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September 2010

  • Smartphone的真正問題是什麼?

     

     

    當我撰文回應Henry兄的文章的時候,已有切磋的準備,也很高興有切磋的機會,也很高興Henry兄手下留情地寫了這一篇來回應小弟。寫Blog最好玩的莫過於此。

    關於Smartphone的問題,有幾點還是要回應一下。

     

    1. 有關飯煲

    究竟smartphone是飯煲還是快思邏輯飯煲的比喻,我不反對Henry兄的說法。Smartphone有多smart,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是不同的。對於Henry兄口中那些已經能把手機功能用到盡的人(我自己對號入座),Smartphone和一般手機的分別實在大得有如飯煲和瓦煲的分別。這不是對瓦煲使用者不敬,瓦煲煲飯可以很好食。這種比喻對於Henry兄可能太粗淺,不過我始終認為Smartphone增加的功能,肯定不是快思邏輯那種fancy賣點,而是帶來更大方便的真實強項。

    Henry兄和我這邊留言的yychan指的「多餘」功能,多餘與否,那是觀點與角度問題,in the long run,時間會證明一切。


    2. 關於成本

    其實關於電話的問題,在很久之前當我們還是用call機的年代,手機是窮奢極侈的東西。為什麼現在連Henry兄也會用手機呢?原因是手機和其網絡的成本已經大為降低。我不是食米唔知價的消費者,我說Smartphone值得一試,是因為電話本身和流動上網不一定是奢侈品。口講無憑,數據可說明一切。

    首先,Smartphone不等如iPhone,所謂的Smartphone,是包括內地的華為那種定價千幾蚊的手機,那跟一般的Nokia手機其實差不多。Smartphone這東西的市場光譜闊得很,不一定是$5K的奢侈品。

    至於月費問題,現在500MB一個月的數據月費只是$140至$170左右。那只是比起無數據計劃月費貴兩三本雜誌的價錢,假設消費者會因為多了使用手機上網而少看了實物報章雜誌的話,我不認為這是過份的洗費。(如果不是高用量用戶,200MB的計劃也可以,不過差價很少)

    如果要更平的流動上網服務,中移動的$98無限上網(學生$68)plan,雖然是用比3G慢的2.5G網絡,但我用過是可以接受的。那從什麼角度看也不是奢侈品吧?

    我同意Henry兄的地方是有些用戶連自己打算點用、需要點用也未攪消楚,便簽了高用量兼高收費的plan,還買了最貴的型號(即是iPhone),那的確是浪費。這也是我再三指出加入流動上網世界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的需要的原因。


    3. 關於方便

    是否需要方便,我長氣都要講一句是見仁見智。推特上面hkxforce兄說「讓用家不用出門前準備行程,不用帶報紙與書本在身邊等,都是不必需的方便。我雖然不認同 smartphone 是必需品,但我認同它帶來的方便,而且是一種不必要及高消費的方便。」, 觀乎我在上一節的資料,其實那可以不是「高消費的方便」。

    至於Henry兄說那些方便是不是用戶自己「合理化」的問題。我會說,資訊科技的進步,帶來的多方便是不用夾硬合理化,當成本低至可以接受的程度,社會也會很快接受的。在沒有上網的年代,我們找個很簡單的資料也要跑到圖書館查,或者落街買份報紙來看。有了互聯網,我們都上網了,那是不用合理化也看得出的方便。至於流動上網,那只是把在上網變得更方便而已。如果這也算是「自製」需求(自己說服自己有需要)的話,那真的有點兒石丹理了。


    4. Smartphone的真正問題所在

    hkxforce兄說Smartphone令人變懶,我想說其實哪一種帶來方便的新科技不是令人變「懶」的?

