

    為什麼他們會仆心仆命的幫忙?他們是食包飯沒事幹的人嗎?他們都有工作、有學業、有家庭,他們付出,是因為人活著不只是為了搵食,而是還對公義有一點的希冀。

     

    我們這些普通市民,未必能夠仆心仆命,但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第一,我們本身要去投票;

    第二,在一切的渠道,包括facebook, blog, msn, twitter呼籲其他人去投票;

    第三,在網上看到有值得轉發分享的東西,便分享出去;

    第四,有誠意地請沒有上網的家人和朋友去投票。

     

    不要小看自己,香港人。投票的代價很小很小很小,但很多人投票的力量可以發出一個強烈的訊息,那就是:

    我們要普選,我們不要功能組別。我們敢向北京說不,向香港特權階級說不。

     

  • 悼念汶川的小朋友

     

    在內地,連尋訪家長製作這個名單也會受迫害,貼出這名單的網誌和微博都會被刪。

    512汶川地震遇難學生名單:

    http://bit.ly/ahCBZe

     

    調查豆腐渣工程的譚作人判了顛覆國家政權罪,公開申冤的媽媽被恐嚇,重建工程問題此起彼落。

    死去的小朋友,你們的名字國家不許公開,我們還是要公開,哥哥姐姐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延伸閱讀:

    尊重生命 拒絕遺忘 (tommyjonk)

    RTHK香港電台網上廣播站: 鏗鏘集:拒絕遺忘

    艾未未的twitter

     

  • 請記念她們 - 不只在母親節

    「你們有沒有孩子?有沒有良心?」

    李春梅 - 她的兒子飲用有毒奶粉後患上腎結石。她的丈夫趙連海連同其他受害孩子的家長追討賠償,結果反被中共的法院判以「尋釁滋事罪」。

     

    「祭奠兒子是人之常情,但他們都不讓我去,我大年三十、清明節都沒有去成,每逢有中央領導要來,他們都把我堵在家裏,怕我反映情況。」

    周興容 - 她的孩子死於豆腐渣學校的瓦礫中。2008年9月,再次懷孕的周興容,她在街頭被抓上警車,突然下身流出大量血塊,結果流產。當局對她和丈夫嚴密監控,派人警告她不要在「5.12」周年前往學校祭奠兒子、不要會見傳媒,更派人監視她。2009年,周興容逃過監控、背井離鄉,不敢住旅館、不敢住親戚家,輾轉多個地點,終於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藏身,並接受明報記者採訪。

     

    「我們已經老了,已經有20位難友先後離開了人世。.... 20年了,我們盡心盡力做了,但是我們沒有為我們的親人討回一絲一毫的公道。唯一我們可以安慰親人亡靈的是,在中共的高壓面前,我們維護了做人的權利和尊嚴,也包括這些亡靈的權利和尊嚴。這是我們唯一可以向親人們交待的。但是到今天我們還是沒有能夠讓他們安息。」

    丁子霖 - 天安門母親。這二十一年來,她和其他天安門母親多年來一直受中共監控。

     

    「他们和房东说『党交给你一个任务,不能租房给曾金燕,限她三日之内搬出,否则断水断电并且治你整你。』他们还说这是安全局的命令。」

    曾金燕 - 她的丈夫胡佳是著名維權人士,2008年被中共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監3年6個月。曾金燕和出生不久的女兒被國安長期監視及滋擾。最近胡佳肝病惡化。

     

    ===================

    一個能夠上太空、攪世博的大國,竟然害怕手無寸鐵的母親,害怕得要監視、滋擾、恐嚇、迫害,地方有地方迫害,國家有國家迫害,說到底,就是害怕母親的道德力量會曝露其法西斯本質。

    當我們在為世博和神七歡呼、為官方的自慰式國民教育興奮的時候,請記得她們,以及千千萬萬仍被迫害的母親,問一問自己,為什麼我們的國家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 這是政治 This is politics (再談豆腐奇案)

     

    昨天寫《豆腐普通襲擊奇案》的時間太傖促,有些概念說得不太清晰,我有責任在此詳細地解說清楚。

    首先,普通襲擊是簡易程序的罪行,警察以普通襲擊落案控告擲豆腐的示威者,律政司決定是否起訴。我說曾蔭權「控告」示威者的意思是警察以致律政司都是行政機關,全都是曾的下屬,政府決定是否控告一個市民,曾蔭權是有影響力的。

    我說的「民主社會是沒有領袖會控告擲雞蛋的人的」就是指這一點--他們主政的政府是不會隨便檢控擲蛋的示威者的。

    至於政客,他們被擲雞蛋(或者豆腐)是有權報案,讓警察決定是否拘捕示威者。如果中蛋導致他們的損失的話(例如名牌西裝被弄污了),是可以以民事索償的。同樣地,民主社會的政客鮮會這樣追究的,因為那通常是失分的表現。

    那麼,警察看到有人擲豆腐,難道應該袖手旁觀嗎?

