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8, 2011

  • 喪屍頭條,民粹小報

    沉迷及研究喪屍文化多年,看到蘋果出一個這樣的標題,忍不住說幾句。

    喪屍文化

    所謂喪屍,是英文zombie的翻譯,本來是指海地一帶被巫術控制的活死人,也有說是以草藥毒害成沒思想的活人奴隸。最早的喪屍電影是1932年的White Zombie,但這種巫術系的喪屍電影沒有引起多大的注意。

    今時今日我們講的喪屍,已經不是講那種巫術弄出來的活死人,而是指生化危機裡面那種會吃人的活死人。喪屍電影的流行始於1968年的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活死人之夜),那是一套低成本的獨立電影,導演是George A Romero。以低成本製作而言,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令喪屍片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恐怖片種,George A Romero在70和80年代還拍了Dawn of the Dead (生人勿近) 和Day of the Dead (喪屍出籠),被稱之為活死人三步曲,堪稱喪屍電影的經典作品,三套也有重拍版本。另外,70年代至今比較為人熟悉的喪屍片,還包括Zombie系列(香港譯名不詳)、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嘩鬼翻生)系列、28 Days Later (28日後)系列、Resident Evil(生化危機)系列等等,甚至連香港也有一套生化壽屍。這四十年間,大大小小的喪屍片不下數百套,由最初只有B級片(即低成本怪片)進化到由youtube電影project到荷里活大製作也有。1996年出品的經典遊戲Biohazard(美國名稱是Resident Evil)系列大受歡迎,令喪屍電玩遊戲長賣長有(近年最紅的包括Deadrising和Left4Dead系列)。世界各地的喪屍電影、電玩、小說、漫畫,甚至電視劇*長推長有,也令喪屍在流行文化中佔有一個獨特的位置。

    喪屍文化有什麼特別?喪屍界的開山大導George A Romero老師的名句是"Zombies are the blue-collar monsters.",在恐怖片界別,有別於吸血殭屍和鬼魂,喪屍是以量取勝而且通常沒有個別性格的角色。不少拍得認真的喪屍片跟其他恐怖片種不同,它們通常會帶有一些社會性的訊息,例如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講種族歧視--警察以為黑人男主角(在1968年以黑人做主角已經是一個突破)是喪屍,便射死了他;Dawn of the Dead諷刺消費主義--喪屍會走到生前常去的地方,即是大商場,在裡面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Day of the Dead和28 Days Later,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文明崩潰的問題。

     


    (Dawn of the Dead 1978- 諷刺商場消費主義)

     

    對非我族類的恐懼

    不論想諷刺什麼問題都好,其實絕大部份喪屍片的主旨都是描繪現今社會對某個階層或者族群的恐懼,通常在喪屍故事裡面,社會大眾(包括主要角色)最初都以為喪屍是腦退化的老人、流浪漢、病人、吸毒者、精神病人、暴力犯等社會上處於邊緣位置的人,當他們突然發難襲擊人類的時候,便會造成死傷。最經典的例子是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裡面女主角Brabara的哥哥見到有個精神恍惚的老人行近的時候,還戲弄她說「他們要來抓你了!」"They're coming to get you Barbara! (片段在下面)",結果是那原來是喪屍。另外,幾乎在大部份的喪屍片裡,都會出現對喪屍憐憫而出現的死傷。這種情節的含義是喪屍代表了一種心懷不軌的族群,他們雖然有人的樣子,但會突然間對人類社會安全造成威脅,對他們仁慈就是對人自殘忍...

    大部份喪屍片的情節都是喪屍危機爆發之後,人類一是被感染變成其中一份子,一是因為社會制度崩潰而自相殘殺。喪屍片的出現,有說是越戰時及後越戰時代,美國社會對於所謂的文明社會的信任帶來的安全感有所動搖的反應,也有說是反映了對於邊緣化族群(例如有色人種、弱勢社群、潛在罪犯、吸毒者等)壯大的恐懼。這種有人的外表卻威脅社會安全的「東西」,也就是「主流」社會恐懼的他者。喪屍彷彿成了一種沒太大罪惡感、比較政治正確的投射,讓社會主流集體發泄恐懼。

     

    報紙FB化、高登化、民粹化 

    拍電影讓觀眾發泄是一回事,把真人相片刊登,配以「喪屍隧道」的頭條標題是另一回事--那是為了做標題黨吸引眼球,而把侮辱性的字眼硬套在報導對象身上。這是哪門子報格?在隧道露宿的人,就算懷疑是吸毒者也是人,他們不是食人的怪物,為什麼蘋果硬要拿他們來示眾?近幾個月蘋果日報的封面就是這般貨色,小學雞頭條如是、喪屍頭條如是,沒人說那條隧道沒有問題,但正正經經探討問題會死嗎?我知批評蘋果沒報格是多餘的,但看著一份如此有影響力的報紙FB化、高登化、民粹化,我們怎能犬儒地坐視不理。

    隊道有喪屍?找來生化部隊把他們全都殺光吧。這倒符合蘋果那種窮人抵死,應該自生自滅的極右經濟思想。

     

    參考: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1968)的經典場面:"They're coming to get you Barbara." 

     

    *註: 曾經有段時間,我很著迷於追看外國網站的喪屍短篇小說。其實高登也不時有不同的喪屍小說,不過內容好像有點千篇一律。近年甚至連電視劇也有,HBO的Dead Walking是改篇自同名漫畫的。 

     

    延伸閱讀:

    經典再現-Dawn of the Dead (1978)

     

    活死人凶間 Dawn of the Dead (2004) (2004年的舊文)

    28日後 (2003年寫的舊文)

    我們需要小學雞A1頭條嗎?

     


     

Comments (5)

  • Hi Kursk

    your articles have captured my attention lately regarding to the city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issue in hong kong.
    I am an architecture master student with few years working experience. I really hope that i could have a chance to talk to you to exchange our thoughts and receive some advices from you. here my contact: sammyyuen@yahoo.com

  • looking forwrd to your reply
    thanks a lot

  • 我從來不讀中文報章。

  • 太對了。我記得在其中一段報導裡看到,如果途人遇上打劫,必定「叫天不應,叫地不聞」(類似啦)
    我讀後感到奇怪,剛剛才說那裡有很多露宿者,又說打劫也沒有人理會,
    到底是在暗示「住」在那裡的露宿者/道友都會打劫,還是他們根本不會理會別人被打劫?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