    多年間使用流動上網的經驗告訴我,Smartphone的普及和變得愈來愈affordable,真正的魔鬼不是令人變懶,而是會改變我們的認知行為模式。因為Smartphone的普及,我們的生活出現以下的問題:

    • 資訊成癮+資訊超載:由一日check兩次email和FB,每次睇30個訊息,變成一日check15次email和FB,每次睇5個訊息,我們很容易會接收和發放過量資訊
    • 資訊碎片化:因為硬件所限,我們在手機上能夠看的東西不出二三百字,所以所有能夠流行的訊息都要斬件,變得碎片化,結果令需要長篇幅才能解釋得完滿的邏輯和概念變得不受注意,這很有可能會改變我們的閱讀和思維習慣(像我和Henry兄這種切磋,已經會被人覺得是傻的)
    • 專注力衰退:因為上述的閱讀和思維習慣改變,我們愈來愈難安定專注地做一件事,這也許不是由手機開始的,而是從一般辦公室可以上網開始的。不過,手機上網會令這問題高速惡化
    • 替代效應,劣幣驅逐良幣:因為我們多花了時間在手機上那些碎片資訊,能夠或有興趣花在更值得閱讀的書本上的時間便會少了,這種替代效應正在腐蝕學生和大人的閱讀習慣。(當然,如果平時已經不看書,只看八掛雜誌的朋友不會有什麼分別)
     
    因為這種問題,我其實是會安排自己每天都有接觸不到電腦和手機的時間去工作和看書的。我反對把課本完全電子化,就是基於上述原因(加上電子課本不能jot notes劃花這個問題)。
     
     
    總括來說,我想我和Henry兄的分歧只是在於我們心目中的Smartphone的成本和需要。成本方面,我已提供了資料,至於需要方面,in the long run大家可以再討論。
     
     

     

    (Henry兄那邊的阿虫留言說盲目追求Smartphone和各種電器的新款式,對環境會有很大影響。這點我是同意的,不過如果把這問題指向我的道德感和學養,我是隨時ready跟他再詳細討論的。)

     

    延伸閱讀:

    Henry兄:Smart Phone Not Just a Phone:自製需求的消費文化

    我的回應:發現需求?滿足需求? 飯煲 vs Smartphone

     

  • 發現需求?滿足需求? 飯煲 vs Smartphone

     
    1998                                                    2010

    讀無神論者的巴別塔《Smart Phone Not Just a Phone:自製需求的消費文化》有感,所以回應一下。
    .
    「發現需求」的意思是消費者本來有這個需求,而企業發現並生產商品來滿足他們。
     
    「製造需求」的意思是消費者本來沒有這個需求,而企業「說服」他們覺得自己有這個需要。
     
    Smartphone興起,究竟是手機商「發現需求」還是「製造需求」?
     
     
    這只是個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就好像四十年前信興引入樂聲電飯煲一樣,當時人人都是用瓦煲煮飯的,沒有人覺得有「需要」用電飯煲,信興集團用了很久時間來做推廣,令消費者接受用電而不是用火來煲飯。究竟消費者本來有沒有真正的需要由瓦煲轉用電飯煲?
     
    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要問電飯煲滿足了什麼需要?我想那是煲飯不用睇火、不用擔心煲燶的方便。對於以前的主婦來說,睇火和控制火候是她們的天職,買個電飯煲回家是不必要的奢侈品。可是在六七十年代,愈來愈多婦女外出工作,於是一個不用睇火、不用擔心煲燶的電飯煲刪是放工回家快速煮好一餐飯的需要便出現了,她們甚至可以在預備好一碟肉餅,叫家中的阿仔到時到候洗米、放碟肉餅落飯煲、然後「手禁」制,於是阿媽回到家中便已煮好一飯一「食送」。
     
    其實一樣新的科技產品出現(例如當年的電飯煲、今日的smartphone),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必須品還是奢侈品,那是看你是否真的有那種需要。Smartphone和一般電話不同之處,主要是其更強的軟件和硬件,方便使用者上網、處理個人事務和打機。最初的Smartphone是怎樣來的?那是由Palm和電話混合而成的,因為科技進步,人們不用再一手拿電話、一手拿Palm,而且能夠把Palm的功能結合流動通訊(現在的說法是雲端應用)。
     