    當然不應該。一來不知道擲的是豆腐還是加了鏹水的豆腐。為保障被擲者的安全,他們有責任制止狀況,但之後是否起訴則有很大的彈性,他們考慮的也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法律條文,而是包含了慣例、傳統、文化、政治考慮。舉個例子,警察未必會控告當街掌刮男伴的女孩子。為什麼警察大都是控制了場面便算,而不是落案起訴?為什麼他們有法不依?那是因為很多時候當事人不予追究,或者以現今社會的標準來說,那不是嚴重至要起訴的程度。

    以豆腐案為例子,如果曾蔭權不追究或者默示警察「做嘢」,警察未必會落案。就算警察已經落案,如果曾先生示意不追究,律政司根本不會起訴那兩名示威者。這不是表現出曾特首的氣量嗎?(當然,被擲中的是保安員,他是否追究某程度上和曾先生有關,也可以是他自己的決定)

    當然,我必須再強調的是,警察是有權落案的,律政司是有ground起訴的。在司機獨立的香港,法院可能判示威者有罪或無罪。不論示威者被判罪與否,曾蔭權已失去了一次得分的機會。這次事件也說明了香港沒有像別的民主社會一樣,建立起對抗爭的包容。

    最後補充一點,我不是因為支持泛民而輸打贏要。即使被擲豆腐的是梁家傑或者黃毓民,我也是同一取態。當然,如果中腐的是陳淑莊或者李慧琼另作別論,這個社會(或者是我)還是對女性政客有一點逆向歧視的。

     

    (我跟梁安琪一樣算是讀過法律的,幾年前考了英國法律專業共同試(C.P.E.)。本身不利的這張刀收藏多年,可能已生锈。以上觀點如有錯漏之處,還望各位指正)

     

  • 豆腐普通襲擊奇案

     

    有示威者向曾蔭權擲豆腐和紙條,誤中保安員,被警察拘捕,控以普通襲擊罪(common assault)。

    我在Google搜尋"threw egg AND common assault",發現先進地區是沒有政客/政府/政治家控告擲蛋的人普通襲擊罪的。我在想,是不是因為豆腐比雞蛋更有殺傷力?還是者是我們的官爺氣量比民主國家的政客小。

    西方民主國家,上至首相、總統,下至一個小選區的議員,不少都曾經被擲雞蛋。我不是說擲雞蛋是值得鼓勵的,但那的確是西方民主社會的其中一種表達嚴重抗議的做法,政客被雞蛋擲中,樣子是否狼狽,之後的回應是否得體,能否表現其氣量,往往成為得分與失分的關鍵,而得分和失分,之後便會反映在選票上。另外,雞蛋不是天天都擲的,擲蛋的人擲不得其所,對方便會得分(同情分加表現分)。其中最有名的是阿諾舒華申力加在加洲拉票時「中蛋」,他面不改容地繼續活動,然後在演說後有記者問他被雞蛋擲中的感受,他說「那個人現在欠我一塊煙肉了」(This guy owed me a bacon.)。他這句gag令他這個大隻佬表現了氣量和幽默感,為他爭到不少分數。[視頻連結]

    為什麼擲的是雞蛋或者番茄?而不是小李飛刀?那是因為雞蛋和番茄沒有殺傷力之餘,又只會在擊中目標時爆開,令對手又紅又黃,「一身都係」,畫面才會見報。我有理有相信,被擲豆腐的痛楚遠較「中蛋」為低,擲豆腐的示威者算是十分留手。

    至於那條普通襲擊罪,理論上你擲什麼擲中某人,不論輕重也可能入罪,那可能是一條羽毛,也可以是一把小李飛刀,只是如果物品愈是令人無痛無癢。檢控時的諷刺性便愈強。豆腐這種沒什麼重量和硬度的東西,其殺傷力之小,在中國人的俗語也有「撞豆腐自殺」之說。今次的「豆腐普通襲擊案」,如果罪成,大概可以在普通法地區成為一記曠世偉大案例。

      說到尾,政客被擲食物是表現其氣量和EQ得分的機會,今次曾蔭權領導下的警隊迅速控告豆腐人士,說明了三件事:

    1. 曾蔭權不是政治家,他甚至連政客也不配做。他只是中國的一個官爺。

    2. 其小家子氣的公眾形象更加深入民心。

    3. 其欠缺氣量,以及與現代民主社會脫節,很大程度是因為他根本不需要面對選民。因為他是小圈子800人選委會選出來的。

      

    為免又被斷章取義說我又幫住社民連和鼓吹暴力,我再說一次,我不認為擲豆腐是值得鼓勵的。但我也想再說一次,民主社會是沒有領袖會控告擲雞蛋的人的*。

     