    這Palm+電話的功能究竟有沒有需要?這個真的見仁見智,我認識有些人用實物的記事本用得很好,有些人用手機上Google Calendar得心應手。
     
    至於上網,那視乎你覺得在屋企和公司以外上網是否帶來更大的方便了。我認識有人是在家中用56K上網的,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比許多人優勝得多;也認識有人是流動辦公達人,他們上網日理萬機,而流動上網的方便,令他們更加貼市,與不上網的人的數碼鴻溝愈來愈大。
     
    至於是否真正需要?(1) 在香港不是人人都住得接近工作處,他們動輒要花兩小時上落班,有部機可以打、可以上網睇新聞check email和FB、可以聽歌或者網台節目,那似乎是件好事;(2) 愈來愈多服務是跟Smartphone而不是跟大電腦的,例如check上畫電影資訊、買戲飛、找食肆,甚至查地圖,這種方便不是出到街賣一本《飲食男女》可以取代的。
     
    如果要有結論的話,我會說是否需要真的見仁見智。最重要的是決定買什麼手機之前,好好想清楚自己需要買那部東東來做什麼、是否負擔得來、有沒有做到同樣功能的更經濟的選擇(不論是手機本身和用量月費)。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流動上網是需要的,上落班時看信報(這個要付三百幾蚊一年,不過至少比買報紙平)明報和蘋果、看New York Times、看中港兩地有文有路的blogs,是興趣也是工作需要,而check email、和FB,是日常社交一部份,至於打機(那些一次玩五至十分鐘的輕鬆games)就真的是為了辛勞工作後輕鬆一下的,出街的時候查食肆和電影,那是節省了不少功夫和時間的功能。至於打電話,我每個月只用三幾百分鐘,算是超低用量,所以Smartphone對我來說不是電話,而是mobile device。
     
    當然,我的例子只適用於自己,純粹供大家參考而已。關於上網,我有一點是要提醒自己的--就是書還是要看,電子書市場仍未普及到可以取代真書的程度(在中文世界簡直是未起步),所以我還是會特別定下一些「無Smartphone」時間,好好閱讀真實的書籍。
     
     
    後記:
    自從Palm Pilot時代,我已經開始用黑白的Palm連住部手機個紅外線上網,不過連線速度太慢所以冇再用。後來到Nokia的non-touch screen的電話上網,到後來的Dopod機,見證住smartphone既普及,其實感覺非常美好。我自認我可能是文中提及的Geek用戶。
     
    延伸閱讀:
    .
  • 六百萬元套房 - Queen's Cube的故事

     

    立此存照,市建局位於灣仔的公寓套房式豪宅Queen's Cube開售,建立了一個新的標準--那就是如果你有九百幾萬,應該買到什麼東西。

    16樓冇房的B座,間隔跟一般套房差不多
    面積: 401平方呎 (實用275尺)
    定價: 620萬元   呎價:$15,464

    11樓有一個房的A座,根據本人睇樓書經驗(我以前做過相關行業),是否真的有398尺實用真的成疑,如無意外轉身會有困難。
    面積: 582平方呎 (實用398尺)
    定價: 930萬元   呎價:$16,010

    我住在這東西附近,知道很多老外喜歡租這一區「細細地」的單位。這個Queen'sCube應該有些市場的,不過,如果一個套房要用六百萬來買,放租要有4%回報率的話,就要租$2萬,可是附近稍為decent的細單位的租金只是一萬蚊樓下,這個六百萬套房似乎不是買來長線投資的。講到尾還不是用來炒而不是用來住人的。

    早陣子市建局說會推出更多細單位,這個Queen'sCube的單位應該夠細了,可是樓價已經泡沫到脫離(1)負擔比率和(2)租金回報率,這個泡沫幾時爆,邊個會接火棒,冇人會知(知我就唔係坐響呢度啦)。

    我說立此存照的意思,是要記錄低究竟香港的樓價可以顛到什麼程度。

     

    參考:

    官方樓盤資料(有樓書和price list)

    蘋果日報報導(28/9/2010)

     

     

  • 三師會 - 釣魚台問題

     

    (1/4) 釣魚台問題的歷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mlt-DXEZgY

     

    (2/4) 釣魚台問題的歷史 / 中日兩方論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txD2Sp6OjA

     

    (3/4) 有關主權爭議的國際法原則 / 釣魚台爭議 / 東海油氣田爭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dCKA5bTw_g

     

    (4/4) 中國的外交與內政的關係 / 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對北京政府來說是兩面刃 / 中國領土爭議 / 中國承認有關中俄邊境的不平等條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Vdk4PfVpDs

     


    節目重溫:
     

    三師會@MobileRadio.HK(link)

     

     


    .

     訂 閱:  RSS Feed

     

  • 美孚8期抗爭-地產霸權如癌症

     

     

    一直有留意美孚第八期的抗爭。看著他們眼白白睇住自己窗口伸手可及的地方無端端多了一大幢樓,日後的景觀、通風、陽光就這樣沒了,心裡是同情的。同情之餘,我更想問一個問題:

    是什麼驅使supposedly平和、中年、中產的美孚業主會好像年青人反高鐵一樣訓街抗爭?

     

    香港沒有明文規定新樓不准遮擋其他樓宇,這裡的建築和規劃法例及制度,從來都是對新樓的主人(即是地產商)有利,而對花了畢生積蓄在物業上的小業主不利的。舉個例子,曼克頓山的商場加停車場,是屏風樓的「典範」,美孚新村向著它的單位,全都變成「面壁」單位。另外,大角咀海明閣,三面被市建局的新樓完全包圍,不見天日(詳見舊文閉翳大廈「海明閣」的故事)。對這種屈機的情況,受影響的市民反對多數無效。

     

    光線、景觀、通風不是法例保障的權益(反而幾十年前的建築條例會規定樓宇到了某高度便要縮後,以免阻礙街道光線),結果是小業主分分鐘被新建的屏風樓玩死。現在的城規制度,也甚少考慮上述的因素(而且對於大地產商的project, 也鮮有不批准的)。香港的地產霸權,本身就是法律、制度、官僚體系完美配合而成的,他們往往用盡制度的好處賺到盡,in expense of小市民的權益。這種民怨是日積月累的,不是突然發生的,更不是一頂「仇富」帽子便能解釋和矮化。

     

    立法會功能組別很多人是出地產商的糧的,特首是由大地產商直接和間接控制的選舉委員會「選」的,這種制度衍生出地產加政府的惡霸體系,一點也不出奇。我們常常喊著要真正民主,不是要著數,而是制衡這種癌症般增生的惡霸體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qWhhUvH7R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HC8u3ZC3-0

     

  • 愛民邨邨民愛愛民邨

     

    四處都見到盂蘭節燈籠的社區, 還剩下幾多個?

     

    福柯全景模式建築 +《香港製造》李燦森把電視丟進天井的場面

     

    "Blade Runner"式大型住宅

     

    老港式口味

     

    天馬快餐 - 80年代港式快餐回憶

     

    小小的宇宙, 歡欣的宇宙

     

    同場加映: SHK? 

     

  • 安元鼎:北京截訪"黑監獄"調查

     

    美國有黑水國際公司(Blackwater Worldwide, 現稱Xe Services LLC),專接美國政府對付第三世界人民的外判合約;咱們有安元鼎集團,專接地方政府對付自己人民的外判合約。

    一直以為截訪人員只是地方政府派去的黑社會或者便衣警察(or both),原本截訪已經專業化到有「保安」公司「護送」訪民回鄉接受「教育」的產業,他們經營的還有非法禁錮的「黑監獄」,被監禁者會被搶走財物、被痛打、被不人道對待.... 這根本不只是僭越公權力,而是綁架、禁錮、傷人等刑事罪行。最恐怖的是,這種無法無天、公私權力不分的犯罪產業,所在地正正是天子腳下的京畿重地!

    這種無法無天的社會,不就是《建國大業》中的民國嗎?