     

    (上文是基於有限的google搜尋研究,如有錯漏請指正)

     

    *補充:

    昨天寫這一篇文章的時間太傖促,有些概念說得不太清晰,我有責任在此詳細地解說清楚。

    首先,普通襲擊是簡易程序的罪行,警察以普通襲擊落案控告擲豆腐的示威者,律政司決定是否起訴。我說曾蔭權「控告」示威者的意思是警察以致律政司都是行政機關,全都是曾的下屬,政府決定是否控告一個市民,曾蔭權是有影響力的。

    我說的「民主社會是沒有領袖會控告擲雞蛋的人的」就是指這一點--他們主政的政府是不會隨便檢控擲蛋的示威者的。

    至於政客,他們被擲雞蛋(或者豆腐)是有權報案,讓警察決定是否拘捕示威者。如果中蛋導致他們的損失的話(例如名牌西裝被弄污了),是可以以民事索償的。同樣地,民主社會的政客鮮會這樣追究的,因為那通常是失分的表現。

    那麼,警察看到有人擲豆腐,難道應該袖手旁觀嗎?

    當然不應該。一來不知道擲的是豆腐還是加了鏹水的豆腐。為保障被擲者的安全,他們有責任制止狀況,但之後是否起訴則有很大的彈性,他們考慮的也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法律條文,而是包含了慣例、傳統、文化、政治考慮。舉個例子,警察未必會控告當街掌刮男伴的女孩子。為什麼警察大都是控制了場面便算,而不是落案起訴?為什麼他們有法不依?那是因為很多時候當事人不予追究,或者以現今社會的標準來說,那不是嚴重至要起訴的程度。

    以豆腐案為例子,如果曾蔭權不追究或者默示警察「做嘢」,警察未必會落案。就算警察已經落案,如果曾先生示意不追究,律政司根本不會起訴那兩名示威者。這不是表現出曾特首的氣量嗎?(當然,被擲中的是保安員,他是否追究某程度上和曾先生有關,也可以是他自己的決定)

    當然,我必須再強調的是,警察是有權落案的,律政司是有ground起訴的。在司機獨立的香港,法院可能判示威者有罪或無罪。不論示威者被判罪與否,曾蔭權已失去了一次得分的機會。這次事件也說明了香港沒有像別的民主社會一樣,建立起對抗爭的包容。

    最後補充一點,我不是因為支持泛民而輸打贏要。即使被擲豆腐的是梁家傑或者黃毓民,我也是同一取態。當然,如果中腐的是陳淑莊或者李慧琼另作別論,這個社會(或者是我)還是對女性政客有一點逆向歧視的。(我把這段補充貼在新的post - 《這是政治This is politics》)

     

  • 劉若英《在一起》

     

    自從《人間四月天》開始知道劉若英,喜歡聽她的歌是從《後來》開始的。喜歡聽她的原因很簡單--她的歌聲溫柔而堅強。這些年來,她的形象就是這樣的一個單身成熟溫柔女子。

    雖然單身,但不埋葬對愛情的憧憬,對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人和事,都能不亢不卑的面對。這個世界沒有敗犬,只有誤以為自己是敗犬的人。

    我不是女人(註1*),但我從劉若英的歌得到了安慰和力量。不知道女士們是否都喜歡聽她的歌?

    出了新碟了。新碟叫做《在一起》。 

    這是其中一首歌《我們沒有在一起》的的官方youtube MV。  

    另外,劉若英翻唱了老狼的《同桌的你》,原作我十分喜歡,劉的版本也很動聽。(可惜劉唱不到老狼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那是我的另一首至愛) 

     

    註* 1. 我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是。最近有港男xangan在blog上宣稱自己是女人,我想他指的可能是心理上有女人的特質,更不排除那是閃光彈的一部份。

     

  • 公投倒數10天-媽媽給特首零分

     

    拍這張照片的時候媽媽比現在的我還年輕。

    那一年,北京政府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承諾香港會有民主。後來,根據《中英聯合聲明》頒佈的《基本法》,承諾香港會有普選。

    現在媽媽的頭髮都白了,幾年前中過風,花了好些時間才康復過來。兩年前,港大民意調查打來問她對曾蔭權的評分,她想也不想便說「零分」。連我也吃了一驚。我問為什麼,她說她很討厭曾蔭權,說他根本沒有做好自己的本分。

    媽媽給姓曾的姓唐姓梁的幾多個零分也沒有用,因為他們不是她選的,這個她完全明白。她和其他嚮往民主的香港人一樣,希望真的能夠投票換掉沒有做好份工的人。

    我好希望將來我們一家人可以一起去投票選舉我們的政府。今年是2010年,7年後真的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