     

     

    *************分*****界*****線******************

    [轉載節錄] 安元鼎:北京截访“黑监狱”调查 (南方都市報 28/9/2010)

    (篇幅所限,只節錄部份內容,全文請按連結往南方都市報網站)

     

    引言

    北京“黑监狱”专押上访民众

    一家叫“安元鼎”的保安公司在北京保安业正悄然做大。数年内,北京安元鼎安全防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元鼎)拿到了诸多荣耀,这是中国保安行业所能达到的巅峰。

    但媒体越来越多的调查表明,安元鼎的主业为关押、押送到北京上访的民众。这家时间短却发展迅猛的保安公司据信在北京设立多处“黑监狱”,向地方政府收取佣金,限制上访者自由并押送返乡,甚至以暴力手段向上访者施暴。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曾发文狠批“黑监狱”,引述一份权威的调查报告:相关省市在京设立临时劝返场所73处,其中地(市)级设立的分流场所57处,占78%。46处为非经营性场所,例如农民的出租屋等;27处为经营的宾馆、旅店、招待所。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黑监狱”的畸形存在就像毒瘤,是谁给安元鼎们以“司法”的权力?...

    [全文]

     

    [上篇]

    访民噩梦:无效的抗争

    之后他们被带到公安分局,并做了记录。大概三小时后,一辆安元鼎护送车开进公安局大院。警察将18名无锡籍访民接交给安元鼎公司。按照性别区分他们被分别关押起来,其中谢其明和另外一名男性访民被押送到位于小红门南四环东路88号的安元鼎总部接待中心大院,在那里,他统计了大约有60多名“难友”;另外16名女性访民被送到一处离安元鼎总部不远的仓库,据她们统计,里面关押了大约200多名上访者。

    ...

    春节期间,18名访民聚在一起,他们把这些恐惧列举出来,形成了以下疑问——

    我们想问的是:北京安元鼎保安公司是否有执法权?北京安元鼎保安公司是否涉嫌绑架、非法拘禁、暴力伤害、猥亵妇女、敲诈勒索等有组织犯罪行为?我们知道稳定靠的是法治,靠暴力和违法犯罪是带不来稳定的,希望有人能对此作出回应。...

    ...

    自2007年9月至2009年10月止,戴月权先后共被关押三次合计16天。毒打两次,抢光材料、有关证据、法律书籍等财物一次,“这些都是重庆驻京办的××等人勾结安元鼎保安公司所致。”

    戴月权分别向朝阳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寄送举报材料。今年5月25日,他接到检察院答复通知,称材料已经转到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信访办处理。

    朝阳分局答复他,已派人去重庆驻京办和安元鼎调查,请等待,下周再来。一周后,戴月权来到公安局,却没有任何结果,也没有人给他答复。

    又过了一周,仍没有人出来答复他。6月下旬,公安局的警察告诉他,“这事不归我们管,你到别处去告吧。”

    “可是,我被关押在安元鼎的黑监狱里,都在你们管辖区啊?”戴月权问,“不找你们找谁?”

    跟以往一样,依然没有答复。

    [全文]

     

     

    [中篇]

    起底安元鼎

    护送部的特保们身穿青蓝色制服,头戴“特警帽”,左右胸前挂有黑底白字“特勤”标志,臂章为“BEIJING SECURITY”(北京安保)英文环绕着的公司徽标:“安元鼎”。这身装束往往让访民们以为是特警。

    成立之初,护送部的任务是应驻京办要求,从接济服务中心将访民接来稳住,骗访民说去个有吃有住的地方。这些地方刚开始是旅馆,后来变成了仓库,发展到最后便成了“黑监狱”。在他们看来,稳住和护送是一体的。按照客户的需要,接到安置点(“黑监狱”)两天之后,如果雇主发出押送回原籍的指令,护送队马上到旅馆来接人,装车送人。

    所有这些项目都是收费的,费用包括:稳控费每人200元、强制费每人200元,这些费用都可以随便调整到300甚至400元;此外则是护送费:坐火车的,特保一天500元;开车押送按每公里12元算,随行的特保是另外加钱,一个特保工钱为300元,司机也是同样的价钱。...

    “政府是雇主,访民是财神”

    安元鼎最初的雇主们是代表各地政府的驻京办,但光这样还不行,他需要主动出击,才能将业务网络辐射到各省地区,甚至偏远乡镇。现在的良好业绩难以想象,即便在福建最偏远的乡村也有安元鼎的业务往来。一名负责押送访民的特保说:“我们跑过三亚、云南。”...

    [全文]

     


    位于丰台区梆子井10号的“黑监狱”,重庆访民林永良曾被关押在这里。

     

    [下篇]

    外包的维稳职能  来自政府的合同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看来,这类私人公司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公权性,让人震惊。张同时也是一位宪法学者、政府管理学院双聘教授,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

    “从目前曝光的情况来看,显然是起很严重的违法事件。这个现象首先是公权私化,把公权外包给私人,公权力本身要遵循的原则被侵犯,还有就是,这些公司聘用了很多社会的闲散人员,从这个意义可以把它定义为‘黑社会’,现在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变成了合法的公权力组织,这就是私权力的正当化或者合法化。”

    张千帆认为:“这个口子一开,各地都纷纷效仿的话,后果很难想象。最主要的后果就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践踏,它得不到法律上的保障;同时它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一定会出现越维越不稳的现象;还有就是黑白的勾结,现在已经分不清了,以后就越来越分不清,私人就变成了公权力的一部分,公权力可以把权力委托给私人行使,会造成中国公权力机构的黑社会化,黑社会变成合法正当化。”

    “黑监狱”的衍生

    安元鼎第一次进入北京邮电大学教师徐平(化名)视线,是在2008年左右,当时“黑监狱”的发展已经规模化了。当时在聚源宾馆、金宛宾馆,以及丰台各地的“黑监狱”,关押着不同省份的人。

    徐平说,在2003年前,访民们绝大多数是关押在收容遣送站。收容遣送站有三类人构成:第一类是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第二类也是最大量的,是随机抓的农民工;第三类则是上访人员。

    “他们被归为一个特殊的区域,叫做病号区。我一开始也不懂什么意思,后来他们说,头脑有病。老上访户经常被关押在疏散遣送站或精神病医院。他们可以靠这个挣钱,从而形成大大的产业、市场。”

    据徐平的调查,2003年之后,开始有了截访这一说,规模化地,大量地出现截访者。有了截访的规模化的出现,实际上“黑监狱”已经开始萌发了。因为截访不一定马上就能接回去,接到人之后不能立即带走,他可能就临时把上访者放在驻京办,或者临时租一个房间。这个时候,其实所谓的“黑监狱”就出现了。

    到2006、2007年,上访更多了,截访也变得规模化,某种意义上它有些程式化的东西,有一整套(流程):比如说怎么撤销上访登记的单子,怎么样接人……

    6月份,新华社报道,内蒙古政法委书记任邢云称今年以来内蒙古用于化解社会矛盾的资金已超过3亿元,已抽调315名厅级干部和21320名干部深入基层,集中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层层签订了维稳、综治、信访工作责任书,公务员维稳工作在实绩考核中的权重由6%提高到16.7%。

    [全文]

     

  • 經典喪屍game Left4Dead出網上漫畫

     

    講的是第一集的四位主角在該集結局之後(被軍車接走),直到在第二集的"The Passing"再出現之間的故事,中間還會加插他們四人各自在喪屍疫症爆發時的故事,可以說是第一集的前傳加後傳。

    故事名為The Sacrifice,是指老兵阿Bill在The Passing中的犧牲。看了頭兩輯,畫功和故事都不錯。當然,如果有玩過第一二集的話,會看得更投入。

    故事正在連載中,雖然暫時只有頭兩輯,後兩輯將會在9月尾和10月刊出。

    連結:http://www.l4d.com/comic/


  • 三師會之「仇富」

     

    (1/4)

    香港人的仇富情緒
    仇富心態的起源及演變

    (2/4)

    中國人的厭富文化
    權貴與官商勾結

    (3/4)

    歐洲商業文化與資產階級興起
    商人地位與共產理論

    (4/4)

    民主政治與社會分配
    道德制約與慈善文化

     

    節目重溫: 

    三師會@MobileRadio.HK(link)

     

     


    .

     訂 閱:  RSS Feed

     

  • 社交媒體興起, Bloggers如何定位?

    曾幾何時寫blog是個流行玩意。流行了好幾年之後,似乎寫的人少了,傳統媒體也少了提blog這個字。有人會擔心blogging會像很多網上曾經流行過的東西一樣,流行過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的而且確,寫blog的人是少了,不過仍有不少有心人繼續寫。大家寫blog少了風花雪月(轉了在Twitter、微博和Facebook風花雪月),不過在blog上寫的東西更加專門和認真。

    既然blog少了人寫,那麼bloggers還有沒有存在價值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寫blog的人少了,但blog界以外另一個更大的宇宙正在形成,那就是社交媒體(social media,也有人稱為社會媒體),那是一個包括blog、Facebook、Twitter、微博等等平台的新興媒體概念。在社交媒體規模愈來愈大,滲透率愈來愈高的趨勢之下,bloggers能發揮的空間並沒有縮小,而是愈來愈大,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社交網絡的用戶是會把有意思的內容經Facebook和Twitter轉載開去的,而bloggers正正扮演了提供內容給人們去轉載的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的角色。舉個例子,近年不同的社會事件中(例如高鐵事件),bloggers也扮演了很活躍的角色。

    第二個原因,是很多一直默默耕耘的bloggers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形象,而且在在不同的社交媒體都建立了網絡。他們在網上世界就自己專長的領域而言是有一定的讀者群的,例如美容、親子、I.T.、政治、教育、媒體、藝術等。他們很有可能在各自的社群成為潮流「感染者」,即是有使社群內的人接受某種概念、觀點或產品的能力的人。在前web 2.0時代,社交網絡流行前的暢銷書《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分析過幾個出乎意料的潮流大爆發,指出這種「感染者」正是引爆的重要元素之一,這個理論應用在社交媒體合適不過,而bloggers就是書中提及的「感染者」。

    近年不少品牌和NGOs都會做社交媒體推廣(social media marketing)工作,而作為「感染者」的bloggers就是他們的推廣對象之一,沒有靠品牌開飯包袱的bloggers,隨自己的喜好寫的試用感想,公信力往往比傳統傳媒更好。忽然有個奇想,就是特區政府會否考慮找bloggers做社交媒體推廣呢?不過這個大前提是bloggers真的buy政府想推廣的那一套政策。

    總括而言,雖然bloggers人數似乎少了,但他們其實升了呢,成了社交媒體的資訊提供者,而且影響力隨著社交媒體的成長而擴大。最後,總結一下bloggers升呢的幾個重要元素:

    • 專門化:在專長的範疇繼續認真寫作,建立形象(當然還可以風花說月,不用為專而專)。
    • 建立網絡:在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建立網絡,擴大接觸面,利用RSS把文章在不同的平台自動同步,而且要讓網民能夠把內容分享(share)開去。
    • 誠信:即使接受邀請參與推廣活動,也要做到客觀中肯。

     

    (圖: 平台技術改變,提供資訊的模式也要變。不變的是寫作喜趣的重要性)

     

    [原文刊登於630期《e-zone》,經編輯同意刊登。本文題目及內容略作修改,並加上圖片。]

      

    ********************************************

    後記:

    上文沒有提及的是手機。急速增長的iPhone和Android手機市場,改變了上網的定義。我十分肯定,往後的一兩年內,手機上網的讀者網絡將會愈來愈重要,而能夠做到smartphone-friendly的社交網絡平台則會跑出,以現在的情況來看,Facebook、Twitter和「山寨Twitter」微博會是很強的增長點。作為content provider的bloggers,要做的就是留意那些平台能夠匯集人流,隨時作出相應的變陣。畢竟網上世界,一天都嫌太長。

    不過,還是那一句吧,喜歡寫,便應該繼續寫。選擇平台只是選擇「器具」,真正的內容還是要用心寫